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14年青年职工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青工思想动态预防青年人才流失
——关于青年职工思想动态的调研报告
课题:XXXXX公司青年职工工作生活现状调查
第一部分前言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受国家银根紧缩,市场投资不断调整影响,公司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经营工作受到较大冲击,职工收入也同步受到较大影响,尤其自2011年上半年开始取消双休日全勤加班工资以后,职工整体收入缩水,士气遭受不同程度打击,工作积极性和精神状态也受到较大影响,直接影响到职工人才队伍建设,职工离职数量高居不下。当中,尤其以青年职工尤为突出。虽然流动本身是人才价值增值的一种方式,没有流动的组织就没有生机,可是不合理或者过于频繁的流动,不利于职工个体的职业发展,更不利于组织竞争力的凝聚和维系。大量青年职工出现群体性离职将给公司带来各种风险:一是岗位空缺。青年职工离职以后公司很难立刻找到合适的替代人选,那么这一岗位会在一定时期内会空缺出来,即使能找到新的员工继任到正常工作,也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期和磨合期,在此期间新员工的工作效率会比较低,会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尤其是关键岗位的空缺更是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风险。二是培训成本。公司为了填补青年职工离职造成的岗位空缺,必然重新招募和培训新员工以满足岗位需求,而新员工入职到能够独立开展工作都需要花费一
定的时间和费用,工作效率也需要一定经验,间接增加了用人成本。三是人气损伤。公司一旦发生青年职工集中群体性离职,特别是关键岗位员工或管理人员离职,势必对未离职的员工产生负面影响,某些影响力较大的员工离职可能会造成群体性心理动荡,减弱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动摇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近年来,青年职工集中群体性离职苗头凸显,导致当前技术骨干匮乏,很多岗位甚至出现严重断层情况。
二、调研目的
(一)青年职工群体基数大
截止2014年9月,公司有在册职工2516人,其中,35岁以下(含35岁)青年职工806人,占全体职工总数的32%,男青年职工672人,女青年职工134人。青年职工学历分布情况:大学本科学历260人,占青年职工总数的32%;大学专科学历298人,占青年职工总数37%;技校和中专学历227人,占青年职工总数28%;高中及以下学历21人,占青年职工总数3%。整个青年职工群体是公司施工生产的主力军,也是既活跃又不稳定的潜在因素所在。随着公司近年来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入,共青团组织怎样才能有效地在企业发展与改革中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怎样把趋于边缘化的青年思想凝聚成一股绳,走出一条与时代合拍共振,有魅力、有吸引力、有说服力的现代企业共青团工作新路子,是公司团委在当前企业深化改革和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新课题。为深入了解当前公司团员青年员工的
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公司团委在2014年对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进行了认真仔细调研。
(二)青年职工作用发挥明显
青年职工作为公司最有生气,最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群体,是公司改革和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也是公司未来的发展的希望。如何加强青年职工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直接关系着当前公司施工生产经营工作的更好开展,也与我们公司长远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摸清青年职工思想动态并做好正确引导工作,对培养好青年职工、对企业长远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三)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通过了解、掌握公司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与生活状况。从企业认知与认同、青年工作、学习与生活情况、价值观与信仰、共青团工作、青年对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等方面深入了解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针对广大青年职工所提出来问题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形成初步调研结果,为公司今后的青年工作提供依据,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年工作,以便更好的为青年服务,适应青年多元化需求,有效促进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保证青年职工人才队伍的稳定,同时更好地凝聚青年力量,发挥团组织在公司改革发展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更加高效的为公司生产经营工作贡献力量。
(四)青年人才流失严重
据统计近四年职工离职情况分析:2011年至2014年四年当中,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总人数为328人,291人为
青年,占四年离职总人数的89%。其中2011年,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68人当中,66人为青年,占当年离职人数97%;2012年,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94人当中,76人为青年,占当年离职人数的81%;2013年,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62人当中,54人为青年,占当年离职人数的87%;2014年,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104人当中,青年为95人,占当年离职人数的91%。
三、调研范围及方式
(一)调研范围:全公司35岁以下(含35岁)不同岗位的青年职工。
(二)调研方式方法:一是召开座谈会,逐一听取大家的意见和想法,并对大家提出来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认真记录整理;二是单独走访,通过实地单独走访青年职工的工作生活现场,对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有比较具体的认识;三是开展调查问卷,通过设置一些与广大青年职工息息相关的问题,采取问答的方式对青年职工现状有一个更加系统的了解。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广大团员青年对参加本次的调查非常积极,共发放调查问卷434份,回收372份,答卷认真回答了所在单位党政领导对共青团工作的支持程度、对团员青年职工的关心程度、公司发展与青年人才的关系、个人收入情况、思想动态等问题,这既反映出公司各级团组织组织得力,更是反映了广大团员青年对公司、对自身诸方面的期望,这给团委今后开展工作给予了信心,提出了方向。
参与问卷调查的员工中,年龄在28周岁以下的有266人,占回收问卷数量的71.5%,28周岁至35周岁的有106人,占回收总数的28.5%。在参与问卷的青年职工当中,男性343人,占回收问卷数的92.2%,女性29人,占回收问卷数的7.8%。文化程度本科117人,占问卷回收数的31.5%;大专学历129人,占回收问卷数的34.7%,中专、技校及其他126人,占回收问卷数的33.8%。
第二部分青年职工调研结果
一、理想与现实存在落差
我们公司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大中专毕业生流失从一定角度来说,和他们的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大中专毕业生刚走出校门就进入了施工的工作岗位,学校的清闲惬意与施工现场的艰苦劳累造成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他们当中大部分并没有科学地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对经济形势和社会现实缺乏深刻的认识。当面对一线工地现场的艰苦工作环境,理想和现实便会产生巨大反差,进而造成他们对工作的厌弃,希望重新寻找工作单位。由此造成了青年职工的流失。
二、自我定位出现偏差
部分大中专毕业生想法过于简单,做事多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领导和同事的意见,工作中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工作不顺利就要求离职,做事不考虑后果。他们当中许多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存在盲目性和自我认识的偏差,相比身边的同事甚至上级领导拥有更高的学历,认为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