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1.0编制目的
明确黄土地区路基基底处理及路基填筑施工作业的具体规定、施工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黄土地区路基作业施工。

2.0编制依据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释义手册
3.0适用范围
适合公路黄土地区路基施工。

4.0作业准备
4.1内业技术准备
4.1.1根据实际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质量计划),编制时力求考虑周到,措施得力,便于操作。

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1.2根据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测量放样,进行相关物资准备,检修施工机械等。

4.2试验准备
试验室用于路基填筑的填料取样,试验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规定,并进行以下项目的试验。

A、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或液性指数。

B、颗粒分析试验
C、含水量试验
D、密度试验
E、土的击实试验
F、相对密度试验
G、土的强度试验
H、黄土的湿陷系数试验
I、黄土的自重湿陷系数试验
J、黄土的溶滤变系数试验
K、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试验
4.3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便道贯通,平整场地,根据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测量放样,进行相关物资准备,检修施工机械等。

4.4施工人员及机械配备
4.4.1施工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如下表:
4.4.2施工机械配备
选择施工机械,应考虑工程特点、填料种类及数量、地形、填挖高度、运距、气候条件、工期等因素,经济合理地确定。

填方压实应配备专用碾压机具。

施工机械配备数量表
5.0黄土地区施工的一般规定
5.1路基基底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5.1.1若基底为非湿陷性黄土,且无地下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三、四级公路应不小于85%。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基底应按设计要求处理。

2)原地面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3)泉眼或露头地下水,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有效导排措施后方可填筑路堤。

4)地基为耕地、土质松散、水稻田、湖塘、软土、高液限土等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局部软弹的部分也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5)地下水位较高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6)陡坡地段、土石混合地基、填挖界面、高填方地基等都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5.1.2若地基为一般湿陷性黄土,应采取措施拦截、排除地表水。

地下排水构造物与地面排水沟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路侧严禁积水。

5.1.3若地基黄土具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5.2黄土填筑路堤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黄土。

路堤填料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00mm的块料。

5.2.2在填筑横跨沟堑的路基土方时,应做好纵横向界面的处理。

5.2.3黄土路堤边坡应拍实,并应及时予以防护,防止路表水冲刷。

5.2.4浸水路堤不得用黄土填筑。

5.3黄土路堑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5.3.1 路堑路床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密实度不足时,应采取措施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5.3.2路堑施工前,应做好堑顶地表排水导流工程。

路堑施工期间,开挖作业面应保持干燥。

5.3.3路堑施工中,如边坡地质与设计不符,可提出修改边坡坡度。

6.0黄土地区地基处理常见的方法
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黄土地区地基的处理方法
6.1灰土挤密桩
湿陷性黄土属于非饱和的欠压密土,孔隙较大密度偏小,是其产生湿陷性的根本原因。

如果能使土的干密度及其压实系数达到某一标准时,即可消除其湿陷性,利用这一原则,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主要是通过机械打桩成孔时挤压土体,使桩间土横向加密,桩体内的消石灰将与土体内的水发生离子交换、凝硬反应,以及石灰的炭化与结晶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桩与桩周土脱水固结,共同承受荷载,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基础的沉降量,形成一种无湿陷性的、性能良好的复合地基。

6.2三七灰土(3:7)
6.2.1 0.5m厚的三七灰土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减少地基的压缩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起着隔水作用,降低土的渗透性,以及消除地基的湿陷性。

6.2.2施工前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底碾压或土路拱。

6.2.3三七灰土垫层采用分层压实法施工,碾压时可适当加水。

碾压前经过试压确定分层厚度、压实遍数,分层施工时,下层密度经检验合格后,再填筑上层。

三七灰土垫层密实度的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6.2.4为了保证三七灰土垫层的质量按规范对垫层的厚度、宽度设置进行检查。

6.3重锤夯实
6.3.1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其湿陷起始压力较大,当用重锤处理部分湿陷性黄土层后,可减少甚至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变形。

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底采用重锤夯实处理。

6.3.2重锤夯实采用带有摩擦式卷筒的起重机,自动脱钩,夯锤质量宜为2-3t,底面直径1.2-1.4m,锤底静压力为不小于20Kpa。

截头圆锥体夯锤,采用200号以上钢筋混凝土制作,其底部填充废铁并设置钢底板以使重心降低。

落距4~6m,可以消除基底以下黄土层的湿陷性,通过试夯精确落距高度,夯实遍数,以保证击能的质量。

夯实时地基土宜为最付佳含水量。

6.4冲击压实
冲击碾压采用25KJ-T3三边和15KJ-T5五边形两种冲击式压实机。

25KJ压
实机用于原位碾压和层厚1m以内的填料碾压。

15KJ压实机用于层厚500-750mm 的填料碾压,由于是五边形轮子,可比25KJ压实机用较少遍数获得所需的密实度。

冲击压实法在土石压实作业中,突破了传统的碾压方法式,当其一角立于地面时,产生巨大的冲击波。

由于碾边顺序连续冲击地面,促使土体碾压均匀密实,是消除湿陷土层的很好的压实方法。

7.0黄土陷穴处理可采取以下措施
7.1路基范围内的陷穴,应在其发源地点对陷穴进口进行封填,并截排周围地表水。

7.2现有的陷穴、暗穴,可采用灌砂、灌浆、开挖回填、导洞和竖井等措施进行填充。

7.3陷穴表面的防渗处理层厚度不宜小于300mm,并将流向陷穴的附近地面水引离。

7.4挖方边坡顶以外 50m范围内、路堤坡脚以外20m范围内的黄土陷穴宜进行处理。

挖方边坡顶以外的陷穴,若倾向路基,应作适当处理。

对串珠状陷穴应彻底进行处治。

8.0施工工艺
8.1黄土路堤施工工艺:
路堤填筑的施工过程概述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作业。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土区、平整区、压实区、检测区。

八流程: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边坡整拍。

8.2黄土路堤施工工艺流程见图8-2。

9.0施工质量要求
9.1质量检验基本要求
(1)在路基用地范围内,不得有杂物、积水、淤泥等。

(2)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

(3)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

图8-2 黄土路堤施工工艺流程
9.2实测项目
检验标准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见表4.2.2。

表4.2.2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
注:①表列压实度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评定路段内的压实度平均值下置信界限不得小于规定标准,单个测定值不得小于极值(表列规定值减5个百分点)。

小于表列规定值2个百分点的测点,按其数量占总检查点的百分率计算减分值。

②采用核子仪检验压实度时应进行标定试验,确认其可靠性。

③特殊干旱、特殊潮湿地区或过湿土路基,可按交通部颁发的路基设计、施工规范所规定的压实度标准进行评定。

④三级公路修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路基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标准。

10.0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10.1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宜安排在旱季施工。

若在雨季施工路堑坡顶必须首先做好地表排水导流工程,对施工用水要加强管理,不可使水从坡面渗入坡体或浸泡坡脚。

10.2应严格保证排水工程质量,要求无局部积水,无渗漏,无冲刷等现象,特别对出口的处理尤应慎重。

10.3路堑坡顶至相当于边坡高度再加5M距离内的地面坑洼应填平。

路堤两侧天然护道应填平坑洼且宜加设横向排水。

松散自然地面应整平、夯实。

10.4施工中应保持坡面平整,严禁乱挖,如发现路堑边坡有变形迹象,不可随便刷方,宜采取应急的合理减重措施,并立即研究对策技术措。

10.5路堑坡顶有弃土堆时,天沟应设置在弃土堆外侧坡脚以外2~5m。

10.6黄土天然含水量一般较小。

路堤施工前应做好填土含水率的测定,以便采取加大含水量的措施。

应薄层铺填,加大夯实功能,快铺快填,保证质量。

松散的路堤基底,也应洒水夯实处理。

10.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考核。

2)工地要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3)各类机械的运行规则及安全作业制度。

4)用电安全须知及电路架设养护作业制度。

10.2环保要求
施工粉尘及施工噪音
在施工作业时要采取防止扬尘。

并且,在居民住宅区附近施工时,早7:30时前,晚10时后不得桩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