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0年代小说鲁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狂人形象分析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三、《狂人日记》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 点: ①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巧妙结合。 ②“狂”与“常”相对,陌生化的“有 意味的形式”。 ③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 而且是变态心理的描写;语言是简练峭 拔的白话。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四、《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虽只是一短篇小说,但意义重大。它是 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而且由于它思想艺术上的鲜明 突出的现代特质,使它成为迥异于以前作品的现代文学的 开山之作,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在思想上, 《狂人日记》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 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 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变态心理的细致描写,日记 体的格式,成熟的白话,新奇独特的狂人形象,都是前无 古人,具有现代意味的。 当时有评论家认为《狂人日记》使中国文学由中世纪 进入现代,这种富有历史感的评价概括了《狂人日记》在 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1911年,短篇小说《怀旧》。
1912年,应蔡元培之邀,南京 教育部供职,北京教育部部员。 读佛经,抄古书,搜集金石抄 本,辑录,校勘古书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个人性格:待人坦率、厌恶政 治、好读书(买书、抄书) 生活极其俭朴,但平时爱吃糖,爱 抽烟。 为人喜好打抱不平 对于婚姻“母亲送给的礼物,不得 不接受”。
《彷徨》(1924~1925,)
《祝福》、《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肥皂》、《长 明灯》、《示众》、《高老夫子》、 《孤独者》、《伤逝》、《弟兄》、 《离婚》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 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 从进化论到阶级论 《野草》《朝花夕拾》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后期创作(1927~1936)
1927年3月抵达上海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1936年10月19日逝世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 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 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 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斗殖 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 线上,代表全国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 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 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精神胜利法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具有严重病态心理 的流浪农民的艺术典型。他对自己的失 败命运、奴隶地位采取辩护、粉饰和盲 目自尊的态度;惯于以“忘却”或向更 弱者(如小尼姑)泄愤来转嫁屈辱,求 得自我满足。他自轻自贱,自甘落后与 被奴役的地位;或者自欺欺人,在自我 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虚幻的胜 利。
人人如此 “我”也如此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狂人日记》:
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坚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是:“由暴露 礼教和家庭制度的弊害”,整体上反思 和忏悔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①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 ②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广。 ③通过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 胆怀疑和批判精神,表现对未来社会的 理想、向往。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阿Q正传》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创作于1921年12月至1922 年2月。最初在北京《晨 报副刊》上连载。是最早 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 代小说。 著名评论家沈雁冰在《小 说月报》的评价:“实是 一部杰作。”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写作目的: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 “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 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 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 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 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 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主要特色 :
一、反封建主题
二、农民题材
三、妇女命运
四、知识分子题材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艺术成就:
一、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二、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三、画眼睛,勾灵魂
四、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第三节《故事新编》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写 于 1922 ~ 1935 , 《 补 天 》 (《不周山》)、《奔月》、《铸 剑》、《非攻》、《理水》、《采 薇》、《出关》、《起死》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写作特点: 一、依据古籍,容纳现代 二、将古人当作人写活 三、“油滑”手段,借古讽今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鲁迅小说对中国文学现代的新的小说观;作 品中新的题材、人物与新的思想主题。 2、广泛吸收与借鉴从果戈理、契诃夫、安特列夫、 尼采、显克微支到夏目漱石等外国作家的思想艺术 养分,与本民族艺术传统相融合,以现实主义为主, 兼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技巧,使多种 创作方法结合并用,开辟了现代小说创作的广阔道 路。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阿Q正传》的艺术风格 一、外冷内热 二、以讽抒情 三、形喜实悲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阿Q正传》的历史意义
《阿Q正传》的高度思想性,并非仅仅 在于批评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而是 从更新国民“魂灵”出发,总结中国农 民革命的历史教训,呼唤具有“坚信的 主义”的真正革命者,提出了如何启发 农民民主主义觉悟的问题。现实主义的 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间离效果” 在小说中同时并存,发人深思。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前期创作(1918~1927) 《新青年》 1918年5月,《狂人日记》 《呐喊》、《彷徨》 前期杂文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同形形色色思潮的斗争
1926年8月8日离京到厦大任教
《汉文学史纲要》《朝花夕拾》
1927年1月18日到达广州,国立 中山大学任教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第一节 鲁迅创作概述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早期的生平概况(1881~1918)
1881年9月25日生, 浙江绍兴
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豫 才 ;1898 年 在 南 京 上 学 时 改 名 树 人 ;1918 年 发 表 《 狂 人 日 记 》 署 名 “鲁迅”。
“掊物质而张灵明,伍了人而 排众数”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摩罗诗力说》,介绍英国的 拜伦、雪莱,俄国的普希金,莱蒙 托夫,波兰的巴兹维支,匈牙利的 裴多菲等人,赞扬这些人“立志在 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战争精神 和“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顽强 意志。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1909年8月 ,浙江一带任教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第二节 《狂人日记》《阿Q正传》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 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作 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 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 烈抨击“吃人”的旧社会制度的 小说。作者除在《呐喊》《自序》 中提及它产生的缘由外,又在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序》中指出它“意在暴露家族制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二、阿Q性格分析:
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一定社 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产物,也体现着苟 活状态下人类的某种普遍弱点。“未庄” 世界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封建纲常 名教占绝对支配地位;农村经济的破产 和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些都为阿Q性格 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晚清统治阶级中, “精神胜利法”非常流行,这种病态心 理会像瘟疫一样传染给下层人民。而小 农本身的严重弱点,也是产生阿Q性格的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写作目的:
他又在《〈呐喊〉自序》中说: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 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 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 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 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写作目的: 他在谈到《阿Q正传》的成因时,说 他要“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 来”,又说:“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 的灵魂,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在将 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 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 还少见,所以我也只依了自己的觉察, 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的眼 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二、阿Q性格分析:
2、复杂矛盾的多面体
质朴愚昧VS圆滑无赖 率真任性VS正统卫道
争强好胜VS欺软怕硬 自尊自大VS自轻自贱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三、阿Q形象:
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着一切生 存困境,基本生存欲求得不到满足的“生”的困扰, 无家可归的惶惑,死亡的恐惧,而他的一切努力和挣 扎,包括投奔革命却都不免是“一次次绝望的轮回”。 恩格斯曾经说:“人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 就会去寻求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以摆脱完全的绝望 处境。”在这个意义上,阿Q 的精神胜利法的选择, 作为没有出路的出路,几乎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 种选择既不能改变人的失败的屈辱的生存状态,反而 会使人因为有了虚幻的“精神胜利”的补偿而心满意 足,进而更加屈服于现实,成为现存环境的奴隶,这 样为摆脱绝望的生存环境而做出的“精神胜利”的选 择,却使人坠入了更加绝望的深渊。于是,人的生存 困境就是永远难以摆脱的了。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幼年家庭变故:从小康坠入困顿
1898年求学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 矿路学堂 、《天演论》 留学日本七年:弘文学院 、师从 章太炎 、仙台医专 、幻灯片事件、 《新生》、和周作人合编《域外小说 集》。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文化偏至论》,主张“立 人”,“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 事举;右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 精神。”
四、《狂人日记》的文体特色: ①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 说,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打破了中国传统 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 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以13 则不标明年月的日记,按照狂人心理活 动的流程来组织小说。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②文体方面,极富创造性,小说的日记文本采用 了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 从而确立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现代的“我”、 “禺”)两重叙述、两重视点,白话文本表现了 “狂人的”非正常的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 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性。文 言文本却表现了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 成为一个候补官员。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一种 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颠覆与消解,形 成繁琐的结构,耐人寻味。
度和旧礼教的弊害”,可以参看。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一 《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创作的序言与总纲
《狂人日记》不仅是“五四”新文学彻底反封 建的战斗“宣言”,也是鲁迅此后小说创作的总 “序言”和“总纲”。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二、《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 围绕着吃人的三大“发现”: “从来如此”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第三节 《呐喊》、《彷徨》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呐喊》(1918~1922)
《狂人日记》、《孔乙已》、 《药》、《明天》、《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风波》、《故 乡》、《阿Q正传》、《端午节》、 《白光》、《兔与猫》、《鸭的喜 剧》、《社戏》(《不周山》)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一、《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 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人的人 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 人民的苦难、悲惨而又愚昧落后的 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 醒沉睡的民众。作者在这篇小说中, 为疗救这样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 民而发出痛苦的呐喊。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二、阿Q性格分析: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 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 不惮于前驱”。 “但既然是呐喊,则当须听将 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添上一个 花环,在《明天》里叙单四嫂子竟 没有做到儿子的梦,因为那时代的 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