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艺术考察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足石刻艺术考察报告
篇一:川渝艺术考察报告
川渝艺术考察报告
学生姓名卫世奇
系别艺术系
专业班级环境艺术设计01班指导老师祝磊
期盼了已久的的艺术考察终于在兴奋与欢乐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艺术考察,我们去了美丽的成都和重庆,主要游览了成都宽窄巷子、都江堰、重庆大足石刻等。
神奇、富饶、美丽的川渝。
“川”是四川省的简称,“渝”为重庆市的简称。
由于两地同处四川盆地区,且文化生活风俗上极为相似,四川和重庆合称巴蜀。
我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
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
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08年6月,
为期三年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修葺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
老成都的闲适新成都的时尚都在巷子里
宽巷子的“窄”是逍遥人生的印记,窄巷子的“宽”是安逸生活的回忆;逍遥安逸,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仙源故乡人居环境的神韵;短短的宽窄巷子承载着少城太多的历史信息与历史印记,令人遥想,慨然不已……耳边回响着省历史学会会长、省中华文化学会副会长谭继和先生极富感情的演讲辞令,本报记者于昨日来到“千年少城”的核心地,采访了参与宽窄巷子规划设计定位的相关负责人王
华银,提前揭秘即将开街的宽窄巷子。
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 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
考察第一站——成都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
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考察第二站——都江堰
位置
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青城麓的岷江干流上,濒临都江堰市区,距成都39公里,是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与长城比肩而立的伟
大工程。
概述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世
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
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
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主体工程与外观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另外一条则汇入长江。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
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
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互相照应、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鱼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顶端。
它将奔腾而来的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流灌溉,它巧妙之处体现于两点。
其一是它利用内江河床低而枯水季
节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宽,则洪水季节六成泄洪。
所谓“分四六,平
潦旱”正是这个道理。
其二是鱼嘴处于岷江中游第一弯的末端,它巧妙的利用了弯道流体力学的自然法则,即表层
水流入凹岸,低层水流入凸岸。
于是沙石含量较少的表层水自然涌入内江,而底层水则顺着江弯的凸岸挤向外江,绝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滚动、留沉。
所谓“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当鱼嘴将江水导入内江以后,奔腾的江水便准备着流向成都平原。
如何驾驭岷江那不羁的野性?
都江堰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要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却是任何工程都无法取代的,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米,它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紧急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另一作用是“飞沙”地巧妙地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和虎头岩的顶拖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数百公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
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功之妙。
四川人民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修建了二王庙。
二王庙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们推崇他的恩德。
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
从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
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
2000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间的祭典活动和祭祀活动。
形成了以李冰父子为主题人物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为中心的庙会活动。
考察第三站——神奇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The Dazu Rock Carvings
),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公里的北山。
北山
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
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以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壁山县为范围,在此地可赏到代表中国唐、宋时期
大足石刻
的石刻造像艺术。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
石窟艺术的总称。
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大足石刻因地处中国内地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幸免了历代战争的浩劫和
人为破坏,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价值,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
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石窟艺术
大足石刻
重庆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
它集中国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对中国
石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许多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对大足石刻宠爱倍加。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
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
其中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
这两处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晚唐以后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大足县是重庆市所辖郊县,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大足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县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大足石刻其规模宏
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是旅游观光的上佳去处。
篇二:艺术考察
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外出考察总结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11绘画二班
姓名:董晓莎
学号:110608035
考察路线:襄阳、十堰、重庆、成都、广元
指导老师:张亚林
考察时间:2014年5月12——5月21
前言
走进五月,载着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
爱和老师同学开始为期不多的十天旅行,我们从安阳出发一路途径襄阳十堰重庆成都广元有山川河流大自然的风貌有地方的风土人情。
在学习考察中,我深深地感到,有很多东西我们学不到,但有些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在我们步入他乡当地感受到的名胜古迹、文化气息、城市风貌、居民的举止言行、待客方式、当地饮食、不同时期的雕刻艺术,道教佛教的精神等无不在影响着我们触动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前人的智慧自醒当下的我们。
目录
一、艺术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二、艺术考察地区情况简介
三、艺术考察的主要任务
四、艺术考察感想
五、总结
一、艺术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风土人情,为毕业创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且对户外的风景能够更好的描
绘与自然色彩的了解,使我们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强,同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专业学习以及毕业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意义:通过此次考察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
二、艺术考察情况简介
1.考察路线从安阳出发历经九个小时我们来到了襄阳,到达襄阳古城墙。
接下来去的地方也是我们此次出行的主打地区四川,途径武当山,四川历史悠久,重山环绕,气候湿润我们参观了四川美术学院——大足石刻——峨眉山——四川博物馆——宽窄巷子——青城山——锦里——广元——皇泽寺。
2.考察地区的风土人情及旅游景
点
襄阳:襄阳古城墙位于现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境内,起初筑于汉初,屡经
整修,城墙初为土墙。
宋时改建为砖墙,城门也由单一直出直进式改成屯兵式瓮城门。
明初,湖广行省平章邓愈对古城进行扩建和维修时,为加强防御能力,使城北与汉水紧连,因而在东北角筑新城。
略呈正方形。
其东南隅有仲宣楼(俗称会仙楼)、魁星楼,西南隅有狮子楼,西北隅有夫人城,体现了明代的汉族建筑风格和规划思想。
2001年6月25日,襄阳城墙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说到重庆给人的印象,人们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锅啊,美女,山城什么的,但是如果我说重庆有一种美食比火锅还出名,排在火锅之前的就是重庆小面。
小面是重庆人和川东人对面条的称呼。
狭义的小面是指仅以葱蒜酱醋辣椒调味的面条,而在老重庆的话语体系中,即使加入牛肉炸酱,排骨等豪华浇头的面条也称作小面。
不像其他地区吃面条时讲究的面条筋斗,汤头鲜浓,重庆人对小面优劣的评价的标准是佐
料,小面的佐料是其灵魂所在。
重庆人对重庆小面的热爱不亚于火锅,清早起来,街边的面摊格外红火,尽管堂子装修的不好,甚至没有堂子——美女在这个时候也从不顾及自己的淑女形
象,吃着那是个香哦;西装革履的绅士,放下公文包,呼-呼-呼,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一碗重庆小面吃尽。
面摊前,男女老少——有白领,有棒棒,有小学生,等等,形形色色的人聚在一起,不论身世,不论地位,为的就是一碗重庆小面。
重庆的年轻人都喜欢夜生活,最喜欢晚上吃点大排档或火锅个中小吃如串串三大炮抄手等等,喝点夜啤酒,喝酒时最爱划拳,白天生活节奏快,喜欢吃辣,女人生性泼辣,男人耿直豪爽,女人爱美,时尚,男人不拘小节。
成都:成都是著名的美食之都哈,小吃也尤为出名。
排行榜没有,但是可以给你列举一些如:龙抄手、赖汤圆、
钟水饺、、三大炮、冷串串、担担面、甜水面、怪味面、肥肠粉、锅盔、夫妻肺片等太多了,你还是在成都这边来慢慢去发掘吧!~
成都人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成都人的性格:有较强的封闭意识,容易自命不凡;又渴望了解外界,十分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
广元:说到广元不得不说广元的女儿节啦!“广元的女儿节,妇女游河湾”,这原本就是最有魅力的一种民间文化活动,这是广元女儿节重彩浓墨描绘的篇章。
1988年首届女儿节,皇泽寺前的嘉陵江水域就是杨氏当年感龙孕而生武则天的“利州江潭”处。
那届女儿节在利州江潭上不满了彩船,广元女儿们身着节日的盛装,她们在载歌载舞地欢庆自己的节日。
这独特的民间盛会引起了来广元参加商品交易会的众多客商们的浓厚兴趣,就因为这独一无二的“游河湾,使“广元的女儿节”在众多的文化节目中脱颖而出而一炮走红,并很快天下
尽知。
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中央直辖市重庆大足区境内,距重庆主城九区167公里,有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
它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为著。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北公里的北山。
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
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
[1]
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宝顶大佛湾处有川东古刹圣寿寺,创建于南宋。
庙宇巍峨,雕梁满目,坐落于势峻秀、环境幽雅的林木之中。
寺侧南岩为万岁楼,是一座造型别致的二层飞檐翘角楼阁。
特点:设计者将石刻与周围的一山一水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借景发挥,山峦溪水,均在艺术家的构思之中,只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的结果,石刻有创意,由于提前规划,图纸在大足石刻中至为重要,反映在造像作品中,可见雕刻和绘画的关系在大足石刻中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大足的佛和菩萨被塑造成具有人情味和鲜明性格特征的活生生的人的形象,使人们耳闻目睹的事件在石刻中得以体现,人们乞求的愿望找得到对应的对象。
用
动态的线条表现人物冷暖悲喜。
千手千眼观音想象和夸张
道教佛教:武当山道教与传统文化
艺术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充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艺术与宗教在思维方式上同属幻想领域和情感领域,是人们摆脱现实环境,超越日常生活情感,追求精神途径。
特别是宗教艺术,其艺术的审美和宗教的狂热是密不可分的,属于共同的心里状态。
同时,宗教与艺术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使其在认识与把握方式上取长补短,形成了宗教与艺术在感知、想象、联想、情感上的趋同性。
换句话说,宗教是艺术发展的温床,艺术反反过来有促进了宗教的发展。
武当山道教艺术也不例外。
雕刻、绘画、供器等道教文物,就是武当山道教文化中形象思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武当山道教艺术作品主要由朝祀者贡献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捐资制作。
唐宋时期,由于皇室的重视,纷纷遣使在此设醮,留下了大量的神像及石刻。
峨眉山道教和佛教共存的名山,峨眉山寺庙建筑,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篇三:设计专业外出考察报告
专业考察报告一、考察地点:湖北省博物馆,大足石刻,乐山大佛,峨眉山,武侯祠,宽窄巷
子
二、考察方式:班集体考察,观察记录收集相关资料。
三、考察时间:一周
四、考察目的:通过参观学习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风貌,宗教艺术古迹,当
地文化风土人情。
让我们将课堂所学与现实世界、社会生活紧密
联系,使其通过观察、实际接触去发现自然、感悟自然,发现现
实和生活中的精巧设计实例,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经过消
化和吸收后转化为自己将来职业设计生涯的设计贮备。
在专业方
面提高我们的手绘水平、扩大视野、为明年的毕业设计和以后的
设计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搜集并整理设计课程中所需要的社会
资料,使我们通过考察不断的升华自我、完善自我。
同时培养学
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同学之间协作的责任感和团体意识。
五、考察过程及体会:
国庆回校后,终于我们踏上了我们期待已久的考察之行的道路,在罗洁老师
的带领下,我们在一周的时间里先后参观考察了武汉、重庆、乐山、峨眉、成都,通过对这些地方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的考察学习以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给我很多的感受,收获很大,相信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1)湖北省博物馆
当我们到达省博物馆的时候,一眼望去,整个博物馆尽收眼底,仿古的建筑,青灰色的瓦片,四方的屋檐,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古朴,那一砖一瓦似乎述说着悠长而古老的故事。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当属曾侯乙编钟,它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
青铜
编钟。
它出土时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
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
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中华民
族的骄傲。
然而我最欣赏的是在陶瓷展区的粉彩荷花吸杯,它来自清朝光绪34年,高厘米,长19厘米,造型通身作荷花瓣式,花梗中空做吸管,粉色为主,花梗为淡绿色,十分新颖,釉色粉红,接接近真正的荷花,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
粉彩,这种技术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创作的瓷器品种,粉彩
的出现更丰富了瓷器上的色彩,素以“粉雅柔丽”而著称。
看见这件精美的艺术
品,让我觉得像一幅精致的白描工笔画展现在我眼前,在学习装饰图案时,对传
统花卉的图案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到现场看见了之后,还是感觉到了惊奇,它
流畅的线条,细长的金线勾边,所有的色彩搭配给我非常华丽的视觉感受,使人
赏心悦目。
通过参观学习,有了不小的收获。
详细的资料、生动的实物为我们全面展示
了湖北悠久的历史和发展轨迹。
它告诉我们,我们的先人是怎样在这片热土上挥
洒汗水,以勤劳的智慧、奋勇抗争精神,创造出无数的奇迹。
它同时也体现了当
时古人们都有着很高的艺术境界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我们的古人在铸造技术上表
现得很细心,技术水平较高。
以至于到现在,那些古迹仍然完美无缺,让我们能
够尽情观赏。
大足石刻在去大足石刻这个我们并不熟悉的风景区之前,我并没有报太大的期望,直
到看到景区的佛像后我才被古人的精湛技艺感到惊叹。
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
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
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
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
大足石刻以其浓厚的世俗信仰,纯朴的生活气息,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
把石窟艺术生活化推到了空前的境地。
在内容取舍和表现手法方面,都力求与世
俗生活及审美情趣紧密结合。
其人物形象文静温和,衣饰华丽,身少裸露;形体
上力求美而不妖,丽而不娇。
造像中,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金刚,以及
各种侍者像,都颇似现实中各类人物的真实写照。
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
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大足石刻丰富多样的造像题材又有力地反映出这一时期源
于印度的佛教神祇和道教早期的神仙系统已与中国民俗信仰的神灵融合,呈现出
信仰多元化的趋势。
大足石刻所展示出的这种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
成为后世民间信仰的基础,影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