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简答题论述题答案【范本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1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毛泽东思想含义: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实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就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3中国特色社义理体系: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和建设相结合产生的,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论述题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有与时俱进的关系?
1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毛泽东思想含义: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实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就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形成的实践基础;马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行程和发展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义理体系: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和建设相结合产生的,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邓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社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邓形成的实践基础;对苏联模式的反思;而三个代表的形成则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党内形势的变化有关。
3 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他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两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之间,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必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创造性发展,并在实践中继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简答题
1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思想路线含义: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2.思想路线:a。
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和办法来.b.理论联系实际。
一要吃透理论,把握马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要搞清实质,对实际不仅要有感性的认识,更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c实事求是。
就是在事件中寻找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
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重视实践的作用,用实践检验真理,用真理指导实践。
论述题
2.如何理解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与实事求是的关系:1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解放思想。
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3社会实践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
4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体现。
坚持解放思想的意义:(理论)解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义的思想保证(现实)每一次理论突破都伴随着~;实践基础不断变化,要求~;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求~
理解:1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
2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之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多种场合和多次会议上继续强调解放思想对于实现在新世纪新阶段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他指出,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时间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3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同时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实践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4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现状,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新形式新任务,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简答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历史任务是什么?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历史任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这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生活,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革命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民族革命、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改造内容:引导农业、手工业走集体化道路;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走国营经济的道路
基本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义改造道路。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简答题
1、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科教兴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二、论述题
2、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内涵: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第三,~~~~~~~~,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时代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发展越强大,对世界和平就越有利。
理论原因: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实践原因: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始终着眼于发展,执政的任务始终致力于发展,执政的措施始终围绕着发展来制定,执政的成效始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同时,这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显得迫切。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非常迅猛,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唯一正确决策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现今中国正在面对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竞争,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简答题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含义: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内容:@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二,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论述题
3、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小康社会)即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发展的和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新的更高要求。
新要求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这五个方面的新要求,表明我们追求的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更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目标.这一新的更高要求,使“全面建设"的内容更加完备,特点更加鲜明,描述更加具体,蓝图更加清晰。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立足中国国情,把握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期待,对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充实和完善。
过去五年的艰苦奋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此次提出对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针对性.比如,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使用“人均”一词,表明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发展道路上,总有几个关键时期、关键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关键时期对奋斗目标提出新要求,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加压,是责任感、使命感的充分体现。
只要我们当代大学生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就一定能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坚实的基础。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2、简述全方位、多层次、宽角度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指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竞争。
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使我国的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
点:重点是沿海开放城市,5 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线:14 个沿海城市、 6 个沿江城市、边疆口岸、省会城市
面:开放区——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实行不同形式的开放。
宽领域,就是立足我国国情,在众多领域都实行不同形式的对外开放。
二、论述题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领域内,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一切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而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还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
(内在关系)发展是核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自己的发展。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社义主全面发展中居于决定性的地位.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
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
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
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对外开放)指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竞争。
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使我国的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促进贸易平衡;着力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完善公平贸易政策;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
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完善对境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完善对外投资促进体系,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他也使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以及环境与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和威胁。
因此,我们对对开放型经济中产生的风险和问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方面要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波动的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国内产业提升、技术进步要有充分的认识,制定和实施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简答
1。
简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种类型的内容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个体劳动和经营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即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 2 )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是资产收益,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营者获得的资产收益.(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的收入。
(4)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主要是指我国私营企业主和外资及港澳台投资的企业中的企业主按资本获得的利润收入.此外,还有国有企业的承包者和租赁者通过经营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以及风险收入等等。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以公有制和商品交换关系为基础,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通过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结合而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或体制.
一般特征:①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②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现代公司制度是企业的典型制度.③政府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手段以间接的经济手段为主。
④从经济运行看,法制起着保障作用。
⑤市场经济在收入分配方面实行按效率分配。
制度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如何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含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即公有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①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②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③公有制经济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④公有制经济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也是体现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人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障。
二、论述
2。
试述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原因
(1)分配制度内容:1)按劳分配;2)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3)按资分配,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4)管理和知识产权类收入;5)投机和风险收入; (2)按劳分配含义:按劳分配时社会主义公有制领域和分配原则,其内容和要求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3)原因: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3)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4)基本分配制度原因: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3)这一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内容:①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并以个人或家庭劳动为基础所得归个体劳动者支配的一种小私有制经济。
②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力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私有制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