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与课时分配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6学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2学时)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2学时) (三)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2学时) 第二部分 了解自我 发展自我(6学时) (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2学时)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4学时)
印度狼孩姐妹 乌克兰狗孩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从野生儿(狼孩、猪孩)的研究发现,狼孩虽是人 脑,但由于在狼的环境中长大后,其心理活动基本 是狼的心理,说明:
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反映。人脑对现实的反映 不仅反映当前所看到、所听到的事物,也反映过去 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留下的记忆痕迹。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阶段性明显; 2.自我意识增强“自我统和”能力差; 3. 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缺乏成熟的
理性思考;
4.情感日益丰富,但容易偏激; 5.交往欲望强而心理闭锁; 6.性意识发展但易导致性心理失衡。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国外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马斯洛和密特 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1)是否有充分的 安全感;(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 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 切合实际;(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是否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 好的人际关系;(8)能否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 情绪;(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 挥自己的个性;(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 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一、认识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 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 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 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心理活动会进一步影响 到身体技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其他器官不是。
乌干达猴孩 瞪羚男孩
(5)人际关系的适应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二、正确理解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是标准的相对性。 二是整体协调性。 三是发展性。
心理问题的程度划分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疾障
心理健康 平均水平
心理健康 较好水平
高心理 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水平的常态分布图)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1.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 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 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 谱。
国内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王极盛等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6个方面: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 重要标志;
(3)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 的重要标志;
(4)统一协调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 为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 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
主观性是指同一事物对不同人来说,由于经历不同 ,信念、认识不同,反映也不同。
能动性指对事物不是全都反映而是有选择地进行的 反映。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人类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 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 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 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绪情 感体验等。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 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第三部分 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20学时) (一)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2学时) (二)大学生学习心理(2学时) (三)大学生情绪管理(4学时)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4学时) (五)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2学时) (六)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4学时) (七)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2学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课程介绍
一、教学对象 全院各专业大一学生 二、课程性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及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
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 三、教学目标 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自我协调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 四、考试考查 成绩=期末考试60%+平时40% 五、相关课程 《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 学应用与素质拓展》
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 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人的心理现象
认知
感觉、知觉、想象、记忆 、思维、言语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
人
的
心
意志
理
现
象
人格
倾向性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心境、激情、应激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意志行动阶段 动机冲突
兴趣、爱好、需要、动机
人格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正 常 心 理
异 常 心 理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人的心理
正常心理
异常心理
健康 心理
心理不健康(心理 问题、严重心理问 题、部分可疑神经 症)
变态人格、确诊的神 经症、各类精神病
主要心理咨询
主要是精神科心理治疗, 辅以心理咨询
时)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第一节 心理活动的实质与特点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 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 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 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 究对象。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 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