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_试题选择简答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_试题选择简答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_试题选择简答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A、消费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过剩

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C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D )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B )

A、重金主义

B、重工主义

C、重农主义

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C )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A、凡勃仑

B、富兰克林

C、亨利?乔治

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C )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C )

A、李嘉图

B、威斯特

C、安德森

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C )

A、亚当?斯密

B、詹姆斯?穆勒

C、萨伊

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B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

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D )

A、物品的客观效用

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

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B )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 )

A、供给最重要

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

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D )

A、约翰?洛克

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

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C )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

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

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C )

A、威廉?配第 B 、亚当?斯密

C、约瑟夫?马西

D、约翰?洛克

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 B )

A、大卫?休谟

B、范德林特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 D )

A、历史演绎法

B、抽象演绎法

C、经验归纳法

D、历史归纳法

19、奥地利学派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取决于(C )

A、生产资料的边际效用

B、生产资料内含的劳动量

C、用它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

D、用它生产出的人和产品的边际效用

20、李嘉图经济理论和哲学基础是( B )

A、休谟的人性论

B、边沁的功利主义

C、笛卡尔的方法论

D、培根的唯物主义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斯密教条”?它错在哪里?

2、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都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他们的立场有何不同?

3、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

4、“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什么?

参考答案

二、(答案要点)

1、“斯密教条”,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该教条错误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中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

2、马尔萨斯认为市场有效需求充足,产品就能顺利实现,否则就会发生生产的普遍过剩,出现经济危机。要避免经济危机、发展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保证和扩大非生产消费阶级的利益。西斯蒙第是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理论,生产扩大,绝对消费需要也随之扩大,所以从这方面讲,不能说有生产过剩。现实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源于收入不足;收入不足是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必然结果;市场与生产不适应时,就会发生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形成社会的灾难。

3、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特点都是混淆了货币与财富,以货币积累为目的。区别在于:早期重商主义主要是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是贸易差额论。马克思称前者为“货币主义”。后者为“真正的重商主义”。后者反映成熟的商业资本的经济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

1、凯里阶级利益调和论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是(B )

A、生产论

B、价值论

C、生产费用论

D、分配论

3、克拉克提出的经济学三分法,认为经济学应分为(B )

A纯粹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动态经济学 B、一般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动态经济学

C、生产经济学、分配经济学、消费经济学

D、生产经济学、分配经济学、交换经济学

4、马歇尔的代表作是( A )

A、《经济学原理》

B、《政治经济学理论》

C、《工业与贸易》

D、《财富的分配》

5、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C )

A、只包括级差地租1

B、只包括级差地租2

C、只包括级差地租1和只包括级差地租2

D、包括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6、坎梯隆的主要著作是(D )

A、《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B、《古物论》

C、《经济表》

D、《商业性质概论》

7、《蜜蜂的寓言》的作者是( D )

A、大卫?休谟

B、亚当?斯密

C、让?博丹

D、孟德维尔

8、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量的经济学家是( C )

A、威廉?配第

B、约瑟夫?马西

C、达德利?诺思

D、大卫?休谟

9、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是对别人经济思想的一种通俗化。因此可以说,萨伊这本书的基本理论来自于(C )

A、魁奈

B、李嘉图

C、斯密

D、西斯蒙第

10、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柯尔培尔是( D )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C、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1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最初是为了反对( C )

A、马克思

B、李嘉图

C、葛德文

D、西斯蒙第

12、下列经济学家中,以时间因素去说明分配问题的是( D )

A、维克塞尔

B、克拉克

C、威克斯蒂德

D、庞巴维克

13、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 A )

A、有效需求不足、B人们收入不足 C、商品生产过多 D、资本积累过度

14、西斯蒙第后期经济思想批判的对象主要是针对( A )

A、李嘉图的理论体系

B、斯密的理论体系

C、萨伊的理论体系

D、马尔萨斯的理论体系

15、托马斯阿奎纳的经济思想代表了( D )

A、农学家的经济思想

B、封建行会的经济思想

C、宗教一段的经济思想

D、经院学派的经济思想

16、19世纪70年代,提出一般均衡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B )

A、杰文斯

B、瓦尔拉斯

C、门格尔

D、维克塞尔

17、奥地利学派代表性的分配论是( A )

A、时差利息论

B、边际生产力论

C、生产三要素论

D、节欲论

18、经济学说史上在文献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著作是( C )

A、《政治经济学批判》

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19、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是( B )

A、历史归纳法

B、抽象演绎法

C、逻辑推理法

D、数学推断法

二、简答题

2、魁奈《经济表》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二、(答案要点)

2、“经济表”的贡献。魁奈的“经济表”是经济思想史上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分析的首次尝试。其有价值的创见表现在:A “经济表”把分析的出发点确定为农业部门本年内的总收成(总产品),从本年收获的分配开始循环,

表明他分析再生产的基础是正确的。B 他把资本的全部生产过程,表现为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仅仅表现为再生产过程的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把货币流通从属于资本流通,并作为资本流通的一个要素。C 把各阶级收入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消费和最终消费的关系,都包括在再生产过程中。D 把资本和收入间的流通包括在资本流通中。把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间的流通表现为下年再生产的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学者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的是( A )

A.色诺芬

B.柏拉图

C.孟克列饮

D.斯密

2.集中反映阿奎那经济思想的代表作是( C )

A.《经济论》

B.《农业论》

C.《神学大全》

D.《萨利克法典》

3.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是( A )

A.配第

B.斯密

C.杜尔哥

D.李嘉图

4.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西方学者是( C )

A.范德林特

B.洛克

C.休谟

D.李嘉图

5.马克思认为“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价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是( C )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詹姆斯·斯图亚特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6.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最先按经济标志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是( A )

A.坎梯隆

B.魁奈

C.杜尔哥

D.李嘉图

7.《道德情操论》的作者是( B )

A.休谟

B.斯密

C.李嘉图

D.马尔萨斯

8.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区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经济学家是(D )

A.亚里士多德

B.配第

C.魁奈

D.斯密

9.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包括( D )

A.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Ⅰ

C.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Ⅱ

D.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10.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当是研究财富的( B )

A.生产、交换和分配

B.生产、分配和消费

C.生产和分配

D.生产和交换

11.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一种( B )

A.由供给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

B.由消费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

C.由信用破坏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

D.由农业衰败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

12.19世纪50年代以前主张劳动价值理论的经济学家包括( C )

A.斯密、李嘉图、萨伊、西斯蒙第

B.配第、斯密、巴师夏、西尼尔

C.配第、斯密、李嘉图、西斯蒙第

D.魁奈、斯密、李嘉图、巴师夏

13.提出“经济和谐论”的是( D )

A.18世纪50年代的斯密

B.19世纪30年代的西尼尔

C.19世纪50年代的斯图亚特·穆勒

D.19世纪50年代的巴师夏

14.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是( C )

A.抽象演绎法

B.历史归纳法

C.经济实证法

D.历史起源法

15.“时间就是金钱”这句名言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 A )

A.本杰明·富兰克林

B.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C.亨利·凯里

D.亨利·乔治

16.下列哪位经济学家是美国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 D ) A.施莫勒

B.克拉克

C.汉密尔顿

D.凡勃仑

17.奥地利学派认为,价值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是( C ) A.有用性和可转移性

B.稀缺性和可转移性

C.有用性和稀缺性

D.稀缺性和可交换性

18.数理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以下哪三位经济学家?( C ) A.门格尔、维塞尔、庞巴维克 B.罗雪尔、克尼斯、希尔德布兰德 C.杰文斯、瓦尔拉斯、帕累托 D.维克塞尔、威克斯蒂德、克拉克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理论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 D )

A.富兰克林

B.凯里

C.凡勃仑

D.克拉克

20.马歇尔的经济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是赞成( B )

A.国家社会主义

B.渐进的社会改良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二、简答题

1.法国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简述斯密的分工学说。

参考答案

二、(答案要点)

1、封建性外观;关于自然秩序的思想;重视农业的观点。

2、分工和交换学说是斯密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A、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分工的优越性所在。他认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在于:(a)分工使劳动的技巧增进、促进了操作的专业化、简单化,使工人能很快掌握和提高技术,提高劳动熟练程度。(b)分工专业化可节省工种、工序转换的时间。(c)分工使操作简化,为那些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提高效率的工具与机械的发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B、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他认为这是分工的缺点。这种思想直接来源于弗格森。斯密认为,分工使工人常年累月从事单调死板的活动,损坏了工人全面的活动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这既造成不平等,也对人的健康不利。

C、分工产生的原因。分工是从人的交换本性产生的。他认为,人类的利己心产生交换倾向,而交换倾向导致分工。这是“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斯密否认分工是由人们头脑中发明出来的。这具有一定的客观意义。但他把分工归因于人类本性的交换倾向,这是错误的,也是颠倒因果的。历史上,分工先于交换;理论上,分工导致占有制的变化,然后才可能谈到交换。

化为投资,因而不会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一.单选:

1.在中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孟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2.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的阐述劳动价值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威廉·配第)3.斯密把资本概念普遍化并第一次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4.萨伊提出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三分法)

5.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一种(由消费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

6.李斯特政策主张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生产力的政策问题)

7.“重商主义”名称最初是由(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

8.《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学者(柏拉图)

9.边际效用价值论基本观点的最初提出者是(戈森)

10.最早提出建立“纯粹经济学”主张的是(萨伊)

二.判断并改错:

1.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工业中。()2.奥地利学派认为,价值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是有用性和可转移性。()3.经济学说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方法论”大战是发生在新历史学派与数理学派之间的大战。 ( ) 4.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内容是边际效用论。()5.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古典经济学家是魁奈。()简答题:

1.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

2.简述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主要内容。

3.法国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简述“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并对此评价。

三.答案:

1.判断并改错:

1)×外贸中

2)×有用性和稀缺性

3)×是新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

4)×是均衡价格论

5)×西斯蒙第

得其所,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

3.简答题:

1)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

答:重商主义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早起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1】相同点:早、晚期重商主义都认为,一切经济生活和政策主张都是为了攫取金银,增加财富;在政策主张方面都主张国家

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保护和发展对外贸易。

【2】不同点:早起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表现为“货币差额论”,

即主张行政干预的方法,保证从国外进口金银。并严禁金银出

口和货币外流,以利于金银的积累;晚期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表现为“贸易差额论”,即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实行

保护性贸易政策,鼓励输出,限制输入,强调多卖少买。

2)简述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私密的国际分工的理论。

李嘉图认为,当两国的生产力水平不等,甲国生产任何商品成本

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处于绝对劣势。在这种情况

下两国两国仍然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每个国家都应生产和

输出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样都可以节约劳动使各国的资

本和劳动都用在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使之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

的分配。

3)法国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魁奈。

【1】他的理论体系是以“自然秩序”思想为基础的,认为人

为秩序必须适应自然秩序,否则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

【2】只有农业才能产生“纯产品”,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

所以国家应重视农业。

【3】生产阶级是最重要的阶级,应发展资本主义大农业,实

行地租单一制。

4)简述“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并对此评价。

答:“萨伊定律”涉及萨伊销售论(实现论)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指“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其论据为:产品是由产品购买的,评价

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以后都影响很大,它反映了生产对销费的决定作

用,但否定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是片面的,同时由此否定社会不会由

于生产过剩而发生经济危机,也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普遍信奉的

教条,历史发展证明也是错误的。

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题

重商主义:一方面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性商业的兴起,另一方面在英国为首的西欧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期出现的经济学说(经济思想)及经济政策的总称。 萨伊“三分法”:最先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为了经济学的内容划分和体系的构建尊定了基础。 “戈森第二定律”: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人们对某种物品的需要,随着需要的不断被满足,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逐渐递减,知道最后达到饱和状态;2、边际效用相等规律,由第一个规律派生的,指在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达到最大限度享乐的方式。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要从一定量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必须把它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得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他还认为,当环境使人发现新的享乐,通过自身的改进或影响外部世界就有可能增加他的总享乐。就是说可以增加新的享乐的途径。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现有商品量中那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加量或次一可能加量的效用程度。随着一个人拥有的商品数量的增加,最后效用程度是逐渐减少的。价值的大小就是取决于最后效用程度的大小,即边际效用的大小。 斯密的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对以后的政治经济学影响甚大。 代用原则:生产者的知识和经营能力所及,他们在每一场合下都会选择最适合的生产要素,使这些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总和,一般都小于可以用来替代它们的任何其他一组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总和。 菜单成本:菜单成本:菜单成本指零售商对价格调整时所产生的成本负担。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通报改变价格的信息和理由;所有这一切都会引起一笔开支和费用.虽然菜单成本的数值并不大,但是,如果菜单价目表变动的次数很多,那也会给厂商带来一些不利之处,如使顾客感觉不快和麻烦等。 信贷配给:是指在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因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到平衡。 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工资粘性指工资不能迅速调整。 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1)对获取和增加货币财富方法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2)对生产的态度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忽视生产。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生产→重工主义。(3)对货币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主要是把货币看做贮藏手段,以贮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财富。晚期重商主义:开始把货币看做货币资本以及在运动中自我增值的手段,主张把货币投入流通以带来更多的货币。 重农学派学说的特点:⑴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认为只有农业才会创造财富。坚决反对重商主义。⑵把“自然秩序”的学说作为整个学说的基础。他们认为凡是符合自然秩序的社会都会健康发展,反之,违反自然秩序社会就会处于病态。⑶他们的学说带有浓厚的封建外观,重农学派的学说虽然在本质上看是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但从表面上看却有着一块封建招牌,他们把自己说成是封建阶级的代言人,把希望寄托于“开明君主”的身上。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1)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劳动作为商品,也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有它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2)工人及其家属的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3)给劳动者高工资。主张“劳动工资是勤勉的奖励”,给劳动者以较高的工资。

经济学说史简答综合

简答综合 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 (1)社会财富观念 (2)财富源泉的观点 (3)强调国家的作用 (4)奖励人口增加,强调劳动投入 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比较 相同点: A.研究对象都是流通领域,研究方法都是把经济现象同商业实践结合,研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货币财富的积累 B.都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拥有货币的多少是一个国家富裕程度和实力大小的标志 C.都认为财富的来源是流通领域对外贸易顺差,增加货币财富的保证 D.都认为对外贸易应遵循多卖少买原则,保持贸易顺差 E.都认为工业生产是为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服务的 F.都认为国家应积极的干预经济生活,这是保持贸易顺差的必要条件 不同点: 主要是如何保持对外贸易顺差,增加财富A.早期:特别重视多卖少买中的少买,禁止金银货币出境 晚期:重视多卖,国家允许金银货币出口马克思主义称早期为货币差额论,晚期为贸易差额论 B.早期:对于商品生产,工场手工业发展并不关心晚期:十分重视商品生产和工场手工业发展,而且还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促进出口商品生产,马克思主义称早期为重金主义,晚期为重工主义 C.早期:特别重视行政法律手段晚期:更多运用经济手段(关税政策:保护关税) 柯尔贝尔重商主义政策 ⑴积极扶持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建立国营工厂 ⑵改善国内商业,促进本国工商业发展。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⑶建立海军舰队和大型商船队,进行殖民扩张,发展远洋贸易。 ⑷禁止法国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输出国外,同时又准许粮食和农产品输入。 柯尔培尔的主要特点是采取各种办法鼓励本国出口手工业的发展,为出口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柯尔培尔的政策虽然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发展,但有片面性,压制和冷落了农业,从而遭受到封建势力和社会其它人的反对。资产阶级也不满意,因为农业落后也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柯尔培尔的政策最终遭到破产。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 1.劳动价值论:交换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即交换的比例由部门劳动时间的比例决定。通过自由竞争,使得劳动得以按正确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交换价值就得以由各部门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相当于马克思的第二层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 2.财富论(1).财富的性质和来源财富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物品。财富只能来源于生产。农业是财富的最初的直接的来源。货币不是财富,货币的数量与一国的富裕无关。财富的分类:工业品和农产品、必需品和非必需品(2).法国财富不足的原因原因之一是国家实施禁止谷物输出和维持谷物低价的政策。禁止谷物出口——压低谷物价格——农业收益减少加上税收负担——地租减少——地主对工业品的需求减少;农民收入减少——压缩对工业品的需求。这两个方面,都限制和阻碍了工业的发展。原因之二是消费不足。 3消费理论 (1).消费与收入。“消费和收入只是一种同一样的事物,因此,破坏消费就是破坏收入”。法国“公共收入减少的真正原因是消费的不足”。消费不足的原因在于税收制度。税收税收的随意性和税收的不公平。(2).消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社会经济各环节相互联系,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3).反对崇尚节约的思想: 4整体均衡和自由放任思想1.整体均衡:国民经济中的各个行业是“相互关联彼此不可或缺的”。“一个国家的各种职业,无论是什么,都是互相为用和互相支持的,这不仅为了供应彼此的需要,甚至还为

经济学说史考试重点名词解释等

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 2古典经济学? 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 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3重农主义?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 4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在继 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一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5戈森定律? 戈森定律是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其内容就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戈森认为: 1.人类为满足欲望和享乐,需不断增加消费次数,而享乐因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享乐为零时,消费就应停止,如再增加,则成为负数,使享乐变为痛苦。2.假如有人在几种享乐之间有选择自由而无充分享受的时间,则不论这几种享乐起初的绝对量如何不同,要取得最大的享乐总量,必须在他们之间依次消费其享乐量(个量)最大者,直到各种欲望之数量(个量)彼此相等为止3.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多的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6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马歇尔用商品的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认为均衡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而需求价格的决定和供给价格的决定有很大的区别,他通过对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提出均衡价格论,指出在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产量和价格也同时达到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是由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是由商品的均衡价格衡量的观点,这是马歇尔庸俗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7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理论?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相对抗. 认为利息相对现在财物和未来财物的主观评价的差额。从需求的角度.认为同样数量的现在物品比未来物品更有价值,价值时间差的存在使放弃现在换取未来价值必须给予利息补偿。从供给的角度看,利息主要来源于迂回生产的多产性,即迂回生产比直接生产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但耗费的时间较长,利息就是这种时间的间隔。(他的理论基础是:不同时期的需要与资力不同,对将来欲望及其满足手段的评价较低;现在财富比将来财富具有技术优越性。庞巴维克的理论所依据的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以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是(),福利经济学之父是(),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2、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理论是(),科斯论证了企业本质,并提出了()的概念,亚当?斯密在1176年完成《国富论》,它的基本思想是()。 3、亚当?斯密提出了四大赋税原则分别是()、()、()、()。 4、萨伊定律是指(),凯恩斯定律是指()。 1)中。2 3 4 D、拉弗 5、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A、罗宾逊 B、萨缪尔森 C、卢卡斯 D、拉弗 6、亚当?斯密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是()。 A.政府管制 B.自由放任 C.宏观调控 D.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7、古希腊思想家中谁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不同()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色诺芬 D.苏格拉底 8、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着作是() A.《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批判》 9、魁奈认为,纯产品是() A.商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B.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 1 2 3 4 5 6 7 8 9 ? 1 2 3 4 1 2、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点是什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威廉?配弟、庇古、熊彼特; 2、均衡价格论、交易成本、经济自由; 3、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4、供给会自行制造需求、需求会自行创造供给; 5、享乐递减定律、享乐均等定律、享乐扩充定律;

经济学说史_试题选择简答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A、消费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过剩 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C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D )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B ) A、重金主义 B、重工主义 C、重农主义 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C )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A、凡勃仑 B、富兰克林 C、亨利?乔治 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C )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C ) A、李嘉图 B、威斯特 C、安德森 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C ) A、亚当?斯密 B、詹姆斯?穆勒 C、萨伊 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B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D ) A、物品的客观效用 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 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B )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 ) A、供给最重要 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 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D ) A、约翰?洛克 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 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C )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 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 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C ) A、威廉?配第 B 、亚当?斯密 C、约瑟夫?马西 D、约翰?洛克 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 B ) A、大卫?休谟 B、范德林特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 D ) A、历史演绎法 B、抽象演绎法 C、经验归纳法 D、历史归纳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汇总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3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答:(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如何正确看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答:(1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 (2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 4.什么是劳动、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 答: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什么是生产资料?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答: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6.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答:(1 )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 )构成生产力的因素。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还包括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经济学说史_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A、消费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过剩 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C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D)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B ) A、重金主义 B、重工主义 C、重农主义 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 ) A、凡勃仑 B、富兰克林 C、亨利?乔治 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 A、李嘉图 B、威斯特 C、安德森 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C ) A、亚当?斯密 B、詹姆斯?穆勒 C、萨伊 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B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 A、物品的客观效用 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 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供给最重要 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 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A、约翰?洛克 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 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 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 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要点

09级《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 一、题型: 单项选择题(40分)、判断题(10分)、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4个,20分)、论述题(在两题中任选1题,10分) 二、名词解释的答题要求: 1、基本概念(定义); 2、简要内容陈述(代表人物); 3、基本评价。 三、简答题:答出基本内容的核心要点,不必详细解释,但内容要完整。 四、论述题:既要阐述其基本内容,又要略作评论分析。答题一般不少于300字 各章的复习要点: 第三章重商主义 1、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 2、晚期重商主义在英国和法国的主要代表人物。 3、柯尔培尔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 4、主要名词: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贸易平衡论 第四章配第的经济学说 1、威廉·配第的主要经济理论: 包括方法论、价值论、分配论、货币论等。 第五章布阿吉尔贝尔与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布阿吉尔布尔与坎蒂隆 2、重农学派的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3、自然秩序学说及其在重农学派理论中的作用。 4、魁奈《经济表》的主要理论贡献。 5、主要名词:重农学派、自然秩序、年预付、原预付、纯产品 第六章斯密的经济学说 1、为什么说斯密经济理论思想的核心是经济自由主义? 2、斯密的价值学说的理论贡献及其庸俗观点。 3、主要名词:《国富论》、三大阶级与三种收入、“看不见的手” 第七章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1、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贡献及其缺陷。

2、李嘉图的分配论的主要观点,及他的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见解的重要意义。 3、主要名词:比较利益说 第八章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1、西斯蒙第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 2、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论观点。 3、主要名词: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第九章马尔萨斯和萨伊的经济学说 1、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及其错误。 2、马尔萨斯价值论和危机论的基本观点。 3、萨伊有关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4、“萨伊定律”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5、主要名词:三分法、三位一体公式、萨伊定律 第十章西尼尔、巴斯夏和穆勒 1、西尼尔“忍欲说”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2、巴斯夏“经济和谐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3、约翰·穆勒关于商品的分类和各类商品的价值决定。 4、穆勒提出“两分法”的理论依据——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 5、主要名词:服务价值论、经济和谐论、忍欲说、“并连生产” 第十一章李斯特和德国历史学派 1、李斯特的主要经济学观点。 2、简评李斯特的经济理论 3、罗雪尔的历史主义观点。 4、德国旧历史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 5、主要名词:历史学派。 第十二章边际主义的兴起 1、边际效用理论的先驱及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2、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3、主要名词:戈森定律、边际效用学派、数理经济学派 第十三章奥地利学派

经济学说史试题

1、如何看待重农学派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2、简述魁奈的“经济表” 3、斯密的三个阶级、三种收入学说评述 4、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利益说、比较利益说 5、试论李嘉图地租理论及其意义 注:五道题目中任选四题作答,每题25分。 课后答案 1、如何看待重农学派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 重农学派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其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要点上:第一,他们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存在并分解成的各个物质组成部分(工具、原料等);第二,他们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年预付、原预付),并且一般地确立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把对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直接生产领域,为分析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重农学派的学说的两个重要特点:“自然秩序”观念的重要地位以及封建主义外貌和资本主义实质的矛盾 四、重农主义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重农主义学派继承和发展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借鉴了重农学派的先驱者之一布阿吉尔贝尔的一些见解和原理,创立了比较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魁奈杜尔阁

三、特征: (一)重农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秩序”观念,指出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都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自然秩序”:指出:“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二)重农主义学说是具有封建外观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 (三)重农主义学说重视农业,反对重商主义,大力提倡经济自由,为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开辟道路。 四、影响: (一)重农主义者的“自然秩序”思想给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任务。 (二)魁奈的等价交换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交换是等价的,那么财富的源泉就不可能在流通领域,这不仅击中了重商主义的要害,而且使他把自己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生产领域,为他首次系统地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提供了可能。 (三)魁奈的纯产品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四)魁奈的资本理论中把资本和生产直接联系起来,抓住了生产资本,这样也就抓住了资本具有决定意义的形态,从而为从生产领域探寻资本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开辟了道路。 (五)魁奈的《经济表》的科学成就对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的创立有重要的批判继承意义。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他继承和发展了英国自配第以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最先建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三、特征: (一)他的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二)他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经济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简答题.doc

重点问题: 1. 2/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20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 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权利得以实现。 2、2/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3-34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它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民的劳动产品不用來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3. 3/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4-5 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1)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 产者按照私人的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它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2)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 一、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是什么?、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国与国之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差而这种价格差是由国家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在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技术水平的差异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绝对优势论强调引发国际贸易的是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贸易可以使贸易参与国从贸易中获利。 比较优势理论仍然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国与国之间技术水平差异带来的商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但是在这里技术水平的差异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根据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国际贸易仍然会对各贸易参与国带来福利的改进。一国即使在某种商品上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只要在该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也可以生产并出口该产品从而使贸易发生并且在贸易中获益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得到提升 二、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的经济有什么影响? 出口补贴对xx的影响如以下几点: (1)国内产量提高,产业得到保护和发展 (2)出口竞争力提高,出口量增长 (3)国内产品价格上涨,国内消费者福利受损 出口补贴对xx的影响如以下几点: (1)国内产量提高,产业得到保护和发展 (2)出口竞争力提高,出口量增长 (3)国内产品价格上涨,国内消费者福利受损 (4)国际市场价格降低,国外消费者受益,国外生产者受损 三、试比较各种区域一体化差异(五种形式的特征)? 1、自由贸易区:

成员间取消商品贸易的障碍;没有统一对外关税。 2关税同盟: 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贸易壁垒;设立共同对外关税。 3、共同市场: 成员国实现商品、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4、经济同盟: 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5、完全经济一体化: 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统一了货币,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阶段。 四、简述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两者的主要区别? 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由于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相对差异,各国只生产比较优势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都获利 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 两国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是两国进行贸易的基础。一国生产并出口自己相对丰富要素密集型产品,而进口本国相对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贸易使双方获利。 区别: 1、假定条件不同:

经济学说史整理重点

一、、阐述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对应的政策主张 1、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政策主张: (1)市场具有自动调节机制。即:在一般情况下,经济中的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即便偶尔出现失业或失衡,也会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自动地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普遍均衡)。 (2)“萨伊定律”。即:“供给总是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该定律否认总需求不足或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3)货币中性。即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两分法”,货币对于实际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货币只是会影响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社会的实际就业量和产量。 (4)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它可以引导人们自动地调节储蓄和投资,使二者达到相等的状态,由此决定货币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 (5)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它可以使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自动达到相等,由此决定劳动市场是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6)政府应对社会经济活动(除货币的供给外)采取自由放任态度,而非干预。只要市场机制在充分竞争下发挥作用,经济就会维持在理想的均衡水平上;经济中的任何波动和失衡 2、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政策主张: (1)资本主义体系内在不稳定,自由放任体系达不到充分就业,资本主义的常态是“失业均衡”,而古典模型的充分就业只是特殊的状态。(2分) (2)有效需求不足原理,。造成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投资者非理性的短期“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引致的资本边际效率或投资预期收益递减和灵活性偏好。(2分) (3)流动性陷阱。(1分) (4)工资或价格刚性,诸如合同的长期性、效率工资论、外部人-内部人理论与菜单成本; (5)凯恩斯定律:即“需求创造供给”,通过乘数-加速数原理实现。(1分) (6)主张国家干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有社会福利政策等。(1分) 二、阐述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理论和失业理论 答:(一)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弗里德曼根据现代货币数量论和名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的增长只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加剧,而不会引起产量的增加;在短期内,由于时滞,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部分引起物价上涨,部分引起产量增加。 (二)自然率假说。劳动市场上由于嫌工资低而失业的人数在劳动大军中的比例成为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的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所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它也是指可以和某种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相适应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经济、社会中诸如风俗习惯、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等原因,与货币数量无关。 (三)对失业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分析。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是存在的,因为这时人们还没有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随着物价上涨而下降。在长期中,人们最终会预期到通货膨胀,并将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调整到现实的水平,其结果是失业率又重新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因此,在长期内,将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做法只会加剧通货膨胀。 三、施穆勒将经济发展区分为哪六个阶段? 1.答:施穆勒在研究社会发展时,区分了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1)种族或马克公社经济(2)村落经济(3)庄园经济(4)城市经济(5)领域经济(6)国家经济四、什么是政府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 政府根据最优化模型制定政策以后,随时都有可能改变政策,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运行很可能不再像原来预测的那样,被设计为最优的政策也很可能不再是最优的。这时,如果政府不受任何约束,政府就会改变政策,这就造成了动态不一致性或时间不一致性。 五、简述戈森的效用规律。

《经济学说史》复习题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简答题 1、简述色诺芬对社会分工的主要观点。 2、简述色诺芬的财富观点。 3、简述阿奎纳的公平价格学说。 4、简述经院学派的财富观。 5、亚里斯多德对“经济”和“货殖”是怎样区分的? 参考答案 二、(答案要点) 1、色诺芬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分工是每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使工作做得更好。他还谈到分工和市场范围大小的关系,认为市场大小是社会分工的条件。 2、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只有用货币交换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是真正得到了财富。色诺芬已经认识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3、阿奎那认为,实现公平价格的制度条件是,市场上不存在商业欺诈和垄断行为,交易完全出于自愿的原则和共同的愿望。关于公平价格,掌握两个原则:其一是效用原则,其二是成本费用的原则。阿奎那指出,公平价格是保证生产持续所必需的一种报酬,它必须足以补偿生产的劳动成本,此外,还必须足以补偿运输、储存以及可能的风险。效用和成本的双重原则构成阿奎那公平价格的一般基础。阿奎那也意识到了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他以小麦为例来说明这个原理。阿奎那提出效用决定价格的观点,成为效用价值理论的渊源。 4、阿奎纳首先论证了私有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他认为根据自然法,私有财产并不是自然法创立的,一切财富都应该属于上帝。人类的理智对自然法进行了补充,创立了私有制,并说明了私有制比公有制的优越性。阿奎纳把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食物、牲畜和土地属于前者,金钱属于后者。他认为,取得金银财宝不应成为人生目的,自然经济才是正常的经济,是人类幸福的基础。他的财富概念指的是实物,而不是货币。 5、亚里斯多德认为,“经济”和“货殖”不同。他认为,财富是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东西,为了获得具有使用价值的这种财富活动属于“经济”范围之内,“经济”在于获得自然供给人类有用的东西,所以它是自然的。而“货殖”是为了获取货币,所以是反自然的。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 二、简答题

经济学说史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 1、经济学说史和经济思想史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说史的区别在于:前者研究人类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经济思想和观点,而不管这些思想和观点是否已形成体系;而后者的研究范围仅限于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因此,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外延要比经济思想史的广。一般而论,经济思想史是从古代的希腊谈起的,因为它被知道是经济思想的源头。而经济学说史则从近代的资产阶级社会谈起,因为只是从这时起,经济学说才从哲学和神学中分离出来而变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联系: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说史重点介绍经济思想与理论。 2、“经济学说史”大体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前古典经济时期 3、对于我们修习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这门课有何意义? (1)给学习经济学的学生以“方向感”; (2)从经济科学史的研究中,可以得到“新的灵感”; (3)了解以往人类的思维方法。 4、如何从总体上把握经济学的演变? 1、从研究财富(财富学)扩展到人类行为(人学)。从家庭到经济学帝国主义古希腊:(奴隶主家庭)家政学 重商主义、重农学派、古典经济学:国民财富的创造、分配、交换、消费 新古典经济学:家庭的消费行为;厂商的生产行为 宏观经济学: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周期问题:经济增长、劳动就业、通货膨胀等。 2、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联系。 经济生活→实际问题→科学话题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3、与其它学科的成长联系在一起。 哲学→经济学 物理学→经济学 数学→经济学 4、主题是寻求对经济世界更具解释力的分析工具。 从货币中性到非中性 从完全信息到不完全信息 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 从劳动同质到人力资本理论 从完全竞争到不完全竞争 5、是一个扬弃过程。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简答题

重点问题: 1.2/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容20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权利得以实现。 2、2/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3-34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它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畴;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民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3.3/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4-5 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1)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的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它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