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回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岸边的回忆

长清区文昌街道明德小学董付杰

我的家乡在长清区文昌街道沿黄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黄河从村西缓缓流过,滋润着这个小村庄。我从一九六七年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这里,浑浊的黄河水哺育了我、养育了我,我在她的怀抱里玩耍、成长,不知不觉已年过半百。每逢周末我便喜欢去黄河岸边去走一走、看一看,仿佛去看望自家的一位长者,坐在岸边的石头上,望着哗哗的流水,心里会莫名地静谧,思绪时常会随着流淌的河水回到儿时……

儿时的家乡,在我的印象中并不美丽,倒也亲切。村内绿树环绕,有着数不清的杨树、柳树、榆树、槐树、枣树……,这些树木奉献了它们的叶、皮、花、果实供人们果腹。还记得小时候常跟着大人去捋柳叶、榆叶,采杨花、槐花,回家来用热水沏一沏,倒上作料,便是无污染的纯绿色食品了,味道极佳,也弥补了当时口粮的不足。这些树木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包括地里的不少野菜,如荠菜、面条菜等。小时候,一些小伙伴放学后经常会挎着篮子到坡里去挖野菜回家来吃。回想起来,那个时候虽然生活艰苦,过得还是蛮开心的。

村内最大的特点便是一家一户的房台了,那时的黄河由于多种原因经常会泛滥成灾,洪水会淹没村庄、田野,甚至颗粒不收,给老百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损失,老百姓便自发地去挖坑取土垫房台,然后将房子建在房台上,以避免洪水的侵袭。垫房台需要很

多的土方,很多的时间和很多的体力,那时没有机械,需要人力、畜力一车一车地推,一车一车地垫,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是完不成的,所以好多姑娘都不愿嫁到黄河边,黄河岸边一时光棍无数,大龄青年多有积压。垫台取土在村内形成了很多的大坑,由于夏季雨水和洪水的原因,便形成了很多的大水坑,我们这里叫“湾”。大湾是孩子们的最爱,冬季我们在里面滑冰,夏季我们在里面洗澡、游泳。夜晚,有时也有很多大人在里面,有男的、也有女的,毕竟那时的条件是有限的,但人们也都洗得津津有味。男孩子们大多是在那里学会游泳的。老师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着想,也是禁止游泳的。一旦被老师发现(洗过澡的用指甲在皮肤上一划便知),一顿严厉的惩罚便是避免不了的,即便这样,男孩子们照样义无反顾,毕竟天性使然。却也没听说有几个孩子淹死的。

我所经历的黄河泛滥(我们这里叫“上水”)只有1976年的那一次。那一年,我九岁,时间大约在九月份。一夜之间村庄、田野一片汪洋,庄稼还没来得及收,全淹了。人们用门板、檩条扎成木筏。也有用大瓮的(一种盛粮食的陶制器具),进行生产自救。那是还是大集体,一切财物归生产队所有,人们也都积极参与,没有或很少有往自家拿的,一旦被发现那将是很严重的事情。记得邻村的一个人就因为拿了集体的很少的一点东西,就被人用小船拉着到处游街。孩子们无法上学便到处跟着看热闹,哪里知道大人们因为受灾而内心的烦恼呢。也就在这期间,我们敬爱的领袖毛泽东主席他老人家与世长辞,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我清晰地记得大人们脸上悲伤的泪水和那无助

的眼神,没有毛主席我们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呢?我们那时上学语文课本第一课便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便是“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和共产党在我心里早就扎了根,所以,我工作后很早就入了党。1976年在我心里至今是一个很不好的年份,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至今记忆犹新。1976年上水后,当时的泰安地委发动其他区县及单位来为我们无偿地推土垫村台,历时一年多,才有了我们村现在的雏形,垫村台的纪念碑至今仍悄悄地躺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

对孩子们来说,最好玩的地方莫过于黄河边上了。那时的黄河岸边种满了簸箕柳(一种用来编制簸箕的柳树)和白蜡(一种用于编制器具和制作木叉的极有韧性的树木)。放学后孩子们相约来到这里,或拔草、或放羊、或嬉戏玩耍……。当然,也有大胆的,黄河水小的时候也有下河游泳的。还有水性好的大人,敢于游泳到对岸去偷人家河西的西瓜吃,被人家发现后一路追着,指着大骂一通,看着很好玩。一河之隔的对岸对小伙伴们来说仿佛是很遥远的地方。印象最深的还有这里的白沙土,这是一种黄河边上的特有的一种沙土,特细、特干净,孩子们用它做各种游戏。夏天的太阳一晒,非常烫,光着小脚丫走在上面好舒服……。现在看来应该是很好的“土疗”疗法吧。我们这个地方的人都用这种土来给新生的婴儿穿土布袋,相当于现在的“尿不湿”。既省事、又舒服,关键还环保,对孩子有好处,我们这一代人那一个不是穿着土布袋长大的呢?这种土布袋至今已经很少有人用了,主要是人们现在条件好了,既嫌麻烦,又嫌脏了。不过至今有很多的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仍然沿用此法。

黄河边上石头缝里还生长着一种特有的叫做“节节草”的小草,是治疗气管炎的良药。我爷爷多年的气管炎就是喝它治好的。方法极简单,拔来、晒干、水煮当茶喝,也没有邪味儿。我已经向很多人推荐了此法,效果都不错。

每当夏季汛期来临的时候,黄河边上还有一景,那就是捕鱼。汛期上游水库冲下来的大鱼,顺流而下,由于河水浑浊氧气稀薄纷纷翘头露出水面,人们便纷纷带着自制的捕鱼工具,包括什么舀子头、鱼叉等站在河边上逮鱼,沿河边上都是人。不少人会有所收获,甚至有几十斤的大鱼呢。把小伙伴们羡慕得不得了,高兴地仿佛自家逮了鱼似的……。此景每年汛期一次,我们这里称之为“反河”,言下之意是河里的鱼太多了,鱼都自己上来了。不过,由于近几年黄河汛期渐短、渐小,这种情景已经多年不见了。

光阴荏苒,转眼四十年过去了,黄河边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小村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农村,楼房、汽车比比皆是;昔日的黄河岸边,也已经变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去处,风景宜人;一架钢铁大桥也已横跨东西,天堑变通途……

很多习俗已成过去,很多人已经故去,很多人也已经离开,小村庄日渐繁荣亦日渐萧条,今年或明年我也将离开这座小村庄到城里去了……不变的是我心中的那份回忆和眷恋,还有黄河边上的那两棵大柳树,虽然已经风雨沧桑半个世纪,却依然枝繁叶茂,日日夜夜站在黄河岸边,守护着这一方水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