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高一新生初升高入学考试题目理综试卷

2017~2018学年高一入学考试卷 理综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的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考内容,初高中衔接课程内容部分。 物理部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7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32分,每小题4分,1-6小题单选7-8多选,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得0分) 1.如图1所示,小红妈妈去大型商场购物,自动扶梯把她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她的() A.势能增大动能增大B.势能增大动能不变 C.势能不变动能增大D.势能不变动能不变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响度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3.如图2所示,通过L1的电流和通过L2的电流之比是3:2,则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之比是() A.2:3 B.5:3 C.5:2 D.3:2 4.借助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小明探究“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闭合开 关S0,原本静止的轻质硬直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要使AB水平向左运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将A、B两端对调 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 C.只将磁体的N ,S极对调 D.同时电源正、负极和磁体N ,S极对调 5.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选取有生命特征的物体B C.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D.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6.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如图乙所示,A物块的质量为100g B物块 的质量为50g,挂到测力计下,如图4 ,则上、下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2.5 N和1.5 N B.1.0 N和0.5 N C.2.5 N和1.0 N D.2.0N和1.5 N 图4

高一政治上册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第三、四课的知识联系示意图: 这是第四课标题、节标题、框标题框架结构图 下面我们就从“三大产业”入手,具体学习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 1、三大产业的划分 2、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4、如何发展农业 教学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教学难点:如何发展农业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 教学过程 一、三大产业的划分、比重、相互关系 1、三大产业的划分 划分依据:是按照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种行业的性质划分的。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建筑业 (1)流通服务部门 第三产业(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四个层次)(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4)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2、三大产业的比重 (1)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2)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指标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 3、三大产业的相互关系 (1)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第一、二产业发展了,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产品,才可能有人财物去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当第一、二产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也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2)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和带动第一、二产业的进步 没有商业、金融、保险以及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又在某种意义上制约着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因此,处理好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逐步形成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合理结构,才能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二、三产业都有很大发展。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关系还不协调。今后必须大力强调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下面,我们分别就三个产业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的基本含义 (1)什么是农业? (2)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农业: 广义农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3、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1)存在问题——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①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均比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 ②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 ③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农”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 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三农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4、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2篇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2篇 Teaching plan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2 篇 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 2、篇章2: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 篇章1: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 教学内容:《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二框财政与税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税收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

象;懂得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依法纳税思想,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权利义务意识。 教学重点:税收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难点: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教学方法:探究式和合作式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 学生回答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

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的资金。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

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化学(含答案)

高一新生 入学考试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60分 注意事项:1、答案填写在试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小题共21分) 1、我国在第35个“世界地球日”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g B.1摩尔氧原子的质量就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C.H 2SO 4 的摩尔质量为96g·mol-1 D.1molCO 2 的分子数为N A 3、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的是 A.纯碱、胆矾、硫酸钠 B.烧碱、纯碱、氢氧化铁胶体 C.干冰、冰、金刚石 D.氯化钙、氧化钙、硝酸钙 4、下列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离子组是 A.H+、Na+、NO 3-、MnO 4 - B.Fe2+、Mg2+、Cl-、SO 4 2- C.Cu2+、NO 3-、K+、SO 4 2- D.H+、K+、NO 3 -、SO 4 2- 5、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雨的是 A.二氧化硫 B.氟氯代烃 C.二氧化碳 D.甲烷 6、下列仪器: 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⑧干燥管,其中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 ①③④⑧ B. ①②⑥ C. ①③⑤⑧ D. ③④⑦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摩尔物质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 B.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D.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空共31分) 8、为了除去KCl 固体中少量的MgCl 2、MgSO 4,可选用Ba(OH)2、HCl(具有挥发性)和K 2CO 3三种试剂,按下列步骤操作: A B C D E (1)操作Ⅰ是_________,完成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为_______(从以上五....种仪器中选择,下同 .........)操作Ⅱ是___________,完成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________。 (2)写出几种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 Z___________,溶液①____________。 (3)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过量Ba(OH)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X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反应: ①SO 3+H 2O===H 2SO 4 ②Cl 2+H 2O===HCl+HClO 加过量X 操作Ⅰ 固体Z 溶液① 加入适量Y 加热煮沸

人教版高一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pdf

人教版高一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 【篇一】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 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 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 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 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 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 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 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篇二】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 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长郡中学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1

长郡中学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五个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2、答题前,先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填写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一、单项选择(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1. __ Excuse me, to the nearest post office, please ? __ Go straight and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left. A. where the way is B. which the way is C. where is the way D. which is the way ll come for second time. 2. Changsha is most beautiful city and I beIieve I’ A. the; a B. a; a C. the; the D. a; the 3. — Oh, I'm hungry. Mum, can I have the hamburger on the plate? —No. It tastes A. terribly B.terrible C. good D. well ; 4. —What's the best way of losing weight? — . A.why not playing games? B.why don’t you play games? C. I advise you to playing games D. You'd better to play games. 5. When I dropped in, Dr Smith ,so we only had time for a few words. A. just left B、was Just leaving C. has just left D. had just left 6. —lt‘s a secret between us. Don't tell anybody. —Sure, . A. I do B. I don't C. I will D. I won't 7. —What a beautiful watch! Is it new? —No, I have it for 2 year. A、had B、sold C、borrowed D、bought 8. Her hobby is taking photos collecting stamps. It’s growing flowers. A. either ; or B. both; and C. not only ; but also D. neither ;nor 9. The students here after school yesterday. A. have seen to play B.were seen to play C. were seen play D.have been seen palying 10.—May I put my bike here? —No, you you should put it Over there. A. couldn't B. needn't C. mustn't D.won't 11.—How about going shopping this weekend ? —Sorry,dear,I prerfe rather than . A.to stay at home ; go out " B, to go out; stay at home C. going out ;stay at home D.staying at home ; go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全册必备知识点(提纲)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地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4、公有制经济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

当中的国有成分以及集体成分。 5、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表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6、国有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1)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2)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3)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7、集体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1)集体经济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2)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3)国家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4)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8、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2)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南雅中学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试卷

南雅中学高一新生入学 考试试卷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南雅中学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试卷 物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部分选取得1分)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施加的推力 C.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被捏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教室内9盏日光灯突然熄灭,检查发现保险丝未断,用试电笔检查室内各处电路,氖管都发光,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日光灯全部烧坏 B.进户零线断路 C.室内线路某处短路 D.进户火线断路 3、有一架歼10战斗机正在空中某一高度匀速飞行,另一架伊尔76空中加油机给其加油,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做匀速飞行,则战斗机的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动能减少,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4、在图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都为定值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设电流表的读数为I,电压表的读数为U.当滑动触头向图示的a 端移动时,正确的说法是 A.I变大,U变小 B.I变大,U不变 C.I变小,U变小 D.I变小,U变小 5、如图所示,甲和乙分别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的铁块和铝块,甲放在水平地面上,乙悬挂在绳子的自由端。若动滑轮重10N,则铁块对地面的压强为(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g取10N/kg) a 6、眼睛、照相机、幻灯机这三种凸透镜在调节成像清晰度时,分别采用下述哪种方式 (甲)焦距固定,物距基本固定,主要调节像距;(乙)焦距固定,像距基本固定,主要调节物距; (丙)物距固定,像距固定,调节焦距。 A.眼睛甲、照相机乙、幻灯机丙 B.眼睛丙、照相机甲、幻灯机乙 C.眼睛乙、照相机丙、幻灯机甲 D.眼睛甲、照相机丙、幻灯机乙 7、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是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高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高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期末到来,同学们可以多做做试题,练一下题感,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商品的选项是( ) A.刘先生摸彩票中得宝马轿车一辆 B.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酒瓶 C.农民自种自收、自己消费的粮食 D.蔬菜与瓜果 2、信用卡作为新一代的理财工具,具有的优点是( ) A.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 B.可以任意透支 C.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随意申领 D.可以到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 3、对于支票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支票是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②支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④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一律记名,不准流通转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假定生产一个电子计算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部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现在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手机的企业,他们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分别是5,10,15小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手机分别可以换到多少个电子计算器( ) A.15 15 15 B.80 15 10 C. 10 15 3 D.5 5 5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商品生产者积极地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这主要是因为( ) A.商品的价值量是有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他们都希望自己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 C.他们都希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 D.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商品的价格 6、时下“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成为都是一大时尚,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健康,对此,错误的认识是( )

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一入学分班数学考试卷及答案

1 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宝中学高一新生入学摸底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仅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 1. 已知0a b ,则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2ab b (B )a c b c (C ) 11 a b (D )ac bc 2. 若不等式组21 13 x x a 的解集为2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a (B )2a (C )2a (D )2a 3. 若11,2M y ,21,4N y ,31,2P y 三点都在函数k y x (0k )的图像上,则123 y y y 、、的大小关系为( ). (A )213y y y (B )231y y y (C )312y y y (D )321y y y 4. 已知22y x 的图像是抛物线,若抛物线不动,把 x 轴、 y 轴分别向上、向右平移 2 个单位, 那么在新坐标系下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 ) 2 222y x (B ) 2 222y x (C ) 2222y x (D ) 2 222y x 5. 中央电视台“幸运 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在 20个商标中,有 5 个商标牌的 背面注明了一定的奖金额,其余商标的背面是一张苦脸,若翻到它就不得奖、参加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某观众前两次翻牌均得若干奖金,如果翻过的牌不能再翻,那么这位观众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 (A )14 (B )16 (C )15 (D )3 20 6. 将水匀速注入一个容器,时间(t )与容器水位(h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容器的形状是( ). (A ) (B ) (C ) (D )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财政与税收.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 点:财政与税收 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财政与税收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来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

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收费、罚款等。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财政支出分为哪些部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分为哪几种情况? (1)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支出分为: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

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浙江专用)03(wd无答案)

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浙江专用)03一、单选题 (★) 1. 一元二次方程 x 2﹣3 x+6=0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 2. 如图, AB是⊙ O的直径, BP是⊙ O的切线, AP与⊙ O交于点 C, D为 BC上一点,若∠ P=36°,则∠ ADC等于() A.18°B.27°C.36°D.54° (★★) 3. 如果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13=3+10B.25=9+16C.49=18+31D.36=15+21 (★) 4. 甲、乙、丙进入了“中国主持人大赛”的东南区预选赛的决赛,他们三人擅长主持的节目分别是 A、 B、 C.现将标有 A、 B、 C的三个标签的球放入不透明的盒子中,让三位选手随机摸取一球,以确定比赛时的节目.则三人抽到的恰好都是自己擅长主持的节目的概率是() A.B.C.D. (★★)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 A(1, m)到原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则 m的取值范围是() A.0≤m≤2B.0≤m≤

C.﹣≤m≤D.﹣2≤m≤2 (★★★) 6. 如图,在△ 中,平分,交于点,,垂足为,若,则的长为() A.6B.C.D. (★★★) 7. 已知函数,若 M= f(1)+ f(2)+ f(3)+…+ f(2013)+ f(2014), ,则 M+ N=() A.2014B.C.2013D. (★★) 8. 如图,一艘快艇从 O港出发,向东北方向行驶到 A处,然后向西行驶到 B处,再向 东南方向行驶,共经过1小时到O港,已知快艇的速度是60km/h,则A,B之间的距离是() A.B.C.D. (★★) 9. 设 x=+1,则=() A.3B.4C.5D.8 (★★) 10. 已知抛物线 y= ax 2+ bx+ c( a<0)的对称轴为直线 x=﹣2,记 m= a+ b, n= a ﹣ b,则下列选项中一定成立的是() A.m=n B.m<n C.m>n D.n﹣m<3

人教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评测练习新时代的劳动者 含答案

《新时代的劳动者》测评练习 1.5月1日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这一节日的设立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爱戴,这是因为( ) ①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③劳动光荣 ④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强调对劳动的意义和劳动者地位的理解,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2.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引导。以下措施属于国家促进就业的是( ) A.通过推动经济发展为劳动者直接安排就业岗位 B.营造有助于促进就业和鼓励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 C.全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D.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和职业平等观 [答案] B [解析] A错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就业的方针;C说法片面;D是从劳动者角度说的,不符合题意。 3.下面漫画对大学生的启示是( ) A.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B.降低就业门槛,维护劳动者权益 C.树立竞争就业观,提高职业技能 D.完善就业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解析] 漫画体现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C应选。 4.“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在我国一些地方非常普遍,如果请你据此拟订一个研究学习课题,你认为最恰当的题目是( ) A.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B.大力发展经济,转变择业观念 C.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 D.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答案] B [解析] “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既有我国就业压力大的原因,也有劳动者就业观念不科学的原因,B应选。 2014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创新高,预计达到727万人!“就业难”成为毕业生心头的一块大石。据此回答5~7题。 5.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这是因为( ) ①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大学生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 ②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③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大学生不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A.①③B.②③ C.①②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③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④说法本身错误。 6.有些大学生认为,找工作一定要找个体面的工作,不要让人看不起。这种观点错在( ) A.没有树立自主择业观 B.没有树立职业平等观 C.没有竞争就业的意识 D.没有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开学考试化学试卷03——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全国通用)

开学考试化学试卷03——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全国通用)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我国历史悠久,下列古文明或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打磨磁石制造指南针B.在甲骨文上刻字 C.酿酒工艺D.用石块修长城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黄铜B.火碱C.石灰石D.纯净的空气 3. 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B. C.D. 4.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瓦斯气等气体和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B.“白色污染”是随意丢弃塑料制品导致的 C.农业上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D.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5.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B.

C. D. 6. 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 B.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 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 D.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减轻痛痒 7.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 3 种不同的元素,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X B.X 的核内质子数为 8 C.Y 和X 化学性质相似D.Y 处于第二周期 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 A.铁B.木炭C.氢气D.硫 9. 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入足量的钙预防骨质疏松 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C.工业用盐可代替食盐用于烹调 D.必需微量元素只能用药物补充 1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D.天然气用作燃料

高一政治知识点:生产劳动与经营.doc

2018年高一政治知识点:生产劳动与经营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④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

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⑤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 三、公司的经营 1、企业: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④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 一、财政收支 1、财政收入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主转到各项税收为主,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1)各项税收。税收收入覆盖全社会,具有稳定性。我国财政 收入从国有资产收入为除所得税外,税收不分盈亏,都按既定的税 种和税率征收。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 (2)专项收入。按照国家规定,某些指定来源和特定目的的专 项收入,有相应的专门用途,列收列支,专款专用,包括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费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这是一项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上述几种财政收入性质不同,政府收取的理由和方式不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相同,但它们都属于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减少了 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国民经 济具有收缩作用。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行使职能,对财政收入进行支付使用的各项支出。包括: (1)维持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军队警 察等政权机构的运行和发展,充全依靠财政拨款。 (2)支持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3)建立和维护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 (4)投资于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建设。 (5)投资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例如军 工企业、航天企业、粮食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支柱产业 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等,只能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控股。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支出,都增加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 数量。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具有 扩张作用。 3、财政收支分类 (1)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从源头上确保中央财政收入占有合理比例,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根本保证。根据国际经验,中央财政通常占财政收入的60%,地方财政通常占财政支出的60%,中央财政收入的20%转移支付返还 地方财政。这种先集中、后返还的财政体制,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平衡地方财力,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2)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 从财政收支的用途上,可以将国家财政分为公共性财政与建设性财政。公共机构、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公共性财政,属于经常性 收支,包括国家政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价格政 策补贴等,应当力求收支平衡,不打赤字。建设性财政是生产性收支,包括基础设施、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果出 现赤字,可以发行国债,以信用形式筹集资金。 (3)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 凡列入国家预算收支的资金,称为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 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 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 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政府性基金、附加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