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总结
张士林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所着的关于中国文化特征的经典之作,有人称梁漱溟为“最后一位儒家”,也有人称梁漱溟为“第一位当代新儒家”,但他自己,却认为更恰当的评价是说“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正如《中国文化要义》扉页所写“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正因为他被称作“儒家”,所以本书的从头到底无不透漏出儒家的文化色彩。本书因为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所以书中大多是半文言文,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所以就粗略的谈一下自己读书所得。在本书中梁漱溟先将中国文化的特征罗出来,然后选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此特征的来龙去脉,前后左右的全方面论证,由此推出和解释中国文化的其它特点,最后将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全都归结为第四个特征,即一种神秘的力量-----理性早启和文化早熟,认为中国的文化要义就在于此。
在书中梁漱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
一、广土众民。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
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
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
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
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
十、道德气氛特重。
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罗素曾说“中国实为一文化体而非国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从前中国人是以天下观念代替国家观念的。)。
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
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
本书的第二章开始探讨中国文化特征的由来,从中国人的家说起。梁漱溟认为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之所以特重,并不能由冯友兰所提出的“生产家庭化”的生产方式就可以解释了,他认为经济基础并不能决定一切上层建筑。梁漱溟还进一步提出了“阶梯观”和“流派观”,即若把全人类历史作一整体看,则可以说人类社会是一直在进步的,然而各时各地却有着不同的发展程度。“世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能次第演出几个阶段”。
梁漱溟对比中西方社会,指出西方人是集团生活的,而中国人是缺乏团体的。梁漱溟认为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都具有相似的社会形态,而自从西方以宗教立为国教后,便出现了超家族的集团组织来,因而形成了集团生活。再次他进一步指出了我们不能认为集团生活就一定是基督教的
“全民都是家人”的意识中强制出来的,造成西方人之集团生活特别与基督教所引起的血的斗争有关,中世纪(文中提的是中古)的西方人已经过着集团的生活,西方长时间的团体生活也使西方人学得了团体生活之本:“第一,于此认识个人隶属团体,团体直辖个人;第二,于此公认团体中个个人都是同等的。中国人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个。”对比西方人的集团生活,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集团生活有三条件:“一、要有一种组织,而不仅是一种关系之存在;二、其范围超于家族,且亦不依于家族为其组织之出发点;
三、在其范围内,每个人都感受一些约束,更且时时有着切身利害关系”。而中国恰恰三条件都不具备。
接下来梁漱溟又证明了中国伦理本位的社会特征,提出中国并不是没有宗教,而是走了另一条道路,即以道德代替了宗教。随后梁漱溟又提出古代的中国并无阶级对立而只有职业分离,由于中国趋向职业分途,缺乏阶级对立,因此中国并不像一国家,国家消融在社会里面,社会与国家相浑融,国家是有对抗性的,而社会则没有,天下观念就于此产生。正因为职业分离无阶级对立,中国社会才会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周期,而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革命。在书的最后作者结合前文所论述的所有中国文化的特征,将其全部归结为“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他认为西洋文化是从身体出发,慢慢发展到心的,中国却有些径直从心(即理性)发出来,而影响了全局。前者是循序而进,后者便是早熟。?文化早熟后的中国变得离科学越来越远,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由此陷入了盘旋不进。所以可以说文化早熟是中国
社会的最大一特征。
在最后我想谈谈梁漱溟所提出的“民族性”问题,作者在书的最后提出中国人的民族性为自私自利、勤俭、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守旧、马虎、坚韧及残忍、韧性及弹性、圆熟到老。好像除了勤俭和讲礼貌之外都是一些“劣根性”,而我觉得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国民劣根性的问题。犹记得前些年有一本很火的书,叫《丑陋的中国人》,主要内容是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作者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将传统文化种种弊端喻之为“酱缸文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子孙后辈永远受感染,且持续不断。我并不是全部否认国民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可我并不认为这是某一民族的特性,正如体现在中国人身上的弱点并非中国人所有。如果说自私自利、目光短浅、贪生怕死是国民的弱点,谁又能说这不是外国人的弱点,不是全人类的弱点呢?当人民无处维权只好下跪,舆论一片会说中国人的奴性,但我觉得这不是民族性,而是依法治国没有落到实处;当人民不排队,我看到的不是国民性,而是公民教育缺失;当一位老人摔倒在街上却没有人敢去扶起他,我看到的不是国民性,而是先例没有开好。很多坚持国民劣根性论者,很少会说自己有劣根性,自己做错什么皆情有可原,皆可就事论事。只有抽象到所谓中国人或者具体到其他人时,这些人才会大谈国民劣根性。我只能说这种人只是在拿无知当个性,吸引眼球,哗众取宠罢了,整天以一种圣母心态来评论国人。许多人会辩解说这是一种反思,但我却觉得这是一种势利的宿命论。他只能为那些懒惰,自私拒绝现代制度的人找到舆论支持。
我觉得民族性也只能是某一时代的特征,并不能认为它永世长存,它具有相对性,谁也不能保证说在未来的某一天不会有人写一本《美丽的中国人》来赞美当年那些被批判的国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