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下面我们一起对新课程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评价设计与实施作进一步的研讨。研讨的流程将分为如下几个环节:

评价的作用与原则(理论指导)

评价的类型和方式(以案例呈现)

实施评价的建议(从实践中提出)

关注评价的若干问题(反思)

一、评价的作用(W.James Popham)

许多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对教学评价的作用有相关论述,这里,我们结合专家的观点对评价的作用作了如下的理解:

对学生的作用方面——

·诊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学生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监控学生的进步:判断学生是否获得了预期的发展

·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保持和迁移

对教师的作用方面——

·评定教师的教学效果

·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

·影响公众对教育效果的认识

·有助于评估教师

评价的原则

课标中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三个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我们可以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考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报告、学习建议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弱化评价的选拔性。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的主体不但可以是教师、学生,还可以是家长、学校、外部考试机构、教育团体等。以实现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一方面要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得到认可,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二、评价的类型与方式

教学评价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类,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实施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其他评价主体的评价等方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应用,“成长记录档案袋”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评价方式,后面的内容我讲着重介绍它。

根据传统的分类方法,评价被划分为客观性评价与主观性评价两大类。但实际上客观性评价和主观性评价并非截然对立的两个极端,我们可将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法分为以下四种大类型:

(1)选择-反应测验:要求学生从提供的各个答案中选择正确的或最佳的答案,包括选择题测验、是非题测验(或判断题)和匹配题(又称连线题)等。

案例:人类遗传与优生

(2)补充-反应测验:要求学生通过补充一个单词、短语或一篇完整的话语做出反应,主要包括填空题、简答题等。案例:Life In The Oceans

(3)限定性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一个结构良好的限制性的任务中的实际表现。例如,按照明确的要求给一段文本设置格式;按明确要求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按要求写出一段程序语言等;根据提供的关键词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等。案例:《相框里的校园》量规(4)拓展性的表现性评价:涉及更综合、结构化较差的操作性任务,例如,根据对当地生活污水的处理状况,制作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调查分析后制作一个专题网站等。

各种评价方法在评价任务的真实性、评价任务的复杂性、评价所需的时间、计分所需的主观判断能力等四个方面均处于一个渐变的连续体上(如下表所示),这四种评价方法在这四个方面特性上是有区别的。

为了和教学保持完全一致,对评价的规划应当与教学计划同步进行,通过精心策划整个评价程序,让评价为我们提供有关教学的客观、全面的信息,帮助我们对教学状况作出判断并作出有效的教学决策。接下来我们来了解

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四种评价:在教学开始时进行的安置性评价,面向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以及最后的终结性评价。

这是一个了解高一新生的基本情况的安置性评价案例:教师通过调查表的形式了解高一新生的使用计算机的经历、信息技术水平、兴趣爱好等

案例:对“上网”问题的认识调查

在这次题为"冲浪、游戏、聊天与获取信息"的网上调查中,参加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1277人,其中针对上网"喜欢做"和"应该做"的问题调查结果如下表:

且抛开调查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就学生回答的结果来分析一下:"随便逛逛"的下降幅度

最大,下降了28.89%,这证明学生们清楚上网浏览"目的性"的重要性;"QQ"、"聊天"的下降幅度分别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下降了22.71%和16.13%,但这是值得我们高兴的状况吗?难道"QQ"、"聊天"、"论坛"等虚拟社区形式就一定要从我们的课堂上消失吗?……这一组数据应该引发我们教师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

我们在开展教学之前进行安置性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已有的知识基础做一番了解,以便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

形成性评价:面向过程的激励评价

在实施面向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时,应关注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规。不同的评价方法需要做出的主观判断相差很大。选择型试题的反应有明确的对错,但对于一些表现性任务(如: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可能存在多种解决途径,不同的评分者会对答案的不同要素给予不同主观判分,通常没有示范性答案。这些活动任务的评价往往是先制定关于学生优秀表现的标准,然后依据这套标准制定等级量表或计分量规。因此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规科学与否显得非常重要。

在制定评价标准或评价量规时,首先要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出能客观反映有关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方面,或是一些重要的维度,然后为每个方面制定不同水平的评价等级。

我们来看这个案例——必修模块-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5.1分组体验,认识信息资源管理。

这是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参加项目一的学生到图书管实地考察,了解藏书如何分类上架。参加项目二的利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计算机文件。参加项目三的学生操作数据库应用系统,了解其方法和特点。而项目四是访问因特网,了解网上信息资源的多种组织方式。

每个项目的活动都必须填写相应的书面文字稿和电子版的文稿。对于学生这类表现性的作业和活动结果的评价,我们采用以评价量规确定评分标准和等级的做法。在活动开始前向学生事先公布评价要点,包括:“电子稿和文字稿的点评要点”,达到几个要点的能获得A,B,或C的等级;组长的加分扣分机制、自评和互评的要点等。

在这种综合化操作性任务的评价中,有了比较合理的评价指标,提高了评判的客观性,减少因评分者主观直觉和个人偏见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而且对于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和引导学习的作用。

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所设计的评价量规是不同的。文本信息的加工处理(电子报刊制作)、网站规划设计、多媒体作品的创作,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需要相应的评价量规。但话又说回来,这种评价量规制度的每一步仍然是建立在主观判断的基础之上,因此评分的主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