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手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难点: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你们猜这是什么?(手指)
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手上长着十根手指(伸出两只手),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可你去仔细想过他们吗?是不是对他们的存在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手指》。
2.简介作者:丰子恺。(出示课件)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主要作品有《远远堂随笔》《缘缘堂再随笔》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文章围绕手指主要写了什么?丰子恺先生笔下的五根手指各有什么长与短?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1.学生自读。(出示课件)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汇报自读效果,讨论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提出讨论。(本文语言浅显朴素,较容易理解。)
(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___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______,最后总结写________。
三、细读课文,了解特点
过渡:文章主要写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态,各有长短,那么他们各自都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作出记号。
1.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句子,理解。
(1)找出写各手指长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
重点体会表现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特点的句子:①抓住“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顶住”等词语。②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这里起的作用。③有感情地朗读。
其余句子略加点拨。
(2)找出写各手指短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师简单点拨。
2.完成表格
3.议一议
(1)你最喜欢其中哪根手指?为什么?
(2)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你现在还认为你说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吗?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阅读链接”的小诗《手》,自读感悟。
【板书设计】
手指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理解五根手指之间关系的?从哪里知道的?
二、品读课文,感悟写法
(一)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哪根手指的性格最像你或班级里的同学?最像你的或他人的手指的那一段多读几遍。
(二)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或他人最像哪根手指?
(三)学生说想法,说理由,结合朗读课文,随机交流,体会不同手指的不同性格和作用。
1.大拇指:
(1)性格:最肯吃苦。
(2)重点句:例如拉胡琴……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
①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肯吃苦?“死力”“拼命”“用劲”体现;
②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注意体会修辞手法;指导朗读时,用“我”替换“他”,再读课文。
(3)作者这些描写你平时注意到了吗?引导学生多观察。
(4)读完之后你觉得大拇指还有什么作用?学生充分说,再请一两个学生用排比的手法说一说。齐读相关课文。
2.食指:
(1)性格:能干机敏,哪些词句最能够体现?
(2)重点句: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①你觉得食指重要吗?体会没有食指写字时的感受,学生说一说,体会“全”“都”“最多”“必须”。
3.中指:
(1)性格:高傲。
(2)重点学习比喻句:他居于中央……片刻不离。
(3)结合课文观察自己的中指,说说感受。
4.无名指和小指:
(1)性格:能力薄弱,但并非一无是处。
(2)重点句: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插入“兰花指”图片,感受“最优美的两瓣”。)
(四)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三、学习末段,读文明理
1.作者从这五根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手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出示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学生齐读。)
3.思考: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举例说说。
4.再读,收获启示: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不能一致团结,不能成为一个拳头,那它们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就非常有限了,强弱美丑也就尽显于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