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规范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规
范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规范
一.首先,结构设计必需考虑符合安规要求。具体与结构相关的安规要求见附件一《结构设计安规要求》。
二.钣金件的设计规范:
1.材料的选用: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钣金件结构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利边和尖角的出现。
3.输出钣金件图纸时,图纸上需注明毛刺方向、产品材质、表面处理等。
4.钣金件上所有的牙孔需在图纸上标明,若设计为自行攻牙的牙孔需事先计算好底孔尺寸并
在图纸上标明。
5.固定传感器的钣金件(如:过渡板、计数架)在设计时需考虑兼容性,便于后期扩展其它
新机型。在输出开模资料时需在图纸上特别标明哪些特征在后期会新开冲孔模进行替换。
6.钣金件的设计必需遵循钣金件设计规范。详见附件二《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三.塑胶件的设计规范:
1.材料的选用: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例如:传动轮或磨擦较频繁的部件需选用
耐磨材料POM、PA66等。与钞票有磨擦的部件尽量选用导电材料或抗静电材料,防止静电的产生和静电释放。靠近发垫部件的塑胶部件需选用防火材料,并且设计时应尽量远离发热体。若受空间限制无法远离,可考虑选用金属材料。
2.结构设计需考虑部件自身的强度、产品注塑成型造成的缩水、熔合线等。塑胶产品的设计
必需遵循塑胶产品设计规范,详见附件三《塑胶产品设计规范及注意事项》。
3.塑胶镶嵌螺丝、螺母及五金预埋件(如:五金提手)在结构上的设计规范:
a.预埋件金属体紧配面需滚花处理。
b.预埋件金属体紧配面车削加工直径方向成大小大尺寸。
c.大五金预埋件在五金件的结构设计时需预先考虑五金件自身的强度,防止在注塑成型
时由于注塑压力造成五金件变形。设计塑胶包胶部份需考虑其胶厚,尽量保持均匀胶
厚且胶厚不可太厚防止缩水及不易注塑成型。
4.螺丝柱上螺孔尺寸的设计需符合下表的要求(参考用):
螺丝柱的直径必需根据螺丝柱底孔尺寸来设计,一般需保证有1.5mm的壁厚。防止外观缩水螺丝柱底部需掏火山口。防止螺丝柱变形,螺丝柱周围需增加加强筋。若螺丝柱靠近胶件的侧壁,一般用加强盘将其与侧壁相连。
5.所有塑胶件的设计需符合WEEE的标准,塑胶产品上需有材料成份标识。详细见附件四
《塑料制品的标识和标志规范》。
6.塑胶件设计完成外发开模后,需先审核开模厂商的排模图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顶针位置、
进胶口是否合理,是否有冷却水、撑头等。
四.薄膜开关的设计规范:
1.薄膜开关在设计时需事先了解薄膜开关的生产工艺及相关技术,详见附件五《薄膜面板开
关按键技术资料汇编》。
2.配合电子电路的需要,结构应提供合理的出线位置。所谓合理的出线位置是指:其出线的
位置不会影响美观、结构安装合理无干涉且具有可操作性、电子电路设计可行等要求。
3.薄膜开关(包含显示面板)的显示窗靠边距离(背胶部份)不可小于3.0mm,防止因粘胶面
积太小造成的翘起或脱胶。弧面尽量不要使用薄膜开关面板。薄膜开关上的两个凸起按键的边距或凸起按键边缘与边界的距离最小不可小于3.0mm,防止薄膜开关的表层与下层脱胶。
4.显示为LED数码管时,薄膜开关的显示区域可做磨砂效果。但是LED数码必须设计尽量靠
近薄膜开关显示区域表层。显示为LCD时,薄膜开关的显示区需要求其做成光面透明的效果,防止显示模糊。
5.薄膜开关的检验标准需注明有酒精擦拭、手感测试、寿命测试等要求。
6.薄膜开关的材料缺省为PC,按键内部不加锅仔。
7.键体的大小:键体较大,如对角线长度或园形键的直径大于12毫米时选用0.15毫米厚的
薄膜。薄膜稍厚,反弹有力,键体经多次按后薄膜松弛的倾向较小,从而保证了触点的正常工作。
8.键体的形状:平面型按键允许选用稍厚一点的薄膜,而用作于电路触点鼓泡的薄膜一般宜
采用0.125毫米厚的薄膜,只有在鼓泡球径大而球顶的弦高较小的情况下,才宜采用较厚的薄膜。
五.弹簧的设计规范:
1.根据弹簧不同的需求需选择合适的材料。常用的弹簧材料及用途见下表:
2.弹簧设计图纸上需标明弹簧的详细技术参数,包含弹簧圈数、旋向、外径、线径、自由长
度、表面处理、是否收口、磨平等。如有特殊要求也需指明。例如:要求内径尺寸,可在图纸上标示内径尺寸,可不用再标示外径尺寸。如对弹力有特殊要求也需在技术参数上列明。
3.扭簧的设计图上需标明两条力臂的长度尺寸和相对角度尺寸。
4.线径小于0.2mm的弹簧不可选用碳钢线材质。
六.螺丝的设计及应用规范:
1.设计时螺丝尽量使用常规螺丝。选用螺丝时尽量选用我厂现有的螺丝,避免物料的重复和
增加。
2.新螺丝打样时需注明螺丝的规格、表面处理、打样数量等基本要求,并要求供应商附上样
品的承认书便于后期的样品确认。
3.特殊螺丝打样时需附上图纸,图纸上需标明特殊要求处的尺寸及技术要求。
4.所有点验钞机使用的螺丝必需要求供应对其加硬处理。
七.轴的设计规范:
1.根据轴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常见轴的材料及用途见下表:
2.轴应便于制造,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
3.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
4.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地相对固定。
5.改善应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6.为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一般轴都做成从轴端逐渐向中间增大的阶梯状。
7.装零件的轴端应有倒角,需要磨削的轴端有砂轮越程槽,车螺纹的轴端应有退刀槽。
8.轴向力较小时,可采弹性挡圈或紧定螺钉来实现。
9.轴的图纸上必需标明轴的精度要求,包含:直线度、同心度、表面光洁度、尺寸公差、材
料及表面处理等。
八.轴承的选择及使用注意事项:
1.轴承型号的选择:轴承型号一般是由使用者根据配套产品的使用条件及承受负荷对轴承进
行选择。
2.轴承游隙的选择:使用者在选用轴承时需对轴承的游隙提出要求,问清轴承的使用条件、
其中轴承的转速、温度、配合公差都直接关系到轴承游隙的选择。一般在3500转/分以下转速大多采用CM游隙,如高温高速则要求采用相对较大的游隙。轴承游隙在装配后会因为内孔的涨大及外圆的缩小而导致减少,游隙的减少量=过盈量×60%(轴承室是铝的除
外)。比如轴承装配前游隙是0.01mm,装配时过盈量为0.01mm,则轴承装配后的游隙为
0.004mm。在理论上轴承在零游隙时噪音和寿命都达到最佳的状态,但在实际运转中考虑
到温升等问题,轴承在装配后游隙为0.002mm-0.004mm较好。
3.油脂的选择:油脂的选择一般是根据轴承的转速、耐温情况、噪音要求及起动力矩等方面
进行选择,使用者需向轴承生产商了解各种油脂的性能。
4.轴承密封型式的选择:轴承的润滑可分为油润滑和脂润滑。油润滑轴承一般是选用形式轴
承,脂润滑轴承一般选用防尘盖或橡胶密封件密封。防尘盖适用于高温或使用环境好的部位,密封件分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两种,接触式密封防尘性能好但起动力矩大,非接式密封起动力矩小,但密封性能没有接触式好。
5.轴和轴承室公差的选择与控制:轴承压入轴承后应转动灵活无阻滞感。如有明显转动不灵
活,则表明轴的尺寸太大了,公差要下调。如轴承压入轴后用手转动有明显“沙沙”感,则可能是轴的公差太大或轴的圆度不好。所以在控制好轴和轴承室公差时也要控制好圆
度。
6.轴承的装配方式:因为轴承是高精度产品,如装配不当很容易对轴承沟道造成损伤,导致
轴承损坏。轴承在装配时应有专用的夹具,不能随意敲打,在压入轴时只能小圈受力,压大圈时只能大圈受力。装配时要求装配夹具处于水平状态并平行均匀用力,如有倾斜会导致轴承沟道因受力损坏,而使轴承产生导响。
7.漆锈的预防:轴承表面覆有一层防锈油,在轴承安装或检测时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轴承表面
更不可使用清洁剂对轴承进行清洁,防止破坏轴承的保护油膜而造成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