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合集下载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一. 设计资料多层建筑,楼盖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楼盖梁格布置如图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活荷载:标准值为6.0kN/m2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材料选用:混凝土 采用C25(fc=11.9N/mm2 ft=1.27N/mm2) 钢筋 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fy=300N/mm2)其余采用HPB235级(fy=210N/mm2) 二. 板的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板的2l /3<2.25=5400/2400=1l ,按单向板设计。

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60401=≥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300(2 )181=l ~mm )450,取mm h 400= 则21(=b ~133()31=h ~mm )200,取mm b 200=。

1、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取1m 宽板带计算: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 2 /0.4= 20×0.02m kN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 /2.0= 25×0.08m kN 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 / 0.34= 17×0.02m kN 2 /74.2m kN g k = 线恒载设计值 m kN g /3.29= 2.74×1.2= 线活载设计值 m kN /7.8= 6×1.3=q 合计 m kN /09.11即每米板宽 m kN /11.09=q +g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 边跨 mmh l n 2220280120100240021=+--=+mmmm a l n 222022402120120100240021〉=+--=+取 mm l 22200=中间跨 mm l 220020024000=-= 计算跨度差10%<1%=2200)/2000-(222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统一取mml 22200=)。

简述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

简述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

简述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一、概述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其设计步骤包括预处理、构造分析、设计计算和施工图设计等环节。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

二、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在进行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高度、荷载情况等;2.确定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形式,包括板厚、肋高等参数;3.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型号。

三、构造分析构造分析是指对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荷载类型和大小,包括活荷载和静荷载;2.根据荷载大小和类型,计算出单向板肋梁楼盖所需的截面尺寸和钢筋数量;3.根据截面尺寸和钢筋数量计算出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四、设计计算设计计算是指根据构造分析的结果,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详细计算。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荷载大小和类型,计算出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弯矩和剪力;2.根据弯矩和剪力,确定单向板肋梁楼盖所需的钢筋数量和截面尺寸;3.根据钢筋数量和截面尺寸,重新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五、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指将设计计算得到的结果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纸。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绘制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图,包括平面布置图、立面剖面图等;2.标注各种荷载情况下的受力状态、钢筋布置情况等;3.编制单向板肋梁楼盖施工方案,确定具体施工方法。

六、总结以上就是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设计师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设计质量和施工效果。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书(共11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书(共11页)

单向(dān xiànɡ)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jì suàn)书一、设计(shèjì)资料某三层工业(gōngyè)厂房(层高3.6m),拟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建筑平面如图1所示(楼梯在此平面以外。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KN/㎡(荷载分项系数1.3)。

楼面面层为20㎜厚混合砂浆抹底,底面用20㎜厚水泥砂浆抹平。

混凝土采用C25(柱可采用C30),梁、柱内受力纵筋为HRB335级,其他均为HPB235级。

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

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

进行楼盖设计。

二、结构布置选用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梁、板的布置及构件尺寸如图所示。

三、板的计算确定板厚h=100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取1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结构尺寸和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1.荷载(hèzài)20mm 水泥砂浆面层(miàn cénɡ) 25KN/m³×0.02m×2=1 KN/m²100mm钢筋(gāngjīn)混凝土板 25 KN/m³×0.1m=2.5 KN/m²20mm混合(hùnhé)砂浆摸底 25 KN/m³×0.02m=0.5 KN/m²永久荷载标准值 g k=4 .0KN/m²可变荷载标准值 q k=6.0 KN/m²荷载设计值 1.2×4.0 KN/m²+1.3×6.0 KN/m²=12.6 KN/m²1m板宽设计值 p=12.6 KN/m²2.内力计算跨度板厚 h=100mm 次梁截面b×h=250㎜×450㎜边跨l01=(2500-120-125+100/2)㎜=2305㎜ l n1=(2500-120-250/2)=2255㎜距端第二跨l02=2500㎜-250㎜=2250㎜ l n2=2250㎜跨距差(2305-2250)/2250=2.4%<10% ,可按等跨连续梁查表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双学位)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双学位)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班级: 土木工程双学位班
二、设计题目
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 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 200)
(2)、板的配筋图(1: 50)
(3)、次梁的配筋图(1: 50;1: 25)
(4)、主梁的配筋图(1: 40;1: 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四、设计资料
1.题号:
第n题(见表一, 表中有30道题目, 学生按学号选择不同的题目, 表中长度单位为米)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240mm承重砖墙, 内设钢筋混凝土柱, 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1)、楼面活荷载, 单位为(见表一)(2)、楼面面层: 水磨石地面
(3)、楼盖自重: 钢筋混凝土容重(4)、平顶粉刷:
4、材料
(1)、混凝土: C20或C25。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例题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例题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例题一、课程设计概述今天咱们聊聊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课程设计。

可能有的小伙伴一听就皱眉头,觉得好像又是一个“吓人”的课题。

别担心,咱们慢慢捋清楚,肯定让你明白得透透的。

简单来说,单向板肋梁楼盖,就是一种带有肋梁的楼面结构,肋梁?嗯,简单来说就是用来支撑和分担重量的“梁”,而这个肋梁呢,又是按单向的方向来布置的。

你可以理解成,楼盖就像是一张“钢铁巨网”,每根肋梁就像是这张网的支撑点,咱们的任务,就是确保这些肋梁都能“顶得住”上面沉重的压力,保证整个结构稳稳当当,毫无问题。

要是你仔细看看现代建筑,几乎都少不了这种单向板肋梁结构。

它又省材料,又稳固,真的是“好用到不行”。

咱们今天重点讨论的,就是怎么做出一个合理、经济又稳妥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分析与计算说到设计,那就得说一说我们的核心部分了。

想要让楼盖稳固,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楼盖的受力情况。

别小看这一步,搞清楚了受力情况,后面的设计就能顺风顺水。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受力,一般是按两种情况来计算的。

第一种,就是直接受重力作用,像是楼面上的家具、墙体的重量,这些都要考虑进去;第二种呢,就是楼盖本身的自重。

这些肋梁一根根的,肯定有一定的重量,这些重量也得分担到楼盖上去,不能轻视。

大家也许会问,怎么知道肋梁能承受多少重量?其实这里有个计算公式,可以帮我们找出“合适的梁尺寸”。

在计算中,肋梁的截面、材料强度、跨度等参数,都要考虑进去。

只要计算得当,设计出来的肋梁,既能节省成本,又能做到稳如老狗,不怕任何的负重。

但别以为就这么简单,楼盖的结构形式、肋梁的排布,还有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都要精心设计。

否则,不仅浪费材料,还容易影响楼盖的整体稳定性。

所以,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仔细推敲。

比如,肋梁的布置要尽量让楼盖均匀受力,避免某些部位过载。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肋梁的跨度。

跨度太大,肋梁就可能会“软掉”;跨度太小,又浪费材料,得不偿失。

所以,一定要在“合适的范围”内找到最佳方案。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某多层民用建筑,平面尺寸为36m ×22.5m ,楼层高4.5m ,楼盖要求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墙厚240mm ,壁柱截面尺寸为370mm ×370mm ,中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

楼盖层面做法:20mm 原水泥砂浆抹平后做100mm 厚水磨石面层,板底采用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可变荷载标准值Q k =7.5kN/m 2,Qγ=1.3。

材料选用:C30混凝土;主、次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其余钢筋采用HPB235级热轧钢筋。

一.结构平面布置由查表得:ƒc =14.3N/mm---2, ƒt =1.43N/mm 2ƒtk =2.01N/mm---2, E c =3×104N/mm 2由查表得: HRB400级钢筋:ƒy =360N/mm---2, E s =2.1×105N/mm 2HRB235级钢筋:ƒy =ƒ’y =360N/mm---2, E s =2.1×105N/mm21、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主梁横向布置,跨度为7500mm ,间距为7200mm ,次梁为纵向布置,跨度为7200mm ,间距为2500mm 。

区格长短边之比为2.88,按单向肋梁板楼盖设计。

2、截面尺寸:(1)板: 按刚度要求,连续板的厚度取:mm l5.6240h =>,所以取h=100mm (2)次梁:截面高 mm l 600~4007200)121~181()121~181(h =⨯==,取h=600mm 截面宽 b=250mm (3)主梁:截面高 mm l 5.937~5367500)81~141()81~141(h =⨯==,取h=900mm 截面宽 b=300mm二.板的设计1. 荷载计算板自重: 0.1×25=2.5kN/m 2楼面面层: 0.02×20+0.01×25=0.65kN/m 2天棚抹灰: 0.02×17=0.34kN/m 2恒载标准值: g k =2.5+0.65+0.34=3.49 kN/m 2恒载设计值: g =1.2g k =4.188 kN/m 2活载标准值: q k =7.5 kN/m 2活载设计值: q =1.3 q k =9.75 kN/m 2设计总荷载: g+q =13.938 kN/m 22. 计算简图计算跨度:次梁截面尺寸 mm mm 600250⨯ 边跨 mm h l l n 23052100)22501202500(201=+--=+= 中跨 mm l l n 2250250250002=-==因相差极小与0201l l ,故可按等跨计算,且近似取计算跨度mm l 18000=。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楼盖结构设计,适用于较大跨度的建筑物。

它的设计原理是利用混凝土中的预应力钢筋进行支撑和加固,使楼盖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以下是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的一般步骤:
1. 结构分析:首先需要进行楼盖的结构分析,包括受力分析、荷载计算和梁板的尺寸设计等。

这一步是确定整个结构设计的基础。

2. 梁设计:根据楼盖的跨度和荷载要求,设计并计算出适当的梁的尺寸。

梁的设计包括选择适当的材料(如钢筋和混凝土)和计算梁的截面尺寸、受力和开孔等。

3. 板设计:根据楼盖的荷载要求,设计并计算出适当的板的尺寸。

板的设计包括选择适当的材料(如钢筋和混凝土)和计算板的厚度、受力区域和开孔等。

4. 预应力设计:对梁和板进行预应力设计,通过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和锚固,使结构体系具有更好的抗弯强度和承载能力。

预应力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合理设计。

5. 连接设计:根据梁和板的相互连接情况,设计连接件和连接方式,确保梁板之间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

6. 施工和监控: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监控,确保楼盖的结构安全可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步骤仅为一般步骤,具体的设计还需考虑实际项目的要求和条件,并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此外,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性和效果。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 (终结版)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 (终结版)

西北工业大学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姓名: [魏双改]学号: [2010301474]指导教师:[杨海峰]2014年8月8日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1.设计资料(1)露面做法:20mm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混合砂浆抹底。

(2)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梁板受力钢筋采用HPB235或HRB335级钢筋,纵筋采用HRB335或HRB400.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3.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0m,次梁的跨度为6.0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次梁的跨度为2.2m,板的跨度为2.0m,l02/l01=6.0/2.0=3.0,因此按单项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000/40=50mm,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8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000/18~6000/12=333~500mm。

考虑到楼盖的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400~600mm,取h=600mm。

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1.3 板的设计轴线○1~○2、○5~○6的板属于端区隔板;轴线○2~○5的板属于中间区隔单向板。

图1(1)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注值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 0.02*20=0.4KN/m2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KN/m220mm厚混合砂浆抹底 0.02*12=0.34KN/m2小计 2.74KN/m2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 g=2.74*1.2=3.288KN/m2可变荷载设计值 q=7*1.3=9.1KN/m2荷载总设计值 g+q=3.288+9.1=12.388KN/m2(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500mm,现浇板在墙的支撑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为120妈妈mm。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其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等特点。

下面就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结构特点单向板肋梁楼盖是由板、肋梁和连梁构成的一种结构形式。

板为受力板,肋梁为承重构件,而连梁则起到连接板和肋梁的作用。

该结构形式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板和肋梁的受力方向相同,都在同一平面内。

2.肋梁和连梁为刚构,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小,具有较高的刚度。

3.板的厚度较薄,一般为80-120mm,但由于肋梁的作用,板的承载力和抗弯刚度都很高。

4.板和肋梁的受力均匀,经过简化等效调整后,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计算结果。

二、设计要点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荷载在设计中,需要确定楼盖的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和活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自重、楼板、墙体、地基等,而活荷载则包括人员和设备的荷载。

2.确定截面尺寸和板的布置方式根据荷载大小和跨度、板厚度等因素,确定板的截面尺寸和布置方式。

一般采用等截面或梯形截面,且一定要保证板的宽度不过窄,塑性承载力不过低。

另外,还需要在板的布置中考虑嵌段板的使用,以提高楼盖的刚度和稳定性。

4.选取材料在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中,需要选取适合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钢材等。

其中,混凝土要选取高强度和优质的商品混凝土,钢筋要选择标准的热轧钢筋,钢材要选定具有良好性能的结构钢材料。

5.施工要点(1)对板、肋梁、连梁的加固处理,以保证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2)对混凝土浇筑时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3)对焊接、螺栓等连接方式的合理选用,以保证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4)对墙体、地基等的支撑要求,以保证楼盖的整体稳定性。

三、设计案例设计一座楼高为35m、跨度为12m的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包括自重、楼板、墙体和人员活荷载。

根据设计要求,可以得到楼盖的板厚度为120mm,材料为标号为C50的商品混凝土,肋梁采用T形截面,高度为350mm,底宽为250mm,材料同样采用标号为C50的商品混凝土。

简述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

简述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

简述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

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其设计步骤如下:1.确定设计准则:确定设计准则,包括荷载标准、楼盖受力性质、使用要求等。

2.分析结构荷载:根据建筑楼层、用途、场地条件等,分析结构受到的荷载情况,包括活荷载、恒荷载、风荷载等。

根据这些荷载数据进行结构分析。

3.确定结构形式:根据建筑楼层、间距、净高等因素,确定单向板肋梁楼盖作为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一般适用于大空间、大跨度的建筑。

4.进行结构计算:根据荷载和结构形式,进行结构计算。

计算中需要考虑楼盖的整体稳定性、梁柱承载力、板肋的强度等因素。

计算过程一般需要借助计算机分析软件进行。

5.设计梁柱:根据结构计算结果,设计楼盖的梁柱。

梁柱需要满足承受荷载的要求,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梁柱的设计也需要考虑构造节点的连接方式和施工工艺。

6.设计板肋:根据结构计算结果,设计楼盖的板肋。

板肋需要满足承受荷载和变形限值的要求。

设计中需要考虑板肋的尺寸、厚度、材料等。

7.考虑施工工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工艺要求。

例如考虑板肋的制作和安装、梁柱的预制和安装等。

8.绘制施工图纸:完成结构设计后,需要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

图纸中包括结构平面图、剖面图、节点连接图等,以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操作。

9.完善设计文件:整理设计计算过程和结果,形成完整的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设计计算书、图纸等。

10.施工阶段的跟踪:设计人员还需要在施工阶段对工地进行跟踪和检查,确保结构按照设计要求和构造规范施工。

如有必要,还需参与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和技术指导。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a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a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书班级:建工1001学号: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板底及梁用15mm 厚的石灰砂浆抹底。

2、材料: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12mm ,采用HRB335,直径<12mm 时,采用HPB235。

3、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q k =6kN/m 2,其分项系数1.3。

二、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9m ,次梁的跨度为6.72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3m 。

板厚取80mm h =。

次梁截面高度取,截面宽取。

主梁截面高度取,截面宽度取为300mm b =,柱的截面尺寸b ×h=400×400 mm2。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图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三、 板的设计 1、荷载计算20mm 水泥砂浆: 20KN/M 3⨯0.02M=0.4KN/m 280mm 钢筋混凝土:25KN/m 3⨯0.08m=2KN/m 2450mm h = mm b 200 = 800mm h =15mm 石灰砂浆: 15KN/m 3⨯0.15=2.25KN/m 2合计 :g k =4.65KN/m 2 (荷载分项系数取1.2)活荷载标准值:q k =6KN/m 2 (荷载分项系数取1.3) 恒荷载设计值:g=4.65KN/m 2 ⨯1.2=5.58KN/m 2 活荷载设计值:q=6KN/m 2 ⨯ 1.3= 7.8KN/m 2 荷载设计总值:g+q=13.38KN/m 2 每米板宽 p=13.38KN/m2、计算简图取1m 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为b=2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120mm ,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2300mm板的计算简图2、3所示。

图2 板的实际结构图q+g=11.26kN/m图板的计算简图3、 弯矩设计值表 1 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4 、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2表2 板的配筋计算.f t =1.27N/mm 2 210N/mm HPB235 ; N/mm 9 . 11 , 0 . 1 25 , 1000 60 20 80 80 2 2 10 = = = = = - = y cf f a C mm b mm h mm 钢筋, 混凝土, , , 板厚①~②轴线 ④~⑤轴线实际配筋(mm 2)8/10@120 8@120 6/8@110 6/8@110 As=537As=419 As=357 As=357 ②~④轴线计算配筋(mm 2) A S =ξbh 0α1f c /f y554 435 360 360 实际配筋(mm 2)8/10@120 8@120 8@140 8@140 As=537As=419As=359As=359配筋率验算其中ξ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p=0.45%>p min =0.27%,满足要求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和嵌入墙内的板的附加钢筋(见图纸)。

简述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

简述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

简述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单向板肋梁楼盖是一种常见的楼盖结构形式,其设计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设计参数在开始设计之前,需要明确一些设计参数,包括建筑物的用途、荷载标准和要求、结构高度和平面布置,以及材料的选择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楼盖的设计和计算。

第二步:确定结构形式和类型根据楼盖的布置和要求,确定肋梁楼盖的结构形式和类型。

单向板肋梁楼盖是由板和肋梁两部分组成的,板由一组横向连续的板组成,肋梁由一组纵向连续的梁组成。

板和肋梁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第三步:确定荷载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荷载标准,确定楼盖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活荷载、恒荷载、风荷载等。

这些荷载将作为设计和计算的依据。

第四步:确定结构方案在上述的参数和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楼盖的结构方案。

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板和肋梁的尺寸,以及连接件的类型和位置。

在确定方案时,需要满足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第五步:进行静力分析进行楼盖的静力分析,计算板和肋梁的内力和变形。

静力分析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如等效剪力法、切分面法、有限元法等。

通过分析,可以得到楼盖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情况。

第六步:进行构造设计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结构的施工性、机械性能和经济性。

这会涉及到板和肋梁的连接方式、钢筋的布置和尺寸、预应力筋的设置等。

通过合理的构造设计,可以提高楼盖的施工效率和结构的性能。

第七步:进行详图设计在完成结构设计后,进行楼盖的详图设计。

详图设计包括绘制楼盖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并标注结构的尺寸、连接方式和钢筋的布置等。

详图设计是构造和施工的依据,是确保结构顺利施工的重要环节。

第八步:进行施工完成详图设计后,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楼盖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的要求,同时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第九步:进行验收和维护完成施工后,对楼盖进行验收,检查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并在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楼盖的功能和安全性。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
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并优化一个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力求使其在承载能力、刚度、经济性等方面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设计内容:
1. 结构类型选择:选择适合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类型,包括肋梁方案、板厚方案、板材材料等。

2. 计算承载能力:根据设计要求和载荷条件,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承载能力,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3. 计算刚度:根据设计要求和变形要求,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刚度,确保结构承受能力不超过设定限值。

4. 优化设计: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探索减少材料使用量的方法,如优化肋梁尺寸、板厚、板材材料等。

5. 结构绘图:绘制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

设计步骤:
1. 确定设计要求和载荷条件,并进行力学计算。

2. 选择合适的肋梁方案、板厚方案和板材材料,并进行承载能力和刚度的计算。

3.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如调整肋梁尺寸、板厚、板材材料等。

4. 根据优化设计结果,绘制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图纸。

5. 进行结构的校核和验算,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6.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总结设计过程和结果。

总结:
本课程设计通过设计和优化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使其在承载能力、刚度、经济性等方面满足设计要求,并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通过本设计,加深了对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的理解,提高了结构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专题知识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专题知识
我国行业原则《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 程》(CECS 51∶93)主要推荐用弯矩调幅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 梁、板和框架旳内力
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2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措施计算构造内力
用弯矩调幅法计算等跨连续梁、板内力
(1) 等跨连续梁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旳弯矩设计值
均布荷载:
4 单向板肋梁楼盖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
附加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钢筋布置
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存在旳问题 (1) 内力计算与截面设计不协调 (2) 挥霍材料 (3) 支座钢筋过密,施工质量不易确保
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4 单向板肋梁楼盖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

(1)配筋计算
考虑板旳拱作用效应,四面与梁整体连接旳板区格,计算所得旳 弯矩值,可根据下列情况予以降低:
1)中间跨旳跨中及中间支座截面 : 20% 2)边跨旳跨中及从楼板边沿算起旳第二支座截面: lb / l 1.5
连续梁旳实际跨数 5跨时:按5跨计算
实际跨数< 5跨时:按实际跨数考虑
活荷载不利布置规律:
(1)求某跨跨中 M max ,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2)求某跨跨中 M 或 min M max ,左、右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3)求某支座 M max ,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4)求某支座 Vmax ,与(3)相同
框 架 :(i左梁 i右梁 ) (i上柱 i下柱)) 3 时,应考虑柱对主梁旳转动约束作用
4)计算跨度 :与次梁相同,一般a为370mm
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3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措施计算构造内力
(a) 边跨

单向板肋梁楼盖有效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有效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有效设计
1 单向板与双向板
荷载作用下,只在一个方向或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的板。 荷载作用下,在两个方向弯曲,且不能忽略任一方向弯曲的板。
1.1 概述
1 单向板与双向板
1.1 概述
1 单向板与双向板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
❖单边嵌固的悬臂板和两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对于四边支承的板(或邻边支承或三边支承)
内力包络图
❖将同一结构在各种荷载的最不利组合作用下的内力图 (弯矩图或剪力 图)叠画在同一张图上,其外包线所形成的图形称为内力包络图。 ❖内力包络图反映出各截面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力值,是设计时选择截面 和布置钢筋的依据。
例1
1.2.1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2.1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2.1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2.1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7 连续梁板考虑内力重分布的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塑性铰
塑性铰不是发生在 结构的某一个截面 处,而是发生在一 个区段上,区段长 度大致为(1~1.5)h. h—梁的截面高度。
l p — 塑性铰长度
➢塑性铰转角:
p (u y)lp'
l
' p
— 等效塑性铰长度
1.2.1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2.1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4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
结构平面布置原则 ❖方便施工。例如:梁的截面种类不宜过多,梁的布置尽可能规则, 尽可能划分为等跨。
❖造价经济。经济跨度为:单向板1.8~2.7m;次梁4~6m;主梁 5~8m. ➢柱或承重墙的布置决定主次梁的跨度; ➢次梁间距决定板的跨度.
1.2.1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三层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__5.0__kN/m2k(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γ=17kN/m3);(3)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或C30 ,钢筋采用HRB400和冷扎带肋550;(4)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400 mm×400 mm。

(5)厂房平面尺寸见任务分配表。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

(比例1:100~1:200);2、楼板模板图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3、次梁模板及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亦可采用平法标注);4、主梁模板图及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亦可采用平法标注);5、建议采用A3图纸。

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采用A4打印纸。

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四、课程设计进度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

确定梁格布置、板计算;第二天:次梁的计算;第三天:主梁的计算;第四至五天:绘制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五、课程设计任务分配表(每六人一组,自由组合)六、主要参考文献1、《混凝土结构(上)》(第二版)吴培明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混凝土结构(下)》(第二版)彭少民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土木工程专业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指南》周俐俐陈小川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荷载规范》 GB50009-20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7、《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基本术语》 GB50083-20028、《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50001-20029、《建筑结构常用数据手册》北京建工出版社 200510、《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211、《建筑结构设计手册》北京建工出版社 2004七、资料的整理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计算书、施工图。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作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并且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工民建方向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应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适时地调整和改革。

楼盖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混凝土结构课程基本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桥梁。

单向板肋梁楼盖由板、次梁、主梁以及竖向承重的柱或墙等构成。

在楼板的两个方向都布置梁,其中一个方向的梁支承在柱上,将楼盖的荷载最终传给柱子,这类梁称为主梁;房屋楼板平面的另一个方向的梁与主梁相交,将楼盖上的荷载传给主梁,这类梁称为次梁。

本设计的目的是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单向板肋梁楼盖、塑形内力重分布、弹性理论、梁板柱的计算1.前言----------------------------------------------------------------------------------------62.设计题目----------------------------------------------------------------------------------63.板的计算----------------------------------------------------------------------------------74.次梁的计算-------------------------------------------------------------------------------95.主梁的计算------------------------------------------------------------------------------126.结束语------------------------------------------------------------------------------------19参考文献-----------------------------------------------------------------------------------19 致谢辞--------------------------------------------------------------------------------------20 附录-----------------------------------------------------------------------------------------201 前言本设计为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为5.0kN/m2。

楼面面层用20mm 其中三层楼面荷载中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qk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γ=17kN/m3)。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钢筋采用HRB400和冷扎带肋550。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400 mm×400 mm。

厂房平面尺寸L1*L2=33.0 m×19.8 m。

其中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在设计中确定梁格布置、板计算。

计算次梁与主梁,绘制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2 设计题目已知:车间仓库的楼面梁格布置如图17所示,轴线尺寸为33.0m×19.8m, 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梁板的天花抹灰为15mm厚混合砂浆,楼面活荷载选用5.0kN/m2 ,混凝土采用C30,梁中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其他钢筋也一律采用HPB400,板厚80mm,次梁截面为b×h=200mm×450mm,主梁截面为b×h=300mm×700mm,柱截面为b×h=400mm×400mm。

楼板周边支承在砖墙上,试设计此楼盖。

图1 仓库的楼面梁格布置图3 板的计算一、板的计算(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1.荷载计算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 20×0.02=0.400kN/m 2 8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 ×0.08=2.000kN/m 2 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17×0.015=0.225kN/m 2恒载标准值: k g =0.4+2.0+0.225=2.655 kN/m 2 活载标准值:kp =5.000 kN/m 2其中恒载分项系数G γ为1.35。

活荷载分项系数采用1.3。

经试算,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为最不利组合,因此取荷载设计值:k Q c k G p g q γψγ+==1.35×2.655+1.0×1.3×5.000=10.084 kN/m 2(取10.1kN/m 2)平均跨度: l =(2020+2000)/2=2010mm3.内力计算:因跨度差: (2020-2000)/2000=1%<10% 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各截面的弯距计算见表14.截面强度计算y f =360N/mm 2 , c f =14.3N/mm 2,因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30≦C50,所以 1α=1.0,则0h = 80-20=60mm正截面强度计算见表2,其中b=1m 。

根据计算结果及板的构造要求, 画出配筋图如图3所示。

图3 板配筋图4 次梁的计算一、次梁的计算(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1.荷载计算板传来的恒载: 2.655×2.2=5.841 kN/m次梁自重: 25×0.2×(0.45-0.08) =1.850 kN/m 次梁粉刷抹灰: 17×0.015×(0.45-0.087)×2=0.189 kN/m 恒载标准值: k g =5.841+1.850+0.189=7.880 kN/m 活载标准值: k P =5.000×2.2=11kN/m经试算,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为最不利组合, 因此取荷载设计值k Q c k G p g q γψγ+==1.35×7.880+1.0×1.3×11=25.00kN/m 22.计算简图各跨的计算跨度为:中间跨: 0l =l n =6600-300=6300mm边跨: 20a l l n +==6600-150-120+250/2=6455mm1.025n l =6488.25mm, 取小值6488mm 平均跨度: l =(6300+6455)/2=6377.50mm 跨度差: (6455-6300)/6300=2.5%<10% 次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图4 次梁的计算简图3.内力计算:截面 边跨中 第一内支座 中间跨度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α+1/11 -1/11 +1/16 -1/16 2aql M =(kN ·m)1/11×25×6.4552=94.7-1/11×25×6.3002=-90.21/16×25×6.302=62.0-1/16×25×6.4552=-65.1截面 A 支座 B 支座左 B 支座右 c 支座 剪力系数β (有规范可得)0.550.550.550.550βql V = (kN)0.55×25×6.33 =87.04 0.55×25×6.33 =87.040.55×25×6.30 =86.63 0.55×25×6.30=86.634.正截面强度计算(1)次梁跨中截面按T 形截面计算边跨:3′l b f ==6.455/3=2.16m0′S b b f +==0.2+1.98=2.18m取′f b =1.95m中间跨:3′l b f ==6.3/3=2.10m0′S b b f +==0.2+2.0=2.2m取′f b =2.10m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