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重视历史道德作用与垂训。(2)开创以历史 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体的编纂方法,为后世历史 学家所蹈袭,公认完备。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古希腊最伟大的 史学家。是第一个提倡使用考证方法的史家,对史 料进行认真分析与批判。有人推崇为科学和批判历 史著作的奠基者。还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后西方史学 两个流派,一个是偏重考据的以修为鼻祖,一派偏 重叙事以希为先师。塔西佗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 学家,以道德史家著称,其著作被后人称为“惩罚 暴君的鞭子”。而李维的著作以文字华美,描写逼 真生动著称,并首创“通史”体例。
具体讲具有一下特点: 1、修史者众,史书的数量、种类和体例都 比以往多。 2、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在学 术领域内逐渐取得仅次于经学的重要地位。 3、反映士族门阀制度影响的谱牒之学和人 物传记十分流行。 4、各民族史学的蓬勃发展
四:隋唐史学 1、史馆的正式确立与史书大规模的撰修 (隋设史馆,唐撰修24部正史中的8部。) 2、史学著作由记实向理论的发展。刘知己 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论著作。 3、我国第一部典制通史的诞生。杜佑的 《通典》。(加上宋代郑樵的《通志》、马端 临的《文献通考》称三通。)唐代乃盛世,而 史学也是当之无愧的。
(3)司马迁不为时屈,不虚美,不隐恶, “敢述汉非”的浩然正气,正视现实,关心下 层人民疾苦,歌颂农民起义领袖的行为,难能 可贵。 (4)司马迁在探求历史问题时,对社会经济 关系十分重视,注意到了社会经济力量的历史 作用,表现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 (5)不足在于一,如相信循环论,在叙事上 “甚多疏略,或有抵牾”,同为一事,分在数 篇,前后屡出。
王国维
梁启超
陈寅恪
郭沫若
赵元任
罗振玉
董作宾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特点 1、反对天命、循环史观,反对封建制度及其纲常 伦理,提倡人性、理性史观,宣扬历史进化论。 2、反对把历史撰述归结为给统治上层立传续谱, 主张写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历史、社会的 历史。 3、在史书编纂体裁上,便于综述和论证的章节体, 代替了古代史书盛行的编年、纪传等体裁,成为 史书撰述的主要体裁。
清代三大考据著作:
• 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 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 • 史学理论的新发展——章学诚的〈文史通 义〉史德。 • 方志学的正式确立
七:中国近代史学(鸦片战争之后) 主流是资产阶级史学,是在近代西方史学的影 响下产生的。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 级改革派;(经世致用之学)以康、梁为代表 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章太炎为首的资产阶级 革命派。 1、梁启超的《新史学》与四弊二病: 2、王国维与“二重证据法”:王国维是近代 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重要代表。提出古史新证 的方法,把考古文物和历史文献资料相结合,
相互印证,以旧释新,以新证旧。为古史 考证开拓了新的道路。但它只是一种考据 方法,只能用于考史,而不能论史。 清华国学院四导师(梁、王、陈、赵元任) 甲骨四堂(王观堂、郭鼎堂、罗雪堂、董 作宾彦堂) 甲骨学、敦煌学
敦煌学 敦煌学显然并非一门单一的学科,它实际上是一门包括许 多学科的群体性学问,如果从学科本身所研究的客体上来 看,敦煌学应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艺术、敦煌史地、敦 煌简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群。敦煌文书的发现, 与甲骨文、敦煌西域汉晋简牍、明清内府档案的发现一起 被称作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四大发现。敦煌文献发现以后, 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学者的瞩目,利用这批宏富的珍贵资 料,中外学者从历史、考古、经济、政治、军事、地理、 民族、民俗、语言、文字、文学、宗教、建筑、音乐、美 术、舞蹈、体育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门专 门以敦煌遗书和敦煌艺术等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领域-敦煌
新史学的发展 1、胡适的实用主义史学 2、国粹主义派史学 3、顾颉刚与古史辨派(层累说)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和发展
李大钊 郭沫若 范文澜 候外庐 吕振羽
翦伯赞等。 范文澜 侯外庐
吕振羽
翦伯赞
正史: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 是唐朝统治者命名的。现在所 说的正史是清代乾隆年间经过皇帝批准的 纪传体二十四史,它是封建统治机构对各 朝代历史发展的概况所作的专门记载,是 研究中国历史的主要贼子惧”的 目的,史家有了明确的史学意识,编撰者的主观 思想对史著的客观性有了影响。但《春秋》也开 创了三讳的先例。 《左传》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编年 史书。(春秋三传)它十分关注史官记事的态度, 史书所记载的“董狐精神”、“南、董之志”成 为中国史学上秉笔直书优良传统的先声和楷摸。 (晋太史董狐、齐太史、三国时吴人韦昭、北魏 人崔浩皆有名良史)。
三、魏晋南北朝史学 社会激烈变动时期,一是其史学脱离了经学的羁绊, 在学术领域里,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史学著作 增加较多,与《史记》、《汉书》并列为前四史的 《后汉书》、《三国志》皆成书于此时。特别是范 晔的《后汉书》不但史学观点有大的进步,在体例 上有所发展,创立了《列女传》,把历史的记载扩 展到妇女方面,一大进步。二是各类诗经史籍获得 全面发展。不过,这一时期的史学带有“文胜于质” (史、野)的特点,不少史著都具有山林风月之色 和佛玄鬼神之气。
5、中世纪——基督教史观——天命史观 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说:“中世纪是从 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 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 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 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其结果 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 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 的性质。政治和法律都掌握在僧侣手中,成了神学 的分支,一切按照神学中通行的原则来处理。教会、 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 法律的效力。”
《春秋》。《春秋》的出现,使我国史学开始出 现了一个新的局面:史学逐步变成了“经世之 学”。(春秋三传) 《春秋》孔子修订是儒家的经典,其修订的目的 在于“正名”,有褒有贬,从而使“乱臣贼子 惧”。 “春秋笔法”:《春秋》是编年体史书,在写作 上属辞比事,记事有取舍详略,通过精心谴词用 字,用微言寄寓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褒贬 “大
五、两宋史学 1、巨型史著的撰修与相因之义的探寻 宋代史学的发展是超过以前任何时代的。司 马光的《资治通鉴》、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郑樵的《通志》,都是史学史上的奇葩。 2、宋代重视对史料的收集和考订工作。 3、用私人力量修改政府所修的“正史”。 4、重视对历史知识的普及。
史家四长:才、学、识、德 史才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的能力以 及运用体例编次、写作内容的能力。史学 是掌握的史学知识。史识是史家的见识和 观点。史德著述者之心术,提倡纪史以实 秉笔直书。四者相互联系。(刘知己史家 三长论)
4、古典时代——道德史观 随着人类原始社会的结束,英雄时代的消遁, 历史进入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即古典时代。出 现了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李维、塔西佗等伟大 的史家。《历史》被称为西方史学上第一部真正 的历史著作。作者撰述的目的是为了保存人类所 达到的那些伟大成就,使之不致因年代久远而湮 没不彰,为了要把发生战争的原因记载下来以永 垂后世。充满了人本主义精神。《历史》的重要 价值还在于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对后世历史学的 发展产生的影响。
“三三五五,围炉籍草”,部族之长老“纵谈己身 或先的先代所经之恐怖,所演之武勇”,“听者 娓娓忘倦,兴会飙举”。这类传说便有了史料的 价值,所谓“十口相传为古”就是这个意思。黄 帝战蚩尤、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羿射九日就是 如此。 历史记述和历史学产生于文明社会诞生之后,有 了文字,便开始了历史的记载。我国从西周共和 元年起,有了按年记载的编年史。到了公元前7 22年,中国有了更详细、更完备的记载——
六:明清史学(明史) 1、经世史学、考据史学 乾嘉考据学派:清乾隆、嘉庆年间讲究训诂考 据的经学派系,导源于明清之际的顾炎武。由 于清代大兴文字狱,知识分子不敢涉言政事, 都埋首故纸堆,用训诂方法对古籍和语言文字 进行研究,对考订历史资料、古籍整理、训诂 名物方面作出较大贡献,也称汉学派。但他们 脱离现实,不能探索、解释复杂的历史原因。
赵吉惠在当代中国史学的反思中,把 年来中国史 赵吉惠在当代中国史学的反思中 把40年来中国史 学的主要成就归结为 一、唯物史观处于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 中国史学的主流。(根本) 二、开始了史学思想的两种转变,形成了以唯物史 观为主体的多元方法同时并用的局面。(从以前 的考据实证为主到现在的解释、理论和开放型) 三、系统地整理了大量史料,开拓和建立了许多新 型学科,完成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出版了不少 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如校点二十四史,建立专门 史等。
我国先秦史学,不仅在“发凡起例”上成为后代 史学的开山,而且既重视“鉴往知来”,又重视 史德。也标志着古代中国的史学开始形成。 二:秦汉史学 1、秦朝对于史学的扼杀:《秦纪》 2、古代史学的正式确立与《史记》《汉书》: (1)《史记》创制了纪、表、书、世家、列传 五种史书体例。 (2)司马迁所追求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探求历史运动的底蕴,值得后人称道。
陈寅恪 先生高瞻远瞩,站在世界学术发展的高度, 于1930年响亮地提出了“敦煌学”的名字,并且 指出了敦煌学为 20 世纪学术的新潮流,预言了 其迅猛发展的趋势,可谓极具慧眼。国学大师 季 羡林 先生在《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 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有一段名言:“世界上历 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 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 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 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 个。”
二、近代西方史学 1、文艺复兴时期——人学史观 14-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中 展开了反封建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人文主义史 学。为了批判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史学,他们打起复 兴古典文化的旗帜,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史学中蕴 含的人本主义精神,主张注重人而轻视神,注重今 生而轻视天国,人重新成为时代的精神和思想界主 题,并为现实服务。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史学家, 如布鲁尼 马基雅弗里、培根,成就巨大,为近代史学的发展开 辟道路。
第三章历史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一节 古代、近代的中国史学 一、中国古代史学 1、史学的萌芽: 历史学萌芽于原始社会。 史学一般起源于记事,当时无文字,人们用结 绳、刻木、绘画等形式记载自己的历史,同时 主要用口头历史传说,通过口耳相传、展转复 述的形式,记忆自己先辈的历史。 氏族时期,“佳辰令节,游猎斗战之隙”, 其时
《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相比,在 体例上有所发展,把“书”改为“志”,把 “世家”并入“列传”。全书用纪、表、志、 传等四部分组成。同时,它扩大了历史研究 的领域。但与司马迁相比有许多不足。 总之,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时代, 史学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纪传体” 的史书体例,两部史书的出现是我国学术史 上划时代的大事,也是世界学术史上的大事。
四、引进了大量的西方史学的优秀成果和可 资借鉴的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有助于解 放思想,更新观念,有助于冲击那些狭隘、 保守封闭的陈旧史学观念,有助于建立史 学研究的新思路新观点。 五 、提高了史学工作者的素养培养了大批史 学人才和有造诣的历史学家。
第二节 古代、近代的西方史学
一、西方古代、中世纪史学 西方史学发源于古代希腊。东西方史学皆经过一个从 神话传说到历史记事的发展过程。 1、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传说及人类的起源 2、《荷马史诗》的历史价值 3、典型的英雄史观: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但此时 的英雄史观同以后的英雄史观不同,这里突出的英 雄并不是为了贬低大众而是为了抬高英雄的后代子 孙,抬高创作史诗的民族自己,这种英雄史观代表 了一种文化上乃至血缘上的寻根和认同。而这正是 历史最初和最基本的价值所在。
基督教史学在理论上的特征:(1)宗教迷信代替 了科学的探索(2)宗教传说代替了信史实录 (3)宗教内容支配着一切,而把世俗的历史摆 在从属的地位,史学沦为神学的侍婢。 基督教史学在历史思想上的创新:以宗教神学的语 言表述了某种历史进步观,,提出了善恶冲突推 动历史进步的动力观,提出了历史统一性和世界 史的观念,创立了体现历史线性发展的公元纪年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