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描写作文教案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者:陈永辉来源:《作文周刊·初二·人教·同步辅导版》2014年第47期【写作目标】1.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
2.充分调动想象力,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写作指导】一、正侧结合法。
描写景物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全方位表现景物的特点。
如:“湖面平静,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
在这幽静的湖中,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
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碧野《天山景物记》)这里描写天鹅湖的“明净”“幽静”,是通过正面描写湖面和侧面描写天鹅的活动来表现的。
二、虚实结合法。
虚实结合是指由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显出已逝之景,或通过联想想象创造出未来新景象,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可以收到很高的艺术效果。
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老舍《济南的冬天》)作者实写的同时还融入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充分展现了雪后小山的秀美。
三、动静结合法。
写景时动静结合,以静来凸显动的活力与灵动,以动来衬托静的柔婉与淡雅,这样的景色才更传神动人。
如:“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宗璞《紫藤萝瀑布》)文中把盛开的紫藤萝用动静结合法描绘得生机盎然。
【学生习作】寒冷的冬季一考生洁白,晶莹,容不得半点灰尘。
冬天,是白色的,孕育着美丽的梦。
万物停止了喧嚣,可漫天飞舞的雪花,傲霜挺立的腊梅,“噼噼啪啪”打在窗台上的粒粒冰晶,似乎都在诉说着冬的心事。
第一讲-从多角度描写一个细节
第一讲从多角度描写一个具体细节瀚海语文王老师课堂本节课包含4个问题1.多描写,少叙述:化叙述为描写2.一个片段只写一个重点3.从四类角度展开描写4.符合角度组合的要求一.多描写,少叙述先比较两个片段从我三岁第一次接触二胡,我就对二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那时我每天晚饭后,我都会乖乖地做在板凳上练琴,时间不长我就能拉出《小星星》等几首简单的练习曲。
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我都要举行一次汇报演出,板凳靠前就成了我的舞台,虽然是断断续续的演完一支曲子,但依然获得了喝彩。
修改为:舞台·清冷“君君,拿出你的二胡,给二姑和姑父,表演表演,你不是刚学会了《小星星》吗”妈妈的语气商量中夹杂着命令。
我心下一乐,又发愣:表演我这两下子,能叫表演嘛身子刚站起来,却没有动。
“去呀!傻孩子,傻站着!”我步履“蹒跚”,拿出二胡,装着大师的模样,坐在客厅的小板凳上。
心理一阵阵发怵,调弦的手不禁微微发抖。
“不着急,慢点来。
”一向和蔼的姑父给我鼓励。
琴声响起,似青蛙过河,呜呜啦啦。
由于紧张,一会重复一个音,一会修改一个错,断断续续。
一曲终了,直感到背脊心里都冒汗。
为了找个台阶下,我强装微笑。
一家人听着,只有妈妈和姑父,伸出手掌拍了两下。
此刻,我的舞台,在客厅,其乐融融,却冷冷清清。
小结:1.记叙:记叙是记载事情的前后经过或述说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其重点是陈述过程。
2.描写: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细致入微、特色鲜明、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描述对象的状态、情貌生动、具体地描绘、刻画出来。
其重点是使对象生动、形象,使对象的特征突出!王老师分析:记叙的特点:有明显的时间流动。
写了好多“点”。
没有一个点写具体。
展现六要素的完整性。
描写的特点:抓住一个具体的“点”来写。
写得非常具体有形象感。
可以做到生动。
二.一个片段只写一个重点同学们看下面两则作文的片断:片段一(无重点)小时候,我的身体非常弱,在冬天,不是感冒就是发烧。
人物描写作文教学教案
人物描写作文教学教案第一篇:人物描写作文教学教案人物描写作文教学教案篇一:写人作文教案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语文课本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各有特色,各具性格,给我们这些小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而我们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如:老师都有着满头白发,小伙子都是浓眉大眼,人物缺少活动,缺少人物特征,所以针对学生刻画人物形象的单一性,空泛性,我设计了这节课的主题:观察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我确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去体现人物的人性特点。
同学们,老师曾经也给同学讲过写人作文的基本步骤,现在我们回忆一下:第一、细心审题,弄清题意。
第二、确定好所写人物的思想品德。
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第三、依据要表现的品德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写。
选典型的材料:最能说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材料。
第四、据所选材料的情况,按时间或材料类别布局。
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选择最能表现突出人物形象的来写第五:修改、交流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探究如何写好人物作文。
二、新课第一课时学习“肖像描写”1.使学生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学会观察人物外貌的方法:遵循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等,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人物最突出的部位。
3.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笔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了解和学习人物肖像描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描写,突出人物个性。
引导学生自主批改习作,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
一、导入:展示照片,设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肖像描写:就是给人物画像,即把人物的外部特征第二篇:作文—人物描写教案作文训练-人物描写〖教学目标〗1.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
2.掌握运用人物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性。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带教学反思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通过赏析经典美文与分析习作相结合,培养想象与联想能力。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课前准备1.如果让你在校园内,或在你家附近,观察一处景物,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什么新发现。
把这些观察角度和观察结果写下来。
字数不限。
2.找出你以前的写景作文,根据“多角度描写景物”的要求进行修改,尽量多增加一些描写角度,丰富文章的内容。
不少于500字。
3.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展现了秋天的画卷。
你的家乡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灿烂的田地?是天边的山岭,还是高远的蓝天?或许一片落叶让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让你发思古之幽情?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
不少于500字。
教学过程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写想象虚景。
通过多个角度描写景物,景物特点能展现得更加充分,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景物,全面了解景物的主要特点。
2.增加一些描写的角度,力求具体生动。
3.写秋之景,立体地感受景物之美,并适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1.立足一点,多角度观察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做细致描写。
例如《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多角度描写景物
1、多角度描写景物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因事物状态不同,观察顺序也不同。
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时候,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或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构成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按事物不同特点进行观察。
例如我们可以仿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景的顺序来写,也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材料,更可以用童话等形式来表现主题。
我们知道观察离不开思考,只有用心观察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只有学会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角度地写景状物,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来。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我爱家乡的——》、《我的家乡》题意,不但要将××的特点写出来,还要注意在描写××特点的词时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为了写的更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
例如:看!那呼呼的西北风吹到脸上似刀割一样痛。
然而,雪松并没有被寒霜冰雪所征服、所吓倒。
它依然挺直身体,昂起了头,迎接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
选自《我爱家乡的雪松》3、适当地运用合理的想象,引用民间传说或谚语等也可以达到写具体的效果。
三、赏析【优秀习作】《我爱家乡的小河》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
记得小时候,妈妈领我到河边去玩儿,我指着哗哗的流水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水往哪里流哇?”妈妈笑着说:“这是‘土河’,水向东流入大海。
”从此,“土河”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就像岸边的小树一样,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长大。
春天到了,我看河里的冰雪融化,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
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
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
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上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
河堤上绿树成阴,河滩上瓜果满园。
放了学,我们有时还到小河里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
白皮的脆瓜,花皮的甜瓜可好吃了。
语文七年级上册作文观察的角度和方法——描写
单元教学目标 1、细致观察,生动描述事物,抒 发感情的写法。 2、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并抓住 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3、恰当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思维方 式,合理安排文章的写
写作要点
1、调动回忆,走进自然。 2、明确主题(立意)。 3、明确感受的基础(筛选材料)。
写作技巧二
要有合理的顺序。描写景物要按一定的顺 序,一层一层地写。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 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写;有的按照时间的变换,由早到晚、一 年的四季来描述景物。但不能像列清单一 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 有重点地写。
写作技巧三
、选择好的角度观察。首先要确定观察点, 观察点有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两种方法, 定点观察也有平视、俯视、仰视、近视、 远眺等很多种,移步换景是不断变换立足 点的观察方法。
绵绵的思 秋,凝造出浓浓的离绪别愁,我静静地看 着你,送你前行。你踏着夕阳,和着月色, 踏着如思的惆怅,悠悠地离开了,只留下 一首无韵的小曲,缠绵在我凄凉的心房。 深邃的天空中隐着我的希望,朦胧的雨曾 把它淋湿,凋零的叶曾把它深藏,寂寂的 夜曾让它迷失。我知道,失去的童年不会 再回来,逝去的友谊也不会再镜圆。这个 季节属于我,属于秋,我只有悄悄地告诉 它,让它帮我藏起新的愿望。
【整体评析】应该说,这是一篇关于秋天 的很是难得的美文佳作。虽然文章在感情 上略带些伤感,但对秋景和自己的感受的 描述却很是细腻真切,加上独特的小标题 并列式绘景抒情的结构模式,这就使文章 有了极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很容易引发 读者心灵的共鸣。
范文——这个季节属于秋
这个季节深匿在一种静谧中,它属于秋。 一段梦曾被我埋下,但它却已随风飘逝, 随雨滴落……【眉批:诗一样的语言,营 造出了诗一般的意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实际的文章写作中,人们往往会把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结合起来运用,这样 写来,景物丰富多彩而又层次井然。
逻辑顺序:优势是能面对较为复杂的写作对象,充分彰显作者的写作意图。
7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例如,我们描写“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 校园一个局部进行描写,可以由远及近,也可以由高到低等。
春天的 和
的特点
4
观察
景物的特点 “个性” 景物的“细微”之处
例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
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
第一步 确立好“观察点”
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上个,要学会变换观察 角度,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就像 一摄影师,把镜头一会儿推远,一会儿拉近,一 会儿俯拍,一会儿仰拍,这样就既可以写静态也 可以写动态,这样观察景物才全面。
6
如何找到景物的特点呢?
第一步
确立好“观察点”
仰观“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 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例如,朱自清《春》对春花的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把果
树人格化,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人 们熟知的“火”“霞”“雪”来比喻盛开的花朵,让读者感受到了花儿的鲜艳 和勃勃生机。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 是由“花”放飞了想象,由眼前的“花”想到了将来的“果”,把读者带到了 鲜果满园的丰收季节。
初中描写手法教案
初中描写手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描写手法,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描写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丰富写作表达。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描写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 常见描写手法的特点和运用3. 描写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4. 练习和拓展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技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描写手法:介绍常见描写手法,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等。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描写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3. 欣赏文学作品:挑选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其中的描写手法,培养审美情趣。
4. 写作练习: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描写手法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5. 互动评价:让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描写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描写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运用描写手法,提高写作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描写手法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进行评估。
2. 学生运用描写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通过作文批改和展示进行评估。
3.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反馈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生的写作教材,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实例。
2. 文学作品:挑选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写作练习题: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写作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描写手法。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互动性。
2. 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写作技巧。
4. 适当增加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写作教案: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写作教案:
中学课堂教学教案:学习描写景物授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
时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通过赏析经典美文与分析习作相结合,培养想象与联想能力。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通过赏析经典美文与分析习作相结合,培养想象与联想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研讨精读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文题展示你家乡的秋天有哪些富有特征
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
实,还是那金黄灿烂的田地?
是高远的蓝天,还是天际处的
山岭?是壮丽的落日,还是初
升的朝阳?或许一片落叶会让
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会让你抒发思古之幽情?细
细观察,细细品味,以《秋天
的赞歌》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
初中语文写作(作文)专项指导第六单元写作 多角度描写景物 主课件
(味、触、视、听、嗅觉等) • 4.动静相结合 • 5.多种修辞方法相结合 • 6.选择恰当的观察点多角度描写 • 7.描绘景物的形声色
《三 峡 》
夏天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正面描写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侧面描写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氛。 提示:要注意时间与季节的特征。
比较:同样写冬景,有什么不同?
冬景(一)“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作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 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描写的冬天,更主要的原因是显示 “农村破 败和农民的凄苦”这一写作目的。
冬景(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太阳底下 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 醒……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 然害了羞,微笑着露出点粉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 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 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 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 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 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节选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彩又等酸又,甜从,而色味使都Hale Waihona Puke 比景桑 物长有吟形”,可蟋感蟀的,“弹
葚要好得远。
琴”,是声音,“又
• —有—声鲁迅有《色从,百草艺园术到三魅味力酸更又强甜”烈是。味道。景
书屋》 物明丽,从中蕴含着
写景作文教案
写景作文教案
教案:
主题:写景作文
教学目标:
1.了解写景作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素。
2.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描写能力,提高写景作文的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张美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步骤二:讲解写景作文的特点和要素(10分钟)
教师给学生介绍写景作文的特点,如描写事物的外貌、气氛、感受等。
然后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要素,如人物、地点、时间、气候、景物等。
步骤三:示范写景作文(15分钟)
教师示范一篇写景作文,学生可以参考示范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步骤四:师生共同完成一篇写景作文(20分钟)
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一个具体的场景,如公园、海滩等,然后一起描写这个场景,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来表达。
步骤五:学生独立完成写景作文(25分钟)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独立完成一篇写景作文。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词汇供学生参考。
步骤六:作文交流和评价(15分钟)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写景作文,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点评,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步骤七:总结(5分钟)
教师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写景作文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写景作文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写作要素和技巧。
同时,通过相关的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前文许多处由观 景自然产生的联想, 抒发了观景时的感悟。
结尾总结全文,深化 主旨。
范文引路2 家乡的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秋天都是美的。可是,家乡的秋天,却总有一种他乡不能超越的 美。
家乡仲秋的晨昏是美丽的。东方一轮才捧出,满眼风光胸臆开。晨熹中,天地一色, 清秀无比。环形河中,荷叶上大滴的露珠像璀璨的夜明珠一般发出炫目的光。整个河 面金光万点,灿若一位刚出浴的绝色佳人,使人一见生情,神魂颠倒,采莲大姐轻荡着 小舟,时而缓缓地穿越拱桥,掩映于一片荷花绿叶之中;时而箭一般地射向河中心的 小亭,和惊起的鸭鹅嬉戏。田野里,清香的泥土气息不时地随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写作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景物,抓住特征。写景时要有所取舍,要抓住最能代表家 乡秋天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
2.合理想象,丰富画面。家乡的秋天的画卷上景物丰富,我们的 描写不能只是“拍照片”,还要借助多种修辞方法进行想象、联想,让画
面“活”起来,“动”起来。 3.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描写时也要渗透某种感情,做到寓情于
2、移步换景观察
古语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移步换景”观 察有两种方式:①对同一景物作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的观察;②对 不同景物作移动观察。
3、时间变换观察
因为同一处的风景,时令不同,哪怕是朝暮不同,都会引起景 色的变化。
示例: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 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 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 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 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 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 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初中场景描写 教案
初中场景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场景描写的基本技巧,包括观察、描绘、情感融入等。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场景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场景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场景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 场景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校园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场景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场景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 教学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场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描绘、情感融入等。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场景描写,并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写作实践:教师布置一道场景描写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
6. 作品展示: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场景描写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场景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写。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对于场景描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写作水平,检验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场景描写。
3. 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校园场景图片。
2. 场景描写的相关书籍和文章。
3. 写作练习题。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写。
2. 教师在示范和指导过程中,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角度描写景物
多角度描写景物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19年第27期【技法导入】要想全面细致地描写景物,就得充分调动起多种感官,去感知,去体验。
写作时,可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将所状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表现出来;也可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将自己或他人对所状之物的评价及感受表述出来。
通常情况下,写景的角度包括:景物的形状、声音、色彩、味道;遠眺、近看,俯瞰、仰视,正面、侧面,静态、动态,整体、局部等观察顺序;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角度等。
写作时,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仔细观察,积累生活素材要想让丰富的生活成为文章的源头,就必须对事物进行观察。
观察时,可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也可按照时间顺序,对所状之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观察;还可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凸显所状之物的特征。
二、妙用修辞,增添景物情韵我们以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中对春雨的描写为例进行讲解: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选段中,作者抓住春雨里景物的色彩、情态等特征,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进行精心描绘,侧面体现出春雨轻柔、娇媚的特点。
如“丝帘”“彩棱镜”这两个词,本身就能让人们眼前一亮,可作者竟还觉得不够,又运用了更加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手法进行描写,化静为动,营造出了优美的意境。
三、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在绘景状物的过程中,应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入手,把景物的形状、色彩、声音、味道、软硬冷热等特征生动描摹出来;如果在描写景物的形、色、声时,能动态地展现其变化,就会使作文内容更显充实。
2022年部编版语文《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精品教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通过赏析经典美文与分析习作相结合,培养想象与联想能力。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课前准备1.如果让你在校园内,或在你家附近,观察一处景物,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什么新发现。
把这些观察角度和观察结果写下来。
字数不限。
2.找出你以前的写景作文,根据“多角度描写景物〞的要求进行修改,尽量多增加一些描写角度,丰富文章的内容。
不少于500字。
3.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展现了秋天的画卷。
你的家乡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灿烂的田地?是天边的山岭,还是高远的蓝天?或许一片落叶让你感慨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让你发思古之幽情?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
不少于500字。
教学过程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方: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写想象虚景。
通过多个角度描写景物,景物特点能展现得更加充分,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景物,全面了解景物的主要特点。
2.增加一些描写的角度,力求具体生动。
3.写秋之景,立体地感受景物之美,并适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1.立足一点,多角度观察就是选一个适宜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做细致描写。
例如《答谢中书书》,仰观“顶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那么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多角度观察》优秀教案
课题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多角度观察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1、立足教材。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重要资源,借鉴课文的写法就是打开读写结合的通道,是提升学生作文品质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2、方法探究。
赏析课文的写作之美,不仅能让学生感悟祖国语言之美之巧,更是探寻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3、以观察推动写作。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多角度观察能有效解决七年级学生写作中的两大问题:写作的充实性和细致性。
4、教学中,写作提纲与写作模块的实施能有效减缓写作坡度,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5、教师的现场下水作文不仅能足够吸引学生,更能现场化、直观地引领学生掌握写作思路。
6、小组合作互助的写作学习模式,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效率的目的。
教材分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实践。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三篇现当代散文和四首古诗词。
这些古今名篇描绘了优美的四时之景,抒发了真挚热烈的情感,营造了美好而深远的意境。
编者意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激发审美情感、提升精神品格。
同时,学习这些经典诗文,有助于学生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学习习惯。
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本单元的写作实践。
编者这样安排是希望在前四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此次写作实践,整合前四课所积累的知识,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细心感受神奇瑰丽的大自然,用心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并借鉴课文的语言和写作方法,从中吸取精神和写作营养,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信心。
学情分析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能力、写作能力也有所提升,学生逐渐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学生学习热情高、积极性高。
景物描写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4、景物描写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多角度描写景物一、学情分析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怕写写景类的作文,虽然说观察了,景物在心中,但美景在心中,笔下难展现,这是普遍现象,这是学生和老师普遍头疼的问题。
于是,教会学生描写景物的方法在现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训练目标1.培养观察景物的能力,做到细致观察。
2.学会抓住景物特征,层次清晰的进行描写。
3.学会准确运用词语和修辞,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4.学会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训练难点1.抓住景物特征,层次清晰的写景。
2.运用修辞,多角度写景。
四、训练流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经过南方一个叫通州的小镇,想到北方也有个地方叫通州,于是写出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随后,让臣下对下联。
众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甚至有人关起门来翻了大量的资料,但对出的下联乾隆都不满意。
这时,乾隆手下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在通州的街上转来转去,他发现这地方有许多的当铺,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乾隆听后,拍手叫好,赏赐了许多珍宝。
其实,这位默默无闻的人之所以能妙对且受赏,就在于他的观察揣摩,抓住身边事物的特点。
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用一双慧眼观察身边的事物、景物。
(二)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鲁迅先生曾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
观察小鸟怎样飞翔、清晨的小花开放时的姿态、闪动着繁星的静谧的夜……要注意观察景物变化的过程,比如树木什么时候抽出新芽,什么时候枝繁叶茂,什么时候赤裸着树干。
要善于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比如花,有的艳丽多姿,有的清香四溢;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
观察是描写景物的前提。
(三)欣赏图片,自由描述。
古时有位画家叫做厉归真,他酷爱画老虎,曾住到有虎出没的山林里,躲在大树上仔细观察虎坐、卧、跑、跳的动作,反复进行描摹。
丁香结教案
课题:丁香结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 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2. 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3.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学习重点: 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作者先写了生活中见到的丁香花,从颜色、形状、香味等方面进行细致描写。
接着作者从丁香结发散开来,用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
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展示:小组展示,选出佳作,全班展示。
六、总结提高:盘点知识点的收获
师小结:近代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如此,借助景物描写定能为你的文章增色,为你的情感添彩!
七、作业布置:任选教材“写作实践”中的一道题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反思:
二、观察图片
引导学生明确写景要做到:
1.抓住景物
2.抓住特征Leabharlann 三、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多媒体出示)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八年级“读写”结合:多角度描写景物
——描写的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景物在记叙类文章中的作用。
2.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地描写景物;
过程方法:
1.通过教师的引导,以课文为范本让学生掌握如何选用感官角度和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景物。
2. 通过两两交流、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与评中理解体会,不仅理解作文,也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3.注重启发、示疑、引导、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描写景物的实践中去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学会多角度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教学环节:
一、导入写作,激趣引思: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风景各不同,这样的美景如何在我们笔下写活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写景的方法――多角度描写景物。(板书)
学生交流讨论,后全班总结写作方法:
1.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2.虚实结合
3.人的各种感受相结合
4.动静相结合
5.各种修辞手法相结合
学习本册第六单元课文,加深理解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四、点评名作《荷塘月色》片断
五、我写我练(课件展示图片)
要求1:绘好色彩
要求2:动静结合
要求3:修辞手法
我评我点:按照所学的写景方法,评点同桌的写景片段,写出优点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