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问题与新闻评论实践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热点问题与新闻评论实践教学

[摘要]转型期的中国,层出不穷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领域。可用归纳式和演绎式这两种模式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新闻评论的实践教学,并在社会热点问题所属的多学科知识路径与新闻评论实践之间建立起关联,惟其如此,新闻评论理性逻辑的个性化建构才有可能。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新闻评论实践教学

晚近数年,从不同媒介形态的新闻评论的文本表述,以及新闻评论发展趋势的探索中,可以发现,过去对新闻现象背后的单一因果关系的执著追溯,已经上升为试图驾驭背后多重因果关联的勃勃雄心。这一蝉蜕是时代发展的一种结果。时代内容制约着新闻的发生,也决定了新闻背后的逻辑关联的复杂衍变,与此相对应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也应随之发生变化。要言之,新闻评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与时代内容的脉动息息相连。

因我国正处于体制创新和社会变革的转型期,堪称为热点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它们是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共同聚焦,面广量大,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大众的普遍关注。从传媒自身的特质看,社会热点问题评论不但与受众的现实吁求产生积极互动,还凭借媒介的舆情话语高地的优势,对大众的部分非理性声音做出相对理性的阐析与导引。基于此,社会热点问题成为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领域,自是题内文章。在新闻评论实践教学中,密切结合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入思考,一方面是为日后的新闻评论实践提供一个操练平台,另一方面,社会热点问题发生、发展背后的种种社会文化症候及其成因,也随之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来。这对于新闻评论者的文化底蕴蓄积,必不可少。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新闻评论实践教学做出深入探讨。

一、社会热点问题进入新闻评论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

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归纳式和演绎式。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并非某单一因果逻辑的自然结果,背后的多维度因素、多层面内容所形成的综合合力更需要我们做出阐析。这种阐析的具体过程,可称其为归纳式,即对某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背后的诸多因果关联逐一剖分,再对其加以归结。“躲猫猫”事件是今年初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云南某伐盗林木青年遭到刑拘,在看守所度过11天后重伤入院,因“重度颅脑损伤”不治身亡。2009年2月17日,当地警方给出的结论是死者因在看守所内和同伴玩躲猫猫游戏受伤致死,引发一片哗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手,导致社会舆论的关注到达顶峰,2月27日真相公布,死者是被

同关押的其他人殴打致死。“躲猫猫”事件从曝光到出结果,只有10天时间,舆情对公权力的监督在其中至关重要。然而该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却涉及到法律、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有着多重的因果关联逻辑。新闻评论的实践教学,可借这类热点问题的阐析,训练学生的多重因果关联的阐释能力,以及对问题复杂成因的多维度思考。

从另一角度看,同一时间段落或不同时间段落的若干个社会热点问题的生发有其共同背景,但具体路径却有自己的特点,并不完全趋同。所谓演绎式,即从普泛性事理推导出个别结论的逻辑论证模式。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对有着相似背景的一系列社会事件做出阐析,从中探求出每一个社会事件生发的个别路径来,从而对学生的路径分析能力加以打磨。杭州“5·7”交通肇事案促生了今年的一个新的网络流行语——“欺实马”的诞生,“欺实马”实为70码的谐音。2009年5月7日晚上8点多,20岁的胡斌和另两人分驾三辆高级跑车疾速行驶,车辆行至文二西路两个小区门之间的斑马线时,撞上正通过斑马线横穿马路的25岁浙江大学毕业生、计算机工程师谭卓,谭卓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5月8日下午2点,杭州市西湖区交警大队召开了事故通报会。警方公布自己的初步调查结果称,肇事车辆的车速认定70公里/小时。这一初步调查结果的公布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因车速的认定事关事故性质的认定,事关肇事者量刑的轻重,70码的初步结论无疑给的过于草率。5月14日,杭州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公布了由专业鉴定机构给出的鉴定报告,肇事车辆存在违法超速行为,时速在每小时84.1公里至101.2公里范围,肇事车辆被改装或部分改装。

和“躲猫猫”事件相似的是,引发舆情哗然的导火索均是公权力在事件结论上的轻率,但“5·7”交通肇事案能迅即成为大众舆论的焦点,又和肇事者胡斌的富家子背景相关。所谓寒门学子同富家子弟的对照,强烈地激发出大众对利益集团的激烈情绪,非理性喷发的背后有着转型期阶层分化、利益调配不均等深刻的社会文化要因在起作用,和“躲猫猫”事件有着相当大的分别。演绎式的采用,将有助于训练学生对社会事件的不同路径的思考和探求。

二、社会热点问题的多学科知识背景与新闻评论实践的关联

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方面都有着对应领域的知识背景,新闻评论者,若对该领域的知识背景全无觉知,就难以走进新闻的背后,为大众在习焉不察的现象后面探掘出症结所在。这意味着新闻评论写作实践,不能拘囿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视阀,它需要不同学科领域间的跨越,并初步具备对这一跨越给予阐释的能力。这种训练是新闻评论实践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新闻评论,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新闻评论工作者能力的一次集中检视,主要因为评论对象之丰富在中国突发事件新闻评论史上可谓前所未有。在这次汶川地震中,报道信息量大,平面媒体、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一起上

阵,以文字、图片、视频、博客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报道抗震救灾。有反映震情灾情、死亡人数的即时消息,有反映抗震救灾感人场面的通讯、特写,有报道抗震防震、卫生防疫基本知识的介绍,有现场采访,有连线访谈,有重点新闻节目,也有全频道整体直播。[1]对大地震的多媒质、多角度的新闻报道,确乎关涉到各门类知识领域,这些门类的知识也不只是在某一两篇报道中获得充分体现,它们散见于不同的新闻报道中。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引领学生去体会并阐析其他知识门径在相关新闻评论中的重要作用。

譬如笔者在汶川大地震新闻评论的实践教学中,就结合了灾难报道的阶段性,分阶段进行演练。就灾难报道的阶段性而言,第一阶段必须及时反映灾情与生命救援,这就涉及抗震救生等基本知识的报道,而对应的新闻评论则要体现出对人的生命的关注,人类学、文化学的视野随之进来。第二阶段主要涉及到家园重建与灾区人民的心理重建,关于这类报道的评论,仅靠普泛意义上的热情和爱心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知识相助。总体上说,与新闻评论相关联的其他领域的知识,短暂的实践演练,只是引领学生通往新闻学之外的另一些知识路径,至于在评论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时能立即调动出来的相关知识积累,还有赖于课外的长期积蓄。

三、注重新闻评论理性逻辑的个性化建构

现在人们身处的是一个信息泛滥、杂语共生的时代,良莠不齐的信息时时刺激人们的官能,使大众容易产生信息接收疲劳,而对大众传媒产生厌恶感。缓解大众信息接收疲劳的重要法门,就是拿出有着较强阐释力的个性化评论,从而在理性的张扬中,与大众形成有效对话。为此,新闻评论实践教学应该培养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在社会热点问题的多方争端中,建构起自己的评论焦点与理性逻辑,而非人云亦云下的话语复制。

实践教学针对此,可在个性化新闻评论范例阐析上多下功夫。利用逻辑的剖分、细部的探掘,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个性化新闻评论的自觉意识。而第二点所谈到的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切入,不仅在实践演练中提升学生评论不同畛域新闻的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跨越,同样有助于学生在众声喧哗中个性化评论逻辑的建构。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新闻评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成果,项目编号:08YB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