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用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用差异、

摘要:语言的使用受其所属文化各种因素的制约,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常会

导致语用差异。论述、分析、比较了英汉交际言语关于数字、颜色、日常生活用语、禁忌用语及民族性格在语用上的表现,并简要评述了语用差异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交际;跨文化;英汉;语用差异

一、总述

俄罗斯有句谚语:“在一个人的尿布上就留下了这个民族的痕迹。”意思是说,一个人从呱呱落地之时起便依附于该民族的物质、精神生存空间,并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习得该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从内在的思维到外在的行为都烙有该民族的印记。这里,“尿布上的痕迹”用一个术语来还原,便是“文化”。由于研究角度和认识水平的不同,人们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据《大英百科全书》统计,文化的解释有1 60多种。早在1871年,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就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可以获得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1]。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人类学家R.本尼迪克特提出:“文化是一种思考和行动的范型,它贯穿于某一民族的活动之中,并使这一民族与其它民族区别开来。”[2] 语言总是处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习惯,这些文化内涵渗透在语言之中。作为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文化,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相关性和整体性,即语言和文化是互相“粘合”的。言语交际也绝不仅仅是语言的结构问题,它还受到文化规则的制约。跨文化交际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人类享有某些共同的文化信息;跨文化交际之所以产生某些偏误,是因为交际双方不能共享另一些有差异的文化信息。平时人们所说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大都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信息传递差异。因而,那些隐含在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文化信息差异若不加以沟通,那么人们想要进行顺畅的交际是不可能的。当今世界,随着不同民族、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的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如何客观地认识并处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消除彼此之间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言语交流障碍,已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而“对语言中文化因素的了解越多,语言的交际能力越强。”

[3] 基于此,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汉英交际言语中的语用差异做一比较,并粗略分析差异所在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语用差异的具体表现

语用差异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数字

由于各地语言有一定区别,对数字的选择也就因地而异。不仅中英文化对数字的选择有差异,就是我国国内各地也有差异。北方方言区的人看重“6”,尤其是两个6并列,有“六六大顺”之义。天津《今晚报》一天的广告版面原是40万元,但经过竞争,1993年6月6日的广告版费用升到100万元。而粤方言区的更看重“8”,广州的电话号码要有一个“8”,往往要花几百元;而在香港,“8”号车牌在1988年2月竞投,成交价是500万元,创车牌竞投成交的最高纪录。在多数方言中,“4”是不吉利的数字,跟“死”谐音。但在上海话中,“4”跟“水”谐音,而中国历来有“水为财”的说法。祖籍上海、家族经营航运业的赵世曾在1978年以14万7千元的价钱投得香港的“4”号车牌。

《人物》1988年第6期介绍了尼克松1972年访华前后的几个插曲。该文讲到1972年周恩来总理到上海看望美国客人时,发现上海方面把尼克松夫妇安排在第15层,基辛格住在

第14层,罗杰斯等国务官员住在第13层。他立刻说:“怎么能安排他们住第13层?西方人最忌讳‘13’。”周总理走进罗杰斯套间时,几个美国官员站起身来,但笑得很不自然。周总理找机会解释说:“有个抱歉的事我们疏忽了,没有想到西方风俗对‘13’的避讳。”转而又风趣地说:“我们中国有个寓言,一个人怕鬼的时候,越想越可怕;等他心里不怕了,到处上门找鬼,鬼也不见了…… 西方的‘13’就像中国的鬼。”说得美国客人哈哈大笑。周总理走后,美国国务院官员的气就消了一大半,他们对周总理十分倾倒。这段记载对我们增强跨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成功交际很有启示。

由于各地域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只有结合语言教学,真实地介绍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才能使外国学生真切了解中国,对汉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使中国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外风俗,这样才能使他们更为便利地在各个地区与当地人进行交际。

(二)颜色

由于中英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使我们对于颜色的理解也有差异。

例如:同样是“白色”(white)在英、汉语中却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英语中white其涵义可表示“纯洁、善良”、“美好、幸福”、“合法公开”等。如“white wedding”(吉祥的婚礼),white m an(正直高尚的人)。而在汉语中,“白色”表示“清楚明白”、“无效的”、“无代价的”、“不祥的”等。如:白痴(the foolish man),白吃(eat something without pay)、白丁(very common people)。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白事”是指家里有人去世了。所以在汉语言文化中,“白色的婚礼”是指“不吉祥的婚礼”。又如: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红茶”的茶叶,英国人却说成“black tea”。

再如:同是形容不健康的、色情之义,汉语多用黄色,日语波兰语多用粉红色,英语多用蓝色。有一个留学生曾问自己的导师“中国准不准看蓝色电影”。导师愣了一下,才想起英语把色情电影叫blue film或blue movie。而英语中的yellow paper或yellow journalism,主要指大肆夸张的文章或杂志,yellow book是指政府报告,并非汉语中的“黄色书籍”。这个留学生不懂颜色词在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中的不同含义,把英语中的blue movie照搬到汉语里来,因而闹了笑话。

(三)日常生活用语

1、称呼用语

中国人与英美人有不同的称呼用语。在中国,“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称呼语,可以用来称呼非亲属成员,但在英美国家这是不可思议的。中国人称呼别人,习惯在姓后面带上职称、职务或职业,如“张校长”、“王教授”、“李主任”、“赵医生”等等。受这一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我们中国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向老师问好总是说:“Good morning,Teacher W ang.”甚至外教上课也用同样的方式:“Good morning,Teacher Smith.”殊不知这是中国式英语。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英美人都是直呼其名,哪怕是第一次见面,否则双方会感到拘束。英美人对称呼似乎更加随便,即使孩子对父母、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也可以直呼其名。而在中国,除了同辈或长辈称呼小辈,其他人绝不直呼其名,严格遵守长幼、尊卑的原则。

中国人一向有尊老的传统美德,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一般中国人眼中,“老”意味着成熟,有经验,阅历深,因而我们习惯称年纪大的人为“老人家”,称德高望重的人为“老前辈”、“老教授”、“老师傅”。而西方人却恰恰相反,他们特别不喜欢“老”字。在西方

人眼中,“old”意味着“useless”或“lonely”。因而对于上了年龄的西方人,我们切勿按

照本民族的习惯在其姓名前加“old”。对于一位老教师最好的称呼是“an elder teacher”

,而不是“an old teacher”。否则会使他(她)感到尴尬,引起误会,甚至反感。

2、客套用语

客套用语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相似的社会功能,而且两种语言中常用的礼貌用语基本对应。但是这些意义相对应的礼貌用语却具有语用上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是跨文化交际中语用错误的根源。英语中的“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