观照有方据点赏析(2)——古代诗词赏析与答题智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照有方据点赏析(2)——古代诗词赏

析与答题智慧

作者:费明富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第9期

【“经典”呈现】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

的精彩之处。(6 分)

【“问诊”方略】

面对这样的试题,首先要观察诗句的构成。该诗句由两部分构成,即“下笔”和“春蚕食

叶声”。无论“下笔”,还是“春蚕食叶声”,对于考生来说,都是可理解的。问题的关键在

对两者关系的感知。实际上,两者之间构成了本体和喻体的比喻关系——考生书写的声音,就

如“春蚕食叶声”。这样的比喻,不仅表现出下笔之声紧凑热烈,而且能让读者产生美好的视

觉印象,造成特殊的生机与活力质感,从而自然地寄寓言说者的喜悦之情。二是深一步去想:

那就是诗人当时产生那样的联想有着怎样特殊的背景?原来考生肃静,一点声响都会被“放大”,从而给人清晰的感受。这样的思考,让我们更容易发现诗句这一局部与整个诗境之间的

关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肃静。

当然,赏析诗句的能力或素养,需要平时阅读实践中培养。譬如感知诗句或文句中相关部

分之间的关系:

紫藤萝瀑布

宗璞曾经以它为题,写过一篇散文,且入编初中教材。“紫藤萝”和“瀑布”是什么关系呢?也是本体和喻体的比喻关系,是说紫藤萝长得非常茂盛,由上而下,犹如绿色的“瀑布”,其生命力便给人一种极致之美,也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写法。

琵琶声停欲语迟

该句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其中“琵琶声停”和“欲语迟”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前者

是诉诸听觉的实写,后者是诗人的推想,推想的依据在“琵琶声停”和“欲语迟”之间的“空白”——等待琵琶女回应而终于没有回应。诗句如此富有概括性,其深厚的意蕴让人不由赞叹。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是杜甫《登高》中的两句,其中元素较多。“万里”“悲秋”“常作客”,三拍之间似

有因果关系,因为“常作客”(经常漂泊),且“万里”(从空间角度强化漂泊感),所以

“悲秋”(逢秋而悲)。而“悲秋”不止因为漂泊,还有“多病”(疾病缠身),还有“独登台”(孤独无依),而“百年”则从时间角度强化自己命运的悲剧色彩。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是李商隐的《端居》。诗中第二句“空床”和“素秋”的关系通过“敌”字呈现。这首

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显然不能。“敌”,含有对抗、抵御的意义,

是一方侵袭另一方,另一方积极抗拒的意思。明白本义之后,考察语境。如“敌”在诗中用来

陈述“床”,显然赋予了“床”以人的意识,而“敌”的对象是“素秋”,“素秋”本是静态

的环境,而一“敌”字却赋予它侵袭“床”的动态内涵。“床”与“素秋”皆静态,却被写成

动态,似乎一方在拼命地侵袭另一方,而另一方也在拼命地抗争着,如此惊心动魄。最后适度

推想,扩大理解范围,如“床”与“素秋”的对抗分明是作者心灵对“秋”的敏感和抗拒的形

象化表达。心灵抗拒着秋的侵袭的这道防线还能坚持多久呢?诗中似乎没有说明而又似乎全说了。因为从后两句诗看,心中的秋意已相当浓郁,一切似乎不待言语。

以上都是典型的例子,这些例子共同启示我们吟咏诗歌要重视有意感知要素之间的关系,

或虚实,或景情,或因果,或抑扬,或明暗,或其他特殊关系。经过一个长时间段的努力,我

们感知关系的有意就会成为一种自然或习惯。

这说的是局部的关系,还有一层关系,即诗句和背景的关系。像上文提到的“下笔春蚕食

叶声”中的动静结合,“琵琶声停欲语迟”中的虚实相生,都是借助对诗句与背景关系的观照

而易于发现的。再如下面的例子: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两句出自曹操《短歌行》,其中“我有嘉宾”和“鼓瑟吹笙”是什么关系呢?单独看,

有两种可能性的关系:一是对既往事实的陈述,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另一种可能是虚拟性的条

件关系,相当于说“我如果有嘉宾(来加盟),我会欢天喜地”。到底是哪一种关系呢?这就

要看诗人如此说的背景。这背景有时就在同一首诗歌里。翻检《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

可掇?”这不正是其背景吗?我能看到“嘉宾”,但是却得不到他们的辅佐,其中那份渴盼与

焦虑想必不难理解。“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诗人眼中的“乌鹊”,

其实也是“嘉宾”的象征。如此说来,诗人渴望“嘉宾”来归。于是,他向那些彷徨的“嘉宾”表达心志,热切欢迎他们的来归。所以最后进一步以“山”“海”乃至周公明志,将“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愿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这两句诗出自刘兰芝之口。怎样理解这两句诗呢?单看这两句,也有多种理解的可能,简

单说,可以想一想刘兰芝这话是否事实。若不是事实,说明刘兰芝“恶人先告状”或者“强词

夺理”或者“推卸责任”之类;若是事实,则说明刘兰芝眼光敏锐,有难得的洞察力。到底哪

一种理解最切合文本本真?也一样要考察语境。背景有刘兰芝的其他语言,诸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等,有焦仲卿母亲的自白,诸如“吾意久怀恨”“吾已失恩义”……由此可见,

刘兰芝所言真实确凿。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这两句涉及“镜湖”“闲人”“君”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应该能发现三

者的具体关系,即君把镜湖赏赐给闲人。而诗人认为其中的君是多此一举,因为镜湖原本就属

于“闲人”。这样的关系,似乎表意仍然不够明晰。而同一首诗中也没有背景交代。于是2013

年高考就此命题时就采用加注释的形式,明确告诉这两句诗所涉及的背景——唐天宝年间,贺

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借助这个背景,我们知道君是谁,闲人是谁,赐镜湖是怎样一码事。但是理解这两句诗,还要将其放在诗歌的更大背景上去观察。这里

请看全词:

鹊桥仙

□陆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