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日主题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中会成立初期,革命党人中非常缺乏富有文采的人,他们所宣传的材料,仅仅 有《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 ,以及选录明朝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内的 《原君》、《原臣》 。与康有为、梁启超保皇改良派的宣传相比相形见绌。但是仍然 留给了年轻人深刻的印象,影响很大,乃至流传到了南方新军与北洋军 。1900年以后 东京留学生逐渐受自由平等学说的熏陶,接受革命排满学说的人也逐渐增多。革命出版 物开始兴起,在1903年上海《苏报》案发前后,革命党人的书报进入全盛时期 。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 位也日趋巩固 。
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 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辛亥革命的背景
清朝 衰落
第一次鸦 片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中日甲午 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瓜分中国 狂潮
辛亥革命的背景
1907年初,孙中山 因接受日本政府和商 人赠款,留给总部的 办报经费又相当之少, 终于激起了中国同盟 会内部的反抗,章太 炎、陶成章、张继等 人要求孙中山辞去中 国同盟会总理职务, 另举黄兴担任总理。
辛亥革命的背景
1911年3月,武汉新军各标营均已经建立起文学社的组织。共进会主要集中于 新军八镇第16协第32标发展会员。武昌起义时已经有5000多名士兵加入了文学社 和共进会,约占新兵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文学社和共进会是新兴知识阶层的革命组 织,新军士兵是发动革命的潜在力量,文学社和共进会一直以新军士兵作为主要工 作对象。
1911年-2019年
辛亥革命纪念日主题课件
主讲人:XX
2019年10月4 日
前言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 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 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 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 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 运动。
辛亥革命的背景
1903年,东京留学 界思想愈益活跃,宣 传民族主义、民权学 说的刊物相继出版。
1903年11月,黄兴 建立华兴会。以后, 上海成立了以蔡元培 为会长的光复会,江 苏、四川、福建、江 西、安徽等省也都建 立了革命团体 。
1905年7月,孙中山、 黄兴、 陈天华等70 余人在东京集会,决 定成立中国同盟会, 作为全国的革命领导 中心。兴中会、华兴 会、光复会以及其他 小团体的成员陆续加 入。

4029公里,约占总长度的81% [68] 。但是作为回报,帝国政府不

得不把铁路的管理权、用人权、稽核权、购料权拱手让给外国的借款

公司,这就导致了中国利权的严重流失。即便如此,李鸿章在世时还
是不无遗憾地说道:“目下经费难筹,必借洋款。
辛亥革命的过程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
辛亥革命的基本概述
爆发时间 1911年(辛亥 年)10月10日
结束时间 1912年2月 12日
孙中山
黄兴
蒋斌武
黎元洪

辛亥革命的背景
Leabharlann Baidu
辛亥革命的背景
清朝 衰落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 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 。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 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 立地位 。

辛亥革命的过程
辛亥革命的过程
保路运动
南北相持
武昌起义
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的过程
兴建铁路作为一种官方政策是在新政之前就确立的 [67] ,对
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自甲午战争结束到1911年,
清王朝共建铁路4936公里,占近代中国所修铁路将近40%,而其中

绝大部分是在新政时期建设而成。但主要依靠外资资助修筑的就长达
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
革命的开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
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

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

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 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
1896年,清政府与沙俄签署了以日本为假想敌的《中俄密约》,这使日本政府 感到极大恐慌,为了对付中俄同盟,日本感到亟需扶持中国内部的反清势力, 先是对维新派极尽快笼络之能事,戊戌变法失败后,日本政府转而动起利用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的念头,而孙中山也是从这段时间开始,把活动
基 地设在了日本。
辛亥革命的背景
壹·辛亥革命的基本概述
贰·辛亥革命的背景

叁·辛亥革命的过程

肆·辛亥革命的结果
伍·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基本概述
辛亥革命的基本概述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 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 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 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 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 府宣布独立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 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 [13-14] 。
1896年,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 外。
革命党反清 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