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运笔教程

毛笔书法运笔教程
毛笔书法运笔教程

运笔教程

国学经典书法教研组

我们总结了书法学习的几个入门步骤,为即将踏入书法之门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选择适合自己的毛笔、纸张和字帖】

首先是字帖的选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字体为前提。笔者强烈建议一定选择经典名师、大众喜闻乐见并富有美感的作品做字帖,而且这些字帖一定是端正规矩,法度严谨的作品,如篆、隶、楷书来进行。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严格的尺度,是很难把基础打好的。

选择好字帖范本,就要相应地选择合适的毛笔,要根据练习帖上字体的书体、大小以及风格进行挑选,是狼毫、羊毫、兼毫等,都需要得当。另外作为临帖的纸张也需准备,比如购买毛边纸,书法练习纸或找废旧报纸来做练习。

【练字过程注意事项】

如果选定了临摹字帖,最好不要随意更换,一直坚持临摹一家的一本字帖,至少坚持练习几个月甚至到几年。同时每次练字,不要贪多,每次反复练习几个字也可以,每次练习时间不宜很长,临摹力尽和原帖相同到位,包括点画、结体等每个字的特征要仔细详尽地揣摩,直至能够把所写的字体逐渐印在自己的脑海中。

【练字基本技能要求】

先说执笔。苏东坡所云:“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我们一般采用“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

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以上是针对书法初学者入门的一些叮嘱和分享,接下来将教会如何运笔的教程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让我们的学书过程感觉到有效和充实。

(完整版)毛笔字基本笔画入门

、永字八法 古代有“永字八法”的说法(唐代僧智永 提出)侧,点为侧,如鸟翩然侧下 勒,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努,竖为 努,用力也趯,趯为跃,貌与跳跃同 策,左上为策,如策马之用鞭掠,左下 为掠,如篦之掠发啄,右上为啄如鸟之 啄物磔,右下为磔,裂牲谓之,磔笔锋 开张也 、横的写法

1、长横 1、逆锋起笔 2、向下顿笔 3、提笔右上行 4、中锋行笔 5、稍向上提笔 6、顿笔向右下回锋 2、短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 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3、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向 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

5、提笔回锋收笔 4、细腰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稍提锋 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5、左尖横 1、顺锋起笔 2、力量逐渐增大,向 右中锋行笔 3、末端提笔向右下顿 4、提笔回锋收笔 6、右尖横 1、逆锋向左起笔 2、折锋向右下顿笔 3、挫笔后向右偏上边提边行笔7、横钩 1、向左逆锋起笔 2、折锋右下顿笔 3、折锋向右中锋行笔 4、作钩时提笔向左下重顿 5、转锋回收至画中后挫笔向左下出钩

、竖1、垂露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6、回锋向上收笔 2、悬针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3、右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转笔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4、左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书法毛笔字学习教程楷书

楷书技巧、字帖、视频三合一教材 导航目录 请点击标题进入 1、楷书入门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2、楷书入门2——笔法理论 (续2) (续3) 3、楷书入门3——笔画起、行笔规律(附示范视频) 4、楷书入门4——笔画收笔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 5、楷书入门5——笔画折和钩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字帖) 6、楷书入门6 点的书写规律(附示范视频) 7、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1(附示范视频) 8、楷书入门7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附示范视频) 9、楷书入门8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附示范视频) 10、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 11、楷书入门10 粗细平衡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 12、楷书入门11 重画变异规律(附字帖、示范视频) 13、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1——长横(附字帖、示范视频) 14、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2——悬针竖(附字帖) 15、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1(附示范视频) 16、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2(附示范视频) 17、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3(附示范视频) 18、楷书入门12 主笔优先规律3—斜捺4(附示范视频) 19、楷书入门13 主笔优先规律4—斜钩(附示范视频) 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毛笔书法草书作品图片

毛笔书法草书作品图片 篇一:毛笔行草书法欣赏 篇二: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一.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中文名:王羲之国籍:中国主要成就:书法民族:汉族《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 代表作品: 公元303年,一作321帖 出生日期: 年所处时代:东晋公元361年,一作379称号:书圣 逝世日期: 年 1.人物简介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XX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

小学生毛笔书法课教学教程

小学生毛笔书法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毛笔书法入课堂,墨香满校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开展毛笔书法课艺术普及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二、教学形式: 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互相观摩、单独辅导、组织小型展览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三、展览形式: 书法班的展览可分为作业展览和作品展览两大部分。作业展览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步骤,选择完成较好的作业进行展览;作品展览是在教学工作进行到一半,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规定内容,完成作品,在学期中及学期末举办作品展示活动。 四、教学进度: 以每周两次的课程设置,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五、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书法教学主要以基本笔画的教学为主,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同时,把笔画应用到简单的字当中。

六、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第一周 1、为书法课程作好准备. 介绍文房四宝及书法习惯(执笔.坐姿.用笔) 了解书法的基本常识,能够初步认识中国书法 2、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掌握书法的基本姿态,为今后的书法学习作铺垫 第二周包含横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横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横掌握横画的基本写法 2、第三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竖掌握竖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竖的简单字练习了解竖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四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撇掌握撇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撇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撇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五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捺掌握捺画的基本写法

最漂亮的毛笔行书欣赏[行书书法欣赏]

最漂亮的毛笔行书欣赏[行书书法欣赏] 学习行书书法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摹写”和“临写”,以下几幅优秀精美的行书书法送给正在学习行书的朋友。下面是为你的行书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行书是比较晚出的书体。从形态上说,“行”者,与“坐”、“跑”相对而言。《说文解字》云:“行者,人之步趋也。”行书最初又叫“行押书”、“行狎书”。唐韦续谓:“行书,正之小讹也,钟繇谓之行押书。”而《宣和书谱·行书叙论》日:“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间者行书有焉。于是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草行。”言其“贵简易相间流行”。最初传为刘德升所创,其门下有钟繇、胡昭二弟子。钟瘦胡肥,而实迹都不可见。钟繇的楷书确有行书之意趣,也可玄想其行押书之特点。当然,真正能看到比较清楚的二王行书,也已经是唐代摹本了。对于行书的特点,苏轼有个形象的说明:楷如坐着,行如行走,草如跑步。行走最好地体现了动静结合的节奏和韵律,所以,虽然它后起而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行书分为行楷与行草。所以,简单地说,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书体,兼有楷书和草书的某些特征。 马宗霍认为,书以晋人为最高最盛,晋书与唐诗、宋词、元曲相并称,成为一代之尚也。原因有三:一是时接汉魏,诸体悉备;二是隶奇草圣,笔迹多传;三是俗好清谈,风流相扇,志轻轩冕,情骛

皋壤。而钟繇、胡昭为行书之宗。加之晋人禁碑,刻石较少,晋人所传唯缣纸而已。而且行书在缣纸上更易表现其性能,所谓“自相得而益彰”。论者谓晋人书以韵胜,以度高。而韵与度,皆须求之于笔墨之外。“韵从气发,度从骨见。必内有气骨以为之干,然后韵敛而度凝。徒以韵胜,则韵浮于气也。徒以度高,则度离于骨矣。”马氏认识到晋人行书形成的原因,也看到行书发展的利弊,是较早对行书成因作出概括的研究者。不过,其后言“晋书虽工之极,而实卑之始;虽盛之极,而实衰之渐”。似乎为帖学末流敲响了警钟,应当历史地看待这一点。 在传统的篆、隶、楷、草四大体中,没有行书之地位。但时代发展,无论是为了实用还是为了审美,行书以其独特之魅力后来居上,因其可以伸缩的巨大空间而获得最为旺盛的生命力。 从书论历史角度看,最初创造行书体的人是刘德升。当然书体的演变并非一人能成,刘氏顺应潮流,对行书加以归纳总结,集其大成而已。刘德升(生卒年不详),字君嗣,颍川人,为东汉桓、灵时期人。他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他对书坛的贡献是:一是相传创造了妍美婉约的行书体,独步当时;二是培养了胡昭、钟繇两位书法家,钟繇成为“正书之祖”,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可谓成就非凡。行书的产生是在汉代,而成熟在魏晋。自魏晋之后,很少书家不擅长行书。而在五大体系统中,行书系统队伍最为庞大,而且每个时代都有名家

毛笔书法运笔教程修订稿

毛笔书法运笔教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运笔教程 国学经典书法教研组

我们总结了书法学习的几个入门步骤,为即将踏入书法之门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选择适合自己的毛笔、纸张和字帖】 首先是字帖的选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字体为前提。笔者强烈建议一定选择经典名师、大众喜闻乐见并富有美感的作品做字帖,而且这些字帖一定是端正规矩,法度严谨的作品,如篆、隶、楷书来进行。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严格的尺度,是很难把基础打好的。 选择好字帖范本,就要相应地选择合适的毛笔,要根据练习帖上字体的书体、大小以及风格进行挑选,是狼毫、羊毫、兼毫等,都需要得当。另外作为临帖的纸张也需准备,比如购买毛边纸,书法练习纸或找废旧报纸来做练习。 【练字过程注意事项】 如果选定了临摹字帖,最好不要随意更换,一直坚持临摹一家的一本字帖,至少坚持练习几个月甚至到几年。同时每次练字,不要贪多,每次反复练习几个字也可以,每次练习时间不宜很长,临摹力尽和原帖相同到位,包括点画、结体等每个字的特征要仔细详尽地揣摩,直至能够把所写的字体逐渐印在自己的脑海中。 【练字基本技能要求】 先说执笔。苏东坡所云:“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我们一般采用“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 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以上是针对书法初学者入门的一些叮嘱和分享,接下来将教会如何运笔的教程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让我们的学书过程感觉到有效和充实。

楷书的基本笔画和运笔方法

楷书的基本笔画和运笔方法- 一.基本运笔 (1)露锋:笔锋顺势入纸,笔锋外露,顿笔并调整好笔锋后再行笔。露锋一般在楷书中比较少用,而在行书、草书中常用,给人以气韵连贯、灵动秀美的感觉。但写不好,会有尖刻或弱而无力感。 (2)藏锋:相对于露锋而言。笔锋逆锋入纸,笔锋内含,顿笔并调整好笔锋再行笔。笔锋的方向一般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的原则。藏锋在楷书、隶书和篆书中常用,是最基本的起笔方法之一,其使用在行书和草书中相对露锋而言就少了。藏锋给人以骨气凝重、含蓄、雄壮的感觉。但写不好,会流于板滞缺少活力。 (3)中锋:中锋就是起笔并调整好笔锋行笔中,使笔锋不偏侧,笔尖部分尽量作为线条中线行笔。中锋,是书写点画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行笔方法,同时也是表现线条力度美质感的基本运笔方法。书写时,点线要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 (4)侧锋:相对中锋而言。是指笔尖微微偏离线条中线行笔。写好侧锋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偏离中线太远,二是速度上可适当加快,果断有力。否则,会写成一边光滑一边有锯齿状的线条。侧锋作为中锋的辅助性运笔,用以丰富中锋的变化性和增强线条的骨肉丰润感。一般在起笔、收笔、笔向转换及粗细变化时会用,但行笔过程中尽量用。写好侧锋也有一定的难度,不可小看。 (5)方笔:方笔是指在行笔过程中,使笔锋适当散开,铺锋行笔。方笔写成的钱条有“刻”得的感觉,具有碑石味,给人以雄犷、粗壮、阳刚之美感。如写不好,会成为机械性运笔,容易流于形式的追求而刻板、无活力,有形无神。魏碑和隶书多用方笔。

(6)圆笔:圆笔是指在行笔过程中,不使笔锋散开,尽量成聚拢状,裹锋行笔。圆笔写成的线条有力聚笔尖、锋透纸背之感,又有熔铸之感,即古人所云:“印印泥”、“锥画沙”,篆书线条多用此法。圆笔线条圆润遒劲、含蓄蕴藉,相对于方笔来讲具有阴柔之美。如写不好,容易写成细而无力,成“面条”状。 二.楷书点画的写法 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点画开始学起,汉字的基本点画包括:横、竖、撇、捺、钩、点,六种;如果从书法学习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横、竖、撇、捺、钩、点、折七种,作为基本点画的运笔方法来学。任何点画在书写时都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这七种点画也不例外。下面我们逐一介绍具体写法。 1.“横”的写法:横在永字八法中叫“勒”,勒是力度的一种形象描写。行笔时,主要运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向右“勒笔”行笔中笔杆左倾。横画包括:露锋起笔横和藏锋起笔横两种。 (1)露锋起笔横:笔锋顺势向右下入纸轻顿笔,迅速微提笔锋调顺成向右行趋势的感觉,同时再次顿笔,此次顿笔可比第一次力度稍重一点,之后,向右中锋缓行笔,行笔方向向右上微高一点行笔,最后,用笔锋向右下轻顿笔,然后再用笔锋向左上回锋至横画中心即可。 (2)藏锋起笔:欲左先右,笔锋逆势向右入纸,随即向右下以笔锋轻顿笔,然后微提笔锋调整成有右行趋势感觉的笔锋,再次在原处顿笔,力度可比第一次稍重,之后向右缓行笔,收笔方法与露锋起笔横相同。熟练以后,藏锋起笔,有时可以处理成“意藏”,即笔锋在落纸同时较快速度的有欲左先右回旋笔锋之意。 露锋和藏锋只是在起笔上不同,中间行笔和收笔方法是相同的。以上是横画的基本运笔方法,在实际创作时,要根据字形结构,灵活多变,比如:长短变化、粗细变化、水平角度、取势、起笔收笔的轻重变化等,有时也可引入篆、隶体的运笔方法以求多变。关于变化性处理,是建立在基本写法熟练之后,灵活掌握的。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大全

近年来,以其美观,轻松实用而饱含艺术气息的特点博得了广大青少年学员的青睐。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很多中学都已开设了课程,而行书自然而然的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毛笔行书书法字帖大全,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大全欣赏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1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2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3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4 毛笔行书书法字帖5 行书字体的演变 行书首先是书写方便:行书对的部分做了简化处理,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其次笔法流动自如: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地写,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一下再写戈勾;也可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体态变化多:由于行书介于楷书与之间,因此其活动范围广,一个字会有好多种写法,

变化多。如“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工整有致,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较多地保留正体字的可识性结构。书写时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所以用以草稿、信函、等,便于文字信息的流通交换。是古今人士学习书法,特别重视此种字体,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字体。因此,项穆《书法雅言》概括说:“真则端楷为本,作者不易速工;草则简纵居多,见者亦难便晓。不真不草,行书出焉。”行书中最着名的当数王羲之的“兰亭序”,虽是一份草稿,但可作行楷书的代表,其用笔灵动秀活,结体欹侧多姿,布白参差错落,而单字基本独立;在唐代受到唐太宗的喜爱,在遗诏中将原本跟他随葬,现在存世的只有摹本。 行书具有紧粘其他书体的特点。所以孙过庭《书谱》说:“趋势变适时,行书为要。”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行书可以分为真行、行草两个层面。真行是比较规整近似于真书的行书。据唐代张怀的《书议》记:“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真行”亦称“楷行”、“行楷”。世间以王羲之为“真行”第一人。而行草:比较流动,近于草书的行书。亦称“行草”。但“行草”与“草行”难以细分,习惯上经常混用。宋代苏东坡说:“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行书之“行”就作行走解。行书其实没有严格规范,可工整,也可放轶。明代项目《书法雅言》这样表述:“似真而兼乎草者,行真也;似草而兼乎真者,行草也。”清代刘熙载也有所修正说:“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其中《得示帖》可谓行草之典型,其中常有草字结法,且字与字之间每有连绵牵带,风格奔放。 字体演变是本着实用为目的,力求方笔快捷,省时省力。然而,草书过分的简笔使人很难看懂,因此减低了它的实用性,才有了行书出头的机会。可以说,每一种新产生的字体都比旧体向这个方向更靠近了一步。写行书确实比草(章)书、八分要简便一些,又接近正体字,比较易认一些,所以这种字体一直到今天还为大家所用,也是所用的范围最广的一种。这就是为什么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新的字体流行起来的原因。这新的流行字体就是行书。字的主要目的到底还是为了用,美的欣赏则是附着上去的。

毛笔行书草书在书法中的技巧

毛笔行书草书在书法中的技巧 一、从基本功入手 三个结合:临贴与创作结合、大字小字结合、楷书与行书结合。 三看:1、平时多看名帖、2、看书法展、3、看名家挥毫。从好作品中汲取养分。 毛笔行书草书在书法中的技巧 二、推荐范本 “圣教序”、“书谱”、”自叙帖““、“研山铭”、“李太白忆旧游诗”、“花气诗”等。 三、三大创作原则 ★线条坚而浑——激情原自线条的熟练。线是力和势的组合,行笔要沉着痛快,做到稳健、轻便,重笔势(即趋向),根据字形大小排字的走向,线条斜势,整体纵向走势。 ★结体奇而稳——注意重心。欹侧、擒纵、疏密、高低。 ★章法变而贯——竹节式(几个字一节)节数间有空隙;贯珠式(中心线);蛇行式(左右摆动);疏影式(疏疏朗朗)。 四、七大整体布局要点 1、一字不能成行。 2、字与字之间有呼应,上承下启,左映右带,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书眼放中央,可大些,字与周边气贯。 3、整体上展出适合墨迹浓重的作品。挂家中适合疏淡的作品。 4、作品中不能有错别字,异体字不过于冷僻。 5、作品整体布局上面重下面轻。 6、评作品好坏主要看总体视觉效果:节奏、墨色、用笔。 7、三三两两,似散还续,气脉一贯,此布局之妙也。 五、十个书写关键词 1、八面出锋。借助于八面出锋,自然显出墨色浓淡,湿中有干,干中有湿,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变化千万,使作品富有节奏感。 2、刚柔相济。刚力-----铁划银钩(粗):柔力-----行云流水(细)。 3、惜墨如金。楷书要求蘸一次墨写一个字,甚至数字;行草一笔写3-5字,每笔结束笔毛复原,要求纸上调锋。 4、豁然开朗。留白处有宽有窄,宽处给人以忽然开朗之感。艺术是制造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 5、中侧并用。中锋得法立骨,侧锋得势求变。中锋是理性的要求,是书法审美的核心所在;侧锋是情性的化身,是书法通神的手段。

毛笔字基础教程 学写毛笔字(一)楷书

毛笔字基础( 一) 一、激发兴趣(以教师作品及书法家的作品为例) 二、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示范)要求:五指执笔法(按、压、 钩、顶、抵)、头正、身挺、脚平等 三、练习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纠正指导) 四、讲解“一”字写法(黑板示范) (要点:中锋运笔、逆锋起笔、行笔、回锋收笔)画行笔线路 横法: 五、练习写“一”字注意:(逆锋起笔、按、行、提笔、顿、回 锋收笔等要领)逐个手把手指导。 六、作业:“一”字写20个。 毛笔字基础(二) 一、小结“写一”字中出现的问题,应注意的地方,强调要领 (以学生作业为例进行讲解) 二、练习写“一”字(教师巡回指导) 三、出示范字“三”,讲解并示范。 “三”字的三横长短、间架结构。(黑板示范)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三”字写20个。 毛笔字基础(三) 一、讲评作业,复习写“三”字,指出优缺点。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缺点加以练习改正。 三、学写“悬针竖”,掌握要领。 竖法:(悬针竖

悬针竖要领:藏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后转势直下,慢慢提笔收起,使笔画呈“针”状。 四、写“十”字,黑板示范。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十”字写20个。 毛笔字基础(四) 一、讲评作业,复习写“十”字,特别是“悬针竖”的笔法要 领,指出作业中的优缺点。 二、学生根据自己作业中的缺点进行练习改正。 三、学写“垂露竖”,掌握要领,写“土”字。(注意间架结构)

(垂露竖) 垂露竖要领:藏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后转势直下,收笔回锋上提。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土”字写20个。 毛笔字基础(五) 一、复习写“土”字,特别是“垂露竖“的笔法要领,指出学 生作业中的优缺点。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针对性练习。 三、学写“短撇”,掌握要领,写“千”字。

毛笔书法教程+视频教学

毛笔书法教程+视频教学 感恩一路有你的陪伴让自己每天带着感恩去生活~~~ 毛笔书法教程+视频教学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3—1)。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 方角。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 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

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以上只是以横为例说明起笔点、带、转的规律,其它笔画起笔可类推。至于横、竖、撇、提、捺五个最基本笔画的起笔点、带、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看表和(图3—2)。二、行笔规律:中锋铺毫起笔三步完成后,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在行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运动,笔杆可以倒向笔锋所指方向(不能往运笔方向也不能往笔画两边倒,否则会造成拖锋或偏锋),笔杆倾倒幅度越大,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越大,笔毫克服阻力前进,写出的笔画自然就有力度美(见图3 —3)。 三、收笔规律行笔结束后,接下来就要收笔,收笔有两种方法:(一)藏锋收笔:弹、挑、折、转中锋行笔到末尾,收笔第一步是笔锋反弹提起(越是弹性小的笔或按笔幅度大的情况,越要反弹提起),因为象横、垂露竖或短竖以及反捺的收笔需要较轻的笔触才能圆满完成收笔。所以反弹提起是圆满收笔的关键一步。这里我用一个“弹”字概括反弹提起这一步。第二步“挑”概括的是笔锋上挑(对横而言)或笔锋左挑(对竖而言),这一步的目的是同第三步“折”配合形成棱角,以强调笔画的造型效果。注意:挑时要用一分笔轻挑,不可用很重的笔触。第三步“折”概括的是笔锋在“挑”之后折笔(方

毛笔书法基础教程

毛笔书法基础教程 余海舟 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绚丽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华优秀的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以恭敬、谦卑的态度,以真诚心把我们所学到的点滴与大家分享,让大家对於恢复中国灿烂的文化,尽我们的微薄之力。现将如何学习书法的方向目的、具体计划、注意事项,报告如下: 一、学习目标: 1、在书法学习中,使我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2、在书法练习中,培养同学们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落实《弟子规》中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等等。 3、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承传祖国传统文化,发扬国粹,渗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确立“学习书法先学做人” 这一教学圣训。 4、培养学习书法的浓厚兴趣,奠定楷书基础,以《弟子规》的做人准则和书法实践真正的统一结合。

5、实行讲练相结合的原则,讲练相互穿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正如《礼记·学记》所说的教学相长。 二、学习计划: 1、介绍文房四宝以及正确的书法习惯。(执笔、坐姿、用笔等) 2、藏锋与露锋的用笔法则。 3、方笔与圆笔的运用。 4、毛笔楷书笔划写法(一)点(竖点、提点、撇点)。 5、毛笔楷书笔划写法(二)横(长横、短横、左尖横)。 6、毛笔楷书笔划写法(三)竖(垂露竖、悬针竖)。 7、毛笔楷书笔划写法(四)撇(斜撇、长撇) 8、毛笔楷书笔划写法(五)捺(平捺、斜捺) 9、回顾并结合所学笔划练习有代表性的独体字。 10、练习 11、毛笔楷书笔划写法(六)折(横折、竖折) 12、毛笔楷书笔划写法(七)提 13、毛笔楷书笔划写法(八)钩(竖钩、斜钩、卧钩、横钩、竖弯钩、横折钩) 14、组合笔划练习独体字 15、总括颜真卿楷书笔法,得出以下三种结论:⑴中锋与偏锋并用,应以中锋为主。⑵藏锋与露锋,应以藏锋为主。⑶方笔与圆笔并用,应以方笔为主。

毛笔书法课教学教程-毛笔字基础-笔画-教案

海林一中毛笔书法课教学计划 李清宇邵文波 一、教学目的: 毛笔书法入课堂,墨香满校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开展毛笔书法课艺术普及教育,培养中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二、教学形式: 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互相观摩、单独辅导、组织小型展览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三、展览形式: 书法班的展览可分为作业展览和作品展览两大部分。作业展览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步骤,选择完成较好的作业进行展览;作品展览是在教学工作进行到一半,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规定内容,完成作品,在学期中及学期末举办作品展示活动。 四、教学进度: 以每周一次的课程设置,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五、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书法教学主要以基本笔画的教学为主,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同时,把笔画应用到简单的字当中。 六、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第一周 1、为书法课程作好准备. 介绍文房四宝及书法习惯(执笔.坐姿.用笔) 了解书法的基本常识,能够初步认识中国书法 2、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掌握书法的基本姿态,为今后的书法学习作铺垫 第二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横掌握横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横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横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三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竖掌握竖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竖的简单字练习了解竖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四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撇掌握撇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撇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撇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捺掌握捺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捺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捺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六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提掌握提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提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提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七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点掌握点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点的简单字练习了解点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八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钩掌握钩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钩的简单字练习了解钩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九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折掌握折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折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折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画字行书书法

画字行书书法 画字行书书法欣赏: 画字行书书法1 画字行书书法2 画字行书书法3 学习行书要点: 一、摆脱楷书的法则 练习楷书时,讲的是起笔藏锋,转折处要有提按的变化,钩的笔画要先顿笔再挑出等等,这些要领在写行书是要尽量摆脱和忘记。打个比方,如果把楷书比作武术套路的话,那么行书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从头开始,讲究的是流畅。硬笔行书主张书写流畅,字形大致上合乎规范,这就是好的行书。 二、认真的临摩 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摩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在临摹时,要给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赵孟頫的胆巴碑就是很好的字帖,可以练毛笔字,也可以缩小复印了练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家卢中南、丁永康、吴玉生等人的字帖都可以临写。练习毛笔字的同时练习硬笔字,对学习书法的好处是非常大的,可以互补。毛笔字是精雕细刻,硬笔字是反复琢磨,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非常有益于加强对书法学习的理解。 三、读帖

练习书法的途径不外乎临帖和读帖两种方法,而练习行书,读帖特别重要。练字的方法就是读帖,很少临帖,写起字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本来是写隶书的,但是行书也非常优秀。学书法有从楷书入手的,也有从隶书入手的,写隶书的人容易犯得的毛病就是行书常常写不好,而田先生的行书,却是功力深厚,一派大家风范。方法就是读帖。 四、勤于练习 练习行书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在写不好的时候觉得没面子,没关系,可以在笔记本上练习,也可以在写日记的时候,练习用行书写给自己看。熟能生巧,从一个字到一段字,从几个字、一行字到一篇字,逐渐掌握行书的规律,慢慢也就形成了属于你自己的行书风格。要善于从多方面吸取营养,名人题字,商家牌匾,学校老师甚至是同学之间,只要认真观察,都可以找到别人写的好字,学会了,就成了自己的字。

毛笔的运笔方法---起笔、行笔和收笔

单元第二单元:用笔方法单元课时第二课时主题1、毛笔的运笔方法---起笔、行笔和收笔总课时1第 1 课时 背景分析 书法和写字的区别是在于有没有比划形状。而笔画形状的塑造在于用手指调动毛笔尖通过规定性动作来完成,即起、转、收。 能否理解并掌握用笔之法,不仅直接影响到是否入书法艺术的大门,而且直接影响到今后书法水平的高低。书法作为独特的传统艺术,其艺术的物化形态就是通过用笔来书写线条,结字造型的,正如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说?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的。因此,历代书法家都十分强调用笔 教学目标 1、用笔方法的体悟了解:中锋、偏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方笔、圆笔 2、运笔方向的了解。 3、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评价设计生生互评来观察欧颜柳赵的差异,让学生感受书法用笔的巧妙。教师点拨各种用笔方法的技巧和特点。 学与 教活 动设 计 一、图片欣赏,寻不同 通过对比欧颜柳赵字体的差异,说明用笔方法在书法中的重要作用。 二、具体讲解各种用笔方法 1、理论讲解 中锋、偏锋 中锋又称正锋。沈尹默先生曾把笔法说为?无非是‘笔笔中锋’而已?。 虽强调得过头了点,但也更说明了中锋的重要性,此是书法入门关键的一步。 中锋是在笔毫的正中,作书时将笔的正中之锋保持在笔画的中间,就能使点 该部分的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热情。

画圆满遒劲。这是因为笔在点画中间运行时,墨水顺笔尖均匀地自两面渗开,达于四面,点画就没有上轻下重或左轻右重等缺点,这样的线条就带有丰润圆劲,富有立体感的特点,这就从根本上符合书法的艺术要求。所以,中锋之法乃是书法的最基本笔法,为历代书法家所注重。东汉书法家蔡邕就曾说过:?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其后如唐李世民则有:?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说,颜真卿有?屋漏痕?说,柳公权有?笔正?说。宋代黄山谷也指出:?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 在笔前耳。?米芾在《群玉堂法帖》中也说:?得笔,则虽细如须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椽亦扁?。可见中锋用笔是写好点画线条的根本方法,必然要求。初学者在起步时就要明确地认识这一点,并贯彻到实践中去。 偏锋又称侧锋,就是用笔时将笔偏于一侧,中锋也偏到笔画的一边,所以写出的点画一边光一边毛,一边浓一边枯,常呈锯齿形。这在初学书法者中是常见的,而这正是初学者之大忌。一开始学用偏锋写字,今后则很难写好字,更难入门。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讲偏锋是病态形的线条点画,不能发挥运笔的艺术功能。所以,初学者一定要力戒此弊。 那么,对偏锋是否全盘否定呢?在学习书法有了相当基础之后,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正确掌握了中锋运笔的前提下,在书法作品中偶尔用一、二笔偏锋,可以增加笔画的生动性。我们在王羲之、张旭、苏东坡、米芾、文征明、赵之谦等书法家的作品中也时常发现。但初学者切勿盲目地乱用此笔法。 藏锋、露锋 藏锋,具体地讲就是藏头护尾。即把笔锋藏在点画中间而不直接外露出来。藏头,就是指起笔,要?横画直下,直画横下?,?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护尾,就是指收笔要?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把笔锋最后护起来。藏锋的笔画给人以含蓄沉著,浑厚凝重之感。蔡邕曾在《九势》中说:?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具体地讲,藏头是将笔尖逆落纸上,锋藏而行。护尾是将笔毫回收锋尖,只有这样,笔力才倾注字中。另外,藏锋还有二个作用,一是使笔毫铺开以利运笔。如果不是通过藏锋调正笔锋,那么笔锋就会绞作一团,无法铺展运动。二是使笔锋通过一折而取得动势,即蓄满笔力后在运毫,其原理就象踢足球时脚先要缩一缩,然后在踢出。打康乐球时枪棒先要缩一缩,再打出去一样,是符合力学原理的。 露锋,又称出锋,即不回收掩藏,这大多是用在一笔之末,指露出笔锋的收笔动作。写字时应以藏锋为主,露锋为辅。主要笔画用藏锋时,副笔可用露锋。藏锋中显示笔力骨气,露锋时要丰实遒劲。用露锋的字有生动活泼,挺拔潇洒之感,特别是行草中用的较多。因此,前人说?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但初学者切勿乱用出锋,因多用了出锋,就会显得抛筋露骨,单薄枯弱。所以,初学者还是要在认真掌握藏锋的基础上在学露锋。 逆锋、顺锋 逆锋,就是落笔的笔锋朝运行相反的方向入纸,藏锋就是运用逆锋写出的。如写横画,原来应是顺着笔画向右而写,但用逆锋就是先向左运笔,然后在往右行。而到结尾收笔时,也是违反右行的方向,向左边收笔。又如写竖画,原来应是自上而下,即落笔后笔锋就应直下,而采用逆锋后就先由下朝上,然后在回锋到上继而向下。此种方法把笔锋痕迹裹藏在里面,使笔画有含蓄、饱满感,同时也为落笔后的行笔铺毫作好准备。而露锋起笔,顺笔 充分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古诗行书毛笔书法精选]毛笔行书书法欣赏大图

[古诗行书毛笔书法精选]毛笔行书书法欣赏大图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粹,传承千年而不衰,当古诗与行书书法 相结合时,又会有什么样的书法艺术作品呢?下面是为你的古诗行书 毛笔书法精选,希望对你有用!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 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基本笔法 一、侧笔法 行书的侧点多是有断有续,运笔以方便流畅为原则,强调相互 呼应和态势。 二、横笔法 横画除断画以外多是上连竖画,下连第二横画及点撇。

三、竖笔法 行书竖画接近楷书悬针、垂露法,但它按运行去向,出现带钩和曲钩或化成点的姿态,造成顾盼之势。 四、钩笔法 行书钩笔有以竖代钩,即竖画收笔时暗中回锋,引而不发。另外还有:长钩、曲钩、短钩、背抛钩、戈钩、回钩、龙尾钩等等。长钩往往和撇笔相连,背抛钩同楷书的背抛钩,但行笔时驻、蹲笔时间短;戈钩如同楷书戈钩,但其运笔快,回钩,用于成横势的短捺钩,龙尾钩如同楷书龙尾钩,但其运笔稍快。 五、撇笔法 有带钩长撇,收笔时回锋时出锋即成带钩。长斜撇,是将竖笔斜向撇出。另有短斜撇、平撇等。 六、提笔法

有长提、反提、短提等。长提多用于才旁(提手旁),收笔时注意和其他笔画呼应。反提是笔锋落纸后回锋向上斜挑,连接第二笔。短提多用于土旁或往右反钩,笔势斜而平出。 七、捺笔法 有平捺和斜捺。平捺多用于走字部首的字,斜捺使用多。平捺又可分平曲捺、平直捺、半围平直捺、短带回钩平直捺等。平曲捺是最常见的捺笔笔势,运笔时斜曲而平,收笔多用方笔,如同楷书捺笔的笔法。平直捺,横直而暗带回锋,半围平捺笔如同平直捺,不回锋而是顺锋往上挑。带回钩平直捺如同平直捺,回锋时出锋。斜捺分斜捺化点、斜长捺、斜短捺、斜短捺化点等。斜捺化点中带有暗回锋。斜长捺指斜度45度角,如楷书捺笔。 内容仅供参考

毛笔书法字体入门基础教程(完整版)

竖法:(悬针竖 悬针竖要领:藏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后转势直下,慢慢提笔收起,使笔画呈“针”状。 写“十”字,黑板示范。 毛笔字基础(四) 讲评作业,复习写“十”字,特别是“悬针竖”的笔法要领,指出作业中的优缺点。学生根据自己作业中的缺点进行练习改正。 学写“垂露竖”,掌握要领,写“土”字。(注意间架结构) (垂露竖) 垂露竖要领:藏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后转势直下,收笔回锋上提。 毛笔字基础(五) 复习写“土”字,特别是“垂露竖“的笔法要领,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缺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针对性练习。 学写“短撇”,掌握要领,写“千”字。 短撇要领:藏锋起笔,向右下顿后转向左下方撇出(稍平)。 短撇:

毛笔字基础(六) 复习写“千”字,注意“短撇”。 学生练习,改正自己的缺点。 学写“点”,掌握要领,写“主”字。 “点”的要领:藏锋起笔,向右下方顿笔,及时回锋收笔。 点法:(瓜子点) 毛笔字基础(七) 复习写“主”字,特别是“点”的笔法要领。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缺点。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情况练习,以改正缺点。 学写“长撇”,掌握要领,写“广”字。 “长撇”要领:藏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先竖再渐渐转向撇向左下方。长撇:(竖撇)

毛笔字基础(八) 复习写“广”字,特别注意“长撇”的笔法要领,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缺点。 学生根据作业中自己的缺点有的放矢进行练习。 学写“捺”,掌握要领,写“文”字。 “捺”的要领:藏锋起笔,转向右下方行笔、顿、提出。(注意笔画由细到粗)捺法: 毛笔字基础(九) 复习写“文”字,特别是“捺”的笔法要领,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缺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情况练习改正缺点。 学会写“钩”,掌握要领,写“于”字。 “钩”的要领:藏锋起笔,笔行作竖状,至钩处顿后稍提,并快速向左钩出笔锋。钩法:(竖钩)

毛笔书法楷书八个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毛笔书法楷书八个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1、点;逆锋起笔,再折笔下顿,使笔毫沿中线向两边铺开,顺势下拖,完成笔画长度。最后提笔回收。写点时,要“落笔轻,着纸重,取势远,收锋疾。”写点时,注意使毫随锋顺,不要让锋毫扭曲。 2、横;在字中起着横粱的作用,要写的挺秀。运笔时,起笔、行笔、收笔要步骤分明,一丝不苟。其形状是:方头(或斜头),尾圆(实为斜圆),中段稍细,上线平直,下线微弯。其写法是:笔锋先从右向左作一段逆行,此即“欲右先左”。再根据横画直落笔的原理,画一条短的直线或斜线。由于取了逆势笔毫极易铺开。随即微微提笔调锋,使笔锋由下变为向右,然后中锋行笔。行笔时中间一段稍提笔,收笔时,先将笔向上微提,稍住,下顿成形,迅速提笔回收。此即“有往必收”。写横最重要的是起笔和收笔时的运笔过程要完整无缺。 3、竖;起者支撑的作用,要写的劲键挺拔。其形状为“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种。垂露的写法是:逆起横落,中锋行笔,回锋收笔。即笔锋从左上角由下向上逆行一段,再横向落笔,之后,略微提笔,调整笔锋,由向右改为向下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再微提笔回收,此即“无垂不缩”。悬针竖至末端正锋出尖,空收挥手。写竖要注意“努过直而力败”。竖要写的直中有曲,如果板直,反而显得无力。 4、撇;撇和捺是字的两翼,要左右呼应,两两对称。撇是向左伸展的一笔,要写的仪态舒展,弧度适中,首尾粗细相当,力度贯注撇尖,使它既有兰叶般潇洒,又有象牙般坚实。其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作顿,顿后向左下用力撇出。长撇末锋飞起,短撇迅速锋利撇出。 5、捺;捺与相反,是向右的一笔。捺作波浪形,有一波三折之势。捺的上边线要写的斜而直,不能凹下去。捺角要丰满,不能缺角、散尾、垂尾、翘尾。其写法是:先逆锋向左,然后转锋右下,再右下行笔,捺角处停顿使笔毫尽量铺足,最后慢慢提笔出锋。写捺时,要做到“束的紧”、“提的起”、“按的下”、“收的起”。 6、钩;钩是其他笔画的附属品,但须形态饱满锐利,才能为主笔增辉。左竖钩的写法是:先写好竖,再写好钩。写钩时,须先将笔锋向上一提,再向下一按,使笔毛铺开,然后稍一停住迅速出锋。钩不宜太长。 7、挑;又称提,是自左下向右上挑出的一笔,仰势。逆锋取势,向下起笔,铺豪转锋,沉着有力地向右上方行笔,速度渐渐增加,笔锋渐渐收拢。力到笔尖。出锋时宜快不宜慢。 8、折;折是横和竖连接处的方形转角。楷书多折,写好折,是写好楷书的基本功之一。写折时,行笔至转角处,要特别注意提和按,因为行笔至方向转弯处,只有提笔,才能转换笔锋;只有按笔,才能保证中锋行笔。具体写法是:要在转角处先提足笔,再按下去,然后原地略提笔,这样笔锋就能在改变的方向上保持中锋行笔了。重点词语提示为:提—按---略提,3个步骤缺一不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