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Y多层平面移动立体车库设计计算书知识讲解

PPY多层平面移动立体车库设计计算书知识讲解
PPY多层平面移动立体车库设计计算书知识讲解

PPY多层平面移动立体车库设计计算书

杭州福瑞科技有限公司

201 4年12月

目录

第一部分机构设计计算

一、提升速度及电机选型设计计算

二、链条的选用及校核

三、主轴的设计计算

四、行走速度及行走电机选型

五、行走传动轴的设计计算

六、横移速度及横移电机选型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计算

一、计算荷载分析

二、立柱设计计算

三、横梁(轨道梁)设计计算

四、立柱与横梁螺栓连接设计计算

五、焊缝连接设计

第三部分电气设计说明

PPY多层平面移动立体车库设计计算书

多层平面移动立体车库为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

工作原理为多层车台使用提升电机工作,升降载车板及车辆至停车层,经行走电机行走台车,通过横移动作横移至停车位。通过电控程序的合理设定,达到自动存取车的目的,使有限的停车空间可倍数停放车辆。

第一部分机构设计计算

一、提升速度及电机选型设计计算

1、提升载荷条件说明

(1)载车板自重G1:1800 kg 载车重G2:2300 kg

配重G3:3000 kg 提升链条重G4:600 kg

(2)空载时:W空=3000-1800+600=1800 kg

重载时:W重=2300+1800-3000+600=1700 kg

(3)在空载时提升承受最大载荷,按空载时设计计算提升电机

2、选用传动系统说明

简 图

3、提升电机采用SEW减速电机

拟选用行走电机型号:K97DV160M4

规格:AC380V,50Hz,11kW;

输出轴转速(n):52r/min;

输出轴额定扭距:2040 Nm;

4、电机、传动链轮: 直径φ152.71mm 齿数Z=15 节距P=31.75 mm

5、主轴上提升链轮:直径φ152.71mm 齿数Z=15 节距P=31.75 mm

提升速度:V=ZNP/60/1000

=15*65×31.75/60/1000≈0.516 m/s=31.16 m/min 提升电机扭力及功率校核

提升重量 W =1900Kg

(1)提升电机扭距校核:

主轴所承受的扭距

M=F r=1900×9.8*(152.71/2/1000)/2≈1422.6Nm

M小于电机的额定扭距为2040Nm,所以符合要求。

(2)提升电机功率校核:

提升所需要功率为:

P静=FV=1900×9.8*0.413÷1000≈7.6 kw

传动系统效率η=0.85

P计算= P静/η≈9.02 kw

因为电机的额定功率为11kw,大于P计算,所以符合要求。

二、链条的选用及校核

选用双排链20A GB/T 1243-2006 ;查机械设计手册:

双排链20A抗拉强度:Fu=174kN

车载板自重:G1=1800kg;车重:G2=2300kg;配重:G3=3000 kg 提升速度:V=0.413 m/s

车载板吊挂方式:采用四点吊挂,倍率1

每一吊点采用一根双排链吊;

每一吊点有一根20A双排链吊挂,汽车重量采用6:4分配;

则,每根双排链所受的静载为:

F静= G1/4+0.6*G2/2+ G3/4=1890*9.8= 18.522kN

根据GB/T17907,链条安全系数为: [S]≥6(V<1 m/s 时);

链条实际安全系数为:S=F u/ F静

=174/18.522≈9.39≥[S]

符合准无人式停车设备6倍系数。

三、主轴的设计计算

1、主轴轴径计算

已知主轴所需传递扭矩:T=1422.6Nm=1422600Nmm

查机械设计手册实心轴直径按转矩计算公式为:d≥(5T/[τ])1/3主轴材料45钢调质:[τ]为30~40 N/mm2 取[τ]=40代入公式

d≥(5T/[τ])1/3=(5*1422600/40)1/3=55.1mm

截面有一键槽增大4%~5% d≥55.1*(100+4)%=57.3mm

整零后d=60mm

2、主轴强度安全系数校核

查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

S=SσSτ/( Sσ2+Sτ2) 1/2≥[S]

Sσ=σ-1/﹛﹙Kσ/β/εσ)σα+Ψσσm﹜

Sτ=τ-1/﹛﹙Kτ/β/ετ)τα+Ψττm﹜经受力分析:σα=M/W σm=0 τα=τm=T/2Wp

M=FL=5238*0.0863=452.04Nm

受力分析图如下

查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并代入公式

σα=M/W=452.04/18.26=24.76 MPa

τα=τm=T/2Wp=1496.56/39.47=18.96 MPa

Sσ=270*106/﹛﹙1.97/0.92/0.81)*24.76*106+0﹜=4.125

Sτ=155*106/﹛﹙1.51/0.92/0.76)*18.96*106+0.21*18.96*106﹜=3.45 S=SσSτ/( Sσ2+Sτ2) 1/2=4.125*3.45/( 4.1252+3.452) 1/2=2.646

查机械设计手册: [S]=1.3~2.5

S≥[S], 主轴强度安全系数满足要求

四、行走速度及行走电机选型

1、台车自重:1200 kg 载车重:2300 kg

行走滚轮:φ130mm

2、拟选用行走电机型号:S57DT80N4

规格:AC380V,50Hz,2.2kW;

输出轴转速(n):154r/min;

输出轴额定扭距:123 Nm;

3、(1)行走速度: V=154*π*130/1000≈62.86 m/min

(2)行走所需扭矩:

行走时滚轮和导轨间的滚动摩擦扭矩M1(摩擦副材料为尼龙和钢)

M1=NK =(1200+2300)*9.8*2=68600 Nmm=68.6 Nm

滑动轴承(轴径φ50)mm的摩擦转矩T,摩擦因数u=0.02

T=F Q d/2*﹛u/(1+ u2)1/2﹜

=(1200+2300)*9.8*0.05/2*﹛0.02/(1+ 0.022)1/2﹜≈17.15 Nm

行走所需扭矩 M=(M1+T)/0.85≈100.88 Nm

输出轴额定扭距124 Nm大于所需扭矩100.88 Nm, 满足要求

(3)行走所需功率:

行走滚动摩擦所需电机功率:

P1=FV= M1/R*V=68.6/0.065*62.86/60/1000≈1.105 KW

滑动轴承(轴径 50)mm的摩擦损耗所需功率:

P2= F Qπdn*﹛u/(1+ u2)1/2﹜

=3.5*9.8*3.14*0.05*154/60*﹛0.02/(1+ 0.022)1/2﹜≈0.276 KW 行走所需电机功率 P=(P1+ P2)/0.85≈1.626 KW

选用电机功率2.2 KW大于行走所需功率1.626 KW,满足要求

五、行走传动轴的设计计算

1、传动轴轴径计算

已知主轴所需传递扭矩:T=100.88 Nm=100880Nmm

查机械设计手册实心轴直径按转矩计算公式为:d≥(5T/[τ])1/3

主轴材料45钢:[τ]为30~40 N/mm2 取[τ]=30代入公式

d≥(5T/[τ])1/3=(5*100880/30)1/3=25.62 mm

截面有一键槽增大4%~5% d≥25.62*(100+5)%=26.9mm

取d1=30mm(无键槽) d2=35mm d3=40mm(无键槽)

2、主轴强度安全系数校核

查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

S=SσSτ/( Sσ2+Sτ2) 1/2≥[S]

Sσ=σ-1/﹛﹙Kσ/β/εσ)σα+Ψσσm﹜

Sτ=τ-1/﹛﹙Kτ/β/ετ)τα+Ψττm﹜经受力分析,危险截面在d3=40mm处;

且σα=M/W σm=0 τα=τm=T/2Wp

M=FL=5716.67*0.08=457.33 Nm

受力分析图如下

查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并代入公式

σα=M/W=457.33/6.283=72.79 MPa

τα=τm=T/2Wp=100.88/25.123=4.02 MPa

Sσ=270*106/﹛﹙1.92/0.92/0.88)*72.79*106+0﹜=1.56

Sτ=155*106/﹛﹙1.58/0.92/0.81)*4.02*106+0.21*4.02*106﹜=16.55 S=SσSτ/( Sσ2+Sτ2) 1/2=1.56*16.55/( 1.562+16.552) 1/2=1.55

查机械设计手册: [S]=1.3~2.5

S≥[S], 主轴强度安全系数满足要求

六、横移速度及横移电机选型

拟横移电机选用型号:JNAP-22DX 1HP

规格:AC380V,50Hz,0.75kW;

输出轴转速n:95 r/min;

输出轴额定扭距:67 Nm;

横移主动链轮:直径φ45.08mm 齿数Z=11 节距P=12.7 mm

横移被动链轮:直径φ45.08mm 齿数Z=11 节距P=12.7 mm

横移滚筒:φ48mm

载车重G2:2300 kg

(1)横移框横移速度

V=95 xπx0.048≈14.3 m/min

(2)横移框所需扭矩(车载重量按6:4)

滑动轴承(轴径φ24)mm的摩擦转矩T,摩擦因数取u=0.15

T摩=F Q d/2*﹛u/(1+ u2)1/2﹜

=2300*9.8*0.024/2*﹛0.15/(1+ 0.152)1/2﹜≈40.12 Nm

查机械设计手册:滚子链传动效率η1=0.96,联轴器效率η2=0.995,输送滚筒效率η3=0.96;

经受力分析,横移时在T1、T2、T3、T4位置所需扭矩为最大

T1=T摩*0.6/2/(η1η2η3)= 40.12*0.6/2/(0.96*0.995*0.96)=13.13Nm T2=T摩*0.6/2/(η115η2η3)= 40.12*0.6/2/(0.9615*0.995*0.96)=22.7Nm T3=T摩*0.4/2/(η1η2η3)= 40.12*0.4/2/(0.96*0.995*0.96)=8.75 Nm T4=T摩*0.4/2/(η115η2η3)= 53*0.4/2/(0.9615*0.995*0.96)=15.5 Nm 横移所需扭矩 Tmax=T1+T2+T3+T4≈60.1 Nm

输出轴额定扭距67 Nm大于所需扭矩60.1 Nm, 满足要求

(3)横移框所需电机功率

P=TN/9550=60.1*95/9550≈0.6 kW

已知选用电机功率为0.75 kW大于所需功率0.6 kW符合要求。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计算

一、计算荷载分析

1、结构及载车机构自重

一组结构停车设备的重量约36吨。

2、载车重量

每辆车重2300kg

3、风载荷计算与分配

根据GB3811,风载荷P W的计算公式为:P W=CK h qA

C—风力系数;

K h—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q—计算风压,N/M2

A起重机或物品垂直于风向的迎风面积,M2

对型钢制成的平面桁架(充实率0.3—0.6)其风力系数C:C=1.6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K h:考虑当地为内陆地区,则和高度变化的对应关系为:

K h=(h/10)0.3=1.25

计算风压q,按照GB3811

非工作状态计算风压(沿海)qⅢ=600-1000N/M2 取qⅢ=1000N/M2 工作状态计算风压qⅡ=250N/M2

说明:风载计算中,考虑上部车辆的挡风面积,最大挡风高度按21290mm取值。

起重机或物品垂直于风向的迎风面积A按垂直面算(见上图)

对二片并列等高的型式相同的结构

迎风面积A=A1+ηA2

A1=A2=Ψ1AL

Ψ1=0.3-0.6取Ψ1=0.6

AL=H*L=16.2*5.64 =92 m2

η-两片相邻桁架结构前片对后片的挡风折减系数

根据间隔比a/h=3.03,查表得η=0.1

则迎风面积A=A1+ηA2

=(0.6+0.1*0.6)*92=60.72 m2

下面计算风载荷P W

非工作状态下的风载荷P W1=1.6*1.25*1000*60.72=119.4*103N

工作状态下的风载荷P W2=1.6*1.25*250*60.72=29.6*103 N

4、动载荷影响分析

车库运行中存在以下动载:

(1)横向平移起、制动惯性载荷,在结构上部为桁架支撑,此项动载远小于由风载荷引起的水平横向载荷,故忽略不再计算.

(2)横向平移因轨道间隙引起的冲击动载,影响甚微,忽略

(3)由突然起升或下降制动引起的冲击动载,动载系数 1.1。由于此项动载是一辆车及载车台的动负荷,主要影响活动车架及横梁的载荷,对于立柱受力可忽略。

二、立柱设计计算

1、立柱受力分析

本设备的立柱总共有四支,左、右各二支,,由力学分析可知:中间的二支立柱受力最大,由于各立柱截面及外形尺寸相同,故只计算中间立柱底板的强度。

中间2根立柱承受设备自重和载车重量的1/2,也承受风载的1/2。

工作状态下,中间单立柱承受的最大轴力

N=N自重/4+ N载车/2+(P W2*5.5/2)/5.55/2

N = 36000/4*9.8 + 2300*9/2*9.8+29.6*103*5.5/(2*2*5.55) = 254791 N

= 25101.1 kgf

在非工作状态下,中间单立柱承受的最大轴力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55

.525.52141

1÷?+=

W P N N 自重 N = 36000/4*9.8 + 158.4*103

*5.5/(2*2*5.55) =127443 N =13004.4 kgf

按工作状态下进行校核。 2、立柱底板之强度:

立柱底板采用厚度30毫米的Q235热轧钢板焊接而成,外形尺寸为500mm*500 mm*30mm ,可近似认为立柱底板为受等分布负荷之平面板,

根据GB3811—83,对Q235钢材,其σs =235Mpa ,σb =390MPa

σs /σb = 235/390 = 0.6 〈 0.7

对立柱底板,主要承受压应力,因此这里仅计算其端面承压许用应力[σcd ]I : [σcd ]I =1.5[σ]I =σs =235MPa =2350 KG/CM 2

现在计算立柱底的实际承压应力σ=F/S 中间单只底板承重F=24351.1 kgf 。 底板面积S 为:S=50*50=2500 CM 2

那么σ=F/S=26101.1 /2500=10.44 KG/CM 2

=1.04 MPa σ ﹤ [σcd ]I ,立柱底板的实际承压应力σ符合规范要求。

对底板再进行局部压应力计算,设载荷偏向全部作用在240*240的单翼上

σm = F/( t*c) t —板厚,t=30MM

c —集中负荷分布长度c=240MM

σm = F/( t*c) =26101.1*9.8/(30*240) =35.14 Mpa σm ﹤ [σcd ]I 立柱底板局部压应力σm ,也符合规范要求

3、立柱强度计算:

选用立柱为200*200*8方管(见下图) 截面为200*200*8,其截面积S 为:S=61.44cm 2 W=378.14 cm 3

立柱所受最大力F与立柱底板相同,F=255791 N。

立柱受压强度σ:σN=F/S=255791 /61.44*102≈41.63 Mpa

M风载= P W2/2×H/8 =39.6*103×19.5/16≈48.3×103 Nm

M车载 = M max ×2=7210.8*2 Nm ≈ 14.42 ×103 Nm

σ车载= M车载 /W=(14.42 ×103)/378.14≈38.1 Mpa 取σN

立柱受压受弯的强度和

σ= M风载 /W+ σN

= (48.3×103)/378.14+ 41.6≈ 127.73 + 41.6 =169.3 Mpa

对Q235 200*200*8方管,其σs=235 Mpa,根据GB3811,

拉伸、压缩、弯曲许用应力[σ]I为:[σ]I=σs/1.3=180.8 MPa

立柱实际承受应力在标准规定的许用应力内,故设计符合要求。

三、横梁(轨道梁)设计计算

1、横梁(轨道梁)强度校核

轨道梁选用125*125*6.5*9型钢,根据受力分析,其最大弯曲力矩在单跨中点处,由于各跨受力相等,故仅对一处进行弯曲强度设计和校核。

现在计算A处的实际最大弯曲应力σ:

σ=︱M︱max/W

对125*125*6.5*9型钢的截面系数计算为W≈131.14 cm3

横梁选用200*100*5.5*8号H钢,截面系数为W≈323.63 cm3,经分析受力最大处、跨度最大处与轨道梁相同,并且截面系数比轨道梁大,故只设计和校核轨道梁;

最大弯矩︱M︱max 在单跨中点处,承载1辆车,动载系数1.1。

F =(1.1*2.3+0.5+1.2)*1000 /2 *9.8+210*9.8 =22785 N

经受力分析:承载最大时F S=12258 N

L= 5640 mm =5.64 m L1=L2= 1545 mm =1.545 m L3= 2550 mm =2.55 m

︱M︱max = Fs*L/4= 12258*5.64/4≈17283.8 NM

计算其实际最大弯曲应力:

σ=︱M︱max/W z=17283.8/131.14 ≈ 131.8 MPa

此处[σ]=σs/1.3 =180.8 Mpa,显然故横梁强度符合要求。

2、横梁(轨道梁)刚度校核

根据标准,当满载小车位于跨中时,主横梁垂直静挠度Y L应满足下述要求: Y L ≤L/700,其中L为起重机跨度。

这里水平横梁为Y L最大处其跨度L=5640 mm

则许用挠度为5640/700=8.05 mm

下面计算实际度挠度Y L

实际挠度Y L=-(F*X3*X3)/(3*E*I Z L3)

E—材料的弹性模量,Q235为E=206*103 MPa

I Z --材料的截面惯性矩

对125*125*6.5*9型钢的梁惯性矩I z= 824.77*104 mm4

实际挠度Y L= -(12258*28203*28203)/(3*206*103* 824.8*104*56403)= -8 mm

由于实际挠度Y L ≤许用挠度[Y L]=8.05 mm

所以结构件刚性校核合乎要求。

四、立柱与横梁螺栓连接设计计算

立柱与横梁连接为:螺栓GB/T5782-2000 M12*45,性能等级8.8级。

多层平面移动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在重载时载荷相同,载荷分别有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8颗,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4颗,且每组螺栓的每颗螺栓可视为所受力均匀分布。

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8颗为:螺栓GB/T5780-2000 M12*45,性能等级4.8级。

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4颗为:螺栓GB/T5780-2000 M12*45,性能等级8.8级。

重载时12颗螺栓所受总载荷F总=6860+544=7404N

经连接板所能承受载荷分析:

受轴向载荷受1178N和横向载荷6226N分布,受轴向载荷的平均每颗螺栓载荷为:F轴=1178/8=147.25N;受横向载荷的平均每颗螺栓载荷为:F横=6226/4=1556.5 N

1、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连接计算公式为:σ=1.3 F轴/(π/4*d12)≤[σ]

σ=1.3*147.25/(π/4*10.1062)=2.39 MPa

查机械设计手册第五板 [σ]= σS/S S=320/3=106.67 MPa

M12螺栓 [σ]≥σ故符合要求。

2、受横向载荷紧螺栓连接计算公式为:σ=1.3 F P/(π/4*d12)≤[σ]

其中F P=K f F横/(mf)=1.2*1556.5/(1*0.16)=11673.75 N

σ=1.3*11673.75/(π/4*10.1062)=189.2 MPa

查机械设计手册第五板 [σ]= σS/S S=640/3=213.33 MPa

M12螺栓 [σ]≥σ故符合要求

五、焊接连接计算

当焊缝承受复合应力时,对接焊缝的强度σH按下式计算:

σH=(σ2+2τ2)1/2≤[σH]

[σH]-- 焊缝的许用应力(见下表)

焊缝的许用应力

表中[σ]为结构件材料的基本许用应力。这里Q235钢板σs/σb <0.7,则:拉伸、压缩、弯曲许用应力[σ]I为:[σ]I=σs/1.5

剪切许用应力[τ]I为:[τ]I=[σ]I/3

端面承压许用应力[σcd]I为:[σcd]I=1.5[σ]I

下面计算焊接应力,中间立柱的固定架受力最大,其筋板处为双面连续焊(见下图),

承受纵向剪力,根据前面(二)的计算,

剪应力τ=F/A

剪力大小F为:

F= 钢构分摊重量+车辆分摊重量=(29000/4+2300*9/4)/2=6987.5*9.8=68477.5 N 受剪面的面积A为:A=B*H*2

B—焊缝长度 B=200+110=330MM

H—焊缝高度

查表得对10MM厚钢板焊缝高度H=4—6MM,取H=4MM

A=2*330*4 =2640MM2

剪应力τ=F/A =68477.5/2640=25.94 Mpa

剪切基本许用应力[τ]I为:

[τ]I=[σ]I/31/2 =σs/1.5/31/2 =235/1.5/31/2 =90.5 Mpa

焊缝的许用剪切应力[τH] = 0.8[τ]I / 21/2= 0.8*90.5/1.414 = 51.2 Mpa

焊缝的剪应力τ小于焊缝的许用剪切应力[τH]且倍率为51.2/25.94=1.97

故焊缝校核合乎要求。

第三部分电气设计说明

一、电气概述

为保障PSH升降横移立体停车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本产品电气设计遵循的规范如下: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9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93》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94》

《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CECS45∶92》

二、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 1 )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条件:为节约系统元件,系统在同一时刻所有电机只能做一方向转动。

( 2 )电动机:提升电机采用SEW公司电机和减速机:K97DV160M4;行走采用SEW公司电机和减速机:S57DT80N4;横移采用仲益公司电机和减速机JNAP-22DX 1HP。

( 3 )PLC 的型号:采用三菱FX1N-60MR,外加FX0N-8ERY;

( 4 )PLC的输入采用矩阵输入方式,这样可以比较大的节约PLC输入点数,减少外部器件,保障系统的可靠性;

( 5 )系统按标准设置了相序、过热、过流保护;

( 6 )人机界面的设计:面板上设置有:电源、运行、故障指示灯。按键包括左移、右移,上翻滚,下翻滚,确认,复位灯,另有急停和运行开关。

电气系统设计包括: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

动力系统:本设备采用主要负荷有:升降电机共2台15KW;行走电机2.2 KW,共9台;横移电机0.75 KW,共190台;根据产品的运行模式,同时运行的负荷为33.7KW, 即产品作升降操作时为产品的最大负荷。考虑到负荷余量以及照明、控制系统本身的负荷消耗,产品的实际总负荷设计为:≤35 KW。

控制系统:本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操作装置应有紧急停止开关,断开动力及控制电源,其按钮应为红色,必须手动复位。但不应切断电源插座、照明、通风、消防和警报电路的电源。

安全防护系统:电气上保证系统接地的可靠性,过流,过压,相序,过热等,产品关键传感器采用多级防护。前端采用光电开关检测误入等。应有短路、欠压、过压保护、零电位保护、相序保护。

照明系统:为方便设备的使用,系统配置了照明系统。

接地防雷:为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室外露天的使用情况,系统设备的横梁均接地,做防雷。

三、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的主要步骤,如图 1 所示。

图 1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的主要步骤

【6层】6000平米框架结构办公楼毕业设计板计算书

办公楼设计计算书 设计简介: 拟建建筑多层办公楼为永久性建筑,能满足350左右的人工作,该建筑所在地使用面积(红线面积)2 72151080m ?=位于攀枝花市区,建筑周围配有休闲广场,绿化带。 办公楼实际占地面积69.6114.4L B ?=?=,分为六层。总建筑面积为2 6000m , 采用现浇楼板,现浇框架纵横向承重,各层层高均3.3m ,在设计计算时考虑抗震设防要求。 各层楼的布局中有普通办公室、专用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陈列室、卫生间和 开水房等满足使用要求。 第一部分 双向板的设计 板采用现浇整体式楼板,板厚100h mm =,采用25C 混凝土,板中钢筋采用235HPB 级钢筋,在该多层办公楼设计中,除中间两跨为单向板外其余楼板均为双向板。采用弹性理论计算的方法来计算板和支座中的内力,采用弯矩调幅法对结构按弹性理论方法所求的弯矩值和剪力值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考虑结构非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内力重分布。 一.梁的截面尺寸和板的计算跨度及荷载确定 拟定板厚100h mm =,板的保护层厚度20mm , 则板的有效高度为01002080h mm =-=。纵横向主次梁确定: 主梁高1111 ( )()(60008400)5001050128128h l mm ==?=,取700h mm =, 1111( )()7003502332323b h mm ==?=,取300b mm =。 次梁高1 111( )()60005003331281218h l mm ==?=,取500h mm =, 1111( )()500250166.72 323 b h mm ==?=,取250b mm =。 所以主梁截面尺寸为300700b h mm mm ?=?, 次梁截面尺寸为250500b h mm mm ?=?。 二.板荷载的确定 (一)荷载设计值 1.楼面的做法如图所示:

设计计算数模板

PSH21D-5-WT五层机械横移式机械停车设备 设计计算书 1、设计基本参数: 容车组别代号:T型车 停车规格:车长×车宽×车高 5300×1950×1650;单位:mm 停车最大重量:2300kg, 4-6层提升速度:9.2m/min,横移速度:8.2m/min。 负载=约733kg(载车板自重)+2300kg=3033kg。 1.1、升降电机选择 根据车库使用者要求,设计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提升速度:9.2m/min,提升速度:0.1533m/S。 起吊重量m=2594kg。g=9.8m/S2。 电机功率P=G×V=3033x9.8x0.1533=4557w=4.557kw; 根据各立体车库专用电机的型号,苏州乔力以电机设备有限公司的立体车库专用减速电机JLYP-50DX-55 5HP型号电机,减速比1:50,功率:3.7kw,输入:1420r/min,输出27.2r/min。此减速电机润滑良好,各传动构件之间的摩擦小,电机每天运行的时间很短,仅在车辆入库或者出库时启动,所选用电机具有一定过载能力,停车超载时,电机稍有过载。 1.2、横移电机的选择 横移速度:8.2m/min=0.14 m/S,g=10m/S2 横移重量G=[900kg(横移框架)+733kg(载车板)+2300kg(车重)]xg=39330 N, 滚轮直径D轮=85mm,滚动摩擦系数μ=0.4(mm),滚动摩擦因数μ'==0.014, 横移部件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f为: f= G×μ'=39330N×0.014=551N, 则横移电机的所需功率P: P=f×v=551Nx0.14m/S=77.41w,取0.2kw。 根据各立体车库专用电机的型号,选用苏州联发电机有限公司的立体车库专用减速电机JNAP-20DX 1/4HP型号电机,功率:0.2kw,输入:1420r/min,(减速比1:45、输出31.3r/min) 1.3、降钢丝绳选择 升降钢丝绳最大拉力(双根)=3033x9.8x0.3=8.917kN。 选用6x19S+FC?12钢丝绳,抗拉强度1570/1770MPa。 最小破断拉力:77.9kn 77.9/8.917=8.74>7,安全。 1.4、提升链条实际速度为9.2m/min=0.153m/S,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链条运行速度远低于0.6m/s,属于低速链传动。对于低速链传动,因抗拉静力强度不够而破坏的几率很大,设计时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取较大的链轮直径以减小链条拉力。必须保证小链轮与链条同时啮合的齿数大于3~5。故对链条进行抗拉静力强度计算: 链条拉力Fe=29.72x349/324=32.013kn F1=Fe+Fc+Ff=32013+0+8=32021N 设可选链条的抗拉强度(单排)为a,则2a/32.013>7 即a>7x32.013/2,a>112kn 链条采用2条24A提升,抗拉强度为125kn

立体车库分类及工作原理

立体车库图例及工作原理 机械式停车设备分类 升降横移式(PSH 设备为多层多列布置,除顶层外每层设一空车位,作为交换车位。除底层以外的所有车位均能自行升降,除顶层以外的所有车位均能自行横移。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垂直升降式(PCS) 工作原理:设备中间为升降通道,两侧为停车位,每个停车位有一载车盘,载车盘可横向移动,车辆停放在载车盘上。

巷道堆垛式(PXD

?工fE原I暑 着直堆娠式直怖澤曹写堆垛式自功优总嘩存歎存钿.采用甫垛机或轿式起■机木平$尊ei樺?到存牟徒宁层呛移机构對卑枇修钊停生竝上:取车时』壤舞虬移动捌荐车偉早矗?■馨tfLwffsm 到绘垛机上,海车■运剽取车口将车耿出* 箱諡 t 留垛机捱术娶求寻.审合刿垛“底矗较高. 先班的ii WtfUSti. ■光.电、釈自动眩制于—B动比立竹停车迟备. 存取车迺虞協安氢>ra. 桩性好,特剧适用十霓曼研应狡爭的光奎停年運. 我无人方忒审行的尊麻冃初临车描的呻放&B ,自动枚正?自功W自罚岀库琴一累列* 动封阖式■理?保 址存収千碉的安全右便、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简易升降类(PJS) 简易升降立体车库工作原理:停车设备的上下车位为一个单元。下层车位可直接存取车辆,存取上层车位时,需将下层车位开出。设备特点:节省地面,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提高泊车数量。构造简单、紧凑,易于操作。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多层循环式(PDX)

方形循环式停车库主要技术参数 类型 方形循环类停车库 停车规格 外形尺寸(mm ) 长X 宽X 高w 5000 X 1950 X 1550 重量(kg ) < 1700 车库尺寸(mm ) L 2355w( N-2) /m+2300 X 2+1380 H 根据项目配置而定 电机功率(kW ) 升降 11 X 2 水平 7.5 X m 电源 三相交流 50HZ 380V/220V 注:N 为车库容车数量,m 为库类存车层数 、T1EI&9 用再诂的卅瞎呢胳我张哄垂. 病车酒卄哎帰到B 劳思培梅辿戊的讦车、 墟后 坤违St 住悔的水卓着坏播耳|,將莹 車窃泾刊辞辛忙丙的冉电仪矗*瞅器汨环 方同与停车方向芙晶.可甘为轴式相摘式 两类.血汽车出人地下童的方式更分均 由起车通谏锲趨自厅驶到停车韜=上的內 谖出代丈叩冃升臺机出人曲丹降玄. 特悝t 7匕自朗谆甲方式空曲札用id+BiAB 口因归可比充归炼乱用阳讲阴e 下文匹 应地上空间. ?用粧新卓术.畫註后板锻高丄跡& 民 衰陥■速严冊肓盍,能坯了 11人沖胸 时間. 瑕用宙逻鶉取咕払(上出卅入式[右 皱r 遊出入產. 采黑酸和|母作方式,ftfflffl*? 检测和宾金遛擁卉全*瘵证人笑班说 答胞安全.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范文

摘要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框架5轴框架的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振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并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of axis5. 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the amount of the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nd axial force )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stairs is also be approached by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ing such components as landing slab, step board and landing girder whose shop drawings are completed in the end. Keywords : frames,structural design

立体车库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立体车库

摘要 设计立体车库主要是考虑到现如今交通拥挤、车位数量有限。立体机械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广泛推广。一个立体车库不仅可以解决停车难的社会问题,还可以节省土地资源。本论文设计的立体车库,是以电机为动力通过链条传动带动车体移动,采用PLC编程控制,垂直提升平移式立体车库 立体车库模型采用垂直提升式的类似于电梯的工作原理,在提升机的两侧布置车位由电机为动力,用行程开关限位控制,可以准确的定位。在构架方面我们采用不锈钢材料,安全性高、轻巧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钢的强度高材质也好,可靠性强。在控制方面我们采用的PLC可以自动化控制电机,不需要太多的人工操作。造价与传统的平面停车场相比要低。而且可利用空间多了,不但节约了制造方的成本,与节约了停车的费用。 设计的立体车库有许多特点,而最突出的就是设备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只需要有一个控制室操作就行了,存车取车还不用倒车,方便了停车。维护也比较容易,主要的电路都是设计在外面,电路故障很容易排除。在许多的场所都可以运用,所受的限制很少。 关键词:FX2N编程器、控制电路、升降机构

第一章:系统介绍 1.1控制系统 空气开关主要有起到通断线路和保护线路过载、短路。变压器与整流电路的作用是,提供线路所需的稳定电压和所需的直流电压。交流接触器的作用主要是,实现自锁、互锁和电动机的正反转。按钮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按钮的通断来控制FX2N 编程器的信号的输入。FX2N编程器的作用主要是,控制所有电路的运行。这些元件形成一个自动存车,自动取车系统,并且,通过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实现全自动化。 1.2平移系统 主要有横移轨道,电梯框架、220V交流电机、行程开关、链条和齿轮,主要作用是通过交流电机的正反转带动电梯架左右横移,来实现小车车位左右移动的目的。经过检测系统的排查,确认哪个车位是空库,经横移将电梯架移动到空库位置,来实现车的存取。 1.3升降系统 主要有6~24V直流电机、行程开关、绳索、滑轮、电梯架和电梯厢,主要作用是,通过直流电机的正反转带动电梯厢的升降,来实现小车到达楼层的目的。升降系统是立体车库的中枢部分,它能把检测系统的指令实现,在得到指令后,第一个执行机构由平移系统完成,将车位对应;第二个执行机构就是升降系统,待车位对应后,电梯就会运作,将车送到检测楼层,并在车离开车厢(电梯厢)后,车厢会在3秒后自动回到底层,以致不影响下一步运作。

某高校后勤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摘要 本建筑为某高校后勤办公楼,五层框架结构,位于郑州北大学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按7度设防设计,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墙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建筑柱网尺寸纵向为2.4m和6.3m,横向为7.2m,一~三层层高为3.6m,四、五层层高为3.3m。基础为柱下条形基础。 在框架结构计算时,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采用弯矩分配法对框架进行分配,在计算过程中对梁的弯矩进行了调幅,对柱的轴力进行了折减。 1框架结构设计 1.1.1 工程概况 该办公楼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4500m2,建筑平面为一字形。建筑方案确定,房间开间为3.6m,进深为6.3m,走廊宽度2.4m。一~三层层高为3.6m,四、五层层高为3.3m,室内外高差0.6m。框架梁柱及板均为现浇,框架平面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框架平面柱网布置 1.1.2 设计资料 1)拟建地段势平坦,地层分布较为规律,地基承载力按160KN/m2计,持力层为第二层粉土。 2)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0.45 KN/m2 3)雪载:最大积雪厚度为20cm,0.25KN/m。 4)地下水位:勘探深度15.6m以内未见到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无浸蚀。 5)设计烈度按7度,结构按7度设计。 6 )屋面及楼面做法 屋面做法: SBS防水层; 冷底子油热玛蹄脂二道; 200厚膨胀珍珠岩保温层;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40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 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 粉底(或吊顶) 楼面做法: 地板砖; 50mm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 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 粉底(或吊顶) 7)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筋Ⅱ级,箍筋Ⅰ级。 1.2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办公楼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1章设计总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层面及楼面做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层面做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楼面做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结构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主体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其它结构构件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结构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 结构布置的坚向荷载计算 6 1.5.2 结构上水平地震力计算6 1.5.3 坚向力及水平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6 1.5.4 内力组合 6 1.5.5 梁柱载面设计 6 1.5.6 基础设计 6 第2章构件尺寸初定及材料选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确定板截面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确定框架梁截面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主梁截面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次梁截面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梁的计算跨度及柱高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确定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荷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屋面均布恒载标准值 (10)

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九江中学综合楼设计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 *** 班级学号: 13***** 指导教师: **** 二O一七年五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九江中学综合教学楼设计 II、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⑴建筑面积:约3000m2,共5层,层高4.2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每层须设教师休息室和男女 卫生间,底层设值班室。 ⑵地质条件:场地平坦,土质均匀,无不良地质发育;地基土为厚度较大的粘性土层,地基土承 载力f ak =220kP a,地下水埋藏较深,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⑶主导风向:南、东南;基本风压:0.45kN/m2;基本雪压:0.45kN/m2。 ⑷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该建筑属乙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⑸材料供应:各种材料均能保证供应;施工技术条上:各种机具均能满足要求。 II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⑴2~3周,查阅国内外有关教学楼的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科技文献翻译。 ⑵4~6周,完成建筑设计:在老师指导下确定建筑设计方案,独立完成必要的建筑设计说明及门 窗表,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及屋面平面图,正、侧立面,剖面图,大样图等建筑施工图纸。 ⑶7~10周,完成结构设计:结构布置与选型,荷载计算,选取一榀典型框架,手工进行内力分析, 内力组合及其板、梁、柱及基础配筋计算,现浇楼梯设计计算,现浇雨蓬、阳台等设计计算,悬挑构件的抗倾覆计算,现浇梁板设计计算。 ⑷11~12周,按照结构计算及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绘制结构施工图:绘制屋面结构布置图,楼面结 构平面布置图,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详图,框架配筋图,楼梯结构施工图,雨蓬、沿口等结构施工图,施工说明。 ⑸13周,撰写和整理设计计算书、图纸等设计文件,并提交与指导老师。 ⑹14周,评阅老师对设计(论文)进行评阅。 ⑺15周,熟悉设计(论文),准备答辩。 ⑻13周,撰写和整理设计计算书、图纸等设计文件,并提交与指导老师。 ⑼14周,评阅老师对设计(论文)进行评阅。 ⑽15周,熟悉设计(论文),准备答辩。

某两层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建筑地点:烟台市开发区 建筑类型:两层框架结构办公楼 建筑面积:约350㎡ 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80㎜,填充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门窗使用:门窗全部为铝合金制作 地质条件:经过地质勘察部门确定,此建筑场地为Ⅱ类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 柱距与层高:柱距为6.0和3.8的二跨柱网 底层(一层)层高标高3.9m ,顶层(二层)2.8m 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恒荷载和活荷载经过次梁传至主梁,再由主梁 传至框架柱,最后传至基础和地基。

梁、柱尺寸的初步确定:已知柱子截面尺寸为400㎜*400㎜ 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50㎜*500㎜ 次梁截面尺寸为200㎜*400㎜ 板厚为80㎜,且梁、板尺寸符合构造要求,不必进行梁板的挠度验算 梁截面尺寸(㎜) 第二部分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3800 2.056*1010 3.084

3 2 1 四、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D值法) 底层 ①选择A-2 A-3 A-4 计算 K=i1+i2/i c =2.604/2.286=1.139 a c=0.5+K/2+K=0.522 D1=12 a c i c/h2=12*0.522*1.641*1010/39002=6758 ②选择B-2 B-3 B-4 计算 K=2.203 a c=0.5+K/2+K=0.643 D2=12 a c i c/h2=8286 ③选择C-2 C-3 C-4 计算 K=1.799 a c=0.5+K/2+K=0.605 D3=12 a c i c/h2=7833 二层选择B-2 B-3 B-4 计算 K=i1+i2+i3+i4/2i c=2.506 a c=K/2+K=0.556 D=12 a c i c/h2=13965 第三部分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一资料准备 1 顶层不上人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铺改性沥青砂浆0.05 20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找平0.02*20=0.4 100厚水泥珍珠岩保温层0.1*1.5=0.15 80厚钢筋混凝土面板0.08*25=2.0 V型龙骨轻钢吊顶0.25 合计 2.85KN/m2 2一层上人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PCSY18D设计计算书

产品名称: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 产品型号:PCSY8D型 产品用途:用于大型轿车的停放 产品性能:采用以载车板升降或横移存取车辆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见附图一 1.前言 1-1设计内容: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 1-2设计依据:本公司自行研制开发

1-3设计标准: JBJ100-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 GB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JB/T10475-2004《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GB17907-1999《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 JB/T8713-1999《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型式与基本参数》 1-4设计计算标准 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钢结构件的强度、稳定性计算符合GB/T 3811-2008的规定 2.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计算基本数据 2-1 产品组成:钢结构部分、载车板及搬运器部分、升降装置、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等。 2-2 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使用等级 U3 (很少使用-6.30X104

2-5 PCS18D型垂直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的钢结构工作级别 L43(机构有时承受最大载荷,一般承受较大载荷0.250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开题报告

黄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升降横移式立体仓库控制系统的设计 题目性质 社会实践中完成 □基础理 论研究 □文献 综述型 □其它□实 验 □实 习 □工程实践□社会调查 一、选题依据和目标(该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课题开发背景: 现在所知的最早的立体车库建于1918年,位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华盛 顿西大街215号的一家宾馆(Hotel La Salle)的停车库,设计师是Holabird 和Roche。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立体式车库的技术越来越成熟, 应用越来越广泛。到目前为止,立体车库发展到有九种主要类型:升降横移类(PSH)、巷道堆垛类(PXD)、垂直升降类(PCS)、垂直循环类(PCX)、水平循环类(PSX)、 多层循环类(PDX)、简易升降类(PJS)、平面移动类(PPY)、汽车升降机(PQS)。在以 上九种类型尤以升降横移类(PSH)立体车库应用最为广泛。采用以载车板升降或横 移存取车辆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停车库叫做升降横移类停车库。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采用模块化设计,每单元可设计成半地下、两层三层、四层、五层等多种形式, 车位数从几个到上百个。此立体车库适用于地面及地下停车场配置灵活,造价较低。其工作原理为:一般一层车位只能横移,中间车位即可横移又可升降,上层车 位只能升降,该类车库通过各层车位的移动来实现车辆的存取,由于升降横移式立 体停车库对场地的适应性较强,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和空间任意组合、排列,规模可 大可小,对土建的要求比较低,因此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应用十分广泛普遍。 立体仓库设计的目的: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在国外,尤其在日本已有近30~40年的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将近二十年的历程。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立体机械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 立体仓库设计的意义: 机械车库与传统的自然地下车库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优越性。首先,机械

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绪论 工程概况 此工程建于江西省南昌市(某企业4#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类建筑场地;基本雪压m2;基本风压m2,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地基允许承载力为f ak=80kPa。 设计内容与方法 建筑设计 1.建筑方案设计 根据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知识进行建筑方案设计,针对工程的使用性质作出具体的设计。功能分区要细致合理、符合规范,使建筑物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2.建筑施工图 运用CAD、天正进行绘图,绘出建筑的平、立、剖等图。 结构设计 1.结构设计内容 (1)结构类型的选择,包括结构的布置及柱网尺寸。 (2)估算结构的梁、板、柱的截面尺寸以及材料等级。

(3)荷载计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包括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4)内力计算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5)内力组合包括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6)框架梁、柱正截面设计斜截面设计。 (7)板的配筋计算。 (8)楼梯设计,包括楼梯板,平台板,梯梁等设计。 (9)基础的截面尺寸确定,承载力验算,冲切验算,配筋计算。 2.结构设计方法 (1)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包括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计算,竖向荷载包括恒荷载与活荷载;水平荷载包括水平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 (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位移及内力可采用D值法计算。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一般取一榀框架单元,按平面计算简图进行内力分析。 (4)内力计算。 (5)通过内力组合求得梁、柱构件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后,即可对其进行截面配筋计算和采取构造措施。

四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

四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2) 1.1 设计原始资料 (2) 1.1.1 工程概况 (2) 1.1.2 设计条件 (2) 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3) 1.3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4)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 (5) 2.1建筑平面设计 (5) 2.1.1建筑平面布置 (5) 2.1.2柱网布置 (6) 2.2剖面设计 (6) 2.2.1房间各部分高度 (6) 2.2.2屋面做法 (6) 2.2.3楼面做法 (7) 2.2.4 地面做法 (7) 2.2.5 墙体构造 (7) 2.3 立面设计 (8) 2.3.1 外墙面做法 (8) 第三章结构设计 (8) 3.1 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结构布置 (8) 3.1.1 结构方案的确定 (8) 3.1.2 基础类型的确定 (8) 3.1.3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和材料的选择 (8) 3.1.4 结构计算简图 (11) 3.1.5 框架柱的线刚度计算 (12) 3.2 框架荷载计算 (13) 3.2.1 恒荷载计算 (13) 3.2.2 楼面活荷载计算 (17) 3.3 风荷载计算 (18) 3.3.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18) 3.3.2 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20) 3.4 力计算 (22) 3.4.1 恒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22)

3.4.2 活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27) 3.4.3 风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31) 3.5 力组合 (39) 3.5.1 一般规定 (39)

3.5.2 框架梁柱力组合 (42) 3.6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74) 3.6.1 框架梁的截面设计 (74) 3.6.2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81) 3.7 现浇板的结构设计 (91) 3.7.1 板的结构计算简图 (91) 3.7.2 楼面现浇板设计 (91) 3.8 楼梯设计 (97) 3.8.1 平面布置图 (97) 3.8.2 楼梯梯段斜板设计 (98) 3.8.3 平台板设计 (100) 3.8.4 平台梁设计 (102) 3.9 框架结构柱下基础设计 (103) 3.9.1 设计资料 (103) 3.9.2 基础设计 (104) 3.10 PKPM 力计算 (111) 总结 (122) 参考文献 (123) 致谢 (124) 附录任务书 毕业设计指导书 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外文原文与翻译 实习报告

12层垂直升降停车设备计算书

12层垂直升降停车设备结构设计计算书 xxxx年x月x日

产品名称:梳齿式垂直升降式停车设备 产品型号:PCS型12层 产品用途:用于大型轿车的停放 产品性能:采用以梳齿架交换车辆来完成存取车辆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1.前言 1-1设计内容: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 1-2设计依据:本公司自行研制开发 1-3设计标准: JBJ100-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 JB/T10475-2004《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GB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GB17907-1999《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 JB/T8713-1999《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型式与基本参数》 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1-4 设计计算标准 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钢结构件的强度、稳定性计算符合GB/T 3811-2008的规定 2.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设计计算基本数据 2-1 产品组成:钢结构部分、梳齿升降装置、梳齿交换装置,梳齿横移装置、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2-2 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使用等级 U5 (N=5×105 )

2-3 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工作级别 Q2 (经常吊运额定载荷kp 0.25)A5 (工作级别) 2-4 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钢结构使用等级 T5 (经常中等的使用寿命h≤6400小时) 2-5 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钢结构工作级别 L2(机构有时承受最大载荷,一般承受中等载荷Km 0.25) M5 (工作级别) 2-6 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电气控制级别 3.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设计计算 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钢结构部分采用八柱结构型式,结构框架稳定性好,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特别适用于多层式或 重列式的停车设备。 3-1 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载荷组合与计算 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载荷组合包括:常规载荷;偶然载荷;特殊载荷及其他载荷等。 常规载荷: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正常工作时经常发生的载荷,包括由重力产生的载荷,由驱动机构或制动器的作用使 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加速或减速而产生的载荷及因 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结构的位移或变形引起的载 荷。 3-1-1 自重载荷:PCS型12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本身的钢结构部分; 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及最多停放车辆的质量的重力总和。

机械原理课题设计立体车库传动装置全解

立体车库传动装置设计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和意义 1.2立体车库发展概况 1.3设计任务与要求 1.3.1 设计目标 1.3.2 设计内容 第二章立体车库的分类及原理 2.1立体车库的分类 2.2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工作原理 2.3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升降传动装置设计 3.1 升降电机功率的计算及选择 3.2 升降传动轴的计算 3.3 联轴器的选择 3.4 轴承的选择 3.5 钢丝绳的选用 3.6 滑轮的选用 3.7 卷筒的设计 3.8 升降轴的强度校核

第四章结论 4.1.结论 摘要 立体车库是专门实现各种车辆的自动停放及科学寄存的仓储设施。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己经成为大中型城市的一个普遍现象。机械式立体车库可充分利用上地资源,发挥空间优势,最大限度地停放车辆,成为解决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课题以较为简单的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为研究对象。简易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就其组成部分而言,可分为三大部分:车库结构部分、传动机构部分和控制系统部分。简易升降式车库的驱动系统通常采用电机驱动,这取决于传动的特点及其优点,本文就是对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的传动装置设计计算,以及其他元件的设计选择,使得立体车库结构更加合理、安全,提高驱动的效率以及无障碍停车车库的经济性。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停车状况的尴尬。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国城市机动车辆平均增长速度在15%-20%,而同时期城市停车基础设施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3%,特别是大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停车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并积极探求解决的措施。措施主要包括增建停车场,建设地下及立体停车场、利用其它空间满足停车需求。 1.2立体车库发展概况 早在50多年前,立体停车就在国外有所发展,先后出现了针对家庭使用的

河南大学综合行政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河南大学综合行政办公楼,工程占地面积约1113.48㎡,总建筑面积4500㎡左右,层数为四层,层高为3.9m,基础顶面距室外地面为500mm,承重结构体系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一、主要建筑做法及设计资料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00m ,室内外高差450mm 。 2.墙身做法:墙身为加气混凝土填充墙,M5水泥砂浆砌筑。内粉刷为混合砂浆打底,纸筋灰面,厚20mm ,“803”内墙涂料两度。外粉刷为1:3水泥砂浆底,厚20mm ,马赛克贴面。 3.楼面做法: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10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V 型轻钢龙骨吊顶。 4.屋面做法:30mm 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三毡四油防水层,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50mm 厚水泥蛭石保温层,10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V 型轻钢龙骨吊顶。 5.门窗做法:门厅处为铝合金门窗,其它均为木门,钢窗。 6.地质资料:属Ⅱ类建筑场地,余略。 7.基本风压:200.25kN/m ω=。 8.活荷载:屋面活荷载20.5kN/m ,办公楼楼面活荷载22.0kN/m ,走廊楼面活荷载 22.5kN/m 。 9.多层框架平面图、剖面图见建筑施工图。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 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边跨(AB 、CD )梁:取111 6000600mm,300mm 12102 h l b h = =?=== 中跨(BC )梁:取300mm 500mm b h ?=? 边柱(A 轴、D 轴)连系梁:取300mm 600mm b h ?=? 中柱(B 轴、C 轴)连系梁:取300mm 500mm b h ?=? 柱截面均为:450mm 450mm b h ?=? 现浇楼板厚为:100mm 。 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00mm ,由此求得底层层高5.15m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1-1。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02I I =(0I 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立体车库申办所需的资质

立体车库申办制造许可证的材料 一个立体车库在生产制造前,需要办相应的手续,比如生产许可证、安全许可证等一系列的证件。办这些证件时需要想要的材料来证明你的企业是合法或者是证明有实力进行生产的资质。 立体车库申办制造许可证是对该生产厂家的实力的认可,从技术到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可靠的保证。制造许可证申办应符合的条 1 技术资料样机主要技术参数应当与产品的设计总图、设计计算书、使用说明书相符;样机安全装置及重要零部件应当与设计相符 2 标牌在明显位置处固定产品标牌,标牌上应当标明:产品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厂标、商标、制造厂名称及地址 立体车库https://www.360docs.net/doc/cc17597617.html, 3 安全标志在设备明显可见处,应当设置相应当的安全标志(包括禁止、警示、提示标志)

4 承载金属结构焊缝焊缝不应当有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同一焊缝应当均匀一致 探伤对主要受力构件,如立柱、横梁等构件的对接焊缝应当进行无损探伤。射线探伤时,应当不低于GB/T3323-1987中规定的Ⅱ级;超声波探伤时,应当不低于JB4730-1994中规定的Ⅰ级 连接件各连接件的连接应当正确牢固 5 搬运器(载车板)结构的主要件应当采用非燃烧体材料制造,不滴漏,并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当采用叉式搬运器时,叉间间隙不小于15mm,叉齿应当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 立体车库https://www.360docs.net/doc/cc17597617.html, 6 钢丝绳 安全系数 卷绕钢丝绳≥7 曳引钢丝绳≥12

安全圈将升降平台降至底层,卷筒上至少应当保留两圈钢丝绳 防脱装置各滑轮上应当有防脱装置,保证钢丝绳不能脱出 排列与固定应当排列整齐,固定端有防松或自紧装置,严禁接长使用 7 链条安全系数≥7 防脱装置提升链链轮应当有防脱装置,保证链条不能脱出 润滑所有链条、链轮应当便于润滑 8 制动器型式应当为常闭式 制动力矩不小于1.5倍额载时制动力矩 补偿能力制动摩擦垫片的磨损间隙应当有补偿能力 9 液压系统安全系数应当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过压保护装置应当设置,当工作压力达到1.25倍额定压力时,能自动动作 安全保护装置应当设置,当液压系统失压时,载车板不能坠落 10 总断路器专用馈电线端应当设总断路器,其出线端不应当与其他设备相连 11 总线路接触器应当设置总线路接触器,应当能分断所有机构的动力回路或控制回路。停车设备上已设总机构的空气开关时,可不设总线路接触器 12 控制电路应当保证控制性能符合机械与电气系统的要求,不得有错误回路、寄生回路和虚假回路

七层北京某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毕业设计题目:通州东润办公楼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班级学号: 11111129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通州东润办公楼设计 II、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框架结构。底层设门厅、休息室、值班室、传达室。二层为办公区,顶面两层层设有大、小会议室。层高在3.6-4.2m之间。本地区气象资料按城市气象资料查询。 2.场地概述 地质条件:场地平坦,土质均匀,无不良地质发育;地基土为厚度较大的粘性土层,地基土承 载力f ak =210 kP a,地下水埋藏较深,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I I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1.第4~5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科技文献翻译(同时实习)。 2.第6-8周:建筑设计部分:建筑设计说明、门窗表、.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主要结点构 造设计;绘制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典型剖面图、楼梯、屋顶泛水等详图。 3.第9-12周:结构设计部分:根据建筑设计、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条件材料供应等,确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布置,确定构件编号和定位尺寸,楼板受力分析与截面设计,框架受力分析与截面设计,基础设计,现浇楼梯设计计算。 4.第13-14周:绘制以下结构施工图:基础平面布置图,框架柱基础配筋图,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框架模板配筋图,现浇楼梯施工图,PKPM复核。 5.第 15周:整理设计计算书、图纸等设计文件。

6. 第 16周:准备答辩。 Ⅳ、主要参考资料: [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GB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沈蒲生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朱斌惠主编.建筑施工图识读与应用实例.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2. [7].赵青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8].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土建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