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 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向。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五个重要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涉及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 求,是人文精神在和谐社会建设问题上的重要体现。促进社会全面进 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必须坚持科学的 方向。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 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参照来衡量、校正 与检验社会发展的人文目标的合理性,使之科学可行;应当深刻认识 实现社会发展人文目标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从当代中国的国 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 和思想道德建设,科学对待和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 问题,使社会发展人文目标的实现过程成为应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的过程;在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科学精神的含量, 把科学精神作为反对封建迷信、邪教非法活动、伪科学的锐利武器, 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其关系
• (一)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 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 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科学的整体架构,主 要由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构成。其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是科学架构只 的“硬件”:科学方法,特别是科学精神,则是 “软件”,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唯实 求真的崇高精神力量,其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尊重 真理,反对迷信和盲从,敢于开拓和创新。它在 科学的整体架构中,占据统帅地位,是科学的灵 魂。
•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 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必然要求。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同时,在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 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应使对社会发展状态、社会发展 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融入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判断,实 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把社 会建设的目标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到坚持以人为本,推 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创新科技价值 观念,使科技政策、科研工作以及科技成果的开发运用由 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同时注重生态环境效益和追求社 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考虑其对于人类社会长期发 展的影响;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学习与借 鉴,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与繁荣,培养造就身 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其关系
• (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 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 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合。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是以人为 单位的,“人”是以“文”为本性的。所以,人 文精神又可看作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 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 值观念和实践规范。因而,人文精冲是一种形而 上的追求,又是一种形而下的思考:既为社会大 众所共有,更为知识分子所钟情:既表现为一定 的知识形态,也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其关系
• (三)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 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相互区别 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 互促进的一面,自觉地把二者统一一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现状 ----不容乐观
• 多数学生重视和肯定的是强调作为实用和应用技术的科学, 而不是基础的理论科学。由于竞争和就业压力,目前掀起 的“文凭热,考研热,证书热”可以看出,相当多的大学 生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把其作为人生的一大跳板,但是 大部分学生对学历和证书的追求是一种功利和实用目的, 而非真正的科学精神。18:6%的学生说考研考证是为了找 份好工作,45.53%的学生说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目 前想当老板的学生要比想作科研工作的多,不难看出大学 生的科技意识中缺少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这反映了大学 生们已经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充足并不等于科学精神的到位。 在科技落后的背后,科学精神的缺乏是个深层次的问题
.
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
• (一)弘扬科学精神的意义 •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科学技
术,能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强大的物质基础。科 学精神源于探索科学真理、追求技术创新的科学 活动,其第一要义就是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为 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全社会大 力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就 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把社会物质财富 这块“蛋糕”做大,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 充足的物质保障。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其关系
• (二)人文精神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诠释尽管 各不尽同,但其基本内涵不外乎:(1)忧国忧民意 识;(2)求道至乐精神;(3)和合精神;(4)人本精 神;(5)笃行精神。在当代,人文精神又注入了马 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 又借鉴汲取了西方自由主义、人文主义、人本主 义、非理性主义、女权主义、生态主义等合理性 的东西。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科学 精神与人文精神
杨莎莎 外国语学院英语103班
6300410024
.
引言: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现状 ----不容乐观
• 一份调查显示,46.7%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 清楚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38:8%的 学生能回答一些基本内容,如科学精神, 就是以科学为主,对科学有热情和奉献精 神,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主,强调人的个 性和自由,大部分学生对什么是科学精神 和人文精神的回答五花八门,对何谓科学 精神和人文精神缺乏基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