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例血精症临床治疗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例血精症的临床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234-02
【摘要】目的探讨血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止血、暂停性生活对症治疗。对精囊炎和前列腺炎患者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司帕沙星100mg,2次/d,非那雄胺5mg,1次/d,口服1个月。结果 123例血精症患者治疗一个月后复查,血精症状消失115例(93.5%),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无效8例(6.5%),为精囊囊肿、畸形4例和尿道腺瘤4例。治疗前vegf(256.52±51.6)pg/ml,治疗后vegf减少至(96.13±22.07)pg/ml,治疗后vegf 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血精症抗生素非那雄胺 血精泌尿外科较常见,是指精液中混有血液,血液量多时精液呈红色,血液量不多时呈现一些血丝,或镜检发现红细胞。血精可出现于发育后的任何年龄,一般多见于性活动旺盛期的30~40岁的青壮年,许多疾病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血精,如炎症或肿瘤出血等。因此,血精并不是一种独立疾病,主要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精子运行途径中的某个组织部位发生了病变,明确血精病因,可防止误诊误治。本文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1年3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3例血精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3例血精症患者,年龄19~67岁,平均42.6岁,其中25~45岁患者66例 (53.66%)。病程7d~3a,平均5个月。单次发生102例、多次发生2 1例。血精色呈鲜红色50例,淡红37例,暗红 20例,血丝16例。经b超、ct以及对精液、尿液常规检查,对怀疑有生殖道感染性病变者行精液或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经治疗后仍反复发作者行尿道镜、精囊造影、病理切片检查。诊断为精囊炎48例,前列腺炎26例,前列腺、附睾结核23例,特发性血精10例,精囊囊肿、畸形8例,尿道腺瘤8例。伴会阴部酸痛5例,射精痛4例,尿频4例。 1.2 治疗方法采用包括止血、暂停性生活综合治疗。对精囊炎和前列腺炎患者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其它经验性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疗程4周。如司帕沙星100mg,2次/d,连续1个月,加用非那雄胺5mg,1次/d,口服连续1个月。对生殖系统结核给予0.5~1a的抗结核治疗。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检测精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 1.3 疗效判定 10次排精未见肉眼血精,体征消失,两次以上精液常规检查未发现红细胞为治愈。 2 结果 123例患者治疗一个月后复查,血精症状消失治愈115例,占93.5%,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无效8例,占6.5%,为精囊囊肿、 畸形4例和尿道腺瘤4例。治疗前vegf(256.52±51.6)pg/ml,治疗后vegf减少至(96.13±22.07)pg/ml,治疗后vegf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95, p 3 讨论 血精症以25~40岁青壮年男性常见,常于性生活后发现粉红色或红色精液,有时带有血丝,镜检见大量红细胞。引起血精症的病因[1]有炎症、良性疾病如精囊前列腺道囊肿、功能性血精症、肿瘤、外伤及医源性因素、血管疾病等。本组资料中精囊炎、前列腺炎引起血精的有74例,占血精症患者的60.16%。因为精囊是一对高度蟠曲的盲管状腺体,其管腔内黏膜皱襞的基部围成很多迂曲的憩室,精囊壁菲薄,毛细血管多,管壁薄脆,有时因压力影响,毛细血管壁易破裂出血,管壁渗血,当精囊出现炎症时,使精囊壁层内的微小血管网层受到损害而引起出血。本资料中采用抗生素联合非那雄胺治疗123例血精症,一个月后血精症状消失115例(93.5%),无效8例(6.5%)。治疗前vegf(256.52±51.6)pg/ml,治疗后vegf减少至(96.13±22.07)pg/ml,治疗后vegf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降低血管生成性生长因子的活性,迅速抑制血管形成血管生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使精囊壁层内的部分微小血管发生收缩,减轻精囊壁层充血等炎症反应,减少精囊出血量。由于局部的药物浓度较低,需1个月以上的治疗时间。本资料中有8例效果较差,可能与口服抗生素耐药有关。 参考文献 [1]吕栋,罗彬,载宇平,等.经直肠超声在血精症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8,22(5):55-57. [2]梁鲁南,吴小候。祝海洲,等.非那雄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vegf和fit-1表达及mvd计数的影响[j].内分泌外科杂志,2007,1(2):83-85. 作者单位: 642150 四川省隆昌县计划生育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