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肠道寄生虫病
蛇的养殖技术

第一次养蛇种类选择注意事项第一次养蛇应该这样选择所养种类:地处南方的养蛇爱好者应考察本地和周边县市的蛇类交易市场,选择流通性广、消费量较多的蛇品种。
因南方气候适宜、四季温度不是太大,是众多蛇类的原产地,故毒蛇和无毒蛇都可以人工养殖,其可择性虽然不强,但必需随着市场走,以市场和销路定品种,万万不要盲目乱养,造成养蛇成功但不赚钱、空赚“养蛇人”的“闹剧”。
而地处北方的养蛇爱好者旧不如南方人养蛇那样幸运和随意了,可以说养蛇的可择性既强又窄。
这是因为北方特有的气候、地理和环境三大条件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故毒蛇(蝮蛇除外)是不能饲养的,除非有很先进的实验室和饲养条件。
养殖户不要受某些报刊的养蛇广告和个人擅自非法印制的小报的游人误导,说什么养毒蛇投资小、生效快、好饲养、无风险、一本万利等等。
就等你往他们精心编织的“美丽陷阱”里跳,待中饱私囊后便会溜之大吉,吃亏被骗的仍是养蛇户。
其次,北方的养殖户在选择无毒蛇时也要慎之又慎,地处东北三省的养殖者不能养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四川、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和台湾等省(区)散布的蛇类,因为相隔甚远,地域不同性较大,其他省(区)的养蛇者在选择蛇种时也要三思而后行,最好先少量引进试养,万万别大量成批的引进,以避免造成不该有的经济损失,使养蛇热情和信心受挫。
掌握正确的择蛇原则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先了解所养蛇的生活习性,看其食源可否完全解决,过夏,越冬的条件可否达到,三者缺一不可的话,养蛇就不十分顺利。
因此,必需创造好所需的饲养条件才行,那样人工养蛇才会有成功的保证。
人工养蛇常见病的防治一、黑色霉病:这是由霉菌引发的一种蛇类皮肤病。
此病多发于梅雨季节,病蛇腹部鳞片产生点块状黑色斑点,严重的向背部延伸并波及全身霉烂,如不及时处置,数天内可致使死亡。
医治可用1-2%碘酊涂患处,天天涂药1-2次。
同时口服克霉唑片,天天1次,每次2片,疗效甚佳。
二、急性肺炎:是蛇类的一种常见病,此病初期由伤风引发,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病蛇常停留在窝外,口张不闭,呼吸困难,不饮不食,不肯活动,往往危及生命。
生吃或半生吃青蛙和蛇易感染的寄生虫病

生吃或半生吃青蛙和蛇易感染的寄生虫
病
有些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感染性幼虫常常寄生于青蛙和蛇假如人生吃或半生吃带幼虫的青蛙和蛇就可能患寄生虫病。
这类寄生虫病主要有:
〔1〕裂头蚴病曼氏迭宫绦虫的第二幼虫实尾蚴亦称裂头蚴寄生于蛙、蛇;
〔2〕线中殖孔绦虫病线中殖孔绦虫的第二幼虫四盘蚴寄生于蛙、蛇;
〔3〕广州圆线虫病广州圆线虫的第三幼虫寄生于蟾蜍、泽蛙、牛蛙、虎纹蛙、金线蛙、水蛇等;
〔4〕颚口线虫病颚口线虫的第三幼虫寄生于蛙、蛇等;
〔5〕膨结线虫病膨结线虫的第四幼虫寄生于蛙;
〔6〕棘口吸虫病如棘口吸虫的囊蚴寄生于泽蛙、沼蛙、黑斑蛙等;
〔7〕翼状吸虫病翼状吸虫的中尾蚴寄生于蛙、蛇;
〔8〕海狸吸虫病海狸吸虫的囊蚴寄生于蛙、蛇。
同时由于青蛙和大多数种类的蛇是属于规定的保护动物建议大家不吃青蛙和
蛇。
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检测与驱虫方法

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检测与驱虫方法肠道寄生虫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健康问题,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动物的健康,检测和驱虫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检测方法以及常用的驱虫方法。
一、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检测方法1. 粪便检测法粪便检测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来检测动物肠道寄生虫。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快速确定动物体内是否存在寄生虫。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收集动物新鲜粪便样本:使用干净的容器收集动物新鲜粪便样本。
(2)制备粪便涂片:将收集到的粪便样本均匀涂在玻璃载玻片上,制备成粪便涂片。
(3)镜检寄生虫卵:使用显微镜观察粪便涂片,并搜索寄生虫卵的存在。
常见的寄生虫卵包括蛔虫、钩虫、圆条虫等。
2. 血液检测法某些寄生虫,如犬细小病毒和猫心丝虫等,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法来诊断。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动物体内的寄生虫感染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采集动物血液样本:使用消毒的器械采集一定量的动物血液样本。
(2)离心分离血清: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
(3)使用血清诊断试剂盒:将分离得到的血清样本与血清诊断试剂盒反应,根据结果判断动物是否感染寄生虫。
二、动物肠道寄生虫的驱虫方法1. 药物驱虫法药物驱虫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动物肠道寄生虫驱虫方法之一。
通过给动物服用驱虫药物,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常见的驱虫药物包括螺旋藻素、伊维菌素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适当的药物:根据动物种类和感染的寄生虫种类选择适当的药物。
(2)根据药物说明书使用:按照药物说明书的指导,准确计量给动物服用驱虫药物。
(3)注意剂量和频率:根据动物的体重和药物的推荐剂量,合理控制服药的频率和剂量。
2. 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是一种相对环保和安全的驱虫方法,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寄生虫的繁殖和感染。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寄生虫。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了解寄生虫的生活习性:了解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合的天敌。
如何防治玉米蛇的常见疾病

如何防治玉米蛇的常见疾病很幸运的,疾病不常见于玉米蛇而多数寄生都是可避免的且可以轻易消除。
但是店铺还是要向大家分享一下防治玉米蛇的常见疾病的方法,以防万一。
人工饲养的玉米蛇常见的健康问题大多是环境所引起的。
因为温度对于维持玉米蛇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多数问题不是因为疾病所引起而是因为不适当的饲养环境。
因此要先排除所有可能产生问题的饲养环境缺失才开始考虑你的蛇是否有寄生虫或疾病。
没有适当的温度是导致人工饲养玉米蛇健康不佳的头号成因。
如何防治玉米蛇的常见疾病:消化系统失调如果饲养环境正确但玉米蛇确无法适当的消化食物,那可能是感染了一种或多种会影响消化的微生物。
中毒也是一种可能性但在玉米蛇很少见。
在对消化系统失调进行诊断之前,确定它没有接触到任何有毒物质。
多数玉米蛇都带有一些无害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都在玉米蛇的免疫系统的控制之下因此不会对健康的蛇产生影响。
有些肠道内的细菌甚至对正常消化很重要。
其它如果过度繁殖则对玉米蛇不利甚至导致死亡。
在免疫系统产生缺失时,或有时是很小及很老的玉米蛇身上,这些不请自来的微生物会压倒玉米蛇。
感染寄生虫或其它有害微生物常见的症状有:粪便太稀、颜色异常或恶臭没有食欲呕吐腹部肿胀消化时间过长如果玉米蛇有任何这些症状请谘询合格兽医。
如果玉米蛇出现不是由正常循环(繁殖、脱皮、冬化…)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变化就有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呕吐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千万不可视为正常。
兽医可能需要新鲜的粪便或呕吐物样本因此随时要做好准备。
样本不可冷冻。
将样本封在一个没有用过的塑胶容器中并冷藏以避免污染。
兽医会以显微镜检查样本以决定那种药物是最有效的。
如何防治玉米蛇的常见疾病:呕吐呕吐综合症因为呕吐不是任何单一因素所引起的特有症状,因为我将其例为综合症。
如果玉米蛇发生呕吐,你就要小心了。
但如果没有进行呕吐后治疗,你的玉米蛇可能会死。
在提到引起玉米蛇呕吐的常见原因之前,以下是一些如果发生呕吐后马上要进行的建议事项。
宠物蛇类的皮肤病症状和治疗法

宠物蛇类的皮肤病症状和治疗法宠物蛇是一种独特而受欢迎的宠物选择,然而,与其他宠物一样,它们也会遭受皮肤病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宠物蛇可能出现的皮肤病症状以及相应的治疗法。
第一章:常见皮肤病症状1. 蜕皮异常:蛇类通常会在生长期间蜕皮,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然而,如果蛇的蜕皮异常,如蜕皮过程缓慢或部分蜕皮而非整体蜕皮,这可能是皮肤问题的一个迹象。
2. 皮肤破损:蛇类的皮肤应该是完整而光滑的。
如果你注意到蛇的皮肤上有任何创伤或破损,可能是外伤或者细菌感染所致。
3. 鳞片异常:鳞片是蛇类的主要特征之一。
如果你看到蛇的鳞片有任何异常,如鳞片脱落、变色或异常增长,可能是因为皮肤病导致的。
第二章:常见皮肤病的类型与治疗法1. 寄生虫感染:蛇类可能患有多种寄生虫感染,如蛇螨、蛔虫等。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适当的驱虫药物,并在治疗后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再次感染。
2.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宠物蛇常见的皮肤问题之一。
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是必要的。
此外,保持蛇的栖息环境清洁,并避免过度湿润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3. 寄生虫感染:蛇螨是宠物蛇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它们会导致蛇出现异常的蜕皮和皮肤破损。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特定的驱虫药物,如预防和治疗蛇螨的除螨喷雾。
4. 鳞片疾病:蛇类可能患有一些鳞片疾病,如鳞片脱落症和蛇腹综合症。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蛇的鳞片异常增长、脱落或变色。
治疗方法包括提供适当的饮食和维生素补充,以帮助蛇的身体恢复正常。
第三章:预防措施1. 维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蛇的栖息环境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床材和清理食器,以防止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蛇的皮肤和鳞片,注意任何异常,如蜕皮问题、破损或异常生长。
早期发现问题可以更早地进行治疗。
3. 提供适当的饮食和生活条件:为蛇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和适宜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患皮肤病的风险。
结论宠物蛇的皮肤病是一个常见但可预防和治疗的问题。
水律蛇的饲养与病虫害防治

水律蛇的饲养与病虫害防治水律蛇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爬行动物,其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习性使其成为了许多爬行动物爱好者的宠物。
然而,水律蛇的饲养和保健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水律蛇的饲养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水律蛇的饲养要点1.栖息地:水律蛇是半水栖种类,喜欢栖息在水中或者湿润的环境中。
因此,在饲养水律蛇时,需要提供一个合适的栖息地。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个较为宽敞的玻璃箱或者水族箱作为它们的栖息地,并在箱内添加适量的水和足够的遮蔽物。
2.温度和湿度:水律蛇对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
在饲养过程中,应该确保栖息地的温度适宜,一般在25-30摄氏度之间。
此外,湿度也要控制在50-70%之间,可以通过加湿器或者喷雾器来保持湿度。
3.饮食:水律蛇主要以鱼类和小型两栖动物为食。
在饲养过程中,可以选择给予水律蛇活鱼或者小型哺乳动物作为主要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饲养水律蛇时要注意食物的新鲜度,并控制好饲喂的量,避免过量或过少。
4.定期清洁:在养护水律蛇的栖息地时,要定期清洁,以防止细菌滋生。
可以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清洁剂来清洁栖息地,并确保干净的环境有助于水律蛇的健康生长。
二、病虫害防治方法1.常见疾病:水律蛇在饲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疾病,如口腔溃疡、皮肤病等。
在发现水律蛇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请教兽医,以确保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预防措施: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一些常规的预防措施。
首先,保持栖息环境的清洁和干燥,避免过湿和脏杂物的滋生。
其次,定期给水律蛇体检,并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行为或症状。
最重要的是,确保水律蛇的饮食均衡,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其抵抗力。
3.常见寄生虫:水律蛇可能会受到外寄生虫的侵扰,如蛔虫和螨虫。
为了避免寄生虫的滋生,可以定期为水律蛇进行驱虫处理。
选择适合水律蛇的驱虫药物,并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使用,以避免对水律蛇的不良影响。
总结:水律蛇的饲养和保健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在饲养过程中,要确保栖息地的温度和湿度适宜,提供适量的水和遮蔽物;合理饲喂,注意清洁和卫生;同时,还要加强疾病和病虫害的预防措施,定期体检并进行驱虫处理。
西宁野生动物园5种圈养草食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调查

健康养殖·诊疗2020.21 畜牧业环境77摘 要:为了解掌握西宁野生动物园圈养的草食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研究分别收集了西宁野生动物园圈养的普氏原羚、白唇鹿、西藏野驴、岩羊、盘羊5种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的43份新鲜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沉淀—漂浮法等方式进行寄生虫检查。
结果显示,以上动物均未发现有蛔虫感染,但存在不同程度的线虫和球虫感染,部分个体还表现出交叉感染的情况;5种动物均存在球虫感染情况,且球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高于线虫。
表明动物园圈养环境下寄生虫感染情况较为普遍,且主要为球虫感染和线虫感染,应注意动物饲养环境的清洁消毒,并针对感染情况做好针对性防治措施,减少因寄生虫感染导致的珍稀野生动物资源损失。
关键词:野生动物;圈养;肠道寄生虫1 前言野生动物具备独特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且与人类健康和生态保护密切相关,但动物资源一直处在不断流失的过程中,因此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物种稳定发展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研究涉及的普氏原羚、白唇鹿、西藏野驴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岩羊、盘羊为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且以上5种动物均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同时,这5种动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对高原生态稳定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其数量稀少,物种稳定极易被破坏,因此需要重点保护、研究。
寄生虫是危害野生动物健康生长的主要疾病之一,可导致幼年动物发育迟缓、贫血等症状,当虫体在动物体内移行时可导致宿主器官的机械性损伤或管腔堵塞,最终导致动物因各种原因死亡,造成野生动物资源的损失。
本研究通过调查以上动物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可调整寄生虫防治工作,有效降低寄生虫在动物种群中的感染率,对感染动物科学准确地驱虫治疗。
2 材料与方法2.1 动物样品采集动物来源为西宁野生动物园圈养的普氏原羚、白唇鹿、西藏野驴、岩羊、盘羊。
采集新鲜粪样,使用一次性样品收集袋标记、分装,保存于4℃。
宠物蛇寄生虫怎么杀死

宠物蛇寄生虫怎么杀死怎么杀死蛇里面的寄生虫人体寄生虫很多,可分为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两大类。
楼主说的寄生虫为内部寄生虫。
大多属原生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死蛇里面的寄生虫内部寄生虫之重要的种类大多包括在原虫类、线虫类、吸虫类和绦虫类中。
如常见的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等,寄生虫并百害无一利!这样要求我们平日要注意饮食习惯,不吃生食、不喝生水、保洁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或减少口腔入侵的途径;根据寄生虫的虫类,医院有专门的打虫药,具体请医生!~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有疑问,请继续“追问”!~答题不易,互相理解,您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感谢您!!蛇里面的寄生虫怎么煮才会死高温可杀死蛇肉中的寄生虫,寄生虫在56℃的温度下生存基本不过5分钟;100℃高温烹制2分钟。
从安全和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考虑,已很少用蛇胆,如果确需要服用,应先蒸熟。
裂头蚴对高温相对较为敏感,裂头蚴在56℃的温度下生存基本不过5分钟;100℃高温烹制2分钟,曼氏裂头蚴就会死光。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20℃冷冻2小时,可以杀死动物中的裂头蚴。
对于寄生虫的预防,一定要防止“病从口入”,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即便不是长期饮用生水,但只要饮用过生水、食用未煮熟的蛇肉、青蛙等,都可能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因为这些动物的体内,寄生虫最为适宜寄宿。
食物煮熟不生吃,是对付寄生虫最有效也是最方便的方法。
”郭强表示,一般情况下,患者感染寄生虫都与生食或吃未煮熟的食物有关。
只要保证食物煮熟、煮透,就可以有效避免寄生虫感染。
扩展资料蛇也是裂头蚴常见的宿主,人要是不正确地食用蛙类、蛇类,喝蛇血,吞蛇胆,或者误饮了被虫卵污染的水,裂头蚴就会随之进入人体,或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或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移行至全身其他部位寄生。
整个过程不痛不痒,人体可毫无感觉,但它能在人体不同部位间穿行,可能给人的全身带来损伤,最突出的是这种寄生虫可能随着血液进入大脑,让宿主产生喷射状呕吐、抽搐、昏厥等症状。
蛇类疾病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蛇类疾病的病因与治疗方法蛇类疾病是指在蛇类中常见的一系列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
这些疾病在蛇类中十分常见,可以严重影响蛇的健康以及繁殖能力。
了解蛇类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对于养殖爱好者以及兽医同行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病因1.1 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是蛇类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
这类疾病主要通过蛇与蛇之间的接触或者受到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传播。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蛇类感染性口腔炎症(Infectious Stomatitis)等。
1.2 寄生虫感染蛇类经常会受到不同类型的寄生虫感染。
这些寄生虫可以通过蛇的食物、环境或者其他蛇的传播方式感染到蛇体内。
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包括蛔虫感染、蚤虫感染等。
二、治疗方法2.1 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包括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减少蛇体内病原微生物数量的繁殖,以及提供适当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等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2 寄生虫感染的治疗寄生虫感染的治疗主要依赖于使用抗寄生虫药物。
治疗前需要先确定感染的寄生虫种类,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蛇的饮食和环境卫生,以防止二次感染和寄生虫再感染。
2.3 其他治疗方法除了针对具体疾病的治疗方法,保持良好的蛇类养殖环境也是预防和治疗蛇类疾病的关键。
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清洁的饮食和水源等都是关键的因素。
定期检查和观察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也是预防和治疗蛇类疾病的重要方法。
总结:蛇类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药物治疗,并注重养殖环境的管理。
只有充分了解疾病的病因,并正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蛇类疾病。
因此,对于养殖爱好者来说,掌握蛇类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十分重要,以确保蛇类健康和繁殖能力的持续发展。
爬行类疾病防治—宠物蛇疾病预防与治疗

细菌性感染可能会影响身体的任何系统。然而,绝大多数的感染 会与呼吸系统、胃肠道以及表皮采统有关。对于细菌性感染多以标 准的真生物学检查技卫来进行。因为某些真生物很可能仅仅是因探 样或是运送便被破坏,或是减量,所以额外替真生物进行的增殖动 作可能是需要的.
然而,某些像披衣菌属以及分枝捍菌属等真生物种类,仅仅在一 般的标准探样操作之下,可能难以进行分离.在这类的状况之中, 使用较新的分子生物技卫,如PCR等技衡,便可以依据确认它们特 殊的16sRNA来为其进行鉴定。
fenbendazole (50 100 mg/kg),或者ivermectin合并fenbendazole、 levamisole等药物,以及外科手术/内视镜等将成虫体病灶切除。因 为舌形虫之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所以他们在饲养环境中大多为自 限性。然而,通常需要对人为饲养的个体进行治疗,因为该虫仍具 有人畜共患的潜在风险。
真菌性
当蛇类生活在潮湿或是过湿的环境之中。又缺乏良好的通风性时, 霉菌性皮肤炎便是常见的问题.这样的状况常会在动物冬眠时观察 到:因此当蛇类在冬眠时便需教格监测这个部分。
在病灶区城中,一次分离到数种不同的徽菌菌种并不是少见的事. 在一个短期时间之中,爬虫类的皮肤便可能藏有大量不同种类(015)的腐生性以及致病性真菌菌种.对于临床医师的诊治计划而言, 皮肤患处的细胞学检查或是组织生检可以提供相当有用的资讯。对 于霉菌性疾病的确诊,只需要当培养到真菌或是特殊组织病理学检 查出真菌即可。
在人为饲养的个体中,肥胖算是最为常见的营养性问题之一.过胖 的蛇类可能会产生-些继发性的健康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一个 完整的理学检查以及良好的诊断。
肥胖问题可以藉由限制其热量的摄取以及令其规律运动等方式来 改善。肥胖动物应给予热量限制的食物,制定计划以便逐渐减少体 重.若是在计划开始体重便下降太快,可能会导致一些像是脂肪肝 等二次性疾病的产生。
养蛇注意体内寄生虫

养蛇注意体内寄生虫寄生虫通常为食物及环境而来野生的蛇体内患有寄生虫的可能性非常的大,而寄生虫的来源无非是环境与食物有关。
相对来说自己饲养的蛇患寄生虫疾病的可能稍微小一些,但是我们还是很难避免它们从食物中感染上寄生虫。
寄生虫不仅影响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对于它们的健康更是没有什么好处,因此要妥善处理。
一、寄生虫的来源体内寄生虫的来源无非是食物和环境。
个体由于在野外环境中摄食,患有寄生虫的可能性很大,同时野外环境中的寄生虫也会通过皮肤或者泄殖腔进入体内。
人工饲养环境下,食鼠蛇摄入寄生虫及其虫卵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以鱼、蛙、壁虎等为主要食物的种类则很容易摄入。
有时候因为饲主的疏忽或者疏于打理导致饲养环境中滋生出寄生虫,或者垫材(木屑,水苔等)本身携带虫卵等因素,也会导致人工饲养个体患上体内寄生虫。
二、防止体内寄生虫体内寄生虫的预防要从其来源入手,主要由以下几点:1.处理好食物:食鼠蛇的预防要相对简单,购买乳鼠时选取卫生条件相对过关的商家,如果可以接受死食的个体则更为简单,冻乳鼠是您最好的选择。
食鱼、蛙的个体,可以把要投喂的鱼、蛙冻在冰箱里,可以很好的杀灭寄生虫及其虫卵。
2.处理好垫材:选取报纸等不易滋生寄生虫的垫材,如果非要选取木屑、水苔等作为垫材的话,购买安全系数较高的种类,水苔可以通过高温处理。
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当勤加打理,及时清理排泄物,木屑等垫材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当全部更换。
要减少寄生虫尽量喂食较为干净的幼鼠三、有体内寄生虫的症状及处理患上体内寄生虫的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无论怎么喂,蛇依旧很瘦,甚至越来越瘦。
大家应该都知道寄生虫是依赖于宿主摄入的营养及宿主本身来存活,如果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大量繁殖,蛇变瘦是迟早的事儿,直到宿主无法承受为止。
对于患上体内寄生虫的个体,可以选用的药物有:肠虫清,左旋咪错,吡喹酮等。
吡喹酮主要通过5-HT样作用使宿主体内血吸虫、绦虫产生痉挛性麻痹脱落,对多数绦虫成虫和未成熟虫体都有较好效果,同时能影响虫体肌细胞内钙离子通透性,使钙离子内流增加,抑制肌浆网钙泵的再摄取,虫体肌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大增,使虫体麻痹脱落。
《太平广记》“医卷”动物致病故事探源--以蛇与鱼为例

—117 —
二、蛇、鱼致病的现实基础
1.体内生蛇 五则蛇致病的故事中,有四则是人体内有蛇, 这四则中,两则是蛇蛊导致体内生蛇,另外两则原 因不明。体内生蛇看似恐怖骇人,实际上却是现 实病症的投射。 《医一■ •徐文伯》中载: 宋明帝宫人患腰疼牵心,发即气绝。众医以 为肉症。徐文伯曰:“此发痕也。”以油灌之,则吐 物如发。稍稍引之,长三尺,头已成蛇。能动,悬 柱上,水滴尽,一发而已。病即愈。W666 可以看到,宋明帝宫人吐出的东西“如发”,但 “头以成蛇”,症状是“腰疼牵心”。 《华佗神医秘传》中载“妇女蛇履神方”一条: 若中风暴病,或起行当风,或坐湿地,或行远 道,并饮污井之水。进不洁之食,使蛇鼠之精,吞 入腹中,是生蛇痕。其患能上食人之肝心,越时既 多,腰背股胫俱痛,时发寒热,月水多寡不定。患 此者不复生子o[2]152 此处所言“食人之肝心,越时既多,腰背股胫 俱痛”的症状与“腰疼牵心”的症状吻合。《华佗神 医秘传》中认为,这种病症产生的原因是“进不洁 之食,使蛇鼠之精,吞入腹中”。 “蛇痕”的意思也并不是体内有蛇,而是体内 有长条状硬块。《诸病源候论-症痕病诸候》曰: 人有食蛇不消,因腹内生蛇痕也。亦有蛇之 精液误入饮食内,亦令病之。其状常若饥而食则 不下,喉噎塞,食至胸内即吐出,其病在腹,摸揣亦 有蛇状,谓蛇痕也。⑶劝 “蛇痕”很有可能是某种长条状寄生虫导致的 寄生虫病。从外形上看,长条状寄生虫和小蛇较 为相似,符合“如发”的特征。从原因上看,饮食不 洁确实会导致寄生虫病。症状上,寄生虫病和“蛇 痕”也有一致性:其一,两者都会导致患者疼痛;其 二,《诸病源候论》中提到“蛇痕”会导致人容易饥 饿,消化道内的寄生虫吸收人体营养,因此病人易 饥饿且瘦弱;其三,寄生虫病会导致呕吐和腹泻,
蛇的养殖技术

初次养蛇种类选择注意事项初次养蛇应该这样选择所养种类:地处南方的养蛇爱好者应考察当地和周边县市的蛇类交易市场,选择流通性广、消费量较多的蛇品种。
因南方气候适宜、四季温度不是太大,是众多蛇类的原产地,故毒蛇和无毒蛇都可以人工养殖,其可择性虽然不强,但必须跟着市场走,以市场和销路定品种,千万不要盲目乱养,造成养蛇成功但不赚钱、空赚“养蛇人”的“闹剧”。
而地处北方的养蛇爱好者旧不如南方人养蛇那样幸运和随便了,可以说养蛇的可择性既强又窄。
这是因为北方特有的气候、地理和环境三大条件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故毒蛇(蝮蛇除外)是不能饲养的,除非有很先进的实验室和饲养条件。
养殖户不要受某些报刊的养蛇广告和个人私自非法印制的小报的游人误导,说什么养毒蛇投资小、见效快、好饲养、无风险、一本万利等等。
就等你往他们精心编织的“美丽陷阱”里跳,待中饱私囊后便会逃之夭夭,吃亏上当的还是养蛇户。
其次,北方的养殖户在选择无毒蛇时也要慎之又慎,地处东北三省的养殖者不能养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四川、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和台湾等省(区)分布的蛇类,因为相隔甚远,地区差异性较大,其他省(区)的养蛇者在选择蛇种时也要三思而后行,最好先少量引进试养,千万别大量成批的引进,以免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使养蛇热情和信心受挫。
掌握正确的择蛇原则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先了解所养蛇的生活习性,看其食源能否完全解决,过夏,越冬的条件能否达到,三者缺一不可的话,养蛇就不十分顺利。
因此,必须创造好所需的饲养条件才行,那样人工养蛇才会有成功的保证。
人工养蛇常见病的防治1、黑色霉病:这是由霉菌引起的一种蛇类皮肤病。
此病多发于梅雨季节,病蛇腹部鳞片产生点块状黑色斑点,严重的向背部延伸并波及全身霉烂,如不及时处理,数天内可导致死亡。
治疗可用1-2%碘酊涂患处,每天涂药1-2次。
同时口服克霉唑片,每天1次,每次2片,疗效甚佳。
2、急性肺炎:是蛇类的一种常见病,此病早期由感冒引起,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病蛇常逗留在窝外,口张不闭,呼吸困难,不饮不食,不愿活动,往往危及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生虫病于蛇类的危害较大,此病主要是由各种寄生虫引起,如孟氏裂头蚴、蛇假类圆线虫、
鞭节舌虫、棒线虫、异双盘吸虫、壁虱等。
该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左旋米唑治疗,每次2片,连喂2~3天。
②用灭虫灵片治疗,每次灌用1~2片。
③用蛙皮包裹驱虫净或肠虫清片饲喂,每天2次,连喂2~3天。
④饲喂敌百虫,每次2片,连喂2~3天。
⑤患蜱螨的病蛇,可将蛇浸泡在0.1%的敌百虫溶液中3~4分钟后取出(注意不要让蛇吸饮药
液),或涂1%~2%的碘酊或龙胆紫。
寄生虫病于蛇类的危害较大,此病主要是由各种寄生虫引起,如孟氏裂头蚴、蛇假类圆线虫、
鞭节舌虫、棒线虫、异双盘吸虫、壁虱等。
该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用左旋米唑治疗,每次2片,连喂2~3天。
②用灭虫灵片治疗,每次灌用1~2片。
③用蛙皮包裹驱虫净或肠虫清片饲喂,每天2次,连喂2~3天。
④饲喂敌百虫,每次2片,连喂2~3天。
⑤患蜱螨的病蛇,可将蛇浸泡在0.1%的敌百虫溶液中3~4分钟后取出(注意不要让蛇吸饮药
液),或涂1%~2%的碘酊或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