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学院共成长——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1期2 0 1 

9年3月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29No.1Mar.2 0 1 

9收稿日期:2018-12-17

作者简介:张文斌(1956-)

,男,陕西扶风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与人才培养。我们与学院共成长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张文斌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300

)摘 要: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政治、国防、外交等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每一个中国人真正从心底里既高兴又自豪。在40年大好的环境下,我们国防职院经过了二次艰苦、艰辛的创业,得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作为完全见证、积极参与、不懈奋斗的我们,

感慨万分。关键词:我们成长;学院发展;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4007-(2019)01-0046-03

1 我们的成长

1976年,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文革”结束,面对经济、社会等滞后发展几十年的现实,中国共产党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毅然推出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恢复了中、高考人才选拔制度,1977年12月,全国一千多万考生走进了渴别已久的考场,凭能力接受国家的挑选。1978年2月24日,我们十分高兴的带着铺盖卷,来陕西第一化工学校(学院前身)报到,学校的横幅是—

——热烈欢迎七七级新同学。由于10年未考试,入学的同学年龄、职业相差很大,

有十几岁刚出校门的中学生;有二十多岁农村基层社队干部、教师、退伍军人等等。社会阅历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的机会来自不易,因而大家对获取知识的态度如同海面吸水一样渴望,许多人抱着拼命的态度准备大干几年。早晨不懒床自觉起来跑步,抓紧时间用餐后去教室早自习,课堂认真邻听老师的授课,当天的问题不愿放到第二天解决,课后自觉完成作业并及时复习预习,

下晚自习后很少立刻出教室,几乎每天都是值班老师强行观灯驱赶大家回宿舍就寝,星期天(六天工作制)几乎没有人轻易

外出,

大多数同学还是坚持在教室学习,这样的学习态度多少年后还得到教育者称赞和难忘。

我们学校远离城市、条件差(当时与现在无法比)

,只靠计划分配很难补充到合适的人才。加之“文革”期间停办,教师大量流失,复校后教师队伍急缺,所以1980年7月,在八零届毕业时,学校决策选择了30人留校。优选24人分别去陕西工学院、西北大学、天津大学等本科院校读大学深造,其余人补充到急需的管理岗位。

随着西去火车的开动,我们虽渐渐离开母校,但欢送领导、老师的嘱托均一一牢记在心,人人都默默从心底里规划着自己学习的目标、回报母校的理想。到大学后,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宿舍———教室———饭堂三点一线,天天如此,晚上11点前没有人休息,冬天寒冷热水泡脚时手里还拿着英语课本背单词。大家几乎不休星期天,甚至过年也不回家补习功课,

总想多掌握一些知识。一位同志学末考试期间身体突发疾病,不愿耽误学习,带病复习考试,虽考试成绩合格了,但考完第二天年龄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年。

这种追求博学、不断提高自我的态度一直陪伴着大家的工作和学习。经过逐渐努力和奋斗,30人

陆续都获得了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没有调离学校的23人中,任过校级领导的7人,中层干部的7人;教授6人、副教授1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劳动模范2人,获得校级以上各种荣誉、奖励超过了百人次。

2 学院的发展

1984年7月,20人大学毕业陆续回校,连同当年计划分配来校报到的20多名大学生,使教师队伍得到了较大的补充。年轻人多了不仅增加了各方面的活力,而且经过充分准备,很快转变角色,及时走上讲台。他们严谨治学,认真备课、教书育人,使学校的教育教学风气不断出现新起色。大多数同志很快成为教学骨干,其教学效果普遍受到师生的好评。每年有多人被评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从年龄结构看,他们弥补了文革前与恢复高考后大学生“青黄不接”的断层;从实践证明看,他们起到了学校快速发展中的骨干作用;从实事结果看,他们是同类院校教师队伍的特色和发展竞争的优势。

学校了为满足快速发展的急需,很快从他们中选拔一些同志到中层干部或重要管理岗位,出现了校内一支重要的“双肩挑”队伍。不论在教学一线还是在管理岗位,他们年轻力壮,大胆有为,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及后勤改革,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声誉影响不断提升,为学校改扩建工程、两次争创“国家重点”做出了出色的成绩,有力地助推了学校“第二次创业”的良好完成。

进入新世纪,他们成为学校的主要决策者。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他们勇于担当,抢抓机遇,从战略与战术的高度大胆决策,竭力推进学院的快速发展。

———决策晋升高职学院。1999年底,学校党委明确提出“晋升高等专科职业院校”目标。2000年初,成立机构,组织论证、申请举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1月,陕西省教委专家组进校现场考察评估,同意申报。陕西省人民政府7月30日会议批准、经教育部备案,批复同意组建“陕西国防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成立的同时,院党委决定提出“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努力建设全国示范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

———决策建设北校区。2001年7月31日,党委主要领导在向老领导通报学校升格情况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新征用地建设第二校区的设想,征求了老同志的意见。消息逐渐传出后,教职工议论十分热烈。随后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以专题在2002年教代会上通过了《人民路选址和征地规模1000亩的建设方案》。2004年10月陕西省批复同意征用土地800亩的手续基本办完,12月底砌围墙结束;2005年2月6日,6个建筑公司同时进地施工;9月29日首批2032名学生入住;2006年8月全院主体北迁新区。十余年的建设使国有资产增加了29.75倍;校园面积增加了4.11倍;学生规模增加了4.59倍;建筑面积增加了4.22倍;专业建设增加了9.59倍;实践教学条件增强了数十倍。

———决策攻坚迎评促建。2004年初,组织全院上下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教育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文件的精神,做深入的思想培训动员;成立工作机构、分解目标任务、签订责任书;2006年5月,再次召开“迎评创优”动员大会,在全院形成了人人重视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氛围;2007年5月2日起,全院上下大战50天,不休节假日,晚上加班,吃住在校,确保评估任务。6月18日迎来专家组,进行了为期4天的检查评估,最终获得了优秀成绩,评估专家组组长陈希天教授说:“这所学校的发展是公办学校的奇迹”。

———决策顽强创建示范。2006年教育部启动全国高职高专示范院校创建工程,学校积极申报创建,2008年以突出成绩获省级示范院校。2010年7月,又获悉教育部启动创建100所骨干示范院校工程的消息,全院上下齐动员,决定不休暑假夜以继日奋战,及时上报方案。立项获批,立即召开“创建全国骨干示范院校”动员大会,号召全体教职工以“宁愿掉皮掉肉也要按结点出色完成任务”的理念开展创建工作。2013年7月,经过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专家组进校仔细考核验收,11月教育部公开了验收结果,学院获得了西部唯一优秀院校的成绩。

———决策正确理念促发展。为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党委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主体,就业质量求生存”的理念,奠定了发展的思想基础;以“招生就业是龙头,教学是中心,管理后勤是保障,全校一盘棋,谁也离不开谁”的理念,理顺了发展的工作关系;以“内涵为主,兼顾规模,走特色发展之路”的理念,定位了发展的方向;以“文化育人、育真人是教育本质”的理念,颁布“厚德重能、励学敦行”校训和“忠博武毅”国防职教精神,突出了国防教育的初心;以“全员参与,诚教严管,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理念,提升了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和育人的水平。

———决策抓质量再上层次。2013年底,召开了

张文斌:我们与学院共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