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东县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发展设施农业是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通过介绍如东县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设施农业;问题;对策;江苏如东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是县委、县政府从如东县实际出发,制定的一项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的战略决策。

近几年来,如东县设施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践证明,发展设施农业是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010年,全县新增高效农田1.02万hm2,其中新增设施种植面积3 560 hm2;新、扩建掘港天山、联丰、河口荷园、大豫东凌港、丰利绿风和掘港春之韵20 hm2以上设施农业园区6个,面积173.33 hm2;兆盈、如泰、新豫、新海诚等一批万亩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1如东县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如东县规模化发展设施农业刚刚起步,虽然设施农业大棚数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农户所选择的种植品种单一。

随着设施农业面积的增大,必然对市场需求造成影响,造成效益下滑。

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待于提高,对发展设施农业增收的潜力认识不深,要做大做强设施产业仍存在许多的障碍。

目前,该县发展设施农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思想观念落后
高效农业不同于常规的传统种植,需要基础性投入较大,尤其是起步投入较大,生产过程都是细活,技术要求高,客观上存在着市场风险。

因此,在该县一些地区和一些农民中还存在小富即安的传统农业思想,担心投本大,难以及时收回,或担心技术难以掌握,生产效益低,怕吃苦,不愿意创新,不愿意承担风险。

抗市场和自然风险能力较弱,缺乏建设棚室的积极性。

1.2土地瓶颈制约
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首先需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而种粮效益持续上升影响到土地流转。

近几年来,由于中央、江苏省对粮食种植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加之粮价的不断上涨,农民种粮的效益持续上升,农民不愿流转土地或要价过高,也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

1.3资金扶持不足
设施农业作为高投入、高标准、高产出、高效益、低消耗的优势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政府扶持资金有限,社会参与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虽然如东县的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在资金上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但由于如东县财政底子薄弱,对设施农业的奖励力度与其他县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镇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仍然欠账较多,同设施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属杯水车薪。

农户贷款难度加大,但信贷门槛较高,贷款担保手续繁琐,限制条件多,且农民承包的土地和房屋不能抵押等,小额贷款难,往往造成在农户最需要投入的时候缺少资金,制约设施农业向较高层次的发展。

1.4服务体系滞后
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技术装备。

目前,如东县很多园区业主不熟悉设施栽培技术,园区建成后对如何发展配套的高效农业缺乏明确的思路和措施,导致效益不好,制约了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

加之,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熟悉设施栽培技术人员较少,技术装备也不完善,很难适应高效规模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

1.5缺乏特色产品
个别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存在盲目性,随意选种市场销路窄的蔬菜品种,造成季节性、结构性过剩,影响了收入。

如东县设施农业主要是以蔬菜生产为主,现有蔬菜产品生产仍是以大路品种为主,蔬菜品种结构趋同现象较为严重,同一品种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势必影响价格。

而附加值高、效益好的花卉、林果、水产等生产规模小,没有形成多元化的生产格局。

1.6市场信息不畅
目前,如东县现有的龙头企业与农民经纪人队伍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辐射面不广,许多产品未能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同时,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民对市场信息等渠道了解不畅,由于信息不灵、交通不畅等原因,农户销售蔬菜的途径主要还是靠菜贩子上门收购,价格也是由菜贩子来定,农民相对比较被动。

1.7组织化程度不高
如东县现在设施农业是小生产,大市场,缺乏稳定的、有强大拉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一家一户的农民很难找到直接销售城市的渠道,农民的利益难以最大化。

近年来,虽然如东县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比较快,但数量相对较少、覆盖面窄、层次较低,与市场发展的趋势相比还明显滞后,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蔬菜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要经过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层层加价导致最终价格翻倍增长,而农民并没有得到更多实惠。

2加快如东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推进蔬菜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列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

如东县要继续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在基础建设、品种优化、科技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积极发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市场导向作用[1]。

如东县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

2.1树立科技意识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因此,应该结合如东县实际,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是稳定基层队伍。

积极引导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在大学生村官中招聘和培养一批农业科技人员。

二是加强培训工作。

每年定期举办设施农业培训班,培训农业技术人员。

积极加强与县内外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来如东县举办讲座、进行实地指导。

三是要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严格按照设施农业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滴灌和微灌等生产技术,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四是巧打时间差,实施套作、间种。

如套种苦苣等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蔬菜,西红柿等一些果蔬类蔬菜可以提早育秧,促进提早成熟[2]。

2.2树立市场意识
促进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建立健全市场支撑体系,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增强发展设施农业的市场意识。

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思想逻辑和行为准则。

及时了解各地农产品需求情况,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做好市场预测和信息发布工作,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重点在于培育适应市场需求,拓展市场空间和引导消费开发市场。

二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信息在生产和流通之间的纽带作用。

利用各种媒体和举办洽谈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加大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促进销售。

三是培育农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

大力培育贮藏保鲜和运销大户,提高设施农业的市场化和组织化水平,真正实现生产环节和市场的对接与连通,在上海、苏州等城市设立蔬菜直销点,减少流通环节。

四是积极开展订单农业。

生产种类的数量及价格均依据合同而定,实行订单生产、订单销售。

2.3树立品牌意识
在加强设施农业生产的同时,切实做好产品的销售,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着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一是不断丰富产品种类。

积极引进新品种,增加设施农业中的名、优、特、稀蔬菜品种的生产比重,同时利用如东县的气候等有利条件,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生活需要,提高设施农业的蔬菜产品价值。

二是积极推广无害化栽培新技术。

提升设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实现树形象、创名牌,引导消费。

加快绿
色食品认证认定,以质量和特色占领市场制高点,真正做到有品牌、有商标。

三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集中力量培植有优势、有特色、前景好的设施生产骨干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发挥其对设施农业产业的带动作用。

四是鼓励企业投资设施农业。

扩张设施农业规模,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组织体系,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五是整合品牌。

整合现有品牌,增强设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鼓励企业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尽快做大做强设施农业产品生态品牌、原产地品牌、地理标志品牌等特色品牌[3]。

2.4树立投入意识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以确保设施农业的建设资金。

一是鼓励农民投入。

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农民可以鼓励合伙建设大棚,采取股份制、合作制方式,种植管理及收益双方协商。

二是多元化投入。

实现由农民投资建棚为主向老板、合作经济组织、村委会、能人共同投资建棚为主的转变,形成了多元化建棚,或采取“企业+农户”的方式联合建设温室大棚。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

如东县可以把能够列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基本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打捆”使用,围绕设施农业发展项目。

四是出台信贷保险等政策。

积极鼓励信用社增加对设施农业的贷款,并在贷款利息上给予优惠,在农业保险上,采取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农户上保险,让农民安心[4]。

3参考文献
[1] 蔡锐.朝阳县设施农业存在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80-81.
[2] 韩雪梅.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土地必须合理流转[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102.
[3] 强毅,周爱兰.论宁夏设施农业制约因素、突破路径及发展战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1):12-14.
[4] 刘瑞东.无公害设施农业生产影响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16-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