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猝死病例报道
某小学一起腺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现场调查

气,2020,Nov;48(11):1396-1399 -1396・Modem Medical Journal.论著.某小学一起腺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现场调查李映来,王曼,罗乐(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中山528403)|摘要]目的:调查中山市某小学一起腺病毒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传播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制订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并针对病例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搜索到32例病例,其中11例为实验室诊断病例病例分布在1个班,年龄8~9岁,罹患率62.7%临床主要症状有发热(100%)、咽痛(62.5%)、咳嗽(59.4%)、头痛(31.3%)、呕吐(2&1%)、流涕(25.0%)首发病例2019年5月20日发病,20,21日带病上课,期间天气炎热潮湿,教室紧闭门窗,采用空调降温结合潜伏期和学校放假日期,推测二代病例22例,三代病例9例。
结论:首发病例未及时隔离和教室通风不良,可能是导致本次疫情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关键词]人腺病毒;暴发疫情;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62(2020)11-1396-04<loi:10.3969/j.issn.1671-7562.2020.11.007Field 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 of a human adenovirus outbreak with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a primary schoolLI Yinglai,WANG Man,LUO Le(Zliongsh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Zhongsluin528403,China),Abstract]Objective:Investig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a human adenoviius outbreak with acute respirator}7infection in a primaiy school of Zhongshan city.Methods:Case definition was carryingout for searching cases.Field 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 was taken for information of pathogenesis and risk factorsof cases.Results:32cases were found including11exact cases who were verified that adenovirus nucleic was positive by PCIl tests.All cases were8to9years old and clustered in the same classroom so that the attack rate of this outbreak was62.7%.Tlie rntiinly clinical symptoms included fever(100%),pharyngalgia(62.5%),cough (59.4%),headache(31.3%),vomit(28.1%)and rhinorrhea(25.0%).The index case was attacked on May 20,2019,and went to school on the20tli and21st.During this periond,the weather was hot and humid.The doors and windows of the classroom were closed and aircondilioning was used to cool down.It was inferred that22 secondary cases and9third generation cases were occuned referring to potential(lavs of adenovirus and holidays. Conclusion:Without isolation of the index case in time and poor classroom ventikition may be the main risk factorsfor the spread of this epidemic.|Key words]human culenovirus;outbreak;respiratory infection;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为无包膜的双链l)NA病毒:HAdV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收稿日期]2020-05-29【修回日期]2020-11-06[作者简介]李映来(1985-),女,广东汕头人,主管医师E-mail:52435561@I通信作者]王曼E-mail:123784249@[引文格式]李映来,王曼,罗乐.某小学一起腺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现场调査现代医学,2020,48(11):1396-1399.李映来,等.某小学一起腺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现场调查-1397•炎、支气管炎、膀胱炎、眼结膜炎、胃肠道疾病和脑炎等c HA(1V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
双黄连注射液过敏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例救治分析

1 病例 报道
病 例 1 患者 , ,7岁 , 民 , “ , 女 3 农 因 头晕 、 闷、 胸 乏力 、 颤抖 2h ”入 院 。患 者 因咽 痛 、 咳嗽在 当地卫 生 院输 注双 黄连 注 射 液( 0 葡 萄糖 注 射 液 2 0mL 1% 5 +双 黄 连 注射 液 6 , 0mL) 当输
有致敏 原作用 , 引起变态反 应 [。据 统计在 中药制剂 所致不 可 3 1
血 压仍低 于正 常 , 加用 多 巴胺 维持 血压 , 巴胺用 量最 大曾 到 多 1 8 ( g rn , k ・ i)使用 5 后 渐减 量 至停 用 , 院时查 肝 功 、 a d 人
肾功 、 心肌 酶 即明显 升高 , 且进 行性 加重 , 肝功 胆红 素 、 肝酶 最 高时达 正常值 高 限 8 以上 , 倍 肾功 、 肌酶部 分指标 也超 过正 心 常值 高限 2倍 以上 。人 院后经 积极抗 过敏 、 休克 、 护 内脏 抗 保
3 - 9. 8 3
射液 1, 5 7 以 %葡 萄糖注射液和 09 ] .%氯 化钠注射液为好 l ( 7) 8 _ 。
静滴 双黄连注射液 时开始应 缓慢 滴注 , 观察 3 i 0r n左右无 反应 a
【j 8 彭单 云 , 忠 兰 . 杨 双黄 连 粉 针与 4种 输液 配 伍 的不 溶性 微 粒考 察 f. 珍 J时 1
疱疹性咽喉炎、 急性喉炎、 急性扁桃体炎 、 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
的治疗 … 。随着 临床广泛 的应用 , 双黄连 注射液不 良反应 有关
的 报道也 日渐 增多 , 不 良反应 以变 态反 应( 47 % ) 消化 其 5. 0 和
中晕厥 1 , 次 历时约 5m n 约 3 i i, 0rn后送 至我科 。患者既往无 a
内科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习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习题(一)名词解释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二)选择题【A1型题】以下实验室指标不是急性普通感冒的临床表现的是A.白细胞正常或降低B.淋巴细胞比例降低C.X线胸片提示肺纹理正常D.可有听力减退E.一般5-7d愈合2.有关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实验室检查和症状体征错误的是A.双下肺细湿啰音B.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升高C.X线胸片提示肺纹理增多D.咳嗽咳痰为主E.治疗为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抗生素治疗【A2型题】3.男性,25岁,2d前出现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伴有咳嗽、咽干、咽痒和烧灼感,并有轻度喘鸣。
既往哮喘病史3年。
下列药物使用不恰当的是A.伪麻黄碱B.对乙酰氨基酚C.阿司匹林D.右美沙芬E.福莫特罗4.女性,65岁,发热2d,咳嗽咳痰5d,就诊时仍有发热38.5℃.痰为黄白色。
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10/L,中性粒细胞比例85%.X线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多。
既往高血压10年糖尿病史15年。
不适合选择的药物是A.桃金娘油B.喷托维林C.左氧氟沙星D.更昔洛韦E.对乙酰氨基酚【B型题】(5~6题共用备选答案)A.奥司他韦B.对乙酰氨基酚C.莫西沙星D.沐舒坦E.喷托维林5.诊断流感后48h内最重要的药物是6.咳嗽黄痰,白细胞升高,但PCT正常,CRP轻度升高,X线胸片双肺纹理增多,最主要的药物是(三)简答题1.请简述流感的分类。
2.请简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四)病例分析女性,65岁,发热386℃,咳嗽,鼻塞,咽痛,全身肌肉酸痛3d.咽拭子PCR未检测出任何病原微生物。
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查体:心率82次/min,血氧饱和度97%1.对该病人主要鉴别诊断是什么?2.该病人口服阿司匹林退热,当天出现喘鸣伴呼吸困难,可能原因是什么?四、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为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是由生物、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二)选择题【A1型题】1.B解析:普通感冒多为病毒引起,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或降低,但淋巴细胞比例往往2.A解析:双下肺细湿啰音往往是间质性肺炎的典型体征,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往往没有啰音或散在的湿啰音【A2型题】3.C解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哮喘患者禁用阿司匹林,会引起哮喘发作或加重4.D解析:本例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合并细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物和退热药物,不需要抗病毒药物,何况更昔洛韦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也不用于普通感冒和流感的抗5.A解析:诊断流感后48h内最重要的药物是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
双硫仑样反应误诊3例

双硫仑样反应误诊3例
王慧敏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17(024)001
【摘要】抗生素应用广泛,因适应证的掌握不严及对副作用了解得不够,个别少见或表现不典型的不良反应易被医生忽视致误诊。
笔者将2013年以来,临床工作中遇到的3例双硫仑样反应误诊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例1患者男,4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自行在药店购买头孢拉啶胶囊服用,第2天中午饮黄酒约200ml 后出现出汗、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乏力。
【总页数】2页(P48,47)
【作者】王慧敏
【作者单位】312030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柯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双硫仑样反应误诊为心肌梗死一例 [J], 龚佩琳
2.服格列本脲并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被误诊为低血糖反应一例 [J], 程望林;曹平;张虹
3.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13例误诊分析 [J], 张力;马海燕
4.双硫仑样反应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 [J], 唐志豪;张校蔚;黎哲凡;彭波
5.高龄患者双硫仑样反应误诊为急性左心力衰竭一例并文献复习 [J], 孙贤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监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余宏杰
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背景
• 截至9月28日,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 全球:波及200多个国家,发病超过30万 ,病死超过
3000人 – 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1万,其中4例重症 病例,尚无死亡病例报告
• 重症病例的不断发生及死亡病例的出现将不可避免
12
• 哨点医院
– 呼吸急促
• 年龄< 2个月: 呼吸频率≥ 60 次/分钟;
• 年龄为 2 -11个月: 呼吸频率≥50次/分钟; • 年龄为 1-4岁: 呼吸频率≥40次/分钟 • 年龄≥5岁: 呼吸频率≥30次/分钟
– 血氧饱和度 <90% ; – 听诊异常(如干湿啰音等)
8
监测内容—病例发现与报告
– 首诊负责制,所有监测科室的医务人,在病人
•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
2
甲型H1N1流感临床谱 和大流行不同阶段的监测
3
美国甲型H1N1流感发病、住院、死亡情况
(4月15日-7月24日)
发病率/10万 住院率/10万
死亡数
4
监测目的
• 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季节性流感病毒 感染比例及临床严重性变化 • 获得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指 导临床管理
– 哨点医院所在地疾控机构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填写
个案调查表,并对病例转归动态追踪,病例痊愈出 院或死亡后完成调查表 – 完成调查后将个案调查表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 系统”
11
保障及分工
• 中国CDC
– SARI监测工作的管理、督导检查,提供适当经费补助 – 对各省送检标本或毒株复核,并及时反馈结果 – 定期对监测数据和结果分析、总结
猝死死亡病例讨论模板

猝死死亡病例讨论模板一、病例基本信息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例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讨论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病例简介(在这一部分,简要介绍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猝死前的症状、活动情况等。
)三、医学病史3.1 既往病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3.2 家族病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3.3 个人生活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临床表现(描述猝死发生前的临床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
)五、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5.1 实验室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5.2 心电图(ECG)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5.3 影像学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5.4 其他相关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猝死事件详述(详细描述猝死发生的情景,包括时间、地点、活动、目击者描述等。
)七、临床诊断(基于病例简介、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提出临床诊断意见。
)八、死因分析(讨论可能的猝死原因,包括心源性、非心源性及其他可能性。
)九、讨论(对该病例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包括死亡机制、可能的预防措施和提高生存率的策略。
)十、结论(总结讨论结果,给出针对类似病例的建议或预防措施。
)十一、后续行动计划(提出针对此类猝死病例的后续研究或临床跟进计划。
)讨论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人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病例汇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病例汇报一、病例介绍1.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性别],年龄:[年龄]。
因“发热、咳嗽、咽痛[X]天”于[入院日期]收入我院。
2. 现病史患者[X]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具体体温]℃,伴有咳嗽,为刺激性干咳,咽痛明显。
无胸痛、胸闷,无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
自服“退烧药(具体药物名称)”后体温可暂时下降,但仍反复发热。
3.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慢性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4. 入院查体体温[具体体温]℃,脉搏[具体次数]次/分,呼吸[具体次数]次/分,血压[具体数值]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
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Ⅰ°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率[具体次数]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二、诊断及治疗1. 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 治疗(1)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止咳、退热等对症治疗。
(2)嘱患者多饮水,注意休息,清淡饮食。
三、护理评估1. 健康史询问患者发病前有无受凉、劳累、淋雨等诱因,了解患者既往健康状况、药物过敏史等。
2. 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和体征,如发热程度、咳嗽性质、咽痛程度、咽部充血情况、扁桃体肿大情况等。
3. 心理社会状况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是否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
评估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和经济状况。
四、护理问题1. 体温过高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
2. 咳嗽与呼吸道炎症刺激有关。
3. 咽痛与咽部炎症有关。
4. 焦虑与疾病不适、对疾病的担忧有关。
五、护理措施1. 体温过高的护理(1)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具体时间间隔]测量一次体温。
(2)体温超过 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冷敷等。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穿着过多衣物。
(4)鼓励患者多饮水,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2. 咳嗽的护理(1)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一起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分析

一起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分析目的调查潼南县米心小学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进行暴发流行病学和疾病传播模式描述,研究暴发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
方法对所有疑似病例开展流行学调查和采集血,咽拭子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隔离治疗病例和采取应急接种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暴发流行病学描述。
结果全校共报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44例(8.32%),18例现症患者的鼻咽拭子进行实验室检测,腺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其中2例合并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标签:腺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1 资料与方法1.1疫情发生调查经过2013年5月17日上午9时,潼南县疾控中心报告:5月16日潼南县米心小学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经永川区疾控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12例病例咽拭子标本流感检测均为阴性,而多名病例反复高烧,无法明确原因,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给予技术援助。
市疾控派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专业人员3名于5月17日上午10日前往我县米心小学开展现场调查核实,并且发现病例中已经有10例出现肺炎症状和体征。
立即对10例现症患者采样,5月18日凌晨实验室检测1例病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其余9例流感和冠状病毒检测均为阴性。
为了明确诊断,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病毒进行实验室检测,在9例病例的样本中检测出腺病毒阳性。
根据病例的发病特点、流行特征,判断本次潼南县米心小学的疫情为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
1.2学校基本情况潼南县米心镇小学位于潼南县米心镇小学富民街75号,占地面积9300m2,离县城30km。
该校分小学和幼儿园。
幼儿园包括大中小3个班,小学包括1~6年级9个班。
幼儿园相对独立,与小学的作息时间不同,无同时接触的机会。
該校共有学生529人(其中幼儿园137人,小学392人),共有教职工31人。
学生基本来源于农村。
学校无住校生。
1.3疫情概况2013年5月10日~5月23日,全校共报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44例,无死亡,其中幼儿园发病2例,小学发病4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猝死病例报道
作者:付玉华屠春林胡建荣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6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者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见的病原体为病毒,少数为细菌,本病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笔者总结经治的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源性猝死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吸取经验教训,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性,35岁;因"流涕、发热4d,晕厥2次"于2012年12月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及低钾血症病史。
入院前2d自服安乃近片(规格不详),2次/d,1片/次,未服用其他药物,入院当日在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查血常规:白细胞4.0×109/L,红细胞4.18×1012/L,血红蛋白131g/L,血小板198×109/L,中性粒细胞46.4%,淋巴细胞数48.1%。
给予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炎琥宁注射液0.5g,Bid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生素C2.0g+维生素B60.2g静脉滴注,补液约1300ml时,患者出现胸闷、心悸30min伴有晕厥2次转入我院急诊抢救室。
查体: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呼吸微弱,颈软,颈动脉搏动未扪及,血压测不出,心音消失,病理征未引出。
心电监护显示:室颤,即刻电复律(300J),未复律,继而给予电复律(360J),同时给予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可拉明、尼可刹米药物治疗,患者未能恢复自主心律,抢救无效死亡。
辅助检查:肌钙蛋白T:
0.014ng/ml,肌红蛋白:215.81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2.27ng/ml;血钾:2.6mmol/L↓,血纳:136mmol/L,血氯:90mmol/L↓;血糖6.65mmol/L;谷丙转氨酶20.6U/L,谷草转氨酶44.3U/L。
病例2,患者,男性,25岁;因"鼻塞、流涕、发热3d"于2013年10月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正常,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及低钾血症病史。
查体:T:38.3℃,P96次/min,R21次
/min,BP130/80mmhg,发育良好,体型正常,颈软,皮肤粘膜未见瘀点、瘀斑和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侧扁桃体未见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6次
/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无异常。
急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3.8×109/L,红细胞4.57×1012/L,血红蛋白139g/L,血小板296×109/L,中性粒细胞51.4%,淋巴细胞数32.8%。
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炎琥宁注射液0.3g静脉滴注;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2.0g静脉滴注,在补液结束后
20min,患者突发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之不应,叹息样呼吸,颈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心音消失,心电监护显示:室颤,即给予电复律(300J),仍为室颤,后给予电复律(360J),同时给予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可拉明、尼可刹米等药物治疗,查得肌钙蛋白T:0.023ng/ml,肌红蛋白:74.71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4.18ng/ml;血钾:
2.5mmol/L↓,血纳:134mmol/L↓,血氯:96mmol/L,给予补钾治疗,但患者始终未恢复自主心律,抢救无效死亡。
2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普通感冒与流感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绝大多数。
普通感冒主要为鼻塞、流涕、咽痛等,全身症状较轻;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儿童、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心肺疾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肺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横纹肌溶解、其他如脑炎及急性坏死性脑病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
因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治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临床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猝死的病例较为少见,但是随着细菌的抗药性增加及流感病毒的变异,其致病性、病死率也有所增高,如甲型流感的爆发流行,给全球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挑战。
而就本病例的死亡原因,笔者分析认为,是患者并发低钾血症诱发心室颤动所致的心源性猝死。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取决于低钾的程度,但又不呈平行关系,与低钾发生的速度、个体的敏感性及其他因素有关。
低钾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与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低血钾时心肌的兴奋性增强,心肌纤维成为起搏纤维,自律性增强,易产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引发猝死[2]。
心源性猝死具有突发性、难预测性的特点,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这两者之间表面上好像并无关联,实际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可并发低钾血症。
分析其原因:①重症患者在病程中多出现食欲不振,进食进饮量减少明显,钾盐摄入量相应不足。
②伴有高热时或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退热时大量出汗,钾盐随之丢失,且部分患者有呕吐、腹泻的胃肠道症状,钾盐的排出量增多。
③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患者就诊后,医生给予大量补液的同时未相应的补充钾盐,导致稀释性低钾血症发生。
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医生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完善辅助检查时多以血常规、胸片及病原学为主,较少联系到低钾血症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存在。
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发生低钾血症及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概率,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综上所述,对于既往无高钾血症病史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适量的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及水果,如香蕉、菠菜、橘子、银耳、西红柿等,可有助于预防、减少低钾血症的发生;同时,临床上,医生也注意检测患者血清钾的水平,低钾者及时的补充钾盐,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及出入量的变化,避免出现因低钾血症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猝死的悲剧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56-357.
[2]杨欣悦,樊楚明.高浓度钾盐深静脉微泵输注治疗低钾血症[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4,10(3):177.
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