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考高一地理必修3知识点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提纲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认识大洲
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Ⅲ一1—1一①b)
半球位置:亚洲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海陆位置:亚洲三面临洋,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海岸线曲折而漫长。

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Ⅲ一1—1一②d)
地形特点: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多丘陵、平原。

气候特点: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气候最典型,分布范围最广。

水系特点:多大江大河大湖;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内流区面积广大。

相互关系分析:跨热、温、寒三带,三面临海,腹地广阔,地形复杂多样,且地表起伏大,所以亚洲的气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和类型的复杂性等特征;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亚洲地域广阔,由于腹地比较广,造成了亚洲中部的气候比较干燥,所以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

受气候、地形的影响,亚洲河流的补给一般有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等。

二、认识地区
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Ⅲ一1—2一①b)
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像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向大西洋的一个大半岛,绝大部分地区位于40°N~60°N、10°W~30°E之间,属于中纬度的北温带。

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

欧洲西部的海岸线破碎、曲折而漫长,多半岛、岛屿、海峡与海湾。

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Ⅲ一1—2一②c)
地形特征: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平原地形为主,山脉分布在南北两端,南有高峻的阿尔卑斯山系,北有古老低缓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间为广阔的平原;受第四纪冰川活动影响,境内冰川地貌广布。

气候特征:总体特征是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海洋性特征显著。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西部,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全年降水均匀。

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平原地形为主,广阔而平坦的土地利于耕作业的发展;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因此乳畜业发达。

大多数地方发展混合农业,种植小麦的同时发展乳畜业,形成互补。

而在南部地中海沿岸一带,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的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适宜发展灌溉农业,以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为主,即地中海农业。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1I-1—2一③d)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会促进区域工业的发展,如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在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后,逐渐发展起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工业,成为世界著名的重
工业区,出现了诸多工业城市。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如果人类对矿产资源的过度依赖或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则会造成矿产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衰退等问题。

如德国鲁尔区因廉价石油的竞争,世界性钢铁危机(过剩),生产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造成区域经济的衰退。

以资源为依托而兴起的传统工业区,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处理好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如德国鲁尔区通过改造传统工业,调整和升级产业;引进和发展新型工业和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调整工业布局;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等措施,实现了区域经济的振兴。

三、认识国家
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Ⅲ一1—3一①a)
美国领土由北美洲中部的“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大洋洲)三部分构成。

本土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亚热带;阿拉斯加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在热带。

本土三面濒临海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

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Ⅲ一1—3一②b)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气候为主;有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分布,水运便利。

美国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Ⅲ一1—3一③b)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Ⅲ一1—3一④a)
美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特点是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如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和棉花带等。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Ⅲ一1—3一⑤b)
所谓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其目的是可充分利用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农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实行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可充分发挥农业自然
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Ⅲ一1—3一⑥d)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农业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导致农业生态恶化,如导致沙尘暴频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影响农产品食品安全。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制定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采取限耕、休耕、补贴政策和农业生态保护政策,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区域差异
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Ⅲ—4一①b)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差异(III一1—4一②b)
东部经济地带,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等1 2个省级行政区。

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中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工业化进程快,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对外开放时间早,开放程度高。

中部经济地带,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9个省级行政区;西部经济地带包括陕、甘、宁、青、新、藏、渝、川、云、贵10个省级行政区。

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较慢;产业结构中农业在经济中占有相对较大的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地带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以传统工业为主体;城市化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低。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Ⅲ一1—4一③b)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经济地带的10个省级行政区以及内蒙古和广西2个自治区(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参照有关政策开发)。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可以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动力,缩小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异,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秦岭一淮河的地理意义(Ⅲ—1—4一④b)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中南方和北方区的地理分界线。

此线以北四季变化明显,冬季寒冷,河流、土壤冻结;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此线以南,一年四季水清山绿,变化不明显,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温暖。

另外,秦岭一淮河一线地理分界线还是南、北地区在农业生产、饮食文化、交通方式等人文地理现象存在较大区域差异的分界线。

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Ⅲ一1—5一①a)
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一是对口帮扶;二是西部地区招商引资;三是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Ⅲ一1—5一②c)
读图要求(必修ⅢP2 6图1-21、P2 7图1-22、P2 9图1-24):知道三大工程各条线路的起点、终点和沿线经过的行政区域、地形单元、重要河流。

理解三大工程对东、西部不同的地理意义。

(1)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附近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经过东平湖后,一路北至天津,向东到烟台、威海。

中线: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引水,开渠疏水,经河南、河北,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

西线: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引水到黄河上游。

(2)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铺设输气管道,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到上海;还包括从四川、重庆到湖北、湖南的输气工程。

(3)西电东送:分为北线、中线和南线。

北线: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和陕西的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

中线:将三峡和金沙江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线:将贵州、云南、广西的水电送往广东。

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Ⅲ一1—5一④b)
我国近十年来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1)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

沿海地区的企业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而向内地转移。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大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吸引了大量台湾企业向大陆转移。

广东边缘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但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问题,使产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导致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区域内相对落后的地区扩散,部分工业进行了二次转移,使广东的边缘地区出现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Ill一1—5一⑤b)
产业转移促进了接受转移地区的资源开发,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企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环境破坏。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荒漠化的含义(Ⅲ一2—1一①b)
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包括风蚀和水蚀等
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不合理生活、生产活动(如: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荒漠化形成的原因(Ⅲ一2—1一②c)
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因素)等;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Ⅲ一2—1一③b)
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使人类面临丧失土地的危险,从而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空间。

具体表现为荒漠化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破坏,使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最终导致饥荒;荒漠化造成表土裸露,易引发沙尘暴,影响大气质量。

荒漠化的综合防治措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防治:全面保护潜在荒漠化地区的现有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沙化土地;建设必要的防护林带,阻止沙漠对绿洲的侵袭;对正在或已经荒漠化的土地采取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的概念和类型(Ⅲ一2—2一①a)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是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类型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湿地的重要价值(Ⅲ一2—2一②b)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如生产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誉为“资源的宝库”;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被誉为“天然空调机”;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被誉为“天然水库”;净化水中污染物质——被誉为“地球之肾”;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被誉为“鸟类的乐园”。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Ⅲ一2—2一③c)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等原因)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湿地资源的破坏已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湿地的保护措施:充分认识到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湿地,如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与天然林保护工程、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防治水污染等。

三、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Ⅲ一2—3一①b)
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条件相对恶劣,田纳西河的开发也仅限于航运。

到20世纪初期,田纳西河已成为美国东部最为贫困和落后的地区之一。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

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

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流域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内容(Ⅲ一2—3一②c)
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流域治理的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内容的综合性开发。

流域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Ⅲ一2—3一③b)
综合整治的措施如:①通过流域的梯级开发——防洪,减少了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②通过修建水坝——航运畅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③通过发展电力工业,建立能源基地,可以发展高耗能工业,如有色金属冶炼;④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⑤注重流域内环境保妒工作,提高环境质量;⑥综合利用一系列的设施和建立公园、风景区、野生动物管理区,发展旅游业;⑦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

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四、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Ⅲ一2—4一①a)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以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工业企业的分布具有广泛性,因而,工业的发展使许多城市、小城镇和村庄相连,形成城市和乡村相融合、农业与非农业生产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地带。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广州和深圳的劳动作用显著增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逐步由城乡一体化向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基本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等,区域内城市与城市紧密相连,小城市星罗棋布。

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Ⅲ一2—4一②b)
加速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加速了城市与乡村居民观念和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Ⅲ一2—4一③b)
问题:耕地被大量占用、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社会治安复杂等。

解决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对策和措施(Ⅲ一2—4一④c)
①建立高效的产业结构模式:进行合理的产业转移,提升加工制造业的层次,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发展教育、科技,大力发展市场、信息、交通、金融等服务业;②合理规划城市规模扩张模式: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形成等级有序、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③建立城市生态发展模式: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如改善大气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等等。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Ⅲ一3—1一①a)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Ⅲ一3—1一②a)
主要组成部分:硬件设备、GIS软件、地理数据、GIS工作人员、应用模型。

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输出。

(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Ⅲ一3—2b)
城市规划和管理: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工程选址等,也可进行城市管理和辅助决策。

基础设施管理:完成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

土地利用与管理:可有效地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生态环境管理:实现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

二、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的含义(Ⅲ-3-3-①a)
遥感(RS)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并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Ⅲ一3—3一②a)
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根据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发射电磁波,可分为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

按照电磁波的波谱范围,可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

按照应用领域或专题,可分为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Ⅲ一3—4c)
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重要领域有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的调查。

它的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可减少资源普查的盲目性。

遥感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Ⅲ一3—5c)
遥感技术具有实时和准确的特点,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及时了解环境灾害(如洪涝、地质灾害等)的动态变化,对环境灾害实施监测并作出预报和相应的评价,为抗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三、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组成(Ⅲ-3-6-①a)
概念: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基本组成:包括空间卫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

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Ⅲ-3-6-②b)
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发送导航定位信号,地面监控系统对卫星进行检测和调控,用户系统接受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发射的信号后进行。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Ⅲ-3-7a)
GPS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候、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业。

此外还可以用来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帮助预报地震),与GIS和RS结合可为资源调查、工程管理、精细农业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