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轴客车轴荷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客车载重量_轴荷分布计算和运用

客车载重量_轴荷分布计算和运用
表 2 IVECO 低地板底盘基本技术参数 总重 /kg 6410 前轴 /kg 1496 后轴 /kg 4914
因考虑双层客车时,轴距由 6150mm 缩短为 5500mm;假设底架 的重量为底盘重量的 1/3。则轴距 为 5500mm 时,IVECO 低地板底盘 及承载能力见表 3。
28
2 0 06 - 1
以 IVECO 低地板底盘,用长江 双层车车身开发的空调双层客车为 例。 (1) 新双层车基本技术参数见 表 1。
表1 新双层车基本技术参数 总长 /mm 11360 轴距 /mm 5500 前悬 /mm 2500 后悬 /mm 3360 总高 /mm 4180
(2) IVECO 低地板底盘基本技 术参数见表 2。
城市车辆
VEHICLES
URBA
N 城市
车辆
表 3 IVECO 低地板底盘及承载能力 总重 /kg 6292 前轴 /kg 1437 后轴 /kg 4855 前轴承载 /kg 7000 后轴承载 /kg 12200
空调 前 前轴 后轴 500mm
置和重量、计算出整个车身的重量 和质心位置,从而计算出在前后轴 上的轴荷分布。 客车的载重量计算、质心位置 1.3 空调重量的计算方法 计算及轴荷分配的计算,对于客车 根据空调在客车上的安装位 设计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置,计算出空调在前后轴上的重量 通过计算分析,可以预控客车的侧 分布。 倾稳定性、 前后桥的承受载荷情况、 1.4 乘客及行李重量的计算方法 整车制动和方向稳定等技术性能, 乘客重量的计算一般是根据每 对于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提高 个乘客在车厢中的坐标位置(包括 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 站立位置)计算出在额定人数下乘 , 客车的重量可由四部分组成: 客的重量、质心位置及在前后轴上 底盘、车身、空调、乘客及行李。 的轴荷分布。 用同样方法计算行李, 1.1 自制底盘重量的两种计算方法 但国家标准对乘客行李重量没有明 对于一般客车车身制造厂,因 确规定,只是规定了城市及短途客 底盘需要外购,底盘的重量及每根 车乘客按每 15 人 1000kg 计算;长 轴上的载荷由底盘生产厂家提供。 途客车按每 13 人 1000kg 计算,在 (1)根据已经有的结构相似的 乘客的重量计算中考虑行李的重量。 底盘进行类比计算:由原底盘的重 1.5 整个车辆的质心位置的计算 量及每根轴上的载荷算出底盘的质 按照底盘、车身、空调在整车 心位置, 单位底架的重量等, 计算出 的质心位置和各自重量计算出整车 新底盘的质心位置、重量及轴荷分 空载时的质心位置(X、Y、Z 三个 布。 方向)按照车辆空载时的重量和质 , (2)找出每个零部件的质心位 心位置,乘客及行李的重量和质心 置和重量、计算出整个底盘的重量 位置,计算出整车满载时的质心位 和质心位置,从而计算出前后轴上 置(X 、Y 、Z 三个方向) 。 的轴荷分布。 1. 6 整车准备质量及轴荷的计算 1.2 车身重量的两种计算方法 底盘、车身、空调三者的重量 (1)根据已经有的结构相似的 相加,得出整车准备质量;根据整 车身进行类比计算:由原车身的重 车准备质量和空载时的质心位置计 量, 计算出单位车身的重量, 计算出 算出整车准备质量时的轴荷分布。 新车身的质心位置、重量及在前后 1.7 整车最大载质量及轴荷的计算 桥上的轴荷分布。 整车准备质量和乘客的重量相 (2)找出每个零部件的质心位 加,得出整车最大载质量;根据整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实用版】目录1.三轴汽车轴荷计算的概述2.三轴汽车轴荷计算的方法3.三轴汽车轴荷计算的实际应用4.三轴汽车轴荷计算的注意事项正文【三轴汽车轴荷计算的概述】三轴汽车轴荷计算,是指对三轴汽车的轴荷进行计算,以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轴荷是指汽车在行驶时,各个轴所承受的荷载。

三轴汽车通常包括前轴、中轴和后轴,因此,三轴汽车轴荷计算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各个轴所承受的荷载,以便在设计和制造汽车时,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的方法】三轴汽车轴荷计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静态轴荷计算:静态轴荷计算是指在汽车静止状态下,对各个轴所承受的荷载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汽车设计阶段,通过对汽车各个部件的静态轴荷计算,可以确定各个部件的尺寸和材料。

2.动态轴荷计算:动态轴荷计算是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各个轴所承受的荷载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汽车测试阶段,通过对汽车各个部件的动态轴荷计算,可以评估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3.整车轴荷计算:整车轴荷计算是指对整个汽车所承受的荷载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汽车制造阶段,通过对整个汽车的轴荷计算,可以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的实际应用】三轴汽车轴荷计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三轴汽车的轴荷进行计算,可以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汽车的性能。

例如,在汽车设计阶段,通过对各个部件的静态轴荷计算,可以确定各个部件的尺寸和材料;在汽车测试阶段,通过对各个部件的动态轴荷计算,可以评估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在汽车制造阶段,通过对整个汽车的轴荷计算,可以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三轴汽车轴荷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计算的准确性:轴荷计算的准确性对于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进行轴荷计算时,需要确保计算的准确性,避免因计算误差导致的安全隐患。

2.考虑各种因素:轴荷计算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道路条件、车辆载重、行驶速度等。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汽车的轴荷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各个轴承受的重量,它直接影响到整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对于汽车制造商和车主来说,了解和计算三轴汽车轴荷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汽车的三轴,它们分别是前轴、后轴和驱动轴。

在大多数乘用车上,前轴负责承载发动机和前部部件的重量,后轴则承载乘客和后部部件的重量。

驱动轴则承担着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和车辆行驶时所产生的牵引力。

要计算三轴汽车的轴荷,首先需要明确每个轴所承受的重量。

前轴的重量包括发动机、发动机传动系统、前悬挂系统等,而后轴的重量主要包括乘客、行李和后部部件等。

驱动轴的重量则取决于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位置,一般来说,前驱车的驱动轴重量会比后驱车稍微重一点。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三轴的轴荷,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重心位置和重量分配情况。

重心位置是车辆各个部件的受力中心,它会影响到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一般来说,重心位置较低的车辆会更加稳定,而重心位置较高的车辆则容易出现侧翻等事故。

对于轿车型车辆来说,重心一般会位于车辆的中心线附近,而货车型车辆由于装载的货物位置不同,重心会有所变化。

在计算轴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车辆的重量和重心位置来估计各轴的重量分布情况,然后根据车辆的轴距、前后悬挂系统刚度等参数来计算轴荷。

值得注意的是,轴荷的不均匀分配可能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抖动、漂移等不稳定情况。

因此,在设计和生产车辆时,要尽量保持轴荷的均匀分配,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

总之,三轴汽车轴荷的计算对于汽车制造商和车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准确计算和合理分配轴荷,可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在购买车辆或进行装载时,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车辆的重量分配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轴荷质量分配计算规范

轴荷质量分配计算规范

XXXXXXXXX有限公司轴荷质量分配计算规范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5-06-15发布 2015-06-15实施XX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一概述乘用车的载重量计算、质心位置计算及轴荷分配的计算,对于乘用车设计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计算分析,可以预控乘用车的侧倾稳定性、前后桥的承受载荷情况、整车制动和方向稳定等技术性能,对于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提高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

本规范将指导波导乘用车产品设计中的总质量计算和轴荷分配计算,以提高新产品开发设计质量。

二乘用车总质量计算2.1 整备质量乘用车整备质量定义是指汽车的干质量加上冷却液和备用车轮和随车附件的总质量。

干质量就是指仅装备有车身、全部电气设备和车辆正常行驶所需要的完整车辆的质量。

乘用车按照其结构特征整备质量通常主要包含以下部分:底盘(三类)、车身骨架、车身外板、内外饰、电气系统等,其中底盘包含动力总成、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车轮以及辅助附件等。

这些系统的质量通常在设计任务书中有明确的定义。

乘用车整备质量定义为M。

2.2 装载质量装载质量包括司机、乘客以及货物的总质量。

2.2.1 术语乘员:乘用车上的乘客、工作人员(例:驾驶员、乘务员)的总称。

2.2.2 符号N——乘员人数;A——乘员座位数M——最大设计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T——整车整备质量,单位为千克(kg);MkM——装载总质量(kg);1m——每位乘员的平均质量,单位为千克每人(kg/人);rM——装载货物的质量,(kg);w2.2.3 每位乘员的质量不携带随身行李的标准质量的乘客规定为68 kg;2.3 装载总质量装载总质量为装载货物的质量与乘员质量之和M1=M w+M r N三乘用车轴荷分配计算3.1 适用标准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3.2 车辆的最大允许轴荷限值乘用车单轴的最大允许轴荷不得超过以下规定的最大限值(单位为千克):乘用车每侧单轮胎 70003.3 车辆总质量限值乘用车最大允许总质量不大于4500千克。

关于整车轴荷分配的介绍与计算

关于整车轴荷分配的介绍与计算

关于整车轴荷分配的介绍与计算整车轴荷分配是指将整车总重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轴上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各个轴组件的受力均衡,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车辆的结构设计、载荷分配以及行驶要求等因素。

整车轴荷分配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较常用的是均衡法和气室积法。

下面将介绍这两种计算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首先是均衡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车辆的结构特点和载荷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整车总重分配到各个轴上。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车辆的总重和各个轴的位置。

总重可以通过称重或者查看车辆资料获得,轴的位置需要根据车辆的结构设计来确定。

2.根据车辆的结构设计,确定各个轴的载荷比例。

一般情况下,前轴的载荷比例会比后轴大,且前后轴的载荷比例会根据车辆的用途和行驶条件而有所不同。

3.将整车总重按照确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轴上。

计算公式为:各轴的载荷=总重×载荷比例。

4.检查分配结果是否合理。

检查的重点是每个轴的载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整体分配结果是否与车辆的结构特点相吻合。

另一种计算方法是气室积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空气悬挂系统的车辆。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车辆的总重和各个气室的位置。

总重可以通过称重或者查看车辆资料获得,气室的位置需要根据车辆的结构设计来确定。

2.根据车辆的结构设计和气室特点,确定气室的载荷比例。

一般情况下,前气室的载荷比例会比后气室大,且前后气室的载荷比例会根据车辆的用途和行驶条件而有所不同。

3.根据气室的载荷比例,计算每个气室的体积。

计算公式为:气室体积=总重×载荷比例÷重力加速度。

4.根据每个气室的体积,调整气室的气压。

调整气压的目的是使各个气室的载荷达到设计要求。

整车轴荷分配的计算是车辆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结果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行驶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轴荷分配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车辆的结构特点、载荷情况以及行驶要求等因素,确保分配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

计算三轴汽车轴的荷载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车辆的总重量、重心位置、轴距、车辆的布局和道路状况。

以下是一个一般性的方法来计算三轴汽车轴的荷载:
1. 确定车辆的总重量:首先,您需要知道车辆的总重量,包括车辆本身的重量以及任何附加负载,如乘客、货物和燃料等。

2. 确定车辆的重心位置:车辆的重心位置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影响到轴荷的分配。

通常情况下,重心位置是相对于车辆前轴的距离。

您可以通过测量或参考车辆的技术规格来确定。

3. 确定车辆的轴距:轴距是车轮之间的距离,通常以前轴和后轴之间的距离来表示。

不同车型的轴距可能会不同。

4. 计算前轴荷载:前轴荷载是指施加在前轴上的重量。

根据车辆总重量、重心位置和轴距,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前轴荷载:
前轴荷载= (总重量×重心位置) / 轴距
5. 计算后轴荷载:后轴荷载是指施加在后轴上的重量。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后轴荷载:
后轴荷载= 总重量- 前轴荷载
6. 计算第三轴荷载(通常是驾驶室后的轴):如果车辆有第三轴,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来计算第三轴的荷载。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是一个简化的方法,用于估算轴荷。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车辆悬挂系统、道路状况、车辆速度、操控等因素。

对于特殊用途车辆(如货车、公交车、卡车等),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荷载分析和计算。

此外,汽车制造商通常会提供有关车辆荷载分布的详细信息,可供参考。

如果需要准确的轴荷计算,建议咨询专业工程师或使用专业的车辆荷载计算软件。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

三轴汽车轴荷计算在三轴汽车中,前轴、中轴和后轴分别由前、中、后悬挂系统支撑。

为了保证驾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三轴汽车的轴荷要尽可能均匀地分配在各轴上。

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认为前轴荷占整车重量的40-50%,后轴荷占整车重量的50-60%,中轴荷一般较小,占整车重量的10-20%。

下面以一款小型轿车为例,详细说明三轴汽车的轴荷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整车的总重量。

总重量可以通过称重或计算来确定,其中包括整车自重、乘客和货物的重量。

假设整车的总重量为2000千克,那么前轴荷的范围为800-1000千克,后轴荷的范围为1000-1200千克,中轴荷的范围为200-400千克。

接下来,根据整车的布局和设计确定各轴的距离。

一般来说,前轴和后轴的距离是固定的,中轴的距离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来确定。

假设前轴和后轴的距离为1500毫米,中轴的距离为600毫米。

然后,根据整车的静稳定条件确定各轴的受力。

整车的静稳定条件是指在任何静止状态下,车辆的重心要落在受力点的中心线上。

根据这一条件,可以得出以下公式:前轴力乘前轴距离=后轴力乘后轴距离+中轴力乘中轴距离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程:前轴力=后轴力+中轴力前轴力乘前轴距离=后轴力乘后轴距离+中轴力乘中轴距离将上述公式代入,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前轴力+后轴力+中轴力=整车总重量前轴力乘前轴距离=后轴力乘后轴距离+中轴力乘中轴距离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前轴力=整车总重量乘后轴距离+中轴力乘中轴距离-后轴力乘前轴距离分之前轴距离后轴力=整车总重量-前轴力-中轴力中轴力=整车总重量-前轴力-后轴力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计算方法,可以确定三轴汽车的轴荷分配。

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可以对轴荷进行调整,以满足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

轴荷质量分配计算规范

轴荷质量分配计算规范

轴荷质量分配计算规范一、计算对象和范围:1.计算对象:以运输车辆为计算对象。

2.计算范围:适用于大型货车、客车和特种车辆的轴荷质量分配计算。

二、计算原则:1.轴荷质量分配应符合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车辆设计要求。

2.各轴的荷载应保证在车辆轴荷限值范围内。

3.各轴的荷载应符合车辆制造商的设计和要求。

三、计算方法:1.轴荷质量分配的计算应考虑车辆的整备质量、货物质量、乘员质量以及其他附件、燃料等的质量。

2.初始轴荷质量分配的计算可以根据厂家提供的设计数据进行,也可以根据车辆自身的条件进行估算。

3.根据道路行驶条件的不同,还应考虑轴荷质量分配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影响,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4.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动态计算方法来确定轴荷质量分配。

四、计算步骤:1.确定车辆的设计参数,包括车辆整备质量、前后悬挂的刚度和行程等。

2.按照车辆制造商的要求,计算车辆的初始轴荷质量分配。

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校正,以适应不同的运输货物和路面条件。

4.进行动态计算,考虑车辆的运动状态和车身的倾斜等因素,确定最终的轴荷质量分配。

五、计算结果的评估:1.利用计算结果,评估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2.根据评估结果,如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要求。

3.对于特种车辆,还需根据不同的运输任务和特殊要求进行适应性计算。

总结:轴荷质量分配计算规范是保证车辆稳定性和行驶安全的重要方法。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评估结果,可以确定最佳的轴荷质量分配,保证车辆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均能稳定行驶。

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考虑车辆的设计参数、实际运输情况和行驶条件等因素,采用动态计算方法进行调整和校正。

同时,还需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满足车辆的实际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
图 1 常见 三 轴 客 车 形 式
式中 G 为随动桥轴荷 , 单位 为 k g ; L为前桥 与后桥 轴距 , 单位为 mm; L . 为后桥与 随动桥轴距 , 单位为 I T I m。 2 . 2 钢 板弹 簧悬 架 与空气 悬 架组合 的 三轴 客车轴 荷
计 算
2 . 1 高度 阀控 制 的空气 悬 架三轴 客车 的轴 荷计算 图 l a ) 所示车辆 , 三 根桥 的 悬 架均 为 由高 度 阀控 制 的 空气悬 架 ,整 车垂 直载 荷通 过 气囊 传 递给 车桥 , 该 布 置 方 式 的轴 荷 计 算 实 质就 是 分 析 各 气囊 的受 力 情况 , 其悬 架 气路控 制 原理 如 图 2所 示 。
s u s p e n s i o n t h r e e a x l e b u s , t h r e e a x l e a r t i c u l a t e d b u s .
Ke y wo r d s : t h r e e a x l e b u s , a x l e l o a d c a l c u l a t i o n , a i r s sp u e n s i o n , l e a f s p r i n g s sp u e n s i o n .


, 张
没 折 三 车 由雾 车 车 由荷 计 算 贯 法
徐 元庆
(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 司)
摘要 : 简要地介绍 了二轴客车轴荷计算方法 , 重点对高度 阀控制 的空气悬架 三轴 客车 、 钢板 弹簧悬 架与空气悬架组合的三轴 客车 , 三轴铰接客车轴荷计算方法进行了阐述 。
2 0 1 7 . 3 .K E C H E J I S H U 《 客 车 技 术 》 回
设 计 . 计算 . 研 究
上增加 第三轴 ( 随动桥 ) ,常 用 于 客运 车 辆 布 置 ;
图 l c ) 所 示 客 车 为通 过 铰接 机 构 连接 前 后 车厢 , 常 用
于公 交 车布置 。 下 面分 别对 上述 三 种布置 方式 的三轴
常见 的三轴客车布置主要有高度阀控制 的空气 悬架三轴客车、 钢板弹簧悬架与空气悬架组合的三轴 客车, 三轴铰接客车三种形式 , 结构如图 1 所示。
图l a ) 、 图l b ) 所示客车为在普通两轴客车基础
算前后 桥轴荷及质 心到前轴的位置 。整车质 量
M( k g ) 、 后轮轴荷 G z ( k g ) 、 前轮 轴荷 G - ( k g ) 、 质心 到
关键词 : 三轴 客 车 轴 荷 计 算 空气 悬 架 钢 板 弹 簧
Ca l c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a x l e l o a d f o r t h r e e a x l e b u s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b r i e l f y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t wo a x i s a x l e l o a d , f o c u s o n t h e c lc a u l a t i o n o f he t a x l e l o a d f o r t h e h e i g h t v lv a e c o n t r o l l e d a i r s u s p e n s i o n t h r e e xl a e b u s ,l e a f g p i r n g s u s p e n s i o n a n d a i r
计 时应正确 估算各 轴负荷 ,以便合 理布 置后进 行
理 想 的 轴 荷 分 配 ,同 时 需 注 意 最 大 轴 荷 零 部件 质量 ,单位 为 k g ; 置 为 估算 的各 零 部件 质 心到 前轴 中心 的距 离 , 单 位为 m m; L 为轴距 , 单位为 m m 。
G B 1 5 8 9 — 2 0 1 6 规定的最大允许轴荷限值囟 。
1 二轴 客车轴 荷计算方法 2 三轴客 车轴荷计算 方法
对于二轴客车 ,一般先估算各零部件质量及质 心至前轴 中心 的距离 ( 一般规定在前轮 中心后为正
值, 在前轮 中心前为负值 ) , 然后按力矩平衡原 理计
G2 -— — —
( 2 ) ( 3 )
质量等 , 为整车性能计算和总成设计提供依据。其 中 车辆的轴荷分配为整车的重要质量参数 , 它对整车的
通过性 、 制动性 、 操纵性 和稳定性等主要使用性能以
G1 = G- G 2
∑( ・ X )
( 4 )

及轮胎的使用寿命都有较大的影响【 1 1 。因此在总体设
0 引言
整车设计方案确立后 , 在总布置设计草 图初步完
前轴距离 a ( m m) 计算如下 :
∑M i
( 1 )
成的情况下 , 应 首先对整车质量参数进行估算 , 包括
空载状态下 的整车整备质量 、 轴荷分配 、 质心高度及 满载状态下的整车最大总质量、 轴荷分配以及非悬架
∑( ・ X i )
∑( ・ )
( 7)

将式( 5 ) 代入 式 ( 6 ) 可 得式 ( 8 ) 、 式( 9 ) :
} 1 ) 前 两轴钢 板弹簧悬架 夺气悬架组 合j轴客车
∑( M i ・ X )
G3 = 3 +L
( 8 )
Gl : Mi 一 3 G3
( - ) 三 轴 铰 接 客 车
车辆 轴荷进 行 简要 地分 析计 算 。
图 3 车 桥 垂 直 方 向 受 力 图
根据 力矩 平 衡原理 , 可 得式 ( 6 ) 、 式( 7 ) 。
G ・ L + G , ・ ( L + 。 ) = ∑( M i ・ X ) = ∑M i ・ Ⅱ ( 6 )
a) 高度阀控制的空气悬架 三轴客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