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创新进行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技创新进行时
编者按: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把科技创新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提高综合国力关键,并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幅上升作为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内容。

这是党中央在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基础上,对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是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更高、更新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提高综合国力关键。

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

十七大报告,胡锦涛对科技与创新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方向
胡锦涛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1.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技术。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2.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3.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4.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5.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科技部部长万钢:现在是科技创新历史机遇期,形势好,机遇大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科技工作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关键历史时期,形势好,机遇大。

一是中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战略核心,作为提高综合国力关键,把科技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位置。

二是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

三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给科技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机遇,也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加紧迫要求。

科技创新道路:如何把握机遇,加速科技创新前进步伐万钢在科技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紧紧抓住和用好科技进入重要跃升期的战略机遇,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

1.要科学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认真把握科技工作的重大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各项任务和部署,加快实施《规划纲要》确立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

2.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主线,以改革为动力,统筹近期和长远的安排,统筹项目、人才、基地的安排;统
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统筹全社会的科技资源,选择若干关键重点领域,力争取得突破。

3.要准确把握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科技事业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制约自主创新的主要政策问题,突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结合,加强经济政策支持自主创新力度,增强政策可操作性,促进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科技部李学勇:贯彻十七大精神提出“五个统一”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指出,党的十七大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

科技工作肩负着重大使命和责任,我们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大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改善民生做出切实贡献。

李学勇指出科技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思想和行动上要做到“五个统一”:
1.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来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自主创新是在科技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实践,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

2.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使科技有力地支撑发展、引领发展,实现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科技发展为了人,落实科技发展依靠人,突出科技发展培养人,让科技进步成果惠及亿万群众。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让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坚持统筹兼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改革、国内外科技资源的利用、重大项目安排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统筹部署。

3.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上来
要深刻认识十七大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不仅要加快科技自身发展,更重要的是加强科技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改善民生支撑,加大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4.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上来
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定位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这集中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集中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要求。

5.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上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科学技术:解决民生问题有力支撑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要求关注民生问题,下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

十七大代表比较集中的一个话题,就是反映和回答人民群众新的期待,其中也包括期待科学技术为解决民生问题发挥更大作用。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依靠科技改善人民生活。

在衣食住行和环境、安全、健康等民生领域,我国的科技进步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就此李学勇做出如下阐述:
1.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最大,粮食安全问题最大。

中国粮食问题的解决,科技发挥了很大作用。

目前我国粮棉油主要品种良种覆盖率已经达到90%以上,这些良种都是通过自主创新取得的。

2. 科技在衣的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纳米技术和传统纺织业的结合,给人们的衣着增添了光彩。

3. 在住的方面,科技正在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工作,现在急需推广示范,带动更多的产业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4.科技帮助出行,李学勇说,在北京20多条道路上竖立了一百多块图形化的交通显示板,它能实时显示路况和周围路网的行车信息,给百姓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

5.在医药健康方面,通过研制新药,通过推进诊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我国广大城市居民和农民已经基本解决了缺医少药的问题,生活条件和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科技部当前工作:推动各项科技工作计划
当前要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准确把握科技工作新任务和新要求,研究提出科技工作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部署
和举措。

1.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抓紧推动重大专项启动实施,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技术。

2.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4.加大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5.完善和落实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6.大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中国科技“家底”:已是名副其实人力资源大国
中国科学技术部调研室主任胥和平用一组数据来展示中国科技的“家底”: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世界第一;去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年,世界第二,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相关链接
中国科技辉煌5年2003-2007重大成果
2003年:
1.沉着果断抗击非典
2003年春天,当时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的非典型肺炎袭击了包括北京、香港、广东等在内的中国多个省份和地区。

4月,中国政府强调要沉着应对,依靠科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应对非典。

随后,国家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成立。

6月下旬,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宣布:将北京从“近期有当地传播”的非典疫区名单中删除。

2.载人航天技术飞跃
“神舟”五号于2003年10月成功升空、发射并安全、顺利着陆,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4年:
1.10万亿次计算机启用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曙光公司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共同研制的每秒峰值运算速度10万亿次的曙光4000A系统,2004年11月15日在上海正式启用,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10万亿次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2.西气东输实现商业运营
12月30日,经过四年多的建设,线路总长约4000公里的“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在“西气东输”工
程中,开展7000余项科技攻关,采用许多高科技手段和设备,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2005年:
1.科考队登顶南极冰盖
1月18日,中国南极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南极一共有4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和内陆冰盖最高点。

其中前3个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占领。

2.抗癌新药研制成功
10月,世界上首例利用血管内皮抑制素开发的抗癌药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生物制品一类新药。

这标志着我国这个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3.载人神六飞行成功
2005年10月12日,我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顺利完成各项空间实验活动,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地面。

这是继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后,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

2006年:
1.对撞机上发现新粒子
1月6日,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在北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美国夏威夷大学同时宣布:在北京正负电子对
撞机上进行的北京谱仪实验,观测到一个新粒子。

科学家猜测,它有可能是在高能物理实验中寻找了几十年的新型粒子。

2.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7月1日,经过十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至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

2007年:
1.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开始制造
由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制造的国内首列时速300公里的动车组已进入制造阶段,今年年底将竣工下线,并将于北京奥运会前夕在京津客运专线投入运营。

2.大型飞机研制正式立项
2007年年初,国务院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

由中国人自行研制的支线飞机,无疑被人们看作是大飞机研制的前奏,在两年一度的北京国际航空展上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按照计划,首架支线客机――ARJ21将于今年年底完成总装。

作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ARJ21项目首期投资50亿元。

据悉,目前ARJ21已经得到71架订单。

3.袁隆平超级稻创纪录
经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安徽省农科院有
关专家实地测产评定,在安徽芜湖示范推广的袁隆平超级杂交稻“两优293”实测亩产达到841.6公斤,单产创造了安徽水稻高产新纪录。

2007年10月2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太空,标志着在实现人造地球卫星飞行和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又向深空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嫦娥奔月不再是神话传说,我国科技真的载着“嫦娥”,飞向月球,我们会书写传说,我们也会创造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