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课时,主要涉及“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章节。具体内容包括: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让学生掌握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小组讨论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测量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我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测量工具展示:让学生展示家中常见的测量工具,了解各种工具的用途和特点。
(2)测量方法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测量方法的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测量效率。
6.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提高测量技能。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影响因素: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层次、素质层次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会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实践操作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及解析(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分层作业)一、长度的单位1.在下面的测量数据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1)一支2B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80_____;(2)乒乓球的直径约为0.04 ;(3)食指指甲的宽度约为0.1 ______。
【答案】(1)mm;(2)m;(3)dm。
【详解】(1)一支2B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8cm,合 180mm;(2)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cm左右,合0.04m;(3)食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cm,合0.1dm。
2. 小明用手机查阅信息,如图所示,这台手机的宽度d约为()A.0.7cm B.7cm C.0.7m D.7m【答案】B【详解】一般来说,手机的宽度在7cm左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时的正确读数方法是_____(填“A”或“B”),铅笔的长度为______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_。
【答案】B;7.40;0~9.00cm。
【详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A会导致读数变大,B正确。
由图可知,刻度尺的量程为0~10.00cm,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7.40cm对齐,则铅笔长度为7.40cm。
他使用的刻度尺的量程是0~9.00cm。
4.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得图中细铜丝的总宽度为18.90cmD.实验中采用了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答案】D【详解】A.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中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为1mm,分度值是1mm,故A错误;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刻度线垂直,故B错误;C.由图示刻度尺可知,线圈总长度是18.90cm-15.00cm=3.90cm;故C错误;D.铜丝的直径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为了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图中运用累积法,故D正确。
所以选D。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解读)(原卷版)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解读)(原卷版)1、时间的估测: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运用估测法计算的问题称为估测题必须要注意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要有正确的认识1世纪、1年、1月、1天、1h、1min、1s是怎样的时间。
2、时间的测量:(1)测量时间的工具:古代人用日晷、沙漏等计时;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用钟表来计时,常用的钟表有: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式停表、电子式停表等;1h=60min=3600s(1h=60min)。
3、长度的估测:(1)正确的认识1m、1dm、1cm有多长;(2)常见的物体长度有:①手臂长74cm;②某同学身高160cm;③手指宽1.5cm;④教室课桌高78cm;⑤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mm;⑥教室门的宽度是95cm;⑦一本物理书长26.7cm;⑧一元硬币的直径18.0 mm。
4、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三角板、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2)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1m=10dm=100cm;(3)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①积累求平均值法:利用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铁丝的②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③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④组合法:有些长度很难直接测量,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度等,这时可以使用辅助器材配合测量。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1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含答案

第1.1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长度的单位①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②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长度单位的换算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刻度尺前要三看①一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②二看:量程是多少.③三看:分度值是多大.(2)使用刻度尺要三会①会放:要紧贴并平行于被测物体。
②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③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共同组成.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化曲为直法、滚轮法、累积法、化整为零法、替代法等.4.时间的测量(1)测量的工具:日晷、沙漏、石英钟、机械钟、电子钟、停表等.(2)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时间单位还有时(h)、分(m in)、周、年等.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3)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①调:先进行调节,按下复位键,使秒针指在“30”处.②按:按动转柄按钮开始计时.③停:再次按动转柄按钮,计时结束,这时秒针会停在最后计时处.④读:读出停表上分针和秒针所对应的时间值,相加即为测量值.特别提示: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要首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5.误差与错误(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2)造成误差的客观原因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不精确、实验方法粗略、环境因素对仪器的影响等原因产生的,故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所以误差是不能够避免的.(3)造成错误的原因错误是由于测量者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或读数时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4)减小误差的方法物理实验中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另外,还可通过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等办法来减小误差.考点一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是 m 。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用停表测量你脉搏跳动1搏的次数是
次。
电子停表
电子停表最右边两位数单位为1/100s
四、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估读值)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 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练习1
木块的长度是 __2_._35___厘米
他们有怎样的换算关系呢?
每下一级扩大
km
1000倍
m
mm
µm
nm
每下一级扩大 10倍
m dm cm mm
乘倍数
大
小
除倍数
记 1m 10dm 100cm 1000mm 忆 1m 103 mm 106 m 109 nm
练一练1:单位的换算 3m=( 3000)mm 2μm=( 5dm=( 50)0mm 1d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秒(s) (2)常用单位:时(h)、分(min)、
3、常用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六十进制: 1h 60min 3600s
s
÷60 min
×60
h
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机械停表
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时,先看内圆再看外圆。
【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
1.练习使用停表;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µm) 纳米(nm)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 1 000m 103m
1c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

微秒、 us
1min=60s 1h=3.6×103s
1ms=103us 1s=106us 1us=10-3ms 1us=10-6s
500min=_______s 4.2h=_______min 500min= 500×60 s= 30000 s 4.2h= 4.2× 60 min= 272
min
350us=
s
350ms=350×10-6s =3.5×10-4s
180ms=
s
180ms= 180×10-3s = 0.18s
课堂练习
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D A.23cm=23cm×0.01m=0.23m B.65mm=65÷(10cm)=6.5cm C.41cm=41×10dm=410dm D.16m=16×10dm=160dm
1nm=0.000000001m=10-9m
五、单位换算:
500m=_______um 500m= 500×106 um= 5×108 um 42um=_______nm 42um= 42×103 nm= 4.2×104 nm
350um=
m
350um=350×10-6m=3.5×10-4m
180m=
2.下列时间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 A.180min=180×60s=10800s B.180min=180min×60s=10800s C.180min=180min÷60=10800s D.180min=180min÷60s=10800s
3.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B )
A. 2.5 m = 2.5 m×100 = 25 cm B. 2.5 m = 2.5×100 cm = 250 cm
四、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过关(共4小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的关系是:1km=1000m=103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 m=10﹣6m;1nm=0.000000001m=10﹣9m。
【答案】米(m);1000;0.01;0.001;0.000001;0.000000001。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m,其它单位都是使用单位;根据1km=1000m,有:1km=1000m=103m;根据1m=100cm,有:1cm=0.01m=10﹣2m;根据1m=1000mm,有:1mm=0.001m=10﹣3m;又根据1mm=1000μm,有:1μm=0.001mm=0.000001m=10﹣6m;又根据1μm=1000nm,有:1nm=0.001μm=0.000000001m=10﹣9m;故答案为:米(m);1000;0.01;0.001;0.000001;0.000000001。
2.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他的时间单位,如年(a)、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
1h=60min;1min=60s;1s=1000ms;1ms=1000μs。
【答案】60;60;1000;1000。
【解答】解:时间的国际单位是s,比“秒”大的单位有“时(h)”、“分(min)”,它们间的换算关系为1h=60min;1min=60s;比“秒(s)”小的单位有毫秒(ms)、微秒(μs),它们间的换算关系为1s=1000ms,1ms=1000μs。
故答案为:60;60;1000;1000。
1.1(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1.中学生身高1.63m = 2.旗杆高度为17m =
dm km mm cm μm
3.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μm = 4.新铅笔的长度约为0.175m = 5.一本字典的厚度约为3.5cm =
6.地球的半径约为6.4 x 103km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m
1mm 7.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 2.35cm 厘米 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
3.累计法
(适用于测纸厚,细丝直径)
[小练习]:
某人高 1.67( m )
头发丝直径约 0.07( mm )
一层楼房高约 30( dm ) 地球半径约 6 400( km ) 珠穆朗玛峰高约 8 844.43( m ) 钢笔长约 0.15( m )
一般来说,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手腕的周长
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
8.刻度尺分度值为 1cm 木块A的长 度是_________ 2.4 厘米
9.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 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厘米, 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根据记录 1mm 。测量结果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52 厘米,物体的长度是————— 1.42 错误的是————— 厘米。
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
大多数人的大腿正面厚度和他的脸宽差不多。
大多数人肩膀最宽处等于身高的 1/4。
成年人的身高大约等于头长的 8 倍或 7.5 倍。
小 资 料
有 趣 的 人 体 尺 度
古代中国、古埃及、古罗马,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 文化,最早的尺都来源于人体,这是为什么? 你也许会说用身上的尺子方便呗!这当然是主要的。但 是,还有一个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人体各部分的尺寸 有着规律,不信,咱们试试看。 你用皮尺量一量拳头的周长,再量—下你的脚底长,你 会发现,这两个长度很接近。所以,买袜子时,只要把袜 底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下,就知道是否合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课件)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精品备课(人教版)

一 教学目标
1.会使用恰当的工具测量长度,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长 度。 2.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 3.了解计量长度的工具及其变化的过程。
二 教学引入 耳听为虚,眼见就一定为实吗?
弗雷泽螺旋幻觉图像
艾宾浩斯错觉
二 教学引入 我们的感觉可靠吗?
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六会 (选、认、放、看、读、记)
传说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各用自己的腰围做标准,测量同 一段布的长度,因结果不同而互相争吵,这说明什么?
测量需要有统一的标准
我们用什么作为比较某个物理量的标准呢?
单位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 制(简称SI)。我国法定单位用国际单位制。
三 长度的单位
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 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 (也叫单位)进行比较。长期以来,世界 上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代) 选定的测量标准不相同。为了方便国 际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 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紫色的线弯了吗?
橙色的线哪段长?
三 长度的单位
想一想
线段AB、CD哪条长? 如何验证两条线的长短呢?
凭感觉是不可靠的,要对物体
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
用仪器来测量。
一样长
三 长度的单位
为了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 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明 了许多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进行 准确的测量。
三 长度的单位
五 随堂练习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
用方法而言,__B_尺不正确,物体的长度是_2_.2_0 _cm。
3. 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C ) A.54km=54km×1000m=54000m B.54km=54km×1000=54000m C.54km=54 ×1000m=5.4 ×104m D.54km=54 ×10-3m=5.4 ×10-4m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精选练习)【解析版】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 人身体上最接近1厘米长度的是 ( )A .一拳的宽度 B.食指指甲的宽度 C .手臂的长度 D.肩膀的宽度【答案】B 。
【解析】人身体上最接近1厘米长度的是食指指甲的宽度。
2.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
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
(1)手指甲的宽度是1.2 ; (2)乒乓球的直径约为0.04 。
【答案】厘米;米。
【解析】手指甲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厘米左右,合0.04米。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数时________要与尺面垂直;(3) 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________和________ 。
【答案】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视线;数值,单位。
【解析】刻度尺使用前先看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4.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该尺的分度值是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答案】1mm , 3.80cm 。
【解析】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
物体左侧与6.00cm 对齐,右侧与9.8cm 对齐,估读为9.80cm ,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80cm 。
5.如图2所示,是甲、乙、丙三位同学测量铅笔的长度时读数的视线位置,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cm ;观察时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同学(选填“甲”、“乙”或“丙”);测得铅笔的长度为图1 图2_____cm。
【答案】0.1,乙,3.50。
【解析】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使用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所以乙同学读数正确。
图示,铅笔是由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开始,那么其长度为3.50cm。
6.经过丈量,某田径场的跑道长为3.96×104cm= _____m,它比正规的跑道的标准长度短了____m。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读数:69.9mm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图中测得 木块的长度为(2.70)cm。
分度值(1mm); 物体长(2.78cm)。
分度值(1cm); 物体长(2.7cm)。
三、特殊法测长度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பைடு நூலகம்
练一练
50km=(5×104)m, 40m=(4×107)nm 50km=(5×107)μm,40nm=(4×10-6)cm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2.观察刻度尺
零刻度线
量程
单位
零刻度线:测量的起始位置; 量程:一次测量的最大长度; 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的长度。
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
单位换算方法步骤:
例1:750m=__________μm
750m=750×106μm=7.5×108μm
86nm=
m
86nm=86×10-9m=8.6×10-8μm
总结: 大单位化小单位:数字×进率 小单位化大单位:数字÷进率
分度值
3.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尺寸
(1)选:根据测量物体,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量程尽量大(一次可以完成测量) 分度值尽量小(测量结果更精确)
(2)放: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刻度线紧贴被测物 体。
(3)读: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并估读到分度 值的下一位。
估读: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读数时要估读 到0.1mm。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

A
B
第一次按下开始/启动键时 表针开始转动, 第二次按下开始/启动键时 表针停止转动,读数 第三最后按下复位键时 表针弹回零点。
简称:一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读书时要分别读出分和秒并 相加。
小圈1整圈是15min,1大格是
1min,所以每一小格是
0.5min。大圈1整圈是30s,1
大格是1s,所以每一小格是
6.3x106m =
7x10-5m =
μm
7.5x103m = cm
km 900m =
mm
8.2x106mm =
dm
6.6x105nm =
dm
314μm=
m=
cm
125.6cm=
m=
km
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 高约为160_____(填上适当的 单位);一个甲型H7N9流感病 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______nm。
0.1s。
图中显示的时间是
。
误差
一,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就叫误差。 二,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 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 减小。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观察标准刻度尺,回答下列问题: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分度值
2、它的量程是多少?
零刻度线
量程
量程:最小值到最大值之间的测量范围 分度值:最小格所测量的值
(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 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 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第1课时)导入新课【事例引入】生活中经常需要测量,比如说,同学们的身高是多少;穿的鞋是多大号码;课桌的高度、长度、宽度是多少等。
【实验引入】让学生先观察上图中帽檐的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哪个较长?右图中,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较大?再用尺进行测量。
(3)单位换算:1 km=103m 1dm=10-1 m 1cm=10-2 m1 mm=10-3m 1μm=10-6 m 1nm=10-9 m(4)长度单位进率记忆方法记住:km、m、mm、μm、nm之间的进率为103,m、dm、cm、mm之间的进率为10。
长度单位换算示意图:(5)长度单位换算的步骤数值不变,乘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如图所示:是把25.68 cm换算为0.2568m的过程。
【播放视频】——《长度的单位》。
【例题1】试一试你对长度单位的掌握情况,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单位:①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_____;②物理书的长度是2.56_____;③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_____;④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____。
【答案】①m;②dm;③cm;④mm。
【解析】①同学的身高是1.67 m;②物理书的长度是2.56 dm=25.6cm;③铅笔的长度是18 cm;④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mm。
【例题2】进行单位换算:①5.4km= m = nm②2.4nm = mm = km③1.5mm= μm= m【答案】①5.4×103,5.4×1012.②2.4×10-6,2.4×10-12.③1.5×103,1.5×10-3.【解析】①根据1m=109nm得5.4km= 5.4×1km =5.4×103m= 5.4×103×1m = 5.4×1012 nm②根据1nm=10-3μm =10-6mm得2.4nm=2.4×1nm=2.4×10-6mm =2.4×10-12km③根据1mm=103μm得1.5mm=1.5×1mm=1.5×103μm=1.5×10-3m【例题3】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A. 12.56 cm=12.56×10-2 m=0.1256 mB. 12.56 cm=12.56 cm×10-2 m=0.1256mC. 12.56 cm=12.56÷102 =0.1256 mD. 12.56 cm=12.56×10-2 cm=0.1256m【解析】进行单位换算时,数字保持不变,然后乘以单位之间的进率,最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只有A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学生版+解析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 知识点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合计一 长度和长度单位的换算★ 3 3 32 二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估读、平均值 ★★ 6 6 三 时间:单位及换算、时间的测量 ★ 4 4 四误差★33一、长度:1.概念:表示两点直接的直线距离;2.符号:L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1)基本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例题1】下列物体长度最接近20cm 的是( )A .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B .课桌的高度C .一支新2B 铅笔的长度D .一枚1元硬币的直径【变式1】如图是戴在某普通中学生手掌上的简易按摩仪,它的长度最接近( ) A .5cm B .15cm C .30cm D .40cm 【例题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7cm= µm; (2)4.8nm= cm ; (3)5.2dm= km ; (4)0.15km= m ; (5)1.6dm= cm= mm= µm = nm ; 【变式2】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用符号表示):(1)一本书的厚度为9 ;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5 ; (3)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例题3】春节摆放年桔是广东的一个传统,花农往往用种植年桔盆栽的花盆直径来区分盆栽的型号大小,图是一位身高170cm 的花农站在一盆型号为“60分”的年桔旁边,则你可以估计该年桔花盆的直径d为()A.60m B.60dmC.60cm D.60mm【变式3】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亚种,因其仅在我国分布,所以也被称为“中国虎”。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km
m
mm
nm
µm
10 10
10
dm
cm
长度换算练习 5dm= cm 5dm=5X10cm=50cm 6.45km= m 6.45km=6.45X1000m=6.45X103m
三、刻度尺的使用
1、会认: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 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单位
分度值
2.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 一边要贴近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3.会读:读数时,要正对刻度线,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
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2.78cm
准确值为: 2.7 估读值为:0.08 单位为: cm
此时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归纳为六个字:
①选/认(量程、分度值) ②放(尺沿被测长度放置,刻度贴近被测长度) ③读(准确值+估计值,估计到分度值下一位) ④记(数字、单位)、 ⑤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第一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视觉是不可靠的(一)
视觉是不可靠的(二)
通过一些仪器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得到准确的结果。
一、展示问题 1、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估读位的意义。
二、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数字不变,乘以/除以进率,变 换单位。
103
103
103
103
减小误差的方法:
(1)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1000m =103m 1dm=0.1m =10-1m 1cm=0.01m =10-2m 1mm=0.001m =10-3m 1µm=0.000001m =10-6m 1nm=0.000000001m =10-9m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PPT(第1课)

A
B
C
D
课堂练习
5.如图中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错误的是( D )
A.测物体的长
B.测铜丝直径
C.测硬币直径
D.测乒乓球直径
A.测量物体长度时,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故A正确;
B.图中是用累积法测铜丝直径,能够减小误差。故B正确;
C.利用三角尺测量硬币的直径,两个三角尺与刻度尺的刻线对齐,两
刻度差就是硬币的直径。故C正确;
了方便国际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计
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01
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
02
长度的单位
(2) 其他常用单位:
千米(km)
毫米(mm)
分米(dm)
微米(μm)
厘米(cm)
纳米(n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准确值为: 4.7cm ,
估读值为: 0.05cm ,
铅笔长度为: 4.75cm 。
2
刻度尺的使用
读数时,如果物体的长度恰好对准整数刻度线,应该用0补上。
图中铅笔长度应该记录为
52.0mm或5.20cm。
如果记录为:52mm或5.2cm,
就是错误的。
如图所示的刻度尺:
单位为: cm
,
分度值是: 1mm ,
等,人们经常用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情况。
请你闭上眼睛估计1分钟时间,让
同桌用表给你计时。
你估计的1分钟准确吗?
1
课堂导入 为什么要测量长度?
问题:两个中心圆的大小一样吗?
视觉有时并不可靠!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二、 长度的测量 1.常用测量工具:
刻度尺
三角尺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卷尺
其它测量工具:
精度 0.1m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精度0.01mm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2.刻度尺的使用
(1)认: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0~8c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单位
分度值:1mm
2.刻度尺的使用
若零刻度线磨损, 可用其它代替
4. 减小误差的方法:
(1)根据测量需要,选用更精密的仪器; (2)改进测量方法;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测硬币直径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测一张纸的厚度 (总厚度除以张数)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堂小结
一、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米(m) 单位之间的换算
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
二、长度的测量
认 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
物体;刻度尺与所测边平行,不能倾斜。(先看课表例图)
×
0 cm 12345 Nhomakorabea6
7
8
√ 9
10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刻度尺的使用 (3)读:视线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测量值:1.12cm(或1.13cm) 分度值:1mm
分度值:1mm 4.55cm
0 1 2 3 4 5 6 7 8 9 厘米10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练一练
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和长度,四次测量数据分别为:
2.34cm、2.36cm、2.63cm、2.36cm,其中只有一个数据错误,则错
1.1(1)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第4页,共14页。
单位换算的格式
500m=_______μm
42cm=_______nm
167nm=
Km
500m= 500×106 μm= 5×108 μm
42cm= 42×107 nm= 4.2×108 nm
167nm= 167 ×10-12 km= 1.67 ×10-10 km
第5页,共14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页,共14页。
单位: 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
准量进行比较.这个标准量就称为单位.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 制,简称SI制。
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常用单位还有:光年,千米,分米,厘米,毫米, 纳米
光年:光在一年时间里走的距离
S=3x108x365x24x3600m=9.46×1015m
第2页,共14页。
例题:
在下面各题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门的高度约20( dm)
2、课桌的高度约750( mm)
dm 3、常用圆珠笔的长度约1.5( )
4、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70(
567、、、课一教桌位室高中每度学层约生楼7的0高身(约高约3c31(m6).5d(m)
你知道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比“秒”小的单 位有哪些?
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分钟”(min)、“小时” (h),比“秒”小的时间单位有“毫秒”(ms)、 “微秒”(μm)
这些时间单位与基本单位“秒”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1h=60min
1min=60s
1s=1000ms 1ms=1000μs
巩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中间的直线哪条更长?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王福 占印
一、国际单位制
1、物理量:物理学中所描述的物体的可定量确定 的属性。如长度、质量、温度、时间 等。 2、单位: (1)、定义:测量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 准量叫单位。 (2)、分类:①、常用单位:各国、各地区习惯 使用的单位。 ②、国际单位:国际上统一使用的 单位。
A、25.1cm=25.1cm×0.01m=0.251m
B、25.1cm=25.1×0.01cm=0.251m
C、25.1cm=25.1×0.01m=0.251m
D、25.1cm=25.1÷0.01m=0.251m
公式:原目标=原数值×换算关系×新单位=新目标
2、长度测量的工具
(1)、直尺
(2)、三角尺 (3)、钢卷尺 (4)、皮尺 (5)、游标卡尺 (6)、螺旋测微器
×
√
23.5mm
3、刻度尺的使用(四会) (4)、正确的记录测量结果(会记) 记录测量结果既要有准确值,还要有估计值, 还要注明单位。 23.5mm 2.35cm 0.0235m
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辅助工具发
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2)、累积法(适用于测量微笑长度)
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3)、化微法
(3)、单位符号:无论是国际单位还是常用单位, 我们为了方便于书写表达,单位我们用不同的字 母来代替。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 米 (2)、常用单位: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m km dm cm mm μm nm
注意:孩子们要结合生活常识,粗略认识个单位长度。
(3)、国际单位与常用单位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丈职校教师教案
年级八年级班级1班学科物理授课时间2016.9.7 备课教师刘韵
课题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教
学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3.通过对课本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物理学进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误差的产生。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法准备备注
课堂教学设计一、情景引入
奥运会刚刚过去不久,当你看到运动员的奔跑时,你是否感到他们很快。
但他们到底有跑得有多快呢?跳得有多高呢?为了知道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先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
二、进行新课
1、比较课桌的长、宽、高
(指导学生目测,随机请三位学生说出其目测结果并板书。
)
就学生的目测结果进行点评,由点评较自然地同学生进行探究性讨论,得出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是单位。
指导学生得出: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标准——长度的单位。
设问:你知道国际单位制吗?你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吗?师生间进行交谈:你知道1米有多少吗?你知道还有哪些长度的单位呢?它们间的换算又是怎样的呢?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将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些补充。
小练习:长度单位的换算
课堂教学设计
750nm= m;25km= m;
80mm= m;98cm= m.
2、测量时间: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min)和小时(h)等。
1min=60s; 1h=60min=3600s
2、通过提问要求学生说出生活中测量时间的工具,并进行点评(点评中须明确提出用手表测时间的方法。
例:某同学在早晨6h55min30s离开家,7h04min15s到校,他在路上花的时间应是8min45s)
3、误差
一个物体的长度只有一个真实值。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有差异。
物理学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
讨论:误差是怎么产生的?能消除吗?怎么减小误差?
总结: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与仪器精确度不高,估度能力差异、测量方法不合理有关。
还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使误差减小。
三、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了解误差的概念。
四、布置作业(略)
五、板书设计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m,km~~~
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s,min,h~~~
误差的概念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