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前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培训教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培训教材

评估方法: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风险控制方案,提高控 制效果 持续改进: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培训与提高: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目标:提高员工对 危险源的辨识能力、风 险评价水平及风险控制 技能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危险源实际应用案例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经过、原因、后果等 风险评价:采用风险评价方法对案例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等级
案例一:某化工企 业危险源辨识与风 险评价的实践
案例二:某矿山企 业重大危险源监测 预警系统的应用
机械危险源:如锋利的边、角和运动部件 电气危险源:如带电部位、裸露的电缆等 热危险源:如高温表面、热辐射等 化学危险源:如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辨识方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安全检查表法、风险矩阵法等 步骤: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制定控制措施等 注意事项:确保辨识全面、准确,并考虑不同因素和条件下的危险源
培训对象:企业内从事 生产、管理、监督等工 作的相关人员
危险源辨识方法 风险评价标准和流程 风险控制措施和实施方案 培训教材的结构和特点
培训方式:线 上培训、线下 培训、混合式
培训
培训资源:教 材、课件、视 频、案例、练
习题等
培训师资:具 备相关领域经 验和教学能力
的专业教师
培训评估:对 学员的学习成 果进行考核和 评价,以确保
案例三:某石油企 业基于风险的检验 检测与维修策略的 实施

危险源辨识知识培训资料

危险源辨识知识培训资料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本身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包括各 种能量源和能量载体);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 、限制能量措施失效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 人—物—环境)
1、危险源
1、2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危险源辨识
1
目录
1 危险源 2 危险源辨识方法 3 危险源评价方法 4 风险控制的方法
事故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 即,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在一起事故发生之前,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会发生什
么样的事故。 这使得事故预防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是有预谋的.
可能造成滑跌
1 操作不当伤手,铁屑飞溅 对眼睛造成伤害
1
超载起重或操作不规范,行吊 脱轨、吊钩断裂、吊链打滑、 吊装物坠落
素。
2、危险源的辨识
2.3 三种状态 a 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B 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
检修等状态; c 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状态。
2、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
由于状态危险源是围绕根源危险源随机出现的人、物、环境方面的问题,所以在 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首先要辨识系统中的根源危险源,其次要根据系统实际情 况,辨识系统中的状态危险源。
⑵防护不当: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 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放炮作业隐患所有缺陷;电 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
1、危险源
1.4 第二类危险源——物的不安全状态 第2类: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⑴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 挡车有缺欠;工作有锋利毛刺、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梭等。 ⑵强度不够: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等。 ⑶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等。 ⑷维修、调整不良: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等。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培训教案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培训教案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培训教案第一章:危险源辨识概述1.1 危险源的定义1.2 危险源辨识的意义1.3 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和方法1.4 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步骤第二章:危险源辨识方法2.1 询问和调查2.2 现场观察2.3 工作任务分析2.4 安全检查表和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2.5 事故树分析和故障树分析第三章: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3.1 人的因素3.2 设备设施因素3.3 环境因素3.4 管理因素3.5 物料和物质因素第四章:风险评价概述4.1 风险的定义和特性4.2 风险评价的概念和意义4.3 风险评价的依据和方法4.4 风险评价的程序和步骤第五章:风险评价方法5.1 定性风险评价方法5.2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5.3 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5.4 风险评价指标和风险等级划分第六章:定性风险评价方法6.1 简介6.2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6.3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6.4 因果分析(鱼骨图/石川图)6.5 风险矩阵第七章:定量风险评价方法7.1 简介7.2 事件树分析(ETA)7.3 故障树分析(FTA)7.4 概率论基础7.5 统计分析方法7.6 计算机辅助风险评价软件第八章: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8.1 简介8.2 模糊综合评价法8.3 灰色系统评价法8.4 层次分析法(AHP)8.5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第九章:风险评价实践案例分析9.1 案例选择和数据收集9.2 案例分析方法和步骤9.3 案例一:某化工厂爆炸事故风险评价9.4 案例二:某钢铁厂火灾事故风险评价9.5 案例三:某建筑工地高处作业事故风险评价第十章: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10.1 风险控制措施类型10.2 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控10.3 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10.4 应急预案和事故响应10.5 持续改进和安全绩效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危险源辨识的意义和方法难点解析:如何准确识别和评估潜在危险源,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辨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培训教材PPT文档69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培训教材PPT文档69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பைடு நூலகம்塞 罗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培训 教材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危险源辨别与风险评价培训教材

危险源辨别与风险评价培训教材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培训教材1.危险源/风险1.1定义1.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职业健康安全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4.危险risk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5.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其是否在可容许的全过程。

6.安全safety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7.可容许危险tolerable risk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1.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这些程序应包含:——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考虑这些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将此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依据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以确保该方法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规定风险分级,识别可通过4.3.3和4.3.4中所规定的措施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的实施。

1.3危险源类别根据能量理论,危险源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为能量或有害物质,它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

能量包括:—机械能:动能:机器运动、旋转部位等;—机械势能:高位差、高压;—热能:高温物体、低温物体;—电能:高、低压电等;—辐射:放射性物质;—化学能:酒精、甲苯、甲醇等;有害物质包括:—粉尘;—噪声;—有害气体:IPA、苯、沥青烟、沼气、一氧化碳;—有害气象条件:高温气象。

OHSAS1800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培训教材

OHSAS1800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培训教材
Quality & Satisfy
13
Quality Satisfy
C.1 物理危险源示例GB/T28002
——溜滑或不平坦的场地;
——高空作业; ——高空物体坠落; ——作业空间不足; ——未考虑人的因素(例如工作场所设计未考虑人因); ——手工搬运; ——重复性工作; ——陷阱、缠绕、烧伤和其他因设备产生的危险源; ——在旅行时或作为行人,无论是在道路上还是在生产经营场所 或位置的运输危险源(与运输工具的速度和外部特征以及道路 环境相关联); Quality & Satisfy
Quality Satisfy
☆OHSAS18001☆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
2012-03-01
Quality & Satisfy
1
Quality Satisfy
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策划
初始 评审 报告
应急准备与 响应 危险源 风险 评价
风 险 评 价 表 重大 危险 源清 单
初始 评审
Quality & Satisfy
10
Quality Satisfy
危险源辨识的顺序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 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 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 险源。
Quality & Satisfy
11
Quality Satisfy
危险源的其他分类
Quality & Satisfy
8
Quality Satisfy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物的故障 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 定的功能的现象。从安全功能的角度,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 物的故障可能是固有的,由于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也可能由于维修 、使用不当,或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2) 人的失误 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 能的现象。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会造成能量或危 险物质控制系统故障,使屏蔽破坏或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 环境因素

危险源辨识安全培训课件

危险源辨识安全培训课件
确定调查范围:明确调查的 区域、设备、人员等
访谈员工:了解员工对危险 源的认识、操作习惯等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资料 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潜在
的危险源
制定措施:针对潜在的危险 源,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
措施
确定危险源:识 别可能导致事故 或伤害的因素
分析危险源:分 析危险源可能导 致的事故类型和 后果
Part Four
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和目标
收集与危险源相关的历史数据和事 故案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收集与危险源相关的法律法规、标 准和规范
收集与危险源相关的设备、设施、 工艺和技术信息
现场观察:观察现场环境、 设备运行情况、人员操作情 况等
收集资料:收集与危险源相 关的资料,如操作规程、设 备说明书等
Part Seven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
实际操作法: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观察员工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反应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员工对危险源辨识和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跟踪观察法:通过跟踪观察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了解培训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的应 用情况
Part Five
案例一:某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原因是员工操作不当导致化学品泄漏 案例二:某建筑工地发生坍塌事故,原因是施工过程中未采取安全措施 案例三:某工厂发生火灾事故,原因是员工未按照规定使用消防器材 案例四:某矿山发生塌方事故,原因是未进行安全检查和预防措施
确定危险源: 识别可能存在
提高安全意识: 了解危险源,提 高员工安全意识, 减少事故发生
预防事故发生: 通过辨识危险源, 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事故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危险源辨识前培训教材一、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确定哪些因素是危险源,需要一定的科学依据,因此,在危险源辨识 前,需要广泛搜集相关的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科学地筛选,作为辨识的 依据。

一般地,需要搜集以下几方面的资料: (1)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要求。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 《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爆炸危险场所 安全规定》、《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等等。

(2)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

(3)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相关信息。

(4)煤矿事故发生机理。

(5)其他相关资料。

比如:最新颁布的标准、条例、要求等。

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目前煤矿危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经验分析法和 系统安全分析法。

1、直接经验分析法-8-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直接经验分析法就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依据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技术标准等进行分析,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作出定性的描述。

目前实践中常用的直接经验分析法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等。

各种方法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见表 1。

表 1 直接经验分析法方法名称实施步骤适用范围 优点缺点以清单的形式列辨识煤简受工作出系统中所有的工作 矿现有工作 便、详尽、 人员主观因任务以及每项任务的 条件下各工 易掌握。

工作任务具体工序,对照相关的 作任务中存 分析法规程、条例、标准,并 在或潜在的素影响。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 所 有 危 险析每道工序中可能出 源。

现的危害因素。

组织有现场工作复审煤易发直接询问经验的人员进行交谈, 矿企业危险 现 遗 漏 的 主法询问具体工作有哪些 源 辨 识 结 危险源。

受人员 观因素-8-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危害因素,根据交谈来 果。

影响。

初步辨识出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

通过对工作环境复审煤易发限于对的现场观察,辨识系统 矿危险源辨 现 遗 漏 的 现存在危险存在的危险源。

要求现 识结果。

现场观察场观察的人员要具有 法安全技术知识和掌握危 险 源 , 源的辨识, 且 结 果 客 应用范围比 观准确。

较窄。

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

查阅生产单位的复审、针对应用范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及 补充煤矿危 性 强 , 可 围较窄。

从有关类似单位、文献 险源辨识结 找 出 能 造查 阅 记 录 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 果。

成事故的法获取有关危险信息,加直接原以分析研究,辨识出系因。

统存在的危险因素。

2、系统安全分析法-8-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利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分析。

主要包括:安全检查 表法、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因果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和 可操作性分析等方法。

在实践中比较常用主要是:安全检查表方法和事故 树方法。

(1)安全检查表方法。

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危害因素,把系统加 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危害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 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作 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 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

(2)事故树分析。

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又称作故障 树分析或事故逻辑分析,是一种表示导致灾害事故(或称为不希望事件)的各 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及逻辑关系图。

这种由事件符号和逻辑符号组成的模式 图,是用以分析系统的安全问题或系统的运行功能问题,并为判明灾害或 功能故障的发生途径及导致灾害(功能故障)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形 象而简洁的表达方式。

适用范围:分析系统中各类事故产生的原因。

优点: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简明、 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 和预测性。

-8-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三、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内容 煤矿是一个由人—机—环—管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危险源分布非常广 泛。

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煤矿危险源的辨识须从人、机、环、管四个方 面分别考虑,这样既能够保证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且方便 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控制和管理,这四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具体项目如表 2 所示。

表 2 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内容不安全因素具体项目1.1 操作不安全性(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1、人员的不安 全因素1.2 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1.3 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 1.4 决策失误 1.5 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 1.6 工作中心理异常(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 工作等) 1.7 人员的其他不安全因素2.1 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设备、材料、工具2.2 设备、工具选型不符合要求2.3 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 2、机(物)方面的 2.4 设备、设施、工具等维护保养不到位不安全因素2.5 设备保护、不齐全、有效 2.6 设施、工具不齐全、不完好2.7 设备警示标识不齐全、清晰、正确,设置位置不合理2.8 机的其他不安全因素3、环境方面的 不安全因素3.1 瓦斯威胁 3.2 水的威胁 3.3 火的威胁-8-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4、管理的不安 全因素3.4 粉尘威胁 3.5 顶、底、帮的威胁 3.6 其他自然灾害威胁 3.7 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 3.8 工作地点照明不足 规定 3.9 工作地点风量(风速)不符合规定 3.10 采掘设计缺陷(包括井下巷道布局不合理、工作面布置不 3.11 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合理) 3.12 巷道路面质量差,标识不齐全、不正确 3.13 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 3.14 作业区域警示标志及避灾线路设置位置不齐全、不合理 3.15 其他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4.1 组织结构不合理 4.2 组织机构不完备,机构职责不明晰 4.3 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不合理、不符合实际情况 4.4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5 文件、各类记录、操作规程不齐全,管理混乱 4.6 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不符合规定,贯彻不到位 4.7 安全措施、应急预案不完善、不合理 4.8 岗位设置不齐全、不合理 4.9 岗位职责不明确 4.10 岗位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4.11 职工安全教育、岗位培训不到位 4.12 其他管理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除了需要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考虑,还需要 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

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 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由于危险源具有潜在性,所以辨识危 险源必须考虑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过去曾发-8-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生过什么事故或事故,从中吸取教训,找出事故的原因,考虑目前系统中 存在或潜在什么不安全因素。

此外,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还要分析各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

煤矿事故可分为 8 种,分别为:(1)瓦斯事故:瓦斯、煤尘爆炸或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 息(中毒)等。

(2)顶(底)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 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

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

(3)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

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 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4)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

(5)水灾事故: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 溃水、溃沙导致的事故。

(6)火灾事故: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 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

(7)运输事故: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

(8)其它事故: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

四、危险源辨识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

在危险源辨识也即风险识别的基础 上,我们需要确定风险的等级,也就是度量每一个危险源对应的风险水平,-8-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这个过程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

通过分级,煤矿就可以有重点有 先后地选择应对措施,并最终消减风险。

1、危险源风险评估内容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确定事故在一定时间内发 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大小;其次要估计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损失的 严重程度。

最后,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估计总期望损 失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

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评估通过填表的方式简洁明了。

表 3 给出了采用 工作任务法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填写的表格范例。

表 3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表工作任务 工序危险源风险类型 风险及其后果 (人、机、描述 环、管)事故类型 可 能 性风险评估风损 险 风险失等级值2、危险源风险评估方法比较适用于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的方法是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是 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其 计算公式是:风险值 D= p×C 式中,p 表示事故发生可能性;C 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表中将损失分为 6 类(即 A-F),依次递减赋值为(6-1);事故发生的可-8-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能性也分为 6 类(即 G-L),依次递减赋值为(6-1)。

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将风险分为 5 个等级(见表 4)。

-8-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表 4 风险矩阵及风险等级划分表风险 矩阵6中等风险 (Ⅲ级)12一般510风险(Ⅱ48级)36重大风险 (Ⅳ级)182415201216912特别重大风险 (Ⅴ级)3036有效类别 A赋值 6可能造成的损失人员伤害程度及范围由于伤害估算的损失 (元)多人死亡500 万以上2530B5 一人死亡100 万到 500 万之间2024C4 多人受严重伤害4 万到 100 万1518D3 一人受严重伤害1 万到 4 万22468低风险 (Ⅰ11234级)1012E2 一人受到伤害,需要急 2000 到 1 万救;或多人受轻微伤害56F1 一人受轻微伤害0 到 20001 L 不可能 估计从不 发生1/100 年2 K 很少 10 年 以 上可能发 生一次 1/40 年3 J 低可能 10 年 内 可能发 生一次 1/10 年4 I 可能发生 5 年内可 能发生一 次 1/5 年5 H 能发生 每年可能 发生一次1/1 年6 G 有时发生 1 年内能 发 生 10 次或以上 10/1 年赋值 有效类别 发生的可能性 发生可能性的衡 量(发生频率)发生频率量化风险值 30-36 18-25 9-16 3-8 1-2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特别重大风险 重大风险 中等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备注 Ⅴ级 Ⅳ级 Ⅲ级 Ⅱ级 Ⅰ级-8-说明:(1)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确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