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及非肥胖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情况及干预效果分析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1969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f.png)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特征是血糖水平的异常升高。
肥胖是糖尿病的常见风险因素之一,尤其是2型糖尿病。
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疗效分析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首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量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饮食设计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有助于血糖的正常调节。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消耗多余的能量,改善体脂分布,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药物治疗是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敏感剂、血糖调节剂和减肥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减少体重。
而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BMI超过35kg/m2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
手术治疗通过减少胃的容量或改变食道到小肠的通道,从而降低食物的摄入量,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调节。
针对这些治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评估疗效:1. 血糖控制水平: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是否达到了理想的目标范围。
2. 体重变化:治疗后患者的体重是否有所下降,BMI是否有所降低。
3. 胰岛素敏感性:治疗后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是否有所改善。
4. 合并症改善情况:治疗后患者是否出现了相关合并症的改善,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5. 生活质量提高: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有所提高,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等。
在疗效分析中,可以采用单因素分析或多因素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可以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血糖控制水平、体重变化、胰岛素敏感性、合并症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高等指标的评估,可以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分析
![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0d15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3.png)
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分析【摘要】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治疗方案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联合应用的优势、临床试验结果以及副作用及安全性评估进行深入探讨,发现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控制血糖、减轻体重以及改善胰岛功能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结论部分呼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此联合治疗方案,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初发2型糖尿病、肥胖症、治疗效果、作用机制、联合应用、临床试验结果、副作用、安全性、疗效、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过高。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肥胖症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治疗面临着巨大挑战。
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是目前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
甘精胰岛素可以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率,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则可以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时效果有限。
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减少各自药物的副作用产生。
本研究旨在探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甘精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2. 探讨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肥胖症的影响;3. 比较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和单独应用的疗效,探讨联合应用的优势;4. 分析临床试验结果,评估联合应用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5. 评估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副作用及安全性。
肥胖导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理及其防治对策
![肥胖导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理及其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f9169758e9951e79b8927e0.png)
胰岛素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疗效研究
![胰岛素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疗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ae784c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a.png)
胰岛素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疗效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通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素治疗是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一些肥胖患者中,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低血糖的风险增加。
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能够模拟人体内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素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已经证实GLP-1受体激动剂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控制体重和减少心血管事件方面有独特优势。
然而,关于胰岛素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疗效研究还比较有限。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使用胰岛素与GLP-1受体激动剂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这对于指导临床医生在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时的决策和优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胰岛素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疗效,并评估联合治疗对患者血糖控制、体重、血脂代谢等指标的影响。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揭示联合使用胰岛素与GLP-1受体激动剂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联合治疗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地位,为进一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两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发展的加快,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给全球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
而胰岛素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其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ba743dfab069dc5122019e.png)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肥胖组34例,非肥胖组34例,另选取34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02名入选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进行检测,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正常组和非肥胖组两组入选者的体重指数(BMI)相同,非肥胖组入选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大于正常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与正常组、非肥胖组相比,入选者的BMI和HOMA-IR均更高,脂联素水平更低,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联素水平越低,胰岛素抵抗越严重;胰岛素水平的降低可促进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发展。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脂联素水平;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可分泌包括脂联素、抵抗素、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等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1]。
其中,脂联素可在胰岛素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
脂联素等脂肪因子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
本次研究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肥胖组(BMI≥25kg/m2)34例,男18例,女16例;非肥胖组(BMI<25kg/m2)34例,男19例,女15例;另选取34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BMI<25kg/m2),男18例,女16例。
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患者均为糖尿病确诊患者,均符合《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所描述的临床症状,正常组入选者为同期检查健康者,各项体检指标正常,心、肝、肾功能正常,无糖尿病病史和家族史。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f937a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d.png)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患者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在不断增加。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大约8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肥胖问题。
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对于控制和管理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常见治疗方法和其疗效。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治疗目标主要包括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
药物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物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可以帮助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
多个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血糖控制,减轻体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治疗的核心。
合理的饮食计划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和改善血脂水平。
一般建议患者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分食多餐和合理控制餐后血糖也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显示,饮食控制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体重和改善生活质量。
运动是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加速脂肪的代谢和减少体重。
一般建议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等。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血糖控制、减轻体重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除了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其他生活方式改变如戒烟和限制饮酒也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治疗有积极影响。
戒烟可以减少心血管和肺部疾病的风险,限制饮酒可以减少卡路里的摄入和改善肝功能。
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和其他生活方式改变。
这些治疗方法在改善血糖控制、减轻体重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
每个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治疗需要个体化和定期监测。
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密切关注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效果及护理分析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效果及护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95031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d.png)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 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效果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护理分析。
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于我院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糖指标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31%,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GLU)、餐后2 h 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GHb)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GLU、2h PG、GHb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较单一口服药物治疗更理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可行性选择。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糖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发病率,诱发因素较多,患者体内出现胰岛素匮乏现象,无法满足机体日常所需。
糖尿病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需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
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胰岛素发挥了重要作用[1],但若长时间注射胰岛素,容易导致低血糖风险发生,使得患者体质量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在采用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合理控制血糖,使得血糖在平稳状态下,尽可能降低胰岛素使用剂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
为探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效果,本文随机抽取我院初诊的76例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初诊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样本,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36~78岁。
观察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37~79岁。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符合初诊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方法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0561)治疗,每日用药2次,方式为口服,剂量为0.5 g/d,于早晚餐时与食物同服,视患者耐受性进行剂量调整,如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多,需酌情削减药量。
肥胖、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
![肥胖、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https://img.taocdn.com/s3/m/56f7cd7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d.png)
肥胖、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班级: 02级口腔2班 姓名:王娜指导教师:陈颢【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Adipose)不再只是文明社会的疾病,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一项备受瞩目的全球性问题。
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即腹腔内脂肪增多) 是产生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的重要因素,而胰岛素抵抗又是Ⅱ型糖尿病(NID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提高对肥胖、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的认识,积极研究其发病机制和防治,对Ⅱ型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肥胖;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脂质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dipose has become prevalent and been highlighted as a global issue. Adipose, especially central adipose, has emerged as a risk factor of NIDDM, while insulin resistance has been proved to b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NIDDM. It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ipos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NIDDM, which leads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IDDM.【Key words】adipose; insulin resistance; NIDDM; PPAR环境和遗传因素的综合作用能够引起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和高胰岛素血症(hyperglycemia)。
司美格鲁肽联合达格列净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司美格鲁肽联合达格列净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30fe4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8.png)
司美格鲁肽联合达格列净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司美格鲁肽联合达格列净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
对照组使用司美格鲁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餐前口服达格列净。
两组均治疗1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浆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2 hPG)、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 2 h胰岛素(2 h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稳态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结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MI、腰围、HbA1c、FPG及2 hPG、DBP、SBP、TG、TC、HDL-C 及LDL-C、FINS、2hINS、HOMA-IR、HOMA-β及ISI的差值。
观察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针对肥胖2型糖尿病,在应用司美格鲁肽基础上联合使用达格列净能更好地调节血糖、血脂代谢及机体体质状况,保护胰岛功能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达格列净;司美格鲁肽;2型糖尿病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maglutide combined with dagliprazin on islet function in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nd its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Fifty 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Octo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5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emagluti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dagliprazin orally before breakfast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12 weeks. Body mass index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lc),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and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hPG),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triglyceride (TG), total cholesterol (TC),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fasting insulin (FINS),insulin 2 h postprandial (2 hINS, homeostasis insulin evaluation index (HOMA-IR), homeostasis islet beta cell secretion function index (HOMA-β),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HbA1c, FPG and 2 hPG, DBP, SBP, TG, TC, HDL-C and LDL-C, FINS, 2hINS, HOMA-IR, HOMA-β and ISI before and aftertreatment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For obes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combination of semaglutide and daglizin can better regulat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metabolism and body constitution, and protect islet function with good safety.【 Key words 】 Daglipzin; Semaglutide; Type 2 diabetes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其中又以2型糖尿病居多。
李东晓副教授:肥胖与2型糖尿病
![李东晓副教授:肥胖与2型糖尿病](https://img.taocdn.com/s3/m/d534214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5e.png)
李东晓副教授:肥胖与2型糖尿病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当今世界较为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
两者均伴有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管疾病发病的⾼危因素。
肥胖定义为过多的脂肪组织堆积的状态,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
肥胖和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前认为由于肥胖患者体内过多的脂肪组织释放较多的游离脂肪酸、⽢油、炎症因⼦、激素及其他因⼦,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同时也会导致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异常,当胰岛素抵抗伴有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时,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以控制⾎糖达正常⽔平,最终导致糖尿病。
⼀、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关的流⾏病学肥胖和2型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类健康的流⾏疾病,其发病呈不断增长趋势。
在流⾏病学上,肥胖与2型糖尿病有⾮常明确的联系。
在美国的⼏项调查结果显⽰:随着BMI的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威胁增加,BMI 30~34.9kg/m2的⼥性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0.1倍,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预测因⼦;有报道,体重每增加1 kg,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4.5%~9%。
⼀项死亡率调查结果显⽰:超过理想体重20%~30%以及40%的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正常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2.5~3.3倍和5.2~7.9倍。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的最新资料显⽰: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过去的30年间已经增加了3倍多,这其中主要归因于肥胖的流⾏。
约97%的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或肥胖。
在中国也是如此,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数逐年增多,并且发病年龄倾向年轻化。
甚⾄⼀些学者提出⼀个新的术语“diabesity”来说明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之间内在的联系。
⼆、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关的发病机制肥胖与2型糖尿病均是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两种疾病,但并⾮所有的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都会发⽣⾼⾎糖或糖尿病,估计有半数的肥胖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这是因为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胰岛β细胞会代偿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来弥补胰岛素作⽤不⾜,以维持正常的⾎糖⽔平。
初诊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比较
![初诊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4393a044028915f804dc2cf.png)
初诊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对肥胖与非肥胖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素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效果比较。
方法将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BMI≥25kg/m2分为肥胖组(OB组)与非肥胖组(NOB组),每组50例。
两组均进行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检测入院时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和C肽(FCP),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腰臀比(WHR),比较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两组FBG、2hPG,血糖达标天数及达标时胰岛素日用量的差异。
结果 OB组较NOB组WHR、BMI、FINS、F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均可使两组血糖达标,OB组较NOB组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1),但OB组胰岛素用量高于NOB组(P<0.05)。
结论初诊肥胖型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及储备功能较好,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较非肥胖型T2DM 能在较短时间内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体质指数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T2DM)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促发,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T2DM发生发展的两大基本原因。
而不同体质指数(BMI)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而且胰岛素分泌状况也存在明显差异。
非肥胖患者以胰岛分泌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更加严重,对外源性胰岛素需要量较大,这可能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并使体重增加[1]。
研究证实,胰岛素泵在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BMI的T2DM患者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观察这两种人群CSII临床应用的差异,并分析影响胰岛素用量的因素。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100 例,均符合1999 年WHO制定的T2DM 诊断标准。
肥胖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指数及分泌指数的影响
![肥胖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指数及分泌指数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df3620a02020740be1e9bd9.png)
肥胖,改善胰岛p细胞功能,延缓口细胞的衰竭,缓解2型糖 尿病病情,也为将来诊治2型糖尿病开拓新的思路。
病:IR、糖尿病等的主要发病机制[6J]。有研究用CT扫描来 分析体脂,并确立了中心性(内脏脂肪型)肥胖的概念。内脏 脂肪相对于皮下脂肪是代谢活跃的器官。与胰岛素敏感性密 切相关[“。CT扫描发现内脏脂肪堆积在代谢紊乱进展中的 贡献,研究显示内脏脂肪型肥胖与IR的相关性明显高于皮
韦俊兴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都安530700)
摘要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者死亡相关因素,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影响重度颅脑损伤者死
亡率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大,死亡率明显升高(P<o.01);伤者就诊时间越短,死亡率越低(P< 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53
Gnacifiska
et
a1.The serum profile of adipokines in overweight pa—
万方数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 Feb;28(1)
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J].Endokrynol
Pol,
sue:their relation
差异无统学意义(P>O.05),见表1。
2.2
损害,肺气肿,肿瘤,系统性炎症疾病,近期大手术者。
1.2方法:研究对象均在血糖控制平稳后,于晚餐后禁食8 ~12 h,空腹抗凝抽血,分离血清,测定胰岛素、葡萄糖。依据
2组血清FBG,FINS,ISI和HOMA一口的比较:与非肥
胖DM组相比,肥胖DM组FINS,HOMA—p明显升高,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o.01)。肥胖DM组血清ISI明显低于 非肥胖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见表2。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87e4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e.png)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而肥胖则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患者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并且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也会使病情加重,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如何有效地治疗和管理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达到良好的疗效,成为当前医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是两种常用的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通过调节血糖水平来控制病情发展。
非药物治疗则包括运动疗法、饮食控制和行为干预等方式,通过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生活方式改变来达到治疗目的。
口服降糖药是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主要方式之一。
目前一线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胰岛素分泌,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二甲双胍常被用作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其不仅能够降低血糖,还可以减轻体重,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有着显著的益处。
磺脲类药物和α-糖苷酶抑制剂也可以作为二线药物使用,辅助控制血糖,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糖变化,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来说,注射胰岛素也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由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胰岛素分泌不足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因此部分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时,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
目前常用的胰岛素制剂包括长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快速胰岛素等,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餐后血糖水平选择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安排。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不仅能够控制血糖水平,还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对于改善病情和减轻体重有着积极的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非药物治疗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管理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抵抗,减肥困难,内分泌失调
![胰岛素抵抗,减肥困难,内分泌失调](https://img.taocdn.com/s3/m/89451a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f.png)
胰岛素抵抗,减肥困难,内分泌失调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很多人出现了代谢性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等。
本文将从胰岛素抵抗、减肥困难、内分泌失调、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
当你吃东西的时候,胰岛素会分泌出来,使血糖升高。
然后,胰岛素会激活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让它们摄取糖分。
如果你长期的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或经常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你的身体会对胰岛素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抵抗。
这就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身体无法正常吸收和利用糖分,从而导致高血糖。
另外,当胰岛素无法调节脂肪代谢时,体重也会迅速增加。
长期的胰岛素抵抗会导致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二、减肥困难很多人都有过减肥的经历,但很难坚持下去。
这主要是因为胰岛素抵抗使得肥胖变得更加困难。
胰岛素抵抗会使得身体对能量的利用降低,从而导致消耗热量的难度加大。
此外,胰岛素抵抗也会使人更加易饥饿,从而导致能量摄入量的增加。
这就是减肥之路艰难的原因。
三、内分泌失调胰岛素抵抗除了影响能量代谢外,还会影响其他内分泌。
最常见的就是男性的睾酮水平下降和女性的雄激素水平升高。
这会导致性欲降低、月经不正常和多毛等问题。
另外,胰岛素抵抗还会使得甲状腺功能下降,从而引发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四、治疗方法1. 控制饮食饮食是防治胰岛素抵抗的关键。
要尽量避免高糖、高脂肪和精加工食品。
应该多吃蔬菜、水果、全麦、坚果和低脂鱼类等高纤维食品。
此外,要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增加代谢率和减少脂肪堆积。
2. 运动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另外,重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代谢率,从而减少脂肪积累。
3.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在防治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性疾病上有一定的作用。
可以通过药膳、中药颗粒和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beed2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1.png)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
糖尿病肥胖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
病肥胖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
针对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生活方式干
预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
一、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防治糖尿病肥胖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饮食干预、体育锻炼和行
为改变。
饮食干预是指调整饮食结构和食量,合理分配营养素,保持正常的体重和血糖水平。
体育锻炼是指通过运动来增加能量消耗和身体活动度,促进体内脂肪代谢和血糖调节。
行为改变是指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食品选择等行为来控制糖尿病肥胖。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应用药物来达到降低血糖、减少体重、降低胆固醇、改善胰岛素敏感等疗
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前主流的治疗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剂。
口服药物主要是代谢调
节药和胰岛素增敏剂,代谢调节药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和降低胰岛素抵抗,适用于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适用于Ⅰ型和2型糖
尿病患者。
注射剂主要是胰岛素注射剂,分为快速、中速和长效三种类型,用于维持血糖
水平。
综上所述,糖尿病肥胖的治疗较为复杂,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治疗
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医生和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引导患者积极参与生
活方式干预,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联合药物治疗,共同提高治疗效果。
胰岛素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
![胰岛素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fb418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8.png)
胰岛素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胰岛素加用利拉鲁肽联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案,胰岛素作为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而利拉鲁肽则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等作用。
肥胖2型糖尿病是一种糖尿病的常见类型,患者既存在胰岛素抵抗又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更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胰岛素加用利拉鲁肽的联合治疗方案被提出,旨在通过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体重减轻,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虽然胰岛素和利拉鲁肽各自在糖尿病治疗中已有一定的效果,但其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
本研究旨在探究胰岛素加用利拉鲁肽联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胰岛素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对血糖控制、体重减轻、胰岛素敏感性等指标的影响。
通过系统观察和分析,验证利拉鲁肽与胰岛素联合治疗的机制,探讨其是否能显著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评估胰岛素加用利拉鲁肽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探讨其长期使用对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医生在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中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通过本研究,期望为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3 意义肥胖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通常伴有高血糖、高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单一使用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副作用和局限性,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胰岛素加用利拉鲁肽联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对利拉鲁肽与胰岛素联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临床研究设计与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以及长期效果的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和经验总结。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对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影响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对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0880ecf4028915f804dc2c5.png)
1 9 5 4・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N o v ; 1 7 ( 1 1 )
初诊 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对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影 响
初诊
I n f l u e n c e o f b o d y ma s s i n d e x o f n e wl y d i a g n o s e d t y p e 2 d i a b e t i c s
o n t h e r a p e ut i c e fe c t 0 f c o n t i n u o us s u b c u t a n e o u s i n s u l i n i n f u s i o n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b o d y m a s s i n d e x ( B MI )o f n e w l y d i a g n o s e d t y p e 2 d i a b e t e s me l l i t u s ( T 2 D M)o n t h e r a —
型糖尿病患者按照 B MI >2 t 5 k g・ mI 2 分为肥胖组 ( O B组 ) 与非肥胖组 ( N O B组 ) , 每组 3 0例。两组均进行 1 周 的胰岛素泵 强化
治疗 , 检测入院时空腹血糖( F B G) 、 空腹胰岛素 ( F I N S ) 和空腹 C肽( F C P ) , 糖化血红蛋 白( H b A l e ) 等生化指标 , 比较两组血 糖达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7c030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c.png)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
2型糖尿病肥胖是当今常见的一种伴随着肥胖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主要是由内分泌紊乱,以及营养和生活方式不当等因素导致的。
由于糖尿病肥胖患者胰岛素分泌受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升高和机体营养代谢出现异常。
糖尿病肥胖患者和健康人不容易很容易受到某种治疗的影响,所以糖尿病肥胖患者必须采取系统的治疗手段,以最大程度的改善健康状况。
1、饮食控制: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治疗首先在于饮食控制,要求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尽可能控制能量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或减肥,努力保持健康的营养状态,并适当摄取膳食纤维和高蛋白食物,如豆类制品和鱼类食物。
2、运动:糖尿病肥胖患者可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散步等,这种有氧运动能够增强肌肉的耐力,增加胰岛素的反应敏感度,缓解血糖的乱跳,并可以燃烧脂肪,降低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指数。
3、药物治疗:糖尿病肥胖患者一般需要服用控制血糖的药物,如利钠胆碱片、磺胺甲硝唑片等,以降低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是改善糖尿病肥胖患者状况的基础,而运动和饮食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以上3项治疗手段的改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肥胖患者的健康状态,使血糖水平稳定,使体重增加或减轻,从而降低患者患上糖尿病相关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肾脏病等。
由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综合性病症较为复杂,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必须制定科学、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按照计划持续进行监测,作出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a g so ep t n swee d tr n d Re ut n b t h td ru n h o to ru , b s ain sh d sg i - h n e f h ai t r ee mie . s l I oh tesu yg o pa d te c nr l o p o e ep t t a inf t e s g e i
Z HOU i Z We HOU ed n W iog
De a t n fE d c i o o y t e 8 h Ho p t l f a g h t , a r vn e Ch n s a 41 0 0 Ch n p rme to n o rn lg , h t s ia o Ch n s a Ci Hu n n P o i c , a g h y 0 0 , ia
[ sr c]Obet e T td h s tfn t na d teitret n e et o y olcmi du sfro ee ad n n Ab ta t jci os ytei e u ci n h nevni f cs fh p gye c rg o b s n o - v u l o o f o eep t nswt eiia dan s f y e 2da ee lts(2 M)Meh d 0 ains i eiia dan — b s ai t i t t l ig oi o p - i tsme i T D . t o s 0p t t w t t t l ig o e h h n i s t b lu 2 e h h n i
ma gu oetlrn ei h orso dn eidw r slc da o t l ru . ohgop f td u jcsw r dvd l lc s ea c tecr p n igp r ee e t scnr o p B t ru so u ysbet ee ii— o n e o ee og s
fs n n 0 6 n 2 n t f r inrw r d tr n du igteoa lcs o rn ets ( T' T eh me at ga d3 , 0a d 1 0miue a e n e ee eemie s rl u oetl ac etOG I. h o — i st d n h g e ) otssm dlassme t fisl ei ac HO — R ,n ui e s ii d x(E ) h m otssmo e assm n s i o e ses n ui rs tn e( MA I ) isl sn iv yi e S N , o e s i d l ses e t a o n n s n tt n a o elu ci HO f cl fn t n( MA— ) n al e rt nid x( I/ 0w r l ac l e . h ainswt ib tsme i B o p ader scei e A 0 y o n 3△G3 eeas clua d T ep t t i da ee l- ) o t e h l
h n ei s l e itn ea d is l e rt n a d teiltf n t n d v sae t h lv t n o sigp a ma gu oe a c n u i rssa c n n ui s cei , n h se u ci e a ttswi te ee ai f a t ls lc s n n o o h o f n
sso DM n o rh s i lfo Mac 01 o Mac 01 r ee td a td ru n 0 h at yp o l t o- i fT2 i u o pt rm rh 2 1t rh 2 we es lce ssu ygo p a d 8 e l e pe wi n r a 2 h h
敏感指 数 (E , S N)B细胞 功能指数 ( OMA B , H — )早期分 泌指数 ( AG )糖尿 病患者 给予格列齐 特干 预治疗 1 3 月 , △I ; ~个
干预 后 测量 患 者血糖 及 胰 岛功 能的改 变情 况 。 结果 研 究 组和 对 照组 中 , 肥胖 患 者 HO MA—R均 明 显高 于 非肥 胖 患 I
t s r c i e t e i t r e t n l te t n t i lz d r t n h ,a tr wh c h l c s a d se u c i n u e e v d h n e v n i a r ame t wih Glca i e f 1 o 3 mo t s f ih t e g u o e n il t f n t o o e o
・
临Hale Waihona Puke 研 究 ・ 22 9 第 卷 2 0 年 月 9 第7 1 期
肥胖及非 肥胖首诊 2型糖 尿病患者胰 岛素 分泌 、 胰 岛素抵抗情况及干预 效果分析
周 伟 周卫 东
长 沙 市第 八 医院 内分泌 科 , 湖南长 沙
4 00 100
【 要]目的 研究 肥 胖 及非 肥 胖首 诊 2型糖 尿 病 (2 M) 者胰 岛 功 能情 况 及 降糖 药 物 的干 预 效 果 。 方 法 选 择 本 摘 TD 患
【 图分 类号】 8 . 中 R5 7 1 f 献标 识码 1 文 A 【 章 编 号 】1 7 - 2 0(0 2 0 ( 卜 0 6 — 3 文 6 3 7 1 2 1 )9 c 0 8 0
An l ss f i uln s c e i n,i s ln e it n e n i t r e i n fe t f r a y i o ns i e r to n u i r ssa c a d n e v nto e c s o o e e a n-o e epa i n swih i ii ld a no i ft p -2 di be e elt b s nd no - b s te t t n ta i g sso y e a t sm lius
e t t bs gop(MI 4k/ adt o-b s g u B I2 m)T e lcs adi ui l e ui di o h oee ru B ≥2 g  ̄ n e n oee r p(M < 4k 2 h uoe n sl vl d r g n e n hn o . g n ne s n
l v 1 u g i tr e t n o h l c s e e a in fc n l e tr h e r tr u c i n o b s a i n s a d t e s n i e e .Dr n e v n i f t e g u o e l v lc n sg i a t r so e t e s c e o y f n to fo e e p te t n h e s — o i y t i e o e y o o —o e e p te t i r i n fc n . i t r c v r fn n b s a i n s s mo e sg i a t vy i
院 2 1 年 3月~ 0 2年 3月 收治 的首 诊 T D 患 者 2 0例 为研 究 组 ,选择 同期 糖耐 量 正常 的 8 01 21 2M 0 0例健 康 者 为对 照
组 , 组 对象 均根据 体 质 量指数 分 为肥 胖组 ( MI 4k/ ) 非 肥胖 组 ( MI 2 rm ) 两组 对 象均 行 口服 糖 耐 量 两 B ≥2 gm 及 B < 4kd , 实验 ( T )测 定患 者 空腹 , OG F , 餐后 3 、0、2 n血糖 及 胰 岛素水 平 , 计算 胰 岛素 抵抗 指 数 ( MA—R) 胰 岛 素 0 6 1 0mi 并 HO I 及
f e cs al e n e f r lP<00 ) C n ls n F rtep t nswt eiia dan ss ft e 2daee lts o ei a n . . o cu i o ai t i t nt l i oi o p - ib ts lu。 b s yc ne — 5 o h e hh i g y me i t
tecnrl ru , i tt t al s nf a tdf rn e P<00 ) I h td ru , b s ainsh dlw rS N h o t o p wt s i i l i icn iee cs( og h asc y g i f .5. n tesu ygo p o eep t t a o e E e ta o — b s ainsa vr u lc s ees wt t i ial s nf atdf rn e <00 ) b t a etr△ h nn n oeept t t a o sg oelvl, i s t t l i icn iee cs e i u h a sc y g i f .5, u d b t h e △G3a dHOMA 1ta o - b s ainsa tesmegu oel e. f r rgitre t n o eep t nsh ds nf 0 n - h nn n o eep t t t h a lc s v1 At u ev ni , b s ai t a i i— 3 e e ed n o e g i
c n l ih r HOMA—I t a o —o e e p t n s a d t e su y g o p a o e h d sg i c n l i h rHOM A- R h n a t hg e y R h n n n b s a i t, n h t d r u s a wh l a i n f a t h g e e i y I 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