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要怎样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要怎样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呢?这是个问题。我认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科学的理论就像一面引导千军万马朝着正确目标冲锋陷阵的旗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认识到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类社会真、善、美相统一的终极价值目标的指向是相吻合的,并能真正理解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价值。这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青年大学生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要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基本理论和观点,而且还要注重运用这些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这对于置身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多重价值体系选择窘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理论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联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主要是指青年学生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并在分析与比较中,在评价与鉴别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要注重知行统一,在践履中学习。知行统一,强调践履,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特性所决定的。大学生通过学习讨论了解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就谓这“知”。但获“知”并不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获“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为了“践履”。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为真知”。因此,知行统一,注重践履,就成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践履,在践履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摘要】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这使当代大学生们可以尽情地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同时网络道德缺失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高度关注网络,正确引导学生心理,以促进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网络道德;思想道德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受飞速发展的各种现代传媒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被称为“第4媒体”的互联网(Internet)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式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当代大学生是最早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1,受互联网的影响也较大。据统计,我国目前在大学校园里经常上网的大学生人数比例已达50%左右,曾经上过网的大学生人数则达95%之多。可以说,在高校,互联网已完全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大学生们在其中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

来的各种愉悦,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畅游,了解国内外的最新新闻、科技动态,在电子论坛、在线栏目里点评天下大事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上的金融诈骗、虚假广告、侵犯商业秘密及信息产权(版权)、盗取国家机密、散布电子谣言,宣扬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网络犯罪也时有发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组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且这1%中又只有4%会被指控。通过对国内外已经发现的信息犯罪案件的统计显示,犯罪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占80%左右,平均年龄只有23岁。由此可见,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无异于1把“双刃剑”,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给我们思想道德工作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制止和打击。要做到这1点,应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1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1、网络给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给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冲击,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使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更为激烈,同时,也给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环境增加了新的更大压力。互联网所具有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特点,从而使其成为信息传播的便捷通道,这就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和文化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据有关统计,互联网在语言的使用上,英语的内容约占90%,法语的内容占5%,其他语种的内容只占5%;在信息流量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占95%以上,我国则不足1%。由此可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垄断了互联网85%以上的信息资源,这就形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这1体系所提供的信息也主要服务于少数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尤其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新殖民主义扩张,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新的冲击。面对着各种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对西方文化所宣扬的价值观无法鉴别和判断,难以做出取舍,有的甚至全盘接受,从而造成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性开放等西方腐朽思想对大学生的侵蚀,不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与此同时,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以及宣扬色情、暴力、邪教等内容的网络垃圾也乘机在网上兴风作浪,它们攻击党和政府,丑化我国的传统,对抗现实社会,这些又会使大学生的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对此熟视无睹,社会主导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大学生的激励作用就会日趋弱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将举步维艰。

2.网络导致了大学生现实道德评价标准的缺失。互联网客观上给大学生们提供了1个时空上没有限制、道德上没有约束的环境。这就容易使1些学生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夸大意志自由度,失去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对网络的各种善恶信息和自身的行为不能作出正确的评判,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作为1个相对自由的虚拟时空,谁在互联网上都可以以自我为中心,而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大多属于80、9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互联网的这1特点切合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往往在现实中,也无视社会的道德准则而1意孤行,与社会道德准则背道而驰。此外,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容易使大学生丧失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1种自律,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失去了外在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互联网必将钝化大学生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造成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失。

3.迷恋网络会导致大学生各类社会心理问题加剧。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权威观念和信息单向传播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但同时,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也造成了许多大学生逃避现实的问题,使他们人际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心理学家警告,今后几年,互联网瘾君子将成倍增长。据有关机构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许多当代大学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