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逐步砥砺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
它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沃土,在沂蒙山区这片英雄的土地上逐渐生根、发芽直至成长壮大,不断地焕发出耀眼的光辉,显示出巨大的历史及时代价值。
一,沂蒙精神概说
沂蒙精神的提出及其内涵的确定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沂蒙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各级领导对沂蒙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党的关怀和培育为我们弘扬沂蒙精神指明了方向。
1,沂蒙精神的提出
沂蒙精神从概念的提出到内涵的确定,经历了15年的时间。
20 纪80年代,临沂市平邑县九间棚村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架电、治水、治山、修路实现了高山水利化,摆脱贫困走向了富裕。
他们在战天斗地过程中,铸造了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
1989年,新华社山东分社原副社长李锦在九间棚村调研52天,提出了“九间棚精神”。
将“九间棚精神”概括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无私奉献”,并写出了《九柱擎天》的调查报告,引起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宋平的高度重视。
“九间棚精神”的提出,为“沂蒙精神”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89年,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话,提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讲政治。
之后中央召开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号召全党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时任临沂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的李祥栋和同志们经过反复酝酿,于1989年12月12日在《临沂大众报》发表了题为“发挥老区优势,弘扬沂蒙精神》的文章,第一次公开提出了”沂蒙精神“这一概念。
1990年2月2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同志到临沂视察,将沂蒙精神概括为“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16个字。
1997年,沂蒙精神被进一步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16个字。
2001年,有关专家曾将沂蒙精神扩展为“爱党爱国、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无私奉献”24字。
2004年,第四次沂蒙精神研讨会召开,经过专家认真研讨,恢复了1997年关于沂蒙精神内涵的16字概述,从此成为定说
2,沂蒙精神本质
沂蒙精神是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
它秉承优秀的思想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根植于山东革命和实践的沃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放兼容的理论特质和强大的实践功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
其中,“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表达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舍生取义、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主题,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先进思想意识;“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体现,展示了沂蒙人民自力更生、坚忍不拔、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明确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
从历史的、发展的视角来看,沂蒙精神又集中表现为一种大义、大爱、实干和创新。
3,沂蒙精神的产生
沂蒙精神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人民,坚决响应党的全民抗战的号召,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怀着对党的赤诚之心、对人民军队的无比热爱之情,用自己的双手、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拥军支前的壮丽赞歌,熔铸了党和沂蒙人民血浓于水的感情。
(1)渊子崖村民浴血抗日
抗日战争时期,以临沂为中心的沂蒙山区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
1941年12月20日凌晨,日军千余人突然包围了渊子崖村。
板泉区中队副中队长高秀兰等人和村长林凡义立即组织民兵和村民,依托周围地形抗击敌人。
最终,该村在八路军协助下击退敌军,共毙敌12人,村民牺牲147人。
(2)“母送子、妻送郎”入伍参军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兵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之一。
沂蒙人民在地方党组织的号召动员下,踊跃报名参军,“母送子,妻送郎,送亲人,上战场“成为战争年代的沂蒙社会现象。
当时沂蒙山区约有420万人口,有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之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
仅1944年、1945年和1946年三次大参军运动,就有62989名
沂蒙青年子弟加入人民军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3)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的模范
从“女子火线桥”到“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六姐妹等等,无一不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对人民军队所做支持的代表人物。
在那个年代,沂蒙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舍生忘死地开展各项工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和红色政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4,沂蒙精神的发展
沂蒙精神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开拓奋进精神的沂蒙人民,怀着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体谅国家的艰难,以主人翁的姿态,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热情、开拓精神,继续发扬大公无私、舍己为国的精神,积极探索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子,迅速兴起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奏响了社会主义的劳动人民之歌。
这一时期的突出事例主要有:沂蒙人民积极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批示“历家寨是一个好例”,毛主席批示王家坊前经验,毛主席批示高家柳沟扫盲新做法,治理淮河再现支前精神,兴修水利建起“千库万塘”等等。
二,“下基地”社会调研与实践总结
为了响应2013年夏季“下基地”实践活动的主题:“责任担当,践行青春中国梦”。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沂蒙老区红色资源,深入红色革命基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当地红色文化和红色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组依托临沂当地红色资源展开了认真的社会调研。
7月18日,我前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参观调查,一座座石碑让人心生感慨,一幕幕历史事件仿佛就在眼前。
向这些为革命事业做出牺牲、为沂蒙精神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烈士们致敬。
7月19日,我来到金程塑编有限公司,将要对这公司进行为期两天的调研访问。
我的主要课题是:它与沂蒙精神有怎样的关系,沂蒙精神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应该怎样继承发扬沂蒙精神并使之为其作出好的影响。
此次调研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与其文化,采访企业负责人,询问有关员工对其企业与沂蒙精神的看法,询问企业负责人对未来的展望。
7月19日下午,通过网上查询与资料查找,大体上对金程塑编有限公司有了个初步了解。
该公司位于郯城镇南部,主要生产农用和工用塑料用品,也有加工出口业务。
其公司有员工
一百多人,其董事长为顾先生。
顾先生的父亲在几十年前经营了一家塑料品加工店,之后顾先生与其父亲一起将其发展壮大,直至今天的规模。
通过对顾先生的询问了解到,其爷爷曾是一名红军,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他爷爷对他的培养与教导,简单说,就是红色精神培育了他,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
谈到沂蒙精神,他说“是爷爷教给了我沂蒙精神的内涵,虽然那时不知道这就是沂蒙精神,但是我们的理念是一样的,都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
7月20日中午,我对该企业内部员工做了一些调查询问。
经过一番调查,得知该公司最近几年一直不忘回报社会,各种捐款数额不小且非常及时,企业对员工待遇也不错,员工也逐渐养成一种奉献精神,对待他人、对待社会也有很多积极贡献。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困难的时候,但是公司凝聚力很强,几乎没有人因为几个月不发工资而离开,都是陪着公司走过了一道有一道坎儿。
7月20日下午,在即将结束对该公司的访问前,我又去询问了企业负责人,想了解一下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看法。
他表示,将会继续秉承着沂蒙精神,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奋进,力争把企业变为所在行业的龙头领军企业。
沂蒙精神在各个时期总有其不同内涵,但是不变的是其本质,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本质。
无论在什么时期,沂蒙精神总是能给人们以力量,指引人们前进的道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
通过对金程塑编有限公司的调查访问,使意识到,越是在难的时期,越要理想信念作为支撑。
时代变迁,各种光景沧海桑田,但是不变的,总有那么一种力量,一种精神。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向前,一定会将沂蒙精神弘扬并发展。
沂蒙精神也必将对我们的个人成长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