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填空 1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群。
2.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青铜手工业。
3.氏族公社的全盛时代是母系氏族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陶器的出现是一场经济革命。
4.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青铜手工业。
5.启废除了原有的“禅让制”,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
6.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
7.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
8.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以后,自长安经河西走廊可通过南、北两路通向中亚,这条道路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9.汉武帝时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视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10.公元 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军,三分天下的形势大致形成。
11.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分封制,也叫分土封侯制。
12.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13.战国时期,关东各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秦积极争取各国,称为连横。
14.南宋“开禧北伐”失败后,与金订立嘉定和议。
此后,宋、金之间再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15.元朝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在1280年修成新的历法《授时历》,这是中国古代最优良的一部历法。
16.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率领巨大的中国船队下西洋,他的首次远航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
17.为了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康熙帝在皇宫设立南书房,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这样,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权力大大缩小。
18.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率西汉军队几次出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
19.公元 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军,三分天下的形势大致形成。
20.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统称为南朝。
21.在选官制度方面,隋文帝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根据考试成绩录用官吏;到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22.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后来,全国一些节度使实行武装割据,史称藩镇割据。
2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4.南宋“开禧北伐”失败后,与金订立嘉定和议。
此后,宋、金之间再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25.元朝中央设宣政院,以西藏喇嘛教首领为副使,专管西藏事务。
26. 明末清初有三大思想家,就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7.公元780年,唐德宗根据宰相杨炎的建议,以地税、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创立颁行两税法。
28.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后来全国一些节度使实行武装割据,史称藩镇割据。
29.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 ,它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二、选择题(单项和多项选择混合)
1.传说中的尧、舜、禹是在( D )
A.旧石器时代
B.奴隶社会初期
C.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D.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2.反映夏朝人活动的主要文化遗存是 ( D )
A.大汶口文化
B.良渚文化
C.细石器文化
D.二里头文化
3.最早实行刺史制度的是( B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4.我国青铜器产生于 ( A )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5.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约在 ( D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神农氏时期
D.尧、舜、禹时期
6.商、周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 C )
A.陶文
B.甲骨文
C.铭文
D.小篆
7.对于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和五岭以南的民族,史书上统称 (D )
A.东瓯
B.南越
C.西南夷
D.百越
8.下列几项措施中,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内容( B )
A. 废井田,开阡陌
B. 释放奴婢
C.奖励耕织和军功
D. 设县制
9.唐代占据今云南大部,四川、贵州一部的民族政权是( C )
A.吐蕃
B.大理
C.南诏
D.回纥
10.北宋靖康二年,被金军掠去的北宋二帝是( D )
A.真宗、钦宗
B.徽宗、高宗
C.英宗、钦宗
D.徽宗、钦宗
11.两汉著名的史学家有( AE )
A.司马迁
B. 司马光
C.王充
D.班超
E.班固
1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著名学者是( D )
A.陆贾
B.主父偃
C.李斯
D.董仲舒
13.三国时期,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州的是( B )A.曹操B.孙权C.刘备D.曹丕
14.隋朝开创的政治经济制度有( AC )
A. 三省六部制
B. 均田制
C.科举制
D.府兵制
E.郡县制
15.元代,东方最大的商港是(B)
A.广州
B.泉州
C.宁波
D.明州
16.从西汉到清朝我国赋税制度演变趋势是( AB )
A.征收标准由以人丁向以土地为主转变B.随着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封建剥削逐渐减轻C.人头税在赋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D.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税日益减轻
17.南宋时期流行的纸币除了交子外,主要有( AD )
A、钱引
B、川引
C、交钞
D、会子
18.元朝的澎湖巡检司管理的地区有( BD )
A. 西藏
B. 澎湖
C. 海南
D.琉球
19.在清朝,宦官失去了兴风作浪的条件是因为设立了总管宫廷事务的( A )
A.内务府
B. 议政王大臣会议
C.军机处
D.内阁、六部
20.明朝军队的基层组织叫做( D )
A.府兵制B.八旗兵制C.绿营兵制D.卫所制度
三、名词解释
1、李悝改革: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尽地力;善平籴;制定《法经》,经过改革,魏国在战国前期迅速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2、《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五部书的合称。
这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
《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
《易》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
《礼》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
《春秋》是我国最早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3、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中原和西域沟通以后,中国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发展起来。
从长安通往葱岭以西各国,有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沿昆仑山北,一直到大秦;北路从敦煌沿天山南,到安息,再到大秦。
这两条交通要道都以运销中国的丝织品而著名。
4、郭守敬:元代科学家,他在天文、数学以及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他创造了简仪等一系列天文观测仪器,其中简仪比欧洲同样的仪器早三百年。
他制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确和使用最久的历法。
5、《史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
内容是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间的史事,体裁分为本纪、
表、世家、列传。
本纪是君主的传记,表按年代列举主要史事;书记载典章制度。
世家、列传为人物传记。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贞观之治:李世民即位后,于次年改元贞观。
贞观共23年,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重视对人才的网罗,重视科举制度,善于纳谏。
唐太宗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出现“贞观之治”。
被认为是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太平盛事”。
7、尼布楚条约:1689年在清朝政府作出让步的情况下,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南属中国,以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以东属中国,以西属俄国。
这就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领土。
条约签订后,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确定下来,沙俄的侵略野心受到遏制,双方正常贸易也有所发展。
8、行省制: 元代的地方政府主要设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朝将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称为“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设十个行省。
行省的组织仿中书省,设丞相、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以处理一省的政务,军、民、财无所不统。
这一制度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元朝以后,行省的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四、简答题
1、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权形式及其影响。
内容:确定最高统治者为皇帝,总揽国家大权。
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称为三公。
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部门的政务。
全国推行郡县制。
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在全国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以后的各个朝代,基本上都沿袭了这套制度。
2、简述张居正对赋役制度的改革。
1581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行全国。
主要内容是将原来按户、丁摊派徭役的办法,改为按丁数和田粮摊派,将部分丁役摊入田亩;各种赋、役、杂税合并为一条,一律折银交纳,差役由政府出银雇人充当。
一条鞭法简化征收名目和手续,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
赋税改革,改善了明政府的财政状况。
3、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国家而进行的重大斗争。
主要有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首领叛乱;平罗卜藏丹津叛乱,安定青海;改土归流;反对沙俄侵略;制止廓尔喀侵扰。
4、简要说明三大发明的西传及其意义。
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方便了书籍的流传,结束了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历史,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重要条件。
指南针的四传,为欧洲的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发现美洲大陆、完成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火药西传,使西方的作战方式发生了变革,用于采矿和筑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问答题
1、一条鞭法的实施反映了什么问题?一条鞭法对一般商人和少地无地农民各起了什么不同作用?
一条鞭法的实施反映了明中叶以后的社会经济情况有所变化,一是土地兼并在猛烈地发展,一是商品经济在迅速地发展。
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
(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
(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
(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改为官收官解。
对于一般商人来说赋役一概征银,使商人可以安心经商,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于无地少地农民来说,有利于减轻他们的负担,使农民摆脱了一部分封建国家的劳役束缚,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2、试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如下:
(1)集中政权:在中央分割宰相的权力。
设枢密使以分宰相军权,设三司使以分宰相财权,设参知政事以分宰相政权。
皇帝的权力相应加强。
在地方限制地方长官的权力,规定州的长官要由文臣担任,不得兼管它地。
边设通判,使之互相牵制。
(2)集中财权:除在中央设三司使主持财政外,还在各路设转运使负责财赋。
规定地方的财赋收入除地方行政经费外,一律上交中央。
(3)集中司法权:在各路设提点刑狱掌司法,并规定凡死刑需报请中央复审。
(4)集中军权:解除重臣宿将的军权,把中央禁军掌握在皇帝手中。
加强中央禁军,并在京师大量驻军,以保证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
枢密院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将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军队驻防地区经常交换,统兵将领亦不固定,以防止武将专权。
中央集权的加强对于消除唐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但由于过分削弱地方力量,造成地方政府无所作为;大量养兵,滥设官职,造成支出浩大;将帅与士卒互不相知,削弱了军事力量;以致北宋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