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根桩法施工工艺及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根桩施工工艺及方法
1.树根桩概述
树根桩是采用钻机在地基中成孔,放入钢筋或钢筋笼,采用压力通过注浆管向孔中注入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形成小直径的钻孔灌注桩。
由于采用小型钻机施工,可在土中以不同的倾斜角度成孔,从而形成竖直的和倾斜的桩,用于加层改造工程的地基加固、在既有建筑物下施工地下隧道时对既有建筑物基础的托换,或用于作为边坡上建筑物以及码头下提高地基承载力和边坡稳定性。
树根桩的直径宜为150~300mm,桩长不宜超过30m,桩的布置可采用直桩型或网状结构斜桩型。
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黄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古建筑的整修、地下铁道的穿越等加固工程。
2.树根桩设计
(1)树根桩的直径宜为150mm~300mm,桩长不宜超过30m,新建工程桩的布置应采用垂直桩型,加固工程可采用斜桩网状型。
(2)树根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通过单桩载荷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也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估算。
当采用水泥浆二次注浆工艺措施时,桩侧阻力可乘以大于1.0的系数。
(3)桩身强度不应小于C25,注浆材料可采用水泥浆液、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或其他灌浆料,也可用碎石或细石填灌再灌注水泥浆。
(4)树根桩主筋不宜少于3根,宜通长配置。
对只承担压应力的非地震区桩可不通长配筋。
(5)应采取设计措施防止土体高渗透性和地下空洞(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导致浆液的流失以及在极软的粘土和泥炭土中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桩孔变形与移位引起微型桩的失稳与扭曲等问题的发生。
3.施工工艺
场地平整、桩孔定位→桩机就位→钻孔→清孔→拔钻杆→及时吊放钢筋笼及注浆管→填碎石(过程注水清孔)→注浆→拔注浆管、移位→桩机移位→桩头处理。
4.施工要点
(1)场地平整、确定桩位。
将钻机安置在设计桩位上使钻头对准桩位中心同时作水平校正,使其钻杆轴线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保证钻孔的垂直度。
(2)钻机成孔,钻孔采用ZKL型钻机成孔,钻孔前校正钻机主轴垂直度,控制垂直度误
差小于成孔后。
采用自造泥浆护壁,开孔采用具有导向装置的钻机。
开钻时应慢速推进待导向部位全部钻进土层后方可全速钻进,钻孔均应采用减压钻,使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杆、钻锤和压块之和的以避免或减少斜孔、弯孔和扩孔现象。
(3)吊放钢筋笼和注浆管。
注浆管应直插到孔底。
需二次注浆的树根桩应插两根注浆管。
施工时应缩短吊放和焊接时间。
(4)投入填料。
当采用碎石和细石填料时,填料应经清洗,投入量不应小于计算桩孔体积的0.9倍,填灌时应同时用注浆管注水清孔。
(5)注浆。
注浆材料可采用水泥浆液、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当采用碎石填灌时,注浆应采用水泥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当采用一次注浆时,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应低于1.5MPa,开始注浆时,需要1MPa的起始压力,将浆液经注浆管从孔底压出,接着注浆压力宜为0.1~0.3MPa,使浆液逐渐上冒,直至浆液泛出孔口停止注浆。
当采用二次注浆时,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应低于4MPa。
待第一次注浆的浆液初凝时方可进行第二次注浆,浆液的初凝时间根据水泥品种和外加剂掺量确定,可控制在45~60min 范围。
第二次注浆压力宜为2~4MPa,二次注浆不宜采用水泥砂浆和细石混凝土。
树根桩用灌注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具有较好的抗离析性、可塑性、粘聚性、流动性、自密实性;
②当采用管送或泵送混凝土或砂浆时,应选用圆形骨料。
骨料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及纵筋净距的1/4、泵送管或水下浇注管内径的1/6中的最小值。
③对水下浇注混凝土料的水泥含量不应小于375kg/m3,水灰比应小于0.6。
(6)拔出注浆管。
拔管后应立即在桩顶填充碎石,并在1~2m范围内补充注浆。
注浆施工时应采用间隔施工、间歇施工或增加速凝剂掺量等措施,以防止出现相邻桩冒浆和串孔现象。
树根桩施工不应出现缩颈和塌孔。
树根桩施工完成后,应采用载荷试验检验树根桩的竖向承载力,有经验时也可采用动测法检验桩身质量。
两者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5.树根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位平面允许偏差±20mm;桩倾斜度偏差不应大于1%。
(2)土层中钻孔时可采用钻机成孔,宜采用清水或天然泥浆护壁,也可用套管。
(3)树根桩用钢筋笼宜整根吊放,当分节吊放时,节间钢筋搭接焊缝长度双面焊不得小于5倍钢筋直径;单面焊不得小于10倍钢筋直径,施工时应缩短吊放和焊接时间;灌注管
应直插至孔底。
(4)灌注施工时应采用间隔施工、间歇施工或增加速凝剂掺量等措施,以防止相邻桩孔移位和串孔。
(5)当地下水流速较大可能导致新浇水泥浆、砂浆或混凝土受到侵蚀时,应采用永久套管、护筒或其他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