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加油站站点布局规划(2011-2015)提纲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加油站需求分析 (4)

第三章加油站布局规划 (6)

第四章消防安全规划 (8)

第五章环境保护 (10)

第六章加油站远景规划 (11)

第七章管理与实施 (12)

第八章附则 (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编制目的

通过本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强对加油站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落实《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优化城市用地布局,结合城市发展和路网变化,避免重复建设,合理优化布局,逐步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满足成品油市场消费量逐年增长的需求,布局达到科学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物流快捷、覆盖成本低、资源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加油站服务网络体系的目的。

第二条规划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安阳经济升级版、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战略目标,按照“转中求进、改革创新”总体要求,贯彻执行国家和河南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文件精神,逐步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布局科学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加油站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优化加油站布局,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第三条规划的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加油站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办

发[2004]18号)

5、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商改字[2006]14号)

6、《河南省商务厅关于调整、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豫商改[2004]24号)

7、《汽车加油加汽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9、《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B/T10390--2004)

10、《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11、《安阳市宝莲寺镇总体规划(2014--2030年)》

12、《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2013--2030年)》

13、《安阳年鉴(2010.2011.2012.2013.2014年度)》

14、《安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暂行规定》

15、《安阳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1--2020)

16、《安阳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2012--2020)

17、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省环保厅、省水利厅和省国土资源厅联

合制定并印发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2010.06.25)

18、安阳市各有关部门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9、其他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等。

第四条规划的基本原则

1、总量控制原则;

2、合理布局原则;

3、稳定发展原则;

4、规范改造原则;

5、前瞻性原则。

第五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15-2020年

第六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北至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东至京港澳高速公路、南至南外环、西至南水北调输水工程。规划范围总面积为安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13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150万人。

第七条规划的强制内容

本规划中下划线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加油站布点专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本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于严重影响安阳市加油站布点专项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加油站需求分析

第八条机动车保有量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城市逐步扩大以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购车的需求和能力越来越强,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已大大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据统计,2014年市区过境车辆为28300辆;2014年安阳市区机动车总数为269347辆,其中燃汽油机动车为164302辆,燃柴油机动车为105045辆。取我市燃油机动车的历年增长率平均值5.68%来预测未来安阳市燃油机动车保有量:2014年安阳市区机动车总数为269347辆,预测安阳市区2020年机动车总辆为269347*(1+0.0568)6=375200(辆)。

第九条加油站需求预测

建立理想数学模型来对整个区域内加油站的需求量进行预测分析,作为布局规划确定总量后验证的参考值。

1、耗油需求预测法

假设全区域内所有道路等级均质均衡,并均质布局加油站,依据安阳市区燃油机动车保有量预测结果及目标期平均单站服务车量进

行计算:2020年加油站个数为:

M=Q/p=375200/14*400=67(座)

M:理想加油站个数

Q:区域内机动车辆保有量

P:平均单站服务量(依据平均每个加油站6个加油枪计算,单站服务经验数据为400辆/天,汽车加油频率均值为14天)

2、服务半径分析法

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加油站服务半径宜为0.9—1.2km,推算得出服务面积为2.54—4.52k㎡,换算可知加油站的分布密度为0.22—0.39座/k㎡,则城市加油站数量按照下式计算:

M=S*β=130*0.393=51(座)

M:加油站需求数量(座)

S: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

β:加油站分布密度(安阳市区内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较大,此处采用上限0.39)

综上分析,结合安阳市区具体情况,本次规划综合参照“耗油需求预测法”和“服务半径分析法”得出的点位取均值进行布点,定位安阳市加油站布点位置共59处。

第十条安阳市加油站油源选择

本次规划确定安阳市加油站的油源来自于安阳市明福街中石化油库以及安钢大道西段路北的中石油油库。

第三章加油站布局规划

第十一条规划总体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加大力度清理和整顿成品油零售市场;取缔或关闭非法占地、违法建设、影响城市美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加油站;通过搬迁、收购等方式,逐步调整密度过大,服务半径过小的加油站,使安阳市的加油站建设做到布局合理、运营规范、方便管理审批、适应发展,与安阳市城市的社会、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第十二条加油站点位增减原则

1、现状加油站拆除、保留原则

(1)结合《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对于影响城市风貌及沿街景观的现状加油站规划予以拆除;

(2)依据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省环保厅、省水利厅和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制定并印发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2010.06.25)文件要求,对于位于南水北调二级保护区内的加油站规划予以拆除;

(3)对人口密度较大区域的现状加油站点规划予以拆除;

(4)对于距离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不符合相关规范的现状加油站,规划予以拆除。

(5)对其它现状加油站规划予以保留。

2、新增加油站规划布点原则

(1)与《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及安阳市各相

关专项规划进行衔接的原则;

(2)对于107国道(西外环)百公里加油站数量不得超过6对;对于京港澳高速、安林高速加油站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每百公里不超过2对;

(3)城区加油站的服务半径不少于0.9公里;

(4)加油站等级布置:城市建成区内禁止建设一级加油站,二级加油站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区,城市建成区内人员密集区域只能设置三级加油站;

(5)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但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

第十三条加油站规模要求:

规划三级加油站用地不大于2000m2,总容积≤90m3,柴油单罐容积≤50m3,汽油单罐容积≤30m3。

第十四条加油站布点规划方案

本次安阳市中心城区加油站布点专项规划,拟拆除现状加油站9处,现状保留布点位置45处,规划布点位置26处,布点后共有加油站点位71处。(详见附表1《现状保留加油站位置表》、附表2《现状新增加油站位置表》、附表3《现状拟拆除加油站位置表》)

第四章消防安全规划

第十五条安全防火设计

1、站址

加油站站址的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在城市建成区不应建一级加油站。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但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口附近。

2、总平面布置

(1)加油站在总平面布置上严格遵照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中的有关规定。站区内部建筑物之间以及站内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符合规范要求,站内设环形消防通道。

(2)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

(3)站区内停车位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加油站的车道或停车位,单车道或单车停车位宽度不应小于4

米,双车道或双车停车位宽度不应小于6米。

②站内道路转弯半径应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米。

③站内停车位应为平坡,道路坡度不应大于8%,且宜坡向站外。

(4)加油作业区内,不得有“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

(5)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应布置在辅助服务区内。

(6)加油站的变配电间或室外变压器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

外,且与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米。变配电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等洞口。

(7)站房可布置在加油作业区内,但应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中的有关规定。

(8)加油站内的爆炸危险区域,不应超出站区围墙和可用地界线。

(9)加油站的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宜设高度不低于

2.2米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

3、建、构筑物防火安全

(1)加油站内的站房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罩棚顶棚的承重构件为钢结构时,其耐火极限可为0.25h,顶棚其他部分不得采用燃烧体建造。

(2)加油站内不得设置经营性的住宿、餐饮和娱乐等设施。(3)加油岛和汽车加油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米。罩棚边缘与加油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米。

(4)站内地面雨水可散流排出站外。当雨水有明沟排到站外时,在排出围墙前,应设置水封装置。清洗油罐的污水应集中处理收集,不应直接排入排水管道。

(5)加油站的电力线路宜采用电缆并直埋敷设。电缆穿越行车道部分,应穿钢管保护。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电缆沟必须充砂填实。

(6)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必须进行防雷接地。

(7)加油站地下罐应集中单排布置,罐与罐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储油罐应采用卧式钢制油罐。

4、消防设施

每两台加油机应配置不少于两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1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具6L泡沫灭火器。加油机不足两台按两台配置。

5、供配电

加油站的供电负荷等级可为三级,信息系统应设不间断供电电源。供电电源宜采用电压为380V/220V的外接电源。

6、防雷、防静电

加油站内电气、防爆、防雷、防静电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7、其他防范措施

加油站内严禁烟火,站区照明及配电设施采用防爆产品。

第五章环境保护

第十六条施工期环境影响防范主要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的保护以及施工垃圾的处理措施。

第十七条运营期环境影响防范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的处理及处置措施。

第十八条通过建立事故风险防范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落实

安全事故责任;利用先进的监控报警系统、质量检验体系、外来车辆及人员管控系统来降低事故风险。

第十九条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机制,及时、高效、妥善的处理发生在加油站的环境事故,指导和规范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

第六章加油站远景规划

第二十条本次安阳市中心城区加油站布点专项规划,主要布局中心城区加油站点位,随着远期市域建设的逐步深入进行,加油站布局日益重要。为考虑更长远的加油站建设规划,应结合新建道路规划和新开发规划区域建设,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稳定发展,规范改造,具备前瞻性”等原则要求,通过对远期成品油需求、汽车保有量增长趋势预测,合理布点、科学布点。

第二十一条结合新区各组团功能定位和城市建设发展,按照城区加油站的服务半径不少于0.9公里等原则,安阳市市域范围共规划102座加油站,其中中心城区加油站布点59座,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加油站布点16座,宝莲寺镇区域加油站布点11座,市域其他区域(龙泉镇、马投涧、彰武办事处等)加油站布点16座。

第七章管理与实施

第二十二条规划实施管理的保障措施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对新建加油站的选址一律按本《规划》的布点规划图执行。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审批加油站。

3、禁止加油站建设投机行为,加油站建成投入营运五年内原则上不得转让。

4、新建、改建、迁建加油站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划和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同意后,再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建设。因道路建设需搬迁但间距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加油站,不得就近重建,只能实行迁建,在规划的加油站中选址建设。

5、城市和道路发展规划有较大调整,以及经济发展需要确需增设加油站的,必须先按程序调整规划,再按审批程序经批准后建设。

6、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配套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加油站,即有利于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又可为安阳市人民提供安全、方便、一流的服务场所,对安阳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7、实施保障措施中不全部分应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规划》成果由文本、图纸和说明书组成。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二十四条本规划经法定程序上报批准后生效。对本规划的调整修改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

安阳市中心城区加油站规划布点位置一览表1.现状保留加油站位置表

2.规划新增加油站位置表

3.现状拟拆除加油站位置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