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电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指导书(电镀)
————————————————————————————————作者:————————————————————————————————日期:
浙江海荣机械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名称:电镀
编号:HR-JS-01-008
版本号:A 版
实施日期:2012年8月16日编制:审核:批准:
一.目的
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从而起到防
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指导供应商进行电镀生产,指导供应商和本公司检验员对电镀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管控。
二.工作准备
1.电镀现场作业必须注意个人防护,穿好工装、水鞋,戴好口罩、胶手套等,
有腐蚀性液体灼伤皮肤及溅入口眼应及时处理,操作过程中防止电源线及其他电器回路短路。电动葫芦严禁过载。杜绝斜拉、冲顶等违规操作,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
2.根据生产工艺卡核对产品型号、规格、数量以及电镀技术要求。
3.大工件移动时尽量使用电动葫芦,禁止赤手接触工件,戴胶手套亦应注意
手套清洗洁净,防止玷污工件表面;
4.电镀全过程严防油渍污染槽液;工件每次出槽应适当延长于槽子上方停
留时间,尽可能使槽液充分回流,减少带出污染下道工序;
5.下班前清扫现场,将锌阳极取出并打捞遗落入各池中的工件及挂钩等物,
各槽要加盖,切断电源方可离开。
三.工艺操作条件
1.工作液浓度:检测浓度比重 48—52°Be(波美度)
分析浓度硫酸 360—380克/升
铬酸 400—420克/升
三价铬≤30克/升
F—53 0.5—1克/升
2.工作液温度和时间:范围一(适用于易变形工件)
温度 58—60℃(摄氏度)
时间 15—18Min(分钟)
范围二(适用于普通工件)
温度 68--70℃(摄氏度)
时间 12—14Min(分钟)
范围三(适用于不易变形工件)
温度 72--74℃(摄氏度)
时间 8—10Min(分钟)
3)工作液搅拌方式连续压缩空气搅拌
4)工作液净化方式阳极电解净化+清缸过滤(清缸过滤频率每季度一次)
四.镀锌操作
1. 除油、除锈“二合一”:
将工件浸没入槽液中,具体时间依据工件结构,表面锈蚀程度及槽液浓度而不同,
以除净表面锈迹为准。浸泡过程中应翻动工件数次,同时观察锈蚀去除情况并防
止过腐蚀的发生,局部有过厚的锈蚀产物可用钢丝球、砂纸等打磨除去,工件表
面完全呈现出均匀灰白色基体颜色时即将其取出。
2. 水洗:
工件移入流动水洗槽清洗时不断抖动工件,保持与水的相对运动。细长管件采用强制
灌洗以保证清洗效果。提出工件待余液流尽后尽快移入中和槽,过程中可观察其表
面水膜是否完整连续以判定前道工序的除油效果。
3. 中和:
用以中和水洗后工件上未洗净的酸液以免带入污杂镀液。并可用来保存镀前水洗后的
工件以防二次返锈。注意使工件表面完全浸润。
4. 电镀
4.1 根据工件面积及复杂程度确定电流强度及时间。一般电流100-600A,时间5-15
分钟不等,保持电流密度在0.5-3.0A/dm2的工艺范围内;
4.2 大面积工件及结构复杂件入槽后可采用1.5-2倍正常电流冲击1-1.5分钟后以小电
流施镀.可保证镀层的均匀覆盖;
4.3 装挂时应注意阴阳极间距离的调整,同时装挂多件时需注意工件的大小搭配以免造
成局部过高或过低的电流密度,注意控制短件电镀时间,及时取出防止镀层过厚。
5. 水洗:
洗净工件上残余镀液,注意事项同上道水洗。
6. 出光:
主要为钝化作表面准备,同时镀层表面的一些斑痕可在出光液中经擦拭给予缓
解或消除而获得光洁外观.注意使工件表面浸润完全不得遗漏,时间3-5秒,尽快
移入下工序。
7. 钝化:
时间5-20秒,注意使表面完全浸润。
8. 水洗:
此处为最终清洗,应彻底除尽以前各道工序残液。注意事项同前两道水洗。
五.电镀制品的检验
5.1 电镀种类、颜色与图纸要求是否一致;
序号 1 2 3 4 5 6 电镀种类镀三价铬镀锌镍镀白锌镀彩锌镀黑锌镀蓝白锌5.2 外观缺陷包括:起泡、缺镀、粒点、刮伤等,具体定义如下表:
序号不良现象定义
1 起泡镀层表面鼓起
工件表面全部有电镀层,但电镀层厚度不
2 厚度不均匀
均匀
3 缺镀工件表面有部分位置未电镀
4 粒点镀层表面上有颗粒点
5 刮伤镀层表面有划伤、擦伤、碰痕等伤痕
5.3 缺陷程度由轻致重依次为无缺陷、不明显、轻微、严重,具体定义如下表:
不良
序号
定义
现象
1 无缺陷肉眼观察识别不到缺陷
2 不明显肉眼观察到,但不引起注意力集中
3 轻微能轻易观察到,能引起注意力集中
4 严重迅速引起注意力高度集中,使观察者产生不适
的感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条件:2只40W荧光灯(220V,50HZ),视力0.8以上,
距离为300mm,时间10S以上。
5.5 外观检验的判定标准:A类表面(使用过程中经常看到、用到或对产品质
量产生影响的地方):颜色依据图纸技术要求为准,无起泡、厚度不均匀、缺镀、粒点、划伤等不良现象;B类表面(使用过程中不经常看到、用到或对产品质量不产生影响的地方):颜色依据图纸技术要求为准,无起泡现;允许不明显缺镀、粒点、划伤等不良现象;C类表面(使用过程中很难看到或用到的地方):暂不做要求。A类表面、B类表面、C类表面以下图为参考:
管件电镀表面区域划分图示:
外观电镀表面区域划分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