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
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
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土地的使用性质发生了改变。
曾经用于工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等活动的场地,可能存在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保障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居民的健康安全,进行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二、场地概况本次调查的场地位于_____,占地面积约为_____平方米。
该场地曾经是一家_____工厂,运营时间从_____至_____。
周边主要为_____(如居民区、商业区、农田等)。
三、调查目的1、确定场地内是否存在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
2、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风险。
3、为场地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建议。
四、调查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
2、技术规范和标准,如《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等。
五、调查范围和工作内容(一)调查范围包括场地内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环境介质。
(二)工作内容1、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场地的历史使用资料、生产工艺、原辅料使用情况、污染排放情况等,对可能存在的污染源进行初步分析。
2、现场踏勘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周边环境等进行实地查看,了解场地的现状,并观察是否存在污染迹象,如异味、异色、异常植物生长等。
3、人员访谈与场地原使用者、周边居民、相关管理部门等进行访谈,获取更多关于场地的信息。
4、采样与检测(1)土壤采样根据场地的功能分区、疑似污染区域等,采用系统布点和专业判断布点相结合的方法,设置土壤采样点。
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检测。
(2)地下水采样在场地内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地下水监测井,采集地下水样品,检测常规指标和特征污染物。
(3)地表水采样对场地周边的地表水进行采样,分析水质状况。
六、调查结果(一)土壤1、检测结果表明,场地内部分区域的土壤中存在_____(污染物名称),其浓度超过了_____(相关标准值)。
化工遗留场地土壤污染情况调查及治理结果分析
化工遗留场地土壤污染情况调查及治理结果分析摘要: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是人类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
但随着工业、城市化、碳排放高峰、碳中和等方面的发展,我国工业结构转变迅速,大量城市建成区内的化工企业由“退城进园”等政策停产搬迁,进而出现了大量化工遗留场地。
这些化工企业在经营期内,因生产、储存等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其中含有大量重金属、苯系物、多环芳烃、卤代烃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能通过大气干湿沉降、地下水迁移等各类途径进图土壤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如直接开发,则有可能对场地上的受体造成健康风险。
因此,必须对化工遗留场地的土壤污染进行及时的污染调查,对其污染类型、空间分布进行详细调查,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开展治理修复,从而“变废为宝”,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化工遗留地的目的。
关键词:化工遗留场地;土壤污染调查;治理策略引言近些年,我国各个城市发展较快,基于城区远期规划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需要对老城区内的化工和冶金企业进行关闭和搬迁。
同时,搬迁后遗留场地污染问题亦显现出来,“土十条”的实行,使人民更加关注土壤污染问题,场地再开发利用之前必然需要解决污染问题,保证人民生活环境的安全。
本文以某重金属污染化工场地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为例,从场地污染概况、修复设计、工程实施以及修复效果等方面分别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类似场地治理提供借鉴。
1场地概况场地原化工企业以生产立德粉为主,立德粉又叫锌钡白,其化学成分为ZnS·BaSO4,还生产氯化钡、镉红、镉黄等二十余种产品,由于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较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企业于2014年停产,部分厂房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
厂区内储罐、管道、反应釜等设施因长期停止使用,已经出现严重的腐蚀和老化,并存在废液的跑、冒、滴、漏等现象;而且,厂区内还遗留有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包括厂房地面堆渣、生产遗留废渣、化工产品立德粉、红丹、镉系颜料类残留物等,严重危及周边的环境安全以及湘江流域的水体安全。
贵阳市道路地表灰尘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2 结 果 与 讨 论
2 1 贵 阳 市 道 路 地 表 灰 尘 中 P Hs 存 总 量 . A 赋
2 3 多 环 芳 烃 来 源 分 析 .
环境 中多 环芳 烃 的来 源 比较复 杂 , 同成 因 的 不 多 环芳烃 具 有 结 构 和组 分 上 的差 异 . 同环 数 的 不 P AHs其 相 对 丰度 可 以反 映来 自热 解 或石 油 类 污 ,
列 为 优 先 控 制 污 染 物 名 单 [ , 到 国 内外 研 究 者 的 2受 ] 极 大 关 注 . 市 是 人 类 生 存 活 动 的 重 要 场 所 , 城 城 而
将贵 阳市 不 同 功 能 区 ( 业 区 、 通 要 道 、 工 交 公 园、 生活 区、 校 、 共 选 择有 代 表 性采 样 点 1 学 ) 5个 , 采集 地表 灰尘样 品时用 毛刷 和玻 璃 瓶 , 路缘 石 1 距
1 2 样 品 的 前 处 理 .
研究 了贵 阳 市 道 路 地 表 灰 尘 中 P AHs的 分 布 特
征 , 对 其 来 源 和 潜 在 生 态 风 险 进 行 了 初 步 的 分 析 并
取 干燥 后 的地表 灰尘 样 品 , 研磨 并过 7 0目筛 ,
分 析 时 称 取 样 品 2 , 4 0 g 在 0 mL 丙 酮 一 氯 甲 烷 二
烷 、 己 烷 和 乙腈 均 为 色 谱 纯 ; 为 超 纯 水 . 正 水 1 2 2 AHS的 测 定 . . P P AHS 测 定 用 S i du 的 hma z
蔷
5000
∞
i
4000
Ⅲ8 Ⅲ
如a 3000
Z 《 2000
L 一0 液 相 色 谱 仪 , 备 S D一 2 A 紫 外 检 测 C 2A 配 P 0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土壤 多环芳烃 标准
土壤多环芳烃标准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常是由燃烧有机物质或其他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它们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污染通常是由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药和其他化学品的使用以及城市垃圾焚烧等活动引起的。
这些污染物会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对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监测和评估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监测和评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土壤多环芳烃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对多环芳烃的种类和含量限值的要求,以及相应的监测方法和评估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减少多环芳烃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在进行土壤多环芳烃监测和评估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采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和评估标准。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和取样方法,确保取样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对土壤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
最后,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理和修复措施。
在实际的土壤多环芳烃监测和评估工作中,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标准的更新和变化,及时调整监测方法和评估标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在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才能有效监测和评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保护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总的来说,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为了有效监测和评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土壤多环芳烃标准。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采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和评估标准,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减少多环芳烃对环境的危害。
《2024年长三角地区多环芳烃分布特征、来源与风险评估》范文
《长三角地区多环芳烃分布特征、来源与风险评估》篇一一、引言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城市群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其环境质量对于我国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多环芳烃(PAHs)作为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其分布特征、来源与风险评估研究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环境保护与治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实地监测、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深入探讨长三角地区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主要来源及风险评估。
二、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1. 空间分布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和区域的空气、水体和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和分析,我们发现多环芳烃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其中,工业区和交通枢纽附近的浓度较高,而郊区及农村地区相对较低。
同时,水体和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浓度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2. 时间变化时间变化上,多环芳烃的浓度受到季节、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常在秋冬季节,由于大气稳定性增强,多环芳烃的浓度相对较高。
而雨季和风季则有助于多环芳烃的扩散和稀释。
三、多环芳烃的来源分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石油化工、钢铁冶炼、电力生产等行业是长三角地区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多环芳烃,对环境造成污染。
2. 交通排放交通排放也是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之一。
汽车尾气、柴油机排放等都会释放多环芳烃。
随着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交通排放对多环芳烃的贡献日益显著。
3. 其他来源此外,生物质燃烧、生活垃圾焚烧等也是多环芳烃的来源之一。
这些活动虽然对多环芳烃的贡献相对较小,但也不容忽视。
四、风险评估根据对长三角地区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和来源分析,我们进行了风险评估。
评估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部分工业区和交通枢纽的多环芳烃浓度较高,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尤其是对于儿童、老人等敏感人群,长期暴露于多环芳烃环境中可能对其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加强长三角地区的多环芳烃污染治理和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来源及风险评估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长三角地区多环芳烃的分布受到地域、气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
场地修复范围的确定
• 场地修复范围的确定原则 • 污染场地的修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甚至生物的
转化过程,将场地中的高浓度污染物消除、降解 或移出,使得场地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符合标准 要求,环境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规定,对于单一致癌污染物其可接受风险水平为 10-6。因此,场地修复的目标是保障人体健康, 使场地土壤中污染物的环境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 的水平。
暴露评估
• 暴露途径及暴露模型 • 场地污染物健康效应 • 暴露量的计算
暴露途径及暴露模型
由于场地所在区域地下水位太深,因此不考虑吸入空气中来自地 下水中污染物蒸气途径。
场地污染物健康效应
• 根据污染物调查状况,确定部分调查采样 点的苯、苯并(a)蒽、苯并(b)荧蒽、 苯并(a)芘和茚并(1,2,3-cd)芘含量高 于商服及工业用地启动风险评估的土壤筛 选值(见附表A),因此启动这些点的污染 土壤风险评估工作。
0-1m土壤中苯并(a)蒽癌风险分布图
0-1m土壤中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分布图
不确定性分析
• 通过计算单一污染物经不同暴露途径的风险贡献率可 知,经口摄入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是影响苯、苯并(a) 蒽、苯并(a)芘和茚并(1,2,3-cd)芘风险的主要暴 露途径,这些污染物的吸入途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 小。苯并(b)荧蒽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除受经口摄入 和皮肤接触途径影响较大外,还受到吸入室外空气中 污染物蒸气途径影响,其风险贡献率也达到了41.7%。
暴露量的计算
• 各区域的土壤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皮肤接触 土壤途径、吸入土壤颗粒物、吸入室外空气 中污染物蒸气途径、吸入室内空气中污染物 蒸气这五种途径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主 要考虑以上五种途径,分别计算出经各途径 的土壤暴露量。
典型石油化工污染场地多环芳烃土壤指导限值的获取与风险评价
五、结论
本次研究通过对典型石油化工污染场地多环芳烃土壤指导限值的获取与风险 评价,得出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多环芳烃土壤指导限值。这些限值不仅可以作 为环境保护和风险评价的参考依据,还有助于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管理和提 高污染控制水平。然而,本次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数量较少、实 验条件简化等。
3、测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方法测定土壤中多 环芳烃的含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有效测定出土壤中不同类 型多环芳烃的含量。
4、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 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四、结果与讨论
二、相关研究
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有机废气、废 水等。这些污染物进入土壤后,难以被自然环境降解,具有很高的生态毒性和环 境风险。针对石油化工污染场地中多环芳烃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一系 列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环芳烃的来源、生物降解、环境行为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
3、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组成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 质地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多环芳烃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4、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典型石油化工污染场地多环芳烃土壤指导限 值。其中,低环数(2-3环)多环芳烃限值为50 μg/kg,中环数(4-6环)多环 芳烃限值为10 μg/kg,高环数(7环以上)多环芳烃限值为5 μg/kg。这些限值 可作为环境保护和风险评价的参考依据。
典型石油化工污染场地多环芳 烃土壤指导限值的获取与风险
评价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相关研究
03 三、研究方法
案例企业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案例企业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王家炜;李文轩;闫晨曦;郑路;刘宁【摘要】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管理加强,产业转型加快,很多重污染企业关闭和搬迁,出现较多污染场地.研究选取案例煤制气厂,在企业关闭后,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工作,修复后各单项污染物达标,但仍然有所存留,考虑到由于扩散和挥发作用仍有可能在转型之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遂以美国环保署(USEPA)列出的16种PAHs污染物作为目标并参照原国家环保部提出的《场地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计算每种PAHs的健康风险及每种暴露途径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从而得到了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污染因子与暴露途径,并提出改进意见.【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9(044)001【总页数】5页(P142-146)【关键词】土壤;多环芳烃;健康风险评估【作者】王家炜;李文轩;闫晨曦;郑路;刘宁【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89;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环境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21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1 引言近年来,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省内的大批企业关闭和搬迁,随之出现大批污染场地[]。
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持久性有机物(POPs,persiistentorganic pollutions),污染当地的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场地是指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储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潜在危险废物,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场地[]。
大多数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场地面临用地功能的转化和二次开发,如:商业用地,居民住宅等。
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估及暴露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引言鉴于地下水种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物暴露评价以呼吸吸入、饮用地下水等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而暴露参数则是健康风险评估影响结果关键性基础数据。
本文选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推荐的评价模型,基于敏感用地场地规划,预测三种不同暴露途径下地下水多环芳烃暴露浓度及暴露剂量,评价三种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为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1主要方法1.1污染场地调查选取被调查的污染场地地下水样品5份,监测出的污染物主要包括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等5种多环芳烃,最高检出浓度为0.1μg/L 。
1.2危害识别及毒性评估该工业园区的重点需要关注的污染物为多环芳烃,多环芳烃虽不具致癌性,但经细胞微粒中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后具有致癌性。
毒性参数主要有:经口摄入、呼吸吸入等效率因子。
理化性质参数主要为亨利常数、水中扩散系数以及空气中扩散系数等。
1.3暴露途径可能产生的暴露途径包括: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饮用地下水等。
1.4暴露参数为准确评估污染场地的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的毒害性,以及暴露途径参数,选取了《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推荐值以及场地勘测特征参数(见表1)。
表1部分关键性参数取值说明2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2.1污染物暴露评价模型地下水环境污染物暴露风险评价模型选自原环保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的推荐的敏感用地暴露评估模型,计算三种途径下,单一污染物的致癌效应暴露量。
2.2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地下水环境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模型选自原环保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的推荐的计算致癌风险和危害商模型。
计算三种途径下,单一污染物的致癌风险。
2.3污染物风险控制值评估模型地下水环境污染物风险控制值评估模型选自原环保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的推荐的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
我国五城市大气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价
我国五城市大气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价我国五城市大气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问题。
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组成物之一,多环芳烃(PAHs)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风险。
因此,对我国五个主要城市的大气多环芳烃污染水平进行评价,并评估其对居民健康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是一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有机化合物。
在我国,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燃煤、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燃烧过程产生的排放物。
这些排放物中的多环芳烃会随着大气扩散和沉降,进入土壤和水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本研究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哈尔滨这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收集了这些城市过去几年的大气多环芳烃监测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这五个城市的大气多环芳烃污染水平都相对较高,且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
其中,重型多环芳烃(如苯并[a]芘、苯并[b]芘等)的含量较高,而轻型多环芳烃(如邻苯并二甲苯、菲等)的含量较低。
接下来,我们对这些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大气多环芳烃的暴露水平进行估计,结合相关的毒性数据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我们发现这些城市的居民潜在面临着多环芳烃暴露带来的健康风险。
多环芳烃对人体的主要毒性作用包括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等。
据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暴露于大气多环芳烃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患上呼吸系统疾病、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来减少大气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和降低居民健康风险。
首先,应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控制,提高排放标准,严格限制高污染物排放行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燃煤和汽车尾气的排放。
此外,也需要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倡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我国五个主要城市的大气多环芳烃污染水平较高,并潜在造成居民健康风险。
浙江中部某味精厂地块污染情况调查与风险评估
浙江中部某味精厂地块污染情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摘要:以浙江中部某味精厂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和地下水的采样分析,发现地块土壤中主要污染物为1,2-二氯乙烷和多环芳烃,超一类用地管控值1倍左右,地块内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为1,2-二氯乙烷和氯苯,最大超过地下水Ⅲ类标准160倍。
地块污染区集中在污水处理站、糖化车间、以及排污管沟的沿线。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需对地块内5126.2m3污染土壤、25507 m2范围内的地下水进行污染修复或风险管控。
关键词:污染地块味精厂原料药制造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场地利用性质的不断变更,出现大量化工企业退役地块。
该类退役地块因曾经生产、使用、存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使得地块土壤和地下水存在污染风险,对环境和人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1]。
此类地块需通过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其环境质量是否满足后续使用要求,必要时需经过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修复,才能进行后续使用。
1 调查评估方法1.1项目地块概况地块位于浙江省中部,总面积37016.3m2,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作为工业用地使用。
最早是味精厂,从事味精、酱油、米醋等的生产,设置了酿造车间、糖化车间、合成车间、锅炉房等。
九十年代中期味精厂破产,地块被某制药企业收购,利用原有厂房,进行阿奇霉素原料药、头孢原料药等的生产,直到2015年全面停产。
历史使用期间,地块内主体厂房未发生变化,污水处理区、雨污排放管线等也未发生明显变化。
1.2调查评估方法初步调查阶段,以资料收集、现场勘察和污染识别为主,通过分析地块的车间布局、生产工艺、管线布设、“三废”处置等情况,识别地块关注污染物。
详细调查阶段,对地块内可能产生的各类有害物质进行采样分析,并对重点污染区进行加密调查,以确认污染物种类、分布及浓度。
风险评估阶段,依据地块的特征参数、后续使用规划,评估地块环境质量是否满足后续使用要求,若不满足,还需估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方量和面积。
多环芳烃的环境标准
多环芳烃的环境标准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具有多个芳香环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在燃烧和热解过程中产生,并且在石油加工、焦化、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和工业废水排放等过程中广泛存在,因此成为环境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
多环芳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环境标准来监管和控制多环芳烃的排放和使用。
在中国,多环芳烃的环境标准主要由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来规定。
其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16种多环芳烃的限值,地下水质量标准则规定了7种多环芳烃的限值。
这些限值是根据多环芳烃的毒性、生物富集性和环境行为等因素确定的,旨在保护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质量,减少多环芳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除了土壤和地下水质量标准外,中国还制定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2012),其中对多环芳烃的限值也进行了规定。
大气中的多环芳烃是通过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等活动释放的,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对多环芳烃的限值进行了严格规定,以保护大气环境和公众健康。
除了中国,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多环芳烃环境标准。
例如,美国环保署(EPA)制定了土壤、水和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环境标准,欧盟也对多环芳烃进行了监管和限值规定。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减少多环芳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各国都会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和调整多环芳烃的环境标准。
同时,监测和评估多环芳烃的排放和污染状况也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严格执行环境标准,加强多环芳烃的监管和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多环芳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多环芳烃的环境标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来监管和控制多环芳烃的排放和使用。
北京地区食用植物油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Co n t a mi n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h e a l t h r i s k a s s e s s me n t o f p o l y c y c l i c
a r o ma t i c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i n e d i b l e v e g e t a b l e o i l i n B e i j i n g WU R i —n a , J I N F e n ,S U Ha n g , G A O Y a n , Z H A N G P e n g , J I N Ma o —j u n ,
S HAO Hu a , W ANG S h a n—s h a n , Z HE NG L u—f e i ,S HE Yo n g—x i n , W AN G J i n g
( 1 . I n s t i t u t e o f Q u a l i t y S t a n d a r d a n d T e s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A g r o —P r o d u c t s ,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B e n g 1 0 0 0 8 1 , C h i n a ;
2 .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l l e g e , B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e , B e n g 1 0 2 2 0 6 , C h i n a )
某废弃工业场地多环芳烃、重金属复合污染健康风险评估
广东化工2021年第8期ꞏ232ꞏ第48卷总第442期某废弃工业场地多环芳烃、重金属复合污染健康风险评估余雪琴(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污染场地修复研究所部门,上海200092)[摘要]在对上海某多环芳烃、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场地潜在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针对潜在暴露人群,该场地单一污染物经口摄入土壤颗粒物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均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对应的土壤监测点位分别为:S20-E-A、S20-S-C、S23-W-B以及S19-S-A,目标污染物为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砷。
所有关注污染物针对未来工作人员和福利设施使用人员的非致癌危害均处于可接受风险水平,在进行场地再开发之前需要考虑场地修复等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多环芳烃;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估[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8-0232-02PAHs and Heavy Metals Contaminated Site Health Risk AssessmentYu Xueqin(Site Remediation Institute Department,Shanghai Shenh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a PAHs and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ites in Shanghai,the potential health risks of the site were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particulate matter by oral intake carcinogenic risks on soil monitoring points S20-E-A,S20-S-C,S23-W-B andS19-S-A exceeded the acceptable risk level with the target pollutant benz(a)anthracene,benzo(b)fluoranthene,benzo(a)pyrene,indeno(1,2,3-cd)pyrene,dibenz(a,h)anthracene and arsenic.Regarding all pollutants in soil,non carcinogenic hazards are within the acceptable level of risk for future workers and welfare facilities users.Certain measurement like site remediation were needed before the redevelopment of the site.Keywords:PAHs;heavy metals;contamination;health risk assessment1介绍多环芳烃(PAHs)是较早被发现的一种有机污染物[1],是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炱的前驱体,可以产生致癌变、致畸变和致突变的效应。
新疆某石化企业周边土壤中多环芳烃调查与评价
新疆某石化企业周边土壤中多环芳烃调查与评价一、背景介绍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石化企业在当地发展迅猛。
由于石化企业的生产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是一类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对石化企业周边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进行调查与评价,对于保护周边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环芳烃的来源和特性多环芳烃是一类由苯环和苯环以上的芳香环连接在一起的环状碳氢化合物,由于其稳定性较高,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在而不易降解,因此被认为是对环境具有较大危害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焦油、石油及其制品的润滑油、沥青、焦油、烟气和废水中,也存在于一些化工产品中。
它们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和神经毒性等多种毒性效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构成一定的威胁。
三、调查方法1. 样品采集在石化企业周边选取不同位置,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包括石化企业厂区周边、农田、居民区等多个重点区域。
根据调查要求,每个采样点采集数十个土壤样品,混合制成单个复合样品。
2. 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进行分析,选择常见的多环芳烃代表物质,包括苯并[a]芘、苯并[c]芘、苯并[ghi]芝、苯并[a]蒽、菲、芘、苯并[b]芘等。
利用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测定。
四、调查结果经过实验室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的调查结果:1. 多环芳烃的分布特点在石化企业周边的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均超出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其中以苯并[a]芘、苯并[c]芘、苯并[ghi]芝的检测率和含量较高。
2. 不同区域的差异厂区周边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最高,远mland土壤次之,居民区的土壤含量最低。
3. 季节变化对不同季节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多环芳烃的含量在不同季节差异不大,表明多环芳烃在土壤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
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近年来,大气环境中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其中多环芳烃是一类重要的污染物。
多环芳烃是由苯环的若干个苯环相互连接而成的有机化合物,其具有高毒性和强致癌性,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风险。
因此,对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评估与健康风险分析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环芳烃的来源、分布与迁移、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气排放、燃煤污染、汽车尾气以及生物质燃烧等。
这些因素导致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大幅上升,进而增加了人体暴露于多环芳烃的风险。
此外,多环芳烃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和半衰期长的特点,使得它们能够通过大气传播和长距离扩散,从而对不同地区产生污染。
接下来,多环芳烃在大气环境中的分布与迁移也是评估其健康风险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大气中多环芳烃主要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其中PAH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是最常见的多环芳烃之一。
PAHs通常以微小颗粒的形式被吸附在气溶胶上,通过空气颗粒物的搬运和输送,沉降到地面水体和土壤中。
这种分布与迁移路径导致了人体通过呼吸、食物链等方式暴露于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致癌、免疫毒性和生殖毒性等方面。
多环芳烃中的一些成分如苯并[a]芘、苯并[a]芘等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为一类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此外,多环芳烃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使人体更容易感染疾病。
一些研究还发现,多环芳烃的暴露还可能导致生殖毒性,对生育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评估人体健康风险,需要对多环芳烃的暴露量进行定量分析。
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包括暴露评估和风险特性评估两个方面。
暴露评估旨在确定人体受到多环芳烃暴露的途径、频率和剂量;而风险特性评估则是通过综合评估多环芳烃的毒性数据,计算毒性指标,如致癌概率和危害指数,从而判断健康风险的大小。
总的来说,大气环境中的多环芳烃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风险。
雷州半岛近海海域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来源与风险的开题报告
雷州半岛近海海域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来源与风险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多环芳烃(PAHs)是海洋污染的重要物质之一。
PAHs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苯环,具有高毒性、难分解等特点,且易于污染环境。
海洋生态系统是PAHs主要排放来源之一,而PAHs的污染则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造成了严峻的威胁。
因此,对海洋环境中PAHs的分布特征、来源及其环境风险的研究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研究内容:1、研究雷州半岛附近海域PAHs的分布特征。
通过采集不同位置和深度的海水、沉积物和生物样品,分析海洋环境中PAHs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变化特征。
2、研究雷州半岛附近海域PAHs的来源及其污染程度。
通过对样品中PAHs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分析,确定PAHs的种类和来源,并评估其环境污染程度。
3、评估PAHs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潜在风险。
通过对PAHs污染环境的评估和对生物样品中PAHs含量的分析,评估其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潜在风险。
三、研究方法:1、采集和处理样品。
在雷州半岛附近海域采集不同位置和深度的海水、沉积物和生物样品,进行前处理。
2、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分析。
采用逆相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对经前处理后的样品中PAHs的种类和浓度进行测试。
3、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计算,分析其分布规律和空间变化特征,并进行污染评估。
四、研究前景: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海洋环境中PAHs的分布特征、来源及其环境风险,提供实验数据和科学依据。
并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提供参考和支持。
辽河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
韩菲 1 郭 宝东 1 王英 艺 , , 2 , 2
(. 1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辽宁沈阳 10 3 ;. 10 12 辽宁省流域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 辽宁沈阳 103 ; 10 1
3 沈 阳市环 境 技 术评 估 中心 , 宁 沈 阳 10 1 ) . 辽 10 4
( lA l r, n e o cu e a t mi n u c P H i h v r a c m l e o b s o P H sife i a s Fu + y )i a n ld d h th d n to re f A s n a e e s n o pe m ut n f A s n os Lb m s, P t bc c t e o a s o iL o r w i i tc i o i f lu o
中图分类号 :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80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12 (0 0 1— 0 2 0 17 — 0 12 1 )2 0 6— 5
1 弓 言 l
多环芳 烃 ( A ) P Hs属于 持久性 有 机污 染 物 , 在环 境 中含量 少 , 害大 , 为 环境 激素 , 已成 为 国 际 危 称 现
的污染水平与特征 , 采样点主要选择河流交汇处 、 城
市 和可 能 的污染源 下游 。采 样断 面为非 环保监 测断 面 ,不利 于 整合到 对辽河 污染 状况 的整体 把握 以及
c a t. h AHsi e i ns f io ef e yo c so al p s d es ilgc l f es a dlw xc lgcle eso AHsw r olee T eP sdme t o a h v r n L i ma ca in l o ea v reboo ia f t n t ioo ia v l f y ee , o o l P e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环芳烃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迄今已发现有200多种PAHs,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如苯并α芘,苯并α蒽等。
PAHs广泛分布于环境中,可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任何有有机物加工,废弃,燃烧或使用的地方都有可能产生多环芳烃。
芳香烃组成图物理性质多环芳烃大部分是无色或淡黄色的结晶,个别具深色,熔点及沸点较高,蒸气压很小,大多不溶于水,易溶于苯类芳香性溶剂中,微溶于其他有机溶剂中,辛醇-水分配系数比较高。
多环芳烃大多具有大的共扼体系,因此其溶液具有一定荧光。
一般说来,随多环芳烃分子量的增加,熔沸点升高,蒸气压减小。
多环芳烃的颜色、荧光性和溶解性主要与多环芳烃的共扼体系和分子苯环的排列方式有关.随p电子数的增多和p电子离域性的增强,颜色加深、荧光性增强,紫外吸收光谱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也明显向长波方向移动;对直线状的多环芳烃,苯环数增多,辛醇-水分配系数增加,对苯环数相同的多环芳烃,苯环结构越“团簇”辛醇-水分配系数越大。
化学性质多环芳烃化学性质稳定.当它们发生反应时,趋向保留它们的共扼环状系,一般多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形成衍生物并代谢为最终致癌物的活泼形式。
其基本单元是苯环,但化学性质与苯并不完全相似。
分为以下几类:⑴具有稠合多苯结构的化合物如三亚苯、二苯并[e,i]芘、四苯并[a,c,h,j]蒽等,与苯有相似的化学稳定性,说明:电子在这些多环芳烃中的分布是和苯类似的。
如图1所示:x电子分布与苯类似的多环芳烃图1x电子分布与苯类似的多环芳烃⑵呈直线排列的多环芳烃如蒽、丁省、戊省等,比苯的化学性质活泼得多。
其反应活性随环的增加而变强,环数达到7个的庚省,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几乎无法获得纯品。
这种多环芳烃进行化学反应的特点,是常在相当于蒽的中间一个苯环的相对碳位(简称中蒽位)上发生。
如图2所示:图2直线状多环芳烃⑶呈角状排列的多环芳烃如菲、苯并[a]慈、蔡并[2,3-a]蒽、蕙并,[2,3-a]蕙等,其化学活性一般比相应的直线排列的异构体小。
在加合反应中,通常在相当于菲的中间的双键部位,即菲的9,10键(简称中菲键)上进行。
π电子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定在中菲键上,因此中菲键的化学性质非常接近于烯键。
角状多环芳烃含有4个以上环的,除了较活泼的中菲键外,还常含有直线多环芳烃类似的活泼对位——中慈位,如苯并[a]葱的8,15位。
但活泼程度比相应的直线状异构体低,基本上也是随环数的增多而增强如图3所示:图3角状排列的多环芳烃⑷结构更复杂的稠环烃如苯并[a]花、二苯并[a,i]芘等,具有活泼的中菲键,但没有活泼的对位。
这类多环芳烃中具有致癌性的不少,如苯并[a]芘是致癌性最强的多环芳烃。
它们的结构如图4所示:图4复杂多环芳烃(“*”表示中菲键)1.技术路线和方法(一)场地环境调查:收集分析相关资料,提出应重点调查区域及重点关注的污染物类型;(二)场地采样与分析:合理设计采样规划、采样方法和质量保证,获取场地污染物浓度、范围和类型等信息;(三)制定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本项目将在前期调查及采样分析的工作基础上,依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对场地进行风险评估。
2.方案依据2.1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9年)《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5〕27号)《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2相关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2009)(修订)(征求意见稿第四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2.3相关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污染场地术语》(HJ682-2014)《场地环境评价导则》(京环发〔2007〕8号)2.4相关技术规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1994)《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ASTM E1903-97:Guide for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s:Phase Ⅱ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 Process.ASTM D1452-00:Practice for Soil 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 by Auger Borings.ASTM E1527-00:Practice for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s:Phase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 Process.3.项目背景3.1场地使用情况3.2自然环境简况3.2.1地形、地貌、地质条件3.2.2气候、气象3.2.3生物多样性3.2.4河流水文3.3原厂主要产品3.4场地周边概况4.场地调查本项目开展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写的《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2-2014),同时也参考美国材料和测试协会(ASTM)的标准《ASTM E 1527-05场地环境评价标准指南: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评价程序》(ASTM E1527-05 Standard Practice for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s:Phase I Environmental SiteAssessment Process)。
4.1资料收集与分析原场地土壤调查所需收集的资料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场地利用变迁资料、场地环境资料、场地相关记录、由政府机关和权威机构所保存和发布的环境资料以及场地所在区域(及其周边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
4.1.1场地利用变迁资料(1)场地及周边开发及活动状况的航片或卫星图片(2)场地的土地使用和规划资料(3)土地登记信息资料(4)场地利用变迁资料(场地内建筑、设施、工艺流程和生产污染等的变化情况)4.1.2场地环境资料(1)场地内土壤污染记录(2)场地内危险废弃物堆放记录4.1.3场地相关记录(1)产品、原辅材料和中间体清单(2)厂区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地下管线图、地上和地下储罐清单(3)废物管理记录、化学品储存和使用清单、污染物排放和处理的记录(4)泄漏记录、环境事故记录、环境监测数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表(5)环境审计(或审核)报告、地勘报告(6)排污申请登记表、环境管理计划4.1.4由政府机关和权威机构所保存和发布的环境资料(1)区域环境保护规划(2)环境质量公告(3)企业在政府部门相关环境备案和批复4.1.5场地所在区域(及其周边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1)自然信息地理位置图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气象资料等(2)社会信息人口密度和分布(园区内及周边)敏感目标分布(自然保护区或居民区),及土地方式区域所在地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相关的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与标准当地地方性疾病统计信息等4.2现场踏勘目标场地勘查是对上述资料收集的验证和完善。
勘查重点:(1)场地建(构)筑物、设施的描述:描述目标场地内的结构物、设施或设备,例如:建筑物的栋数、每一栋的楼层数、概略的房屋年限、建筑大概的面积,储槽的数量与槽龄、管线位置,污染状况等。
由于该场地建筑物几乎已经全部拆除,因此将主要调查原有建筑物及设施的所在区域,其中生产车间、仓库、污水处理站、垃圾堆等所在地是重点调查区域。
该部分将详附调查清单和照片记录。
(2)工艺设备、设施调查:原生产装置已被拆除(或搬迁),装置已无从考究但可以通过访谈了解原先生产地块的设备布局,通过上述对生产工艺流程的了解大致确定存在的可能污染物主要类型及污染分布点。
(3)水文、地质及地形的描述:收集场地及其周边区域的水文、地质及地形方面的资料,以协助分析可能的污染物是否容易进入地下含水层并随地下水而迁移。
4.3人员访谈访谈的基本原则是访谈内容有助于取得场地的使用情况。
针对场地环境调查的访谈对象为:场地土地所有人、场地管理人、场地使用人、场地所在地环保行政部门、环境监测站负责人、原厂负责环境保护(安全健康)的负责人以及熟悉情况的当地居民等。
访谈的方式将采取亲自访谈、电话访谈或书面资料访谈等方式进行。
4.4阶段评估根据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与人员访谈三个工作步骤后,将对场地进行第一阶段评估,主要反映出场地的重点调查区域、一般调查区域,删选污染因子,制定现场采样方案。
5.样品采集方案和分析样品采集方案规划和分析主要依据《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同时也将参考《ASTM E1903场地环境评价标准指南: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评价程序》(ASTM E1903-97Standard Guide for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s:Phase II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 Process)。
5.1场地采样规划根据企业场地前期收集资料系统分析及人员访谈,原址厂房已经拆迁,原企业车间布置平面图无法提供,本次调查区域为整个厂区。
现场布点将根据污染差异性的分析判断及对场地现场勘察的情况,采用网格布点与经验布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布设土壤采样点,即保证采样点位在场地内平均分布的前提下,根据现场调查和资料记载信息,将采样点布设在可人为感知(肉眼可见、或嗅觉可识别)的疑似污染区。
调查区采用40m×40m的网格布点。
土壤采样深度原则上一般不超过4米,在采样深度范围内,表层及表以下每隔0.5~1.2米取一个土壤样品,如果发现土壤有颜色或气味异样则取相应位置样品(现场采样时采用现场检测设备辅助判断采样位置及采样深度)。
需要在场地中取2个典型原状土样,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参数(有机碳、土壤密度、容重、土壤粒径分布、孔隙率、含水率等),为开展场地修复提供实际参数,布点位置在场地中央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