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课件——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斜岩层
第二节 褶皱构造
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使岩层发生弯曲但未丧失连续性的一种构造。 褶皱是褶曲的组合形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褶曲构造的组合。
褶曲基本形态:
• 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分背斜,向斜两种。 •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核部老,两翼新。 •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核部新,两翼老。
褶曲要素: • 核部(core) • 两翼(limb) • 轴面(axial plane ) • 轴线(axial line) • 枢纽(hinge)
第三章 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地 壳运动在地层中留下的构造行迹。
• 地壳运动 升降运动(造陆) 水平运动(造山)
地壳升降运动现象和证据
•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塞拉比斯古建筑废墟中, 如今存留3根12米高的大理石柱。 建于公元105年 的古罗马帝国时代,石柱上遗留的特征表明, 2000年来这些石柱曾因地壳下沉而没入海水中至 少6米多。下部3.6米,因曾被火山灰掩埋,柱面 光滑。近代火山灰被清理掉(17世纪中发掘)。
褶曲分类
• 按轴面产状分:
直立褶曲
倾斜褶曲
受力性质简单
倒转褶曲
平卧褶曲
受力性质复杂
按褶曲枢纽产状分:
水平褶曲
倾伏褶曲
褶皱构造野外观察方法
•穿越法:垂直于岩层走向观察,便于观察岩层的产状及岩层 的新老关系。 •追踪法:平行于岩层走向观察,便于观察褶曲的延伸方向和 变化情况。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对深路堑和高边坡(线路工程) •对隧道工程
• 线路垂直走向,或线路与岩层走向平行但岩层 倾向与边坡的倾向相反,对线路工程的稳定有 利。否则不利。
• 在褶皱构造的轴部,岩层较破碎,且向斜的核 部易储水,对公路.隧道.桥梁工程等来说, 容易产生工程地质问题。在隧道中尤为突出, 容易出现隧道塌顶和涌水现象。
因山体滑坡而导致中断的成都通往汶川的交通要道
• 水平构造 • 单斜构造
地层产状三要素
走向(strike):岩层面和任一假
想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
倾向(dip):岩层的倾斜方向。 与走向线垂直。只有一个.
倾角(dip angle):岩层层面与水 平面的最大锐角。
表示方法 :走向和倾向用方位 角表示(可只表示倾向),倾 角用度数。如SW2000, SE1100,
角度不整合
• 时间上不连续,产状不一致。 反映地壳剧烈运动。
角度不整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岩层的各种接触关系
作业: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如图所示。 试确定(1)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2)岩浆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3)两期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4)岩浆岩的形成时代。
第六节 岩石与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一.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 其上2.7米,有多许小孔,是海生生物侵蚀造成, 说明地壳下沉曾淹没在海水中。再上5.7米,因暴 露于大气中,受到风雨侵蚀而不甚光滑。
山海关长城,现已有部分 淹没于海水中。
如青臧高原上,就有25百 万年前的海相沉积地层。
大地测量表明,珠峰地区 的平均上升速度为3.6 mm/a(1966-1992年)
a.对路堑边坡 裂隙主要发育方向与路线走向平行,倾向
与边坡一致时,易发生崩塌等不稳定现象。
2.断层
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断层
(1).断层
有明显位移的断裂.
断层要素: a.断层面(破碎带) b.断层线 c.断盘 d.断距
断层
(2).断层基本类型
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断层
(normal fault) (reverse fault) (parallel fault)
a.断层组合形式
叠瓦式断层
b.按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分:
走向断层F1 倾向断层F2 斜交断层F3
c.按断层与褶皱轴的关系分:
纵向断层 横向断层
斜向断层
(3).断层的识别
地层界线不连续或岩层中断
a.岩层不对称重复或缺失
b.断层破碎带及构造岩
牵引构造及伴生节理
擦痕
c.地貌标志
1. 正断层 2. 逆断层 3. 平移断层
下盘上升
上盘下降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
1. 正断层 2. 逆断层 3. 平移断层
下盘下降
上盘上升
逆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上滑动的断层。 逆掩断层——指断层倾角<45°的逆断层。
1. 正断层 2. 逆断层 3. 平移断层
水平错动
平移断层——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滑动的断层; 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称为走向滑动断层。
1.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1).重量 (2).孔隙性 (3).吸水性 (4).软化性 (5).抗冻性
2.岩石的主要力学性质
(1).岩石的变形 (2).岩石的强度
a.抗压强度 b.抗剪强度 c.抗拉强度
(1).裂隙
也称节理,是未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 原生裂隙: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裂隙。 次生裂隙:包括风化裂隙、卸荷裂隙等。 构造裂隙:由于地壳构造运动而形成的裂隙,
分为张裂隙和剪裂隙。
(2).裂隙调查、统计和表示方法: 选择代表性的基岩露头,对一定面积内的裂隙进行测量。
(3).裂隙的工程地质评价:
地壳水平运动的现象和证据
• 倾斜和弯曲的地层 ,在野外很常见 ,地层沉积 时都是水平延展的 ,挤压作用使之倾斜和弯曲。
• 大陆漂移:(通过地质研究论证) • 大西洋---大陆分裂后形成;
• 在大陆漂移的过程中,由于运动的不均匀,造 成了许多的山脉。
水平岩层(岩层在无大的构造运动下的原始形态)
第一节 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4).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对大型工业民用建筑选址不利. 对大型桥位选址不利. 对道路选线若与断层走向平行易产生边坡滑塌 对隧道工程易产生洞顶坍落. 对区域稳定性的影响不利.
第五节 不整合
一.整合与不整合
1.整合接触
2.不整合接触
二.不整合接触的类型
1.平行不整合
2.角度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
• 时间上不连续,产状一致。 反映地壳间断上升。
都 江 堰 至 汶 川 公 路
第四节 断裂构造
滇池断层崖
华山断层崖
东非大裂谷
一.断裂构造的力学机制
二.断裂构造的形成
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连续性 和完整性遭到破坏,所形成的构造即为断裂构造。
三.断裂构造的分类(重点)
1.节理(裂隙)
原生节理 构造节理张剪节节理理 次生节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