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 考试重点范围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指通过立法由国家或者政府对由于失业、疾病、灾害等原因造成收入中断或者收入降低并陷入贫困的人员或者家庭实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3、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从洛伦兹曲线推导出来的,用以测量洛伦兹曲线背离完全平均状况的程度,表明不均等的比率(G)。其基本思路是,设A为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均等线(即对角线)围成的面积,B为完全不均等线(折线)与绝对均等线围成的面积,基尼系数就是A与B的比率,即G=A/B。

4、贫困发生率

贫困发生率:又称绝对贫困指标,是贫困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它的基本特点是不考虑贫困线以下人口的收入变化和收入的分布,重在测定贫困人口比重。如果用H表示贫困发生率,用N代表全部人口,用Q代表贫困人口,那么,H=Q/N。

5、贫困缺口率

又称相对贫困指标,是每个贫困人口的平均纯收入与贫困线收入的差距除以贫困线收入所得出的比率。如果贫困缺口率为I,平均收入为U,贫困线收入为L,那么,I=1—U/L。

7、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内外部的各种社会联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或社会资源的集合体;这种关系和资源的集合体具有生产性和潜在的获利能力,能够为行动达到某种预期目标提供便利。

8、社会排斥

个人、团体和地方由于国家、企业(市场)和利益团体等施动者的作用而全部或部分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以及国家福利制度的过程。

10、农村五保供养

农村五保供养是指村集体对五保对象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国实行的是以财政为主的供养政策,由各级财政承担供养资金。有条件的村,在资金、服务等方面承担五保供养义务。

11、实物配租

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直接提供住房,并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

12、法律救助

法律援助,是指为了保证公民享有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完善社会法律保障制度,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当事人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制度。当事人因经济困难,符合受援条件,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获得免费的律师服务。

14、教育救助

教育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适龄人口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从物质和资金上提供无偿的教育帮助。育救助

17、就业救助

就业救助是指政府或代表政府的机构针对有劳动能力但就业困难的城镇贫困人员开展的、旨在帮助其就业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即狭义上的就业救助。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救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区别

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制度是面向有工作能力并享有工作收入者以及能够支付相应保险费用的人,它的作用原理是风险分担、集体互助 ;

而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是面向那些没有工作能力者或者虽有工作能力而没有收入的人。

救济是消极性的济贫措施,带有个人的、慈善的、施舍的、随意的、临时的色彩,并不认为接受救济者享有救济是其基本权利;而救助则是更为积极性的、以受助者为本并努力尊重受助者的制度安排。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狭义社会福利,即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并列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维持和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而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满足公民的共同和特殊生活需要的制度。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护政策发展的高级阶段。

2、社会救助有哪几层具有含义?

第一,社会救助的实施主体是国家;第二,社会救助的对象是贫困人员;第三,对是否低于贫困线需要经济状况调查,通过核实以后才可以享受;第四,社会救助的标准是满足救助对象的最低生活需要。

3、按救助项目来划分,社会救助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1)基本生活救助:对那些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政府颁布的保障标准的人提供差额补助,以满足他们最基本的衣、食、住等方面的生活需求的一种救助;

(2)医疗救助:针对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人而进行支持性的补助或援助的一种制度安排,尤其是指针对贫困人口而作出的制度安排;

(3)住房救助:对那些无力通过市场交易手段获得必需的住房的人提供房租补贴或以低廉租金配租住房的一种制度安排;

(4)教育救助: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而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旨在通过减免学杂费、提供资助等方式,确保教育的公平性,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脱贫能力。

(5)法律援助:对经济困难或某些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并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质是为了防止和缓解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事实不平等;(6)生产救助:针对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提供政策、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以促使其经由生产自救摆脱贫困的一种制度安排;(7)社会互济:是指社会组织之间、社会成员之间通过捐赠款物、购买福利彩票等形式向陷入困境者提供帮助的一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8)服务互助: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社会福利性单位和生活自理有困难的人实行无偿或低偿服务的一种救助形式,包括邻里之间的互助服务;

(9)心理救助:对有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的人士提供咨询、抚慰和帮助,以缓解其心理压力或危机,促进其精神健康和谋生能力的一种救助措施。

4、简述社会救助的特点与原则

(一)社会救助的特点:

1、基础性

社会救助制度的目标必须是也只能是着眼于“保底”。

2、协调性

第一,社会救助是协调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途径;

第二,协调社会救助同社会保护政策的其他方面比如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之间的关系;

其三,社会救助内容的本身的协调性。

3、选择性

社会救助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法定工作程序即“家庭经济情况调查”,“选择性”是社会救助最为突出的特点。

4、历时性

从社会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救助最早产生。

(二)社会救助的原则:

1、结构化原则

社会救助的结构化原则是指不仅应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安排,显示出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结构中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指社会救助本身的结构化特征比如社会救助不仅包括物质救助还包括精神救助等。

2、定向原则。

定向原则事实上把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区分开来了。

3、公民待遇

社会救助的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人权平等以及尊重人格。

4、面向全民

社会救助或许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惟一面向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5、国家责任

社会救助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6、非义务性

国家和社会实施的社会救助是无条件的,不能有附加条件。

7、救助与发展的一致性原则

在社会救助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生活得到保障也就为接受救助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