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分子名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镛,男,1941年10月生。

湖南长沙人。

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化学学士。

1979至1981年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进修,1987年获东京大学理学博士。

1966年至1988年任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1年至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研究室副主任。

1988年获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1988年至1990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高分子及有机固体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1990年至1998年美国加州圣巴巴拉UNIAX公司资深研究员。

1998年至现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室主任。

200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
自1975年起,曹镛教授开始从事有机固体,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的研究。

二十余年来,曹镛教授一直在该研究领域前沿从事创造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

多年来曹镛教授对导电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Conter-Ion Induced Processibility)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从实验上实现了使高导聚苯胺从非极性有机溶剂或通用高分子熔体中加工成高导电材料。

同时还发现,通过对阴离子与溶剂及聚苯胺主链间的相互作用,可改变聚苯胺主链的链结构与构像,从而使通过这一方法加工后的聚苯胺具有比一般方法所得到的电导率高出一个数量级以上。

这样,第一次实现了人们开展导电聚合物研究的最初梦想――研制出同时兼具高导电性和加工性的导电聚合物。

这一研究成果目前已转让给有关公司进行商品化生产,其产品有可能在防静电材料、抗电磁波屏蔽、光电器件的透明电极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这一新的概念与方法已被很多导电聚合物研究者所采用和跟踪,并已被推广到其他导电聚合物(如聚砒咯等),成为近年来导电聚合物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近年来,曹镛教授的研究工作重心转向高分子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

他与物理研究人员合作,成功地用可溶性高导聚苯胺涂复在聚酯(PET)薄膜上取代ITO作为透明电极,首次在国际上实现可弯曲的大面积塑料发光二极管。

通过对发光高分子材料与金属电极界面特性的研究,使器件的长期工作稳定性达到实用要求(初始光强100cd/m2时连续运转达数万小时)。

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在使用铝等较稳定的金属作阴极时,其电萤光效率达到甚至超过钙等低功函数金属作阴极的量子效率。

同时,他们对电荧光及光荧光效率的关联提出了新的认识。

按目前公认的传统的概念,电荧光量子效率不可能超过其光荧光效率的25%。

曹镛教授等人最近用严密的实验表明,在一些体系中这一理论不成立。

这一结果不仅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曹镛教授在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承认。

共发表有关论文130余篇(其中有2篇是发表在NATURE(London)杂志),根据SCI的检索,被他人引用达2200余次;已获得专利13项,其中中国专利1项,美国专利12项,另有6项美国专利正在审查中。

与其他同志共同分别于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1991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程镕时
程镕时,男,江苏宜兴人,1927年10月生。

1949年毕业于原金陵大学化学系,1951
年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研究生毕业。

著名高分子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物理物理化学。

程镕时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研究。

50年代初参与筹组高分子理化学研究小组,配合合成橡胶研究需要,从事高分子表征的研究,对顺式聚二烯橡胶作分子表征的研究结果,为工业化顺丁橡胶的造型和聚合条件的优化供了科学依据。

顺丁橡胶是我国自行开发的唯一大规模高分子材料工业生产技,此项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程镕时是该成果主要参加者之一。

负责分子表征部分研究的项目“稀土催化聚合顺丁生胶的表征”获1983年国家然科学三等奖。

为使分子表征的研究得以深入,程镕时对其物理基础即高分子溶液性质也同时作了多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应用广泛的公式,毛细管粘度计的综合改正工作方程,一点法测定特性粘数公式,覆盖整个分子范围的普适特性粘数方程等,他参加部分工作的项目“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获196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65年起,程镕时开始对当时刚出现的体积排除(凝胶)色谱技术进行研究,先研制其关键—多孔填料,阐明了一些无机和有机填料的扩孔和成孔机理,制的填料满足了自记式仪器在我国普及前简易凝胶色谱方法的需要。

他于1975年致力于凝胶色谱谱图解析的研究,提出了凝胶色谱扩展和分离效应的统一理论,高分子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准确估定提供了依据,他主持的“凝胶色谱的扩和分离效应的统一理论”获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起,他又将胶色谱的研究重点转向绝对定量化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绝对定量化的理论原则,创立了一种研究分子水平上分子间相互吸附或产生加合和配合作用的直观定量法,现已经获得多方面的应用,并可望推广到其他研究领域。

80年代以来,程镕时除了继续上述方向的研究外,还担负起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工作,并且进一步扩大了研究领域,在高分子凝聚态稀浓溶液的转变、冰降低的标度理论、高分子网络结构的表征,以及高分子链的构象理论等方面都得了相应的成果。

其中他参与指导的“高分子长链支化结构的研究”获1989年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迄今为止,程镕时已在国内外有关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

冯新德
冯新德,1915年生于江苏吴江。

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诺脱丹大学研究院师从C.C.Price教授获博士学位。

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建立高分子教研窒,开展烯类自由基及光诱导聚合接枝与嵌段共聚合、生物医用高分子包括抗凝血材料与生物降解高分子用于药物缓释系统及高分子初始氧化与生物老化机理的研究。

发表论文250余篇,现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报》及《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主编。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冯新德1915年10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同里镇。

1933年他考入东吴大学,次年转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7年获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他在清华园准备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时,“七七”事变爆发,北方各大学南迁,他几经辗转,终于到达昆明。

1938~1939年执教于云南大学,1940年转到重庆中央工业专科学校化工科任教,1941年12月到遵义浙江大学化工系,先做该系系主任李寿恒教授的研究生,后当讲师教有机化学。

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生,1946年入美国印地安纳州诺脱丹大学研究院化学系,在著名高分子化学家C. C. Price指导下,完成了“氯代乙烯基萘的合成、聚合与共聚合”博士论文,1948年8月毕业,获博士学位。

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秀,连续三年获美国通用轮胎橡胶公司奖学金。

学成后,他接受清华大学聘请于1948年9月回到上海,新婚不久即偕同夫人叶学洁乘船北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年回到清华园。

从芦沟桥的炮声中离开清华园到北平和平解放前夕,经历了十一个春秋,他回到母校,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兼辅仁大学化学系教授。

1952年春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

1953年春经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安排,他去上海调查塑料工业。

三周后写出《上海塑料工业调查》报告。

1954年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委派黄耀曾研究员来京筹建化学研究所,冯新德也被聘为筹备委员会委员,1956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他被聘兼任研究员。

1955年起他还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在王葆仁主任委员的主持下,参加了有关高分子化学的各项规划工作。

1977年他兼任中国科学院感光研究所研究员。

1978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至第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兼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

1983年以来受聘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顾问。

1984年任日本京都大学医用高分子与生物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到日本讲学。

1988年以来受聘为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中心客座教授,并进行国际合作研究。

冯新德现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报》和《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即英文版《中国高分子科学》)的主编,该刊的前身是1957年创刊的《高分子通讯》,他一直任该刊中英文副主编直至1986年。

他还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分子化学方面的重大、重点项目,计有“七五”期间的“烯类双烯类聚合反应研究——机理、动力学及产物结构调节”和“八五”期间的
“烯类聚合反应与产物精细化的研究”、“生物材料研究”。

他共发表中英文论文200余篇,并著有《高分子合成化学》一书,上册于198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下册尚未出版。

冯新德为发展我国高分子科学事业和高分子化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国家级奖励6项。

1949年,冯新德于清华大学首次讲授高分子化学--聚合反应课,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到北京大学开设高分子化学课,指导研究生论文,并筹建高分子化学实验。

1953年招收高分子化学研究生,1955年培养了首批高分子专业毕业生。

在他的积极倡导下,195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高分子化学教研室。

从那时起他任教研室主任直至1986年。

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他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40多名。

他认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固然都很重要,但是最根本的是要出人才。

在教学上冯新德非常重视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他讲课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博得学生的好评。

这和他有广博的知识与认真备课是分不开的。

他常把教师喻为园丁,如果浇花用一担水,则缸里要挑足十担以上的水,要勤挑水,要认真备课。

为了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他一贯重视毕业论文的训练,这一环节从未中断过。

1979年秋他陪来校参观的诺贝尔奖获得者P. J. Flory教授参观时,介绍到本科生在做毕业论文,引起Flory的极大兴趣,提出到实验室看同学们的论文实验,因为在美国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做毕业论文。

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在培养研究生方面,他博采国内外的先进方法与经验,结合国情实施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

很好地处理了研究生培养中的几个关系,如基础理论与科学前沿,上课与自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以及“管”与“放”等等。

他亲自主持高分子进展讲座,为研究生讲授“80年代高分子进展与展望”,“高分子进展--活性聚合”等,并邀请外国专家做学术报告,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有关学科的进展,了解学科的前沿,掌握最新信息。

由此培养了一批治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具有良好学风的高级人才。

有两位博士生先后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为了表彰他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的功绩,中国化学会于1989年授予他育才奖。

为了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冯新德还到兄弟院校、研究部门讲学,做学术报告,或兼任教授、顾问等职。

冯新德很重视高分子科学的普及,他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的编委,兼高分子化学副主编,参与拟定条目框架。

他除亲自撰稿外,还组织撰稿人及审定聚合反应有关条目。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对外学术交流,他建议出版《高分子通讯》英文版,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1983年开始出版。

1986年他担任《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主编,该刊除刊登国内作者的论文外,他还邀请外国专家撰稿。

刊登了不少外国学者在在华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宣读的论文。

该刊在日本被誉为中国高分子研究前沿,美国的《Polymer Content》期刊也转载该刊的论文题目。

为了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冯新德和日本前化学会会长、大阪市立大学名誉教授井本稔先生共同发起中日自由基聚合讨论会。

自1980年首次在日本举行后,每隔两年分别在两国依次举行了五届讨论会,在1991年举办了第六届讨论会。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种国际会议,如1981年和1984年的二届中日高分子科学和材料讨论会,中德高分子双边讨论会(1986年),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高分子委员会合作举办了“IUPAC国际烯烃与乙烯类聚合及功能化--反应、机理与工业应用讨论会”(杭州,1991年),这些会议对提高我国高分子研究的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多次出国参加IUPAC高分子会议,如1982年在美国阿默斯特(Amherst)、1985年在荷兰海牙、1989年在韩国汉城等地举办的会议。

1984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一届日本高分子学会国际高分子会议上,他的《合成生物医用高分子的进展》报告受到瞩目,获得大会颁发的演讲奖。

何炳林
何炳林,男,1918年生,广东番禺人。

高分子化学家。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1952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纳尔哥公司任高级有机化学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后,何炳林和夫人陈茹玉怀着强烈爱国心愿冲破诸多困难和阻挠,于1956年回国到南开大学化学系,任南开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顾问;兼任青岛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编委,《高分子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英文副主编,《离子交换与吸
附》和《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主编。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与教学。

最先研究领域为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1958年创建了南开大学化工厂,先后研制出几十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应及社会效益。

1958年创建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学科和专业,出任高分子教研室第一任主任。

1978年后研究工作扩展到生物高分子,如利用反应性高分子拆分D,L-氨基酸、酶的固定化、血液净化等。

近年又在高分子负载金属催化方面开展了研究, 成功地应用于催化氢化和氢甲酰化等反应。

何炳林是我国离子交换树脂科技事业和生产的肇始人,从5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坚持反应性高分子基础研究,己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约600余篇科研论文,百多篇综述性文章。

并且主编了《离子交换与吸附》一书。

1980年以后获国家劳模、天津市特等劳模称号。

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79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8年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学技术事业”荣誉奖等23项科技成果奖励和5项国内发明专利。

研究成功大孔离子交换树脂30多种和新型吸附树脂20多种,均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开创和壮大了我国离子交换树脂科技与生产,全面推动了交换树脂军民工业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何炳林忠诚教育事业,培养人材成绩卓著。

已培养硕士生85名,博士生25名和博士后6名。

几十年来,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黄葆同
黄葆同,上海市人,化学家。

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

1952年获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进行过生漆结构和干燥机理研究, 新高分子合成,乙丙橡胶新催化活化体系研究等。

1979年以来研究以聚烯烃为组份的多相聚合物,包括共混和嵌段、接枝合成及其用于共混增容。

共混型热塑弹性体和聚乙烯接枝PDMS增进耐磨性获得专利;利用共晶和极性/极性相互作用原理, 设计增容剂, 使聚烯烃/极性聚合物共混为新材料;并深入研究体系的界面和结晶行为。

进行乙烯(丙烯)/α—烯烃共聚和丙烯序贯聚合规律和聚合物结构研究。

用非稳态扩散动力学概念研究了齐格勒-纳塔非均相催化剂共聚机理。

开展了可溶性锆茂和钛茂催化剂下的烯烃(共)聚合研究。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尚安
林尚安,男,福建省永定县人,1924年6月生。

先后任中山大学化学系副主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兼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化学评审组成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高分子化学组副主编,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高分子化学组成员,国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

1984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

林尚安教授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50年获岭南大学化学硕士学位。

此后一直在中山大学任教。

1960年、1978年先后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他主讲过《有机化学》、《有机结构理论》、《高分子化学》、《高分子专论》、《高分子合成与聚合原理》《高分子合成与功能高分子》等主要课程。

亲自指导培养出几十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他还与美国麻省大学钱庆文教授及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杨南乐教授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

林尚安教授对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基础有很深的造诣。

先后主编过4本专著和教材,在教育和学术界颇具影响。

1960年和1982年先后编著理科大学教科书《高分子化学》两种版本,该
书1989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

1984年、1988年主编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论》和《配位聚合》等专著。

由于教学和科研成果卓著,1989年,以他为代表的高分子研究所集体荣获“全国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广东省高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林尚安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化学家。

五、六十年代他主要从事有机硅高分子缩聚研究。

七十年代以后,林尚安教授对烯烃高效催化聚合、共聚合与聚合理论与各种聚烯烃合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配位聚合理论,美、日、德等国际著名高分子专家盛赞他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已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研制成功的8种新型高效催化剂,用于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中低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等规聚丁烯及多种烯烃共聚物,效果甚佳。

研制的“苯乙烯定向聚合高活性催化剂”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程塑料等三项属国内首创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在国内率先突破乙烯气相高效率聚合和共聚合的第四代最新的负载型复合催化剂制备技术关,因有所创新,从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通过鉴定纳入国家计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在聚烯烃的化学改性、功能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合成有发展前景的功能高分子富氧膜的新构思。

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J.C.W.Chien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先研制出丙烯高转化率、高等规度聚合的钒系催化剂,并与钛系作比较,深入研究载体氯化镁的作用。

他还研制成醇-水透过蒸发膜材料和属于国家“863”计划的“人工种子的高分子种皮研究”的成果,为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高科技成就,获国家“863”计划生物工程技术专家组好评。

由于研究成果突出,近年他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项,省高校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

发表具有高水平的论文近90篇。

林尚安教授40 多年来,为教学和科研工作,为高分子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88年以来,他个人先后荣获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并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广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园丁奖”,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广东省职工先进工作者”称号以及省高教局和中山大学的多项奖励,1994年1月又被学校授予“特别贡献奖”。

他在1983年至1992年担任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期间,大力推动学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成绩显著,该会连续6次被广东省科协评为先进学会。

钱保功(1916-1992)
钱保功,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学家,他为开创我国高分子科学研究新领域,开发中国自行研究的合成橡胶和辐射高分子材料,培养科技人才,付出了全部精力。

他善于拓展具有发展前途的学科,提出高聚物固体反应的“点-链-片-体”模式,发表了一批具有影响的论著。

钱保功,曾用名钱乐华,1916年3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

1935年至1940年,钱保功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此后,分别任重庆动力油料厂研究生、助理工程师,重庆兴华油脂公司涪陵炼油厂工程师。

1947年在美国纽约布鲁科林多科理工学院高分子研究生院学习,获化学硕士学位。

1949年回国后,曾任上海化工厂、沈阳化工局研究室工程师。

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先后担任合成橡胶研究室、高分子辐射化学研究室、高分子物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61年任该所副所长。

1981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副院长、院长,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顾问,兼湖北省化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深圳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博士生导师,美国《应用高聚物》杂志编辑顾问,《高分子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杂志的编委。

钱保功是第三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至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