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西周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
B.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B
【解析】
根据“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说明西周是按照级别规定祭祀用品数量,充分体现了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而不是西周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且商周时期属于青铜时代,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而是强调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排除D项。
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 国家与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D.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答案】D
材料中“夏朝设秩宗,……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能够说明先秦时期国家统治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故D 项正确;材料中“秩宗”是一官名,后世用为礼部的习称,并非地方官员;材料中的“卜、巫、史”等都是官民,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也没有体现宗族,因此ABC 项均错误。
点睛: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有控制内外服的权力,借神权以巩固王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打破了地方的血缘关系,中央权力进一步加强。商周时期都是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的特点。
3.王国维在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据此可知,该制度(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带有神秘色彩
C. 顺应了“天”理
D. 有利于秩序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强调的是继承是由天定的,于是都很服气,不易产生纷争,如果是人定的,就会起纷争,这反映了西周宗法制度的嫡长子继承制的精神,“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故D 正确;材料是对周代某制度的评述,周代实行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没有神秘色彩,排除B ;嫡长子继承制无法体现“顺应了‘天’理”,排除C 。
4.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A. 禅让制
B. 察举制
C. 郡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D
【详解】据材料“‘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国一体”属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特征,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排除;察举制是汉代选官制度,故B排除;郡县制是秦朝地方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点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5.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A. 促使西周强盛
B. 促成秦朝统一
C. 强化宗法体制
D. 导致诸侯割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更不知‘天下’(天子)。”可知,西周时期缺乏忠君(天子)观念,随着天子势力衰微,容易导致诸侯割据局面,故答案选D项。A、B、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不符合本题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解析类历史选择题。其解题思路在于:一、提炼材料核心信息;二、根据其信息推导出结果;三、将其结果转化为相关历史学科术语加以表述。
6.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答案】D
【详解】由材料可知,仅仅是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这体现了皇权至上和皇帝独尊的特点,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故无法体现出中央集权的特点,排除A;材料未涉及对皇权的宗教性描述,无法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国家政事的决策方式,无法体现独断性和随意性,排除C。
7. 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 对重大军政事务做出决定
C. 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 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故选A,BCD选项排除。
8.著名史学家夏曾佑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对“政”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
A. 中央集权
B. 家天下
C. 保甲制度
D. 焚书坑儒【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是指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故A正确;家天下从夏朝开始,B排除;保甲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带有军事管理性质的户籍管理制度,C排除;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之一,与“中国之政”不符,D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结合所学秦朝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