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ng为什么能够成为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ing为什么能够成为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
语言学根据
印欧语系中的Being
在印欧语系中,Being是由系动词演变而来的名词概念。

起源于印欧语系所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亦即命题或语句最普遍、最基本的系词结构。

从词汇到语句
印欧语系中对于事物与其属性等等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表示就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系词结构,即以一个系动词来联结主词与宾词,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S是P”的语句结构。

希腊语系动词一般形式是eimi,汉语通常译
作“是”、“有”或“在”。

●根据海德格尔的考证,希腊语中的这个系
动词在印欧语系中有两个词根:
◎es,与此相应的希腊语是eimi和einai,
原本的含义是生活、生者、由其自身来立
于自身中又停者:本真常住者。

◎bhu、bheu,希腊语中与之对应的是
pheo,其本义是起来,其作用,是其自身
来站立并停留。

前者后来演变为系动词,
后者则变成了phusis亦即“自然”。

从系动词到动名词、动词不定式
einai和to on
●系动词的名词化
●系动词(通过动名词、动词不定
式)的名词化表达意义:普遍的
抽象
S是P:
天是蓝的
山是青的
山东大学是一所985高校
哲社学院是山东大学的一个学院。

S(天、山、山东大学、哲社学院)
可变项
P(蓝、青、山东大学、哲社学院)可变项
系词“是”,不变项
巴门尼德:使用“存在”概念的第一人
形而上学的奠基人。

巴门尼德的存在,是一种不变的Being,是万物的根本属性即形而上属性, 是现实地充实的空间的功能。

这个being是使事物是什么的“是”,使存在者存在的“存在”,因此,哲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追问这个“是”或“存在”是什么。

它类似人们所说的宇宙万物最普遍的“本质”。

在印欧语系中,being的对译
不成问题
◎希腊文中用动词einai[eimi]
及动名词on表示。

◎拉丁文中先用动词esse表示,
中世纪后期用动名词ens表示
◎德语中“是”的动词和动名词
为同一个词,区别只在第一个
字母的大、小写,一般用动名
词Sein表示。

汉语翻译的困难:系动词的缺乏,没有合适的
语词对译being。

●三种主要译法:
◎是(陈康)
没有改变汉语本身的非语法特征,比如说,并
不能使汉语具备词类的形式转换功能,因而对
于增进义理的理解并无多少益处。

◎有(贺麟)
有是中文中外延最广大的词,接近“是”的译
法,文义不美。

◎在(存在)
名词形式的约定俗成的译法:在(存在)。

多重意义表达不出来;浓厚的空间色彩(存在
的本性就是非空间性,非空间性的存在才是存
在)。

形而上学对存在研究的两种角度
meta:超越之意,把meta解
释为trans。

讨论完全脱离物质之物,超越物理之物,主动理智的纯粹活动者,神学,第一哲学。

追问问题:什么是真实的存在(ontos on)。

此种追问必然要区分现象/实在,真实/虚妄。

ontology——本体论
meta: 在后之意,把mate解释为
after。

物理学之后的学问,研究实存背后的存在,存在者之根基。

即研究的不是真实的存在(ontos on),而是存在本身(to on e on)。

此种追问必然要区分实体/属性,一般/个别(共
相/殊相)
ontology——存在论
超越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柏拉图
实在与现象
真实与虚妄
●根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实体与属性
一般与个别
一,存在、存在论中实在论之争。

1,存在。

亚里士多德自己把学问中研究存在(being)即是的是(being as being )的
学问,叫做“第一哲学”(first philosophy)。

关于终极存在及终极原因与原则的学问。

为其他科学提供基础。

作为哲学基本概念的形而上学,有一种知识静观沉思作为存在的存在和属于它本身的东西。

它不同于任何一门就部分而言的知识;因为,其他知识没有一门普遍地考察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从中截取一部分来思考它的偶性,例如数学知识。

形而上学的课题:一切存在事物的终极说明。

形而上学试图用尽可能用宽泛的措辞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根本上有什么存在?它是什么样的?回答存在以及各主要存在者领域的本性与原理,形而上学研究的being:三种理解:(1)属于不同的基本范畴的是(存在者中最为普遍的存在),(2)应用于存在事物的第一原理,(3)万事万物的第一原因,最高种类的是(存在)如上帝/至上存在的存在。

形而上学的研究方式,整体性,统一性,基础性
2,存在论中实在论之争。

讨论完全脱离物质之物,超越物理之物,主动理智
的纯粹活动者,神学,第一哲学。

追问问题:什么是真实的存在。

此种追问必然要区分现象/实在,真实/虚妄——本体论。

物理学之后的学问,研究实存背后的存在,存在者之根基。

即研究的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存在本身。

此种追问必然要区分实体/属性,一般/个别(共相/殊相)——存在论。

超越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外部世界是否客观存在?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外部世界是否客观存在?(1)实在论:外部世界是客观、独立的存在宗教角度:宇宙的秩序是上帝的无限智慧和至善的一种标志。

知识角度:最真实的东西是那些最可触、最可测量和最可检验的存在物。

(2)反实在论,巴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现代哲学的主张:人是否具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概念范式解释与实在世界。

自由Freedom/Liberty
自由的价值
自由赋予人类高贵地位,并把人类从
自然状态中分离出来
●每一个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把自由
视作理所当然的目标
●自由的价值是绝对的,甚至比生命本
身还重要
●自由不仅是好的生活的先决条件,而
且还是道德和道德责任的逻辑前提
不自由,毋宁死。

——帕特里克·亨利
权利即自由for right is liberty
——霍布斯
人生来是自由而平等的。

——《法兰西人权宣言》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自由的指涉自由的领域
消极·积极公民·政治
个人·社会经济·智识
权利学术·教学
自由意志/道德责任
自由的种类
人身·迁徙·通信
思想·资讯·宗教
言论·出版·新闻
集会·结社·组党
自由概念的多义性
没有词语像“自由”那样溶合着更多不同的含义,亦引发出多种想象力的途径。

——孟德斯鸠(Montesquieu)
世界上从来不曾有过对自由一词的精确定义,而美国人民现下正需要一个精确的自由定义。

尽管我们都宣称为自由而奋斗,但是在使用同一词语时,我们却不是指同一事物。

……当下有两种不仅不同而且互不兼容的事物,都以一词冠之,即自由。

——林肯(Abraham Lincoln)
由宪法或根本法所保障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权,能够确保人民
免于遭受某一专制政权的奴役、监禁或控制,或是确保人民
能获得解放。

◆任性意义的自由(自由放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
么就做什么。

按规律办事意义下的自由,所谓对必然的认
识和改造。

◆自律(autonomous)意义下的自由——意志按
照道德普遍法则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为。


德就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自由概念
◆人在自己所拥有的领域自主追求自己设定目
标的权利。

即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
的任何事情(《人权宣言》)。

言论自由信仰自由
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罗斯福
两种自由(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
★积极自由(Positive Liberty)
是指人在“主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作为主体
的人做的决定和选择,均基于自身的主动意志
而非任何外部力量。

当一个人是自主的或自决
的,他就处于“积极”自由的状态之中。

这种
自由“去做……的自由”。

★消极自由(Negative Liberty )
指的是在“被动”意义上的自由。

即人在意志
上不受他人的强制,在行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也就是“免于强制和干涉”的状态(the
absence of interference by other human
agent)。

对自由的哲学理解
绝对的自由在理论上不可能存在
●人是社会的人,因此自由不仅是个人的议题,
而是社会中各个主体之间彼此互相界定而形成
的一种关系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权利与
责任
●个人的自由受制于他人的同等的自由,因此,
自由与责任相关,有相关之自由即应负相关之
责任
●自由是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自
由也是一种社会概念。

自由是社会人的权利
●与自由相对的,是奴役
自由是一种意志对意志的关系
◆自由解决的问题
◇意志主体之间平等并存
◇意志主体的自我负责
◇意志主体之间的符合正义原则
的团结
自由:从意志自律界定
一项真正的自由行动只能由纯粹的自由意志来决定,而自由意志不被其他东西所决定。

消极自由:摆脱……的自由
积极自由:拥有……的自由
自由意志(The Free Will)
自由意志无一个为各方所认可的
定义。

●在最广义的层面,自由意志就是
人们依照其拥有的条件去决定是
否做一件事情的能力。

●人们有能力做真正不同的选择。

决定论(Determinism)
决定论认为所有的事件,必然为先
前某种因素造成的结果。

●决定论概念的基本要素:有其因必
有其果。

假如人们了解了所有涉及某种即将
发生的事件的因素,那么他们就可
以精确地预测到这一事件;或者相
反,如果发生了某个事件,那么就
可以认为,它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拉普拉斯妖(Démon de Laplace)
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于1814年提出的一种科学假设。

存在一种“智能”,它知道宇宙中每个原子确切的位置和动量,能够使用牛顿定律来展现宇宙事件的整个过程,过去以及未来。

决定论因此被称之为“拉普拉
斯信条”。

●一种哲学命题,认为每个事件
的发生,包括人类的认知、举
止、决定和行动都是因为先前的事而有原因地发生。

如果从原始宇宙以来,有一连串的事件注定地、从未中断地发生,自由意志则是不可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