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1

悯农1

悯农

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

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其二

悯农二首·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古诗悯农

古诗《悯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 3、作者简介。 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4、背景介绍。 二、学生自学

1、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教师板书。 3、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 四海:指全国或全世界。 4、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5、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四、指导朗读

悯农二首(其一)

教学目标1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认识“粒、夫、饿、死”4个生字,认识部首“食字旁”。 2通过老师范读或跟着录音,能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初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懂得尊敬劳动者,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4个生字和食字部。能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难点:初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懂得尊敬劳动者,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听录音,朗读古诗,圈出生字。 教学流程一复习古诗,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悯农二首(其二)的这首古诗吗?能背一背吗?这首古诗让你懂得了什么? 生:农民伯伯真辛苦! 生:我们要爱惜粮食! 师:是啊!农民伯伯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生活怎样呢?今天我们要学《悯农》的第一首。2出示课题。 二读通古诗,学习生字。 1 学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出示:春种和秋收图。 师:请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吟诵古诗。 师范读古诗。 师:说说这两幅图分别描绘了哪两个季节?画面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刚才说的内容,诗人李绅是这样写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学习生字“粒”。 谁有好办法记住它? 诗中说“一粒粟”“粟”就是一种谷物,去壳后叫“小米”,北方人一般叫“谷子”。“粟”的大小和我们吃的“米”差不多。 除了“粟”,哪些事物可以用“粒”?(一粒糖,一粒纽扣,一粒石子儿……) 师:是啊!凡是小而圆,颗粒状的事物,我们都可以用上“粒”。 (2)理解古诗意思。 师:你们看,农民伯伯在春天种下一颗谷物,到了秋天,就会有许多收获,他们收获了什么啊? 生:粮食。 师:是啊!“万颗子”就是指许多粮食。 朗读这句,边读边想,为什么春天种下的种子到了秋天就能收获啊? 引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师生互相诵读古诗,体会农民的辛苦。 师引:农民伯伯在春天种下一颗谷物 生读:春种一粒粟 师引:经过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 生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师引:到了秋天,才会有所收获。 生读:秋收万颗子。 2 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学习“夫”“饿”“死”。

李绅《悯农》原文、译文

李绅《悯农》原文、译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作者简介] 李绅(772 -846),字公垂,排行二十,生于唐大历七年(772 年),祖籍安徽毫州。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 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贞元二十年(804 年)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元和元年(806 年)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 首。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 “三俊”。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宝历元年(825 年)至太和四年(830 年),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元年(836 年)任河 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 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会昌四年(844 年)因 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 岁,归葬于故乡无锡。赠太尉,溢文肃。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 3 卷、《杂诗》1 卷, 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注释] 悯:怜悯。 禾:禾苗。 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 汗滴:汗水往下落。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餐,饭。 皆:都是。

小班古诗《悯农》

小班古诗《悯农》 活动目标: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习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继续提问,直至幼儿答不出)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瞧!农民伯伯来了。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3、师: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二、学习古诗,初步理解诗意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古诗一遍。2、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3、师: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出示ppt2):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出示ppt3):你们看农民伯伯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擦汗的动作。(出示ppt4):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3、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4、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配乐朗诵两遍)5、师: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诗人了。下面我们再把刚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动作配乐朗诵两遍)6、师: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个别幼儿表演)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习用歌唱古诗,萌发喜欢古诗的情感。1、师: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古诗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老师示范唱2、幼儿学习歌唱《悯农》四、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首古诗后,知道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那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出示图片):小朋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五、结束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悯农(二)

悯农(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

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 二、学生自学 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粒、颗、闲、夫、饿、死”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

死: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撇。 饿: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饿。 颗: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换上页字旁,就是“一颗星”的“颗”。 闲:里外结构(或半包围结构),先写“门”,再写“木”。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

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悯农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悯农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 悯农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方法: 直观教学法、提问讲解法、游戏法。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 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 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 二、学生自学 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粒、颗、闲、夫、饿、死”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死: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撇。 饿: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饿。 颗: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换上页字旁,就是“一颗星”的“颗”。 闲:里外结构(或半包围结构),先写“门”,再写“木”。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 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 死:没有了生命。 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古诗二首(悯农)

《古诗二首》导学案 班级姓名评价家长签字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体会这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情境和抒发的不同情感。 2.学会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全力以赴,尽最大能力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感受成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运用习得的古诗学习方法,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在后面我的“疑问处”。 (4)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进入探究点的探究,检测一下自己的自学能力。 1、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四川绵州昌隆县人(今四川省江油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悯农》诗二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2、预习自测 (1)比一比,再组词

蒲()悯()粟()炉()郎()犹()铺()闽()栗()芦()朗()忧()(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秋浦(púpǔ)赧郎(nǎn hǎn) 紫烟(zǐchái)无限(yín xiàn) (3)查找有关劳动的诗歌写在下面的空白处。(至少两首) 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1.我思考,我收获: 学习建议: 请同学们用2分钟左右时间认真朗读古诗,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2.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自读古诗,了解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默读课文,在书上做好批注笔记。用时5分钟) 探究点二:对比两首诗,找出它们的异同。(解决途径:思考《秋浦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场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悯农》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大班古诗:悯农

大班古诗:悯农;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中农民劳作的艰辛与粮食来之不易的的寓意,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及节奏美,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2.运用观察、探究、比较、选择等方式,理解诗歌的画面及寓意。 3.乐意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股市的独特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悯农》。 2.能发出声音的积木、筷子、日常的玩具等。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古诗。 ★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画面。 教师:请你给你们仔细看看这幅图。谁能看懂这幅图,并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及背景,并小声地与身边的同伴交流。 ★ 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这幅画,并进一步提问。 教师:谁知道这幅画说的是一首什么古诗? ★ 如果有幼儿知道,请他朗诵给大家听。如果没有幼儿知道,教师有感情地,以较低沉的声音朗诵诗歌,尽可能地表现农民的艰辛。2、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 教师:这首诗里说了些什么?

★ 教师帮助幼儿逐句理解诗歌的含义。 ★ 教师重点解释大家都不能准确理解的文字及诗句,幼儿理解的则由幼儿来讲。 3、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 幼儿看图跟随教师朗诵诗歌。(注意朗诵的语速稍慢,表现出农民的艰辛) ★ 教师动作在前,引领者幼儿打着拍子朗诵诗歌,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 教师请幼儿自己探索,选择能发出和谐声音的物体,并学习打着拍子朗诵诗歌。 4、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诗歌的寓意。 ★ 教师:朗诵这首诗歌时,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 ★ 教师简单介绍粮食的由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涵,知道农民种粮的辛苦与不易,知道要尊重他人的劳动。 ★ 教师:农民这么辛苦地种粮食,我们应该怎样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呢?

悯农古诗带拼音

悯农古诗带拼音【篇一:悯农古诗带拼音】悯农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篇二:悯农古诗带拼音】悯农min nong 锄禾日当午, chu he ri dang wu , 汗滴禾下土. han di he xia tu . 谁知盘中餐, shui zhi pan zhong can 粒粒皆辛苦. li li jie xin ku . 【篇三:悯农古诗带拼音】 01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 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 波。 02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03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04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05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06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07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08 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 09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0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3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5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蜒立上头。

悯农二首

《悯农二首》 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品注释 1、《悯农》:题一作《古风》。悯:怜恤。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2、收:一作“成”。 3、四海:指全国。闲田:未被耕种的田。 4、餐:一作“飧”。 《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流传甚广。

《江雪》 原文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译文 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②,言师采药去③。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④ 注释 1寻:寻访。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2.不遇:没有见到。 3.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4.言:回答说。 5.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处:地方。这里指隐者的行踪。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隐者的徒弟,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 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小诗。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作。

古诗诵读 悯农两首

悯农两首(其一)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农、午、辛、苦”4个生字。 3、能在老师的帮之下借助“注释“和”参考译文“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农民种田很辛苦,懂得要珍惜粮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农民伯伯在农田里种地。) 2、学习生字“农” (1)读准后鼻音。 (2)学习笔画“竖提”。 (3)学生描写“农”。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农民伯伯有关的古诗。 出示课题:悯农两首(其二) 这首诗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绅写的其中一首。悯,就是怜悯同情的意思。诗人同情农民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二、学习古诗 1、指导朗读1、2行。 (1)下面让我们跟诗人一起到田间去看一看(课件出示一个夏天的中午老农在田间锄禾的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课件出示第1、2行诗)这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老师相机根据学生的回答播放课件范读)你们愿意像这样读吗?赶紧练一练吧。(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3)是啊,夏天的中午,太阳火辣辣的,多热呀!如果是你,你想做什么?而这位老农呢?(指名读) (4)谁能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男女生读) (5)你们读得真好!如果能表演读就更好了。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表演读、全班读) (6)现在,你和诗人就在田间,你想对这位老农说些什么?(指名说) (7)是啊,这么炎热的夏天,老农还在锄禾,他身上的汗直往下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里,多辛苦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行诗。(齐读1、2行) (8)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3、4句。(也就是告诉我们知道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悯农

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悯农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悯农)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适合小班幼儿朗读和背诵,本首古诗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谈话引出古诗,看图了解“辛苦”,读诗句感受“辛苦”,到情景中演绎“辛苦”。从而把幼儿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让幼儿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活动准备: 1.古诗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做成幻灯片) 2.古诗《悯农》朗读视频 3.适量的米和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提问:宝宝们每天肚子饿了,都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米饭和馒头等; 2、出示米和面,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区分米和面。然后提问: (1)、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的(米和面) (2)、粮食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教师总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悯农》。 二、学习古诗《悯农》,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后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的太阳,红红的照在地上,农民在地里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里,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得来的。 4.播放古诗朗读视频,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5.出示古诗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跟着教师朗读古诗。 6.指导幼儿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读古诗。 三、背诵古诗,情景表演 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背诵古诗。 2、集体背诵。指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古诗二首 悯农

古诗二首悯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及正确书写诗中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二)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合作探究 1、检查读。(小组合作) 2、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桌交流)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死:没有了生命。 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

国或全世界。 3、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质疑。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5、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6、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 (1)“春种”“秋收”概括了什么? (2)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了什么? (3)从前三句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 (4)可农夫的结果又是什么? (5)议议: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成果,陷农夫于死地呢?(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读出悲愤与同情)(6)体会:从这首诗中,你又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四、拓展延伸。 1、对比读。 2、议议: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情境与抒发的的情感有何不同? 《秋浦歌》描写的冶炼工人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高昂地放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的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悯农》描写了农夫们一处辛苦耕种,开垦了所有的土地,获得了丰收,结果却饿死的情景,写出了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的强烈愤慨,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的真挚同情。 五、小结: 同样是描写劳动者的劳动,《秋浦歌》带给我们的是劳动的火热与激情,而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诵读悯农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诵读悯农 2.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 教学重点:1.会认5个字。 2.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1课时 授课时间: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看古诗中的图片,教师描述:唐朝有一位诗人叫李绅,他也是朝廷的一个大官。有一年夏天,他来到郊外的农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田间干活,不由得吟诵到:(教师范读古诗) 2.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悯农》。板书课题,认识生字农,强调读准后鼻音。齐读课题。 二、认读生字,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生字,正音。 3.多种形式的读生字卡片,检查认读。

4.再读古诗,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三、诵读感悟 1.下面让我们跟随着诗人一起到田间去看一看。(学生看书上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3.现在,你和诗人就在田间,你想对这位老农说些什么? (让学生跟随诗人一起去看看、想想,就能很快理解诗句的意思,读出的诗句也很有感情了) 4.是啊,这么炎热的夏天,老农还在锄禾,他身上的汗珠直往下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地里,多么辛苦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5.我们吃的米、面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三、四行诗。指名回答。 6.是啊,我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行。 (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农民种田时的情景,让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粮食。) 7.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诵读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诵读比赛,还可以配上动作,每组推荐一名代表。 1.分小组演读。 2.小组代表展示。 3.师生评议。

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悯农

小班语言活动:古诗(悯农)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适合小班幼儿朗读和背诵,本首古诗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谈话引出古诗,看图了解“辛苦”,读诗句感受“辛苦”,到情景中演绎“辛苦”。从而把幼儿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让幼儿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活动准备: 1.古诗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做成幻灯片) 2.古诗《悯农》朗读视频 3.适量的米和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提问:宝宝们每天肚子饿了,都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米饭和馒头等; 2、出示米和面,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区分米和面。然后提问: (1)、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的?(米和面)(2)、粮食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教师总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悯农》。 二、学习古诗《悯农》,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后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的太阳,红红的照在地上,农民在地里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里,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得来的。 4.播放古诗朗读视频,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5.出示古诗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跟着教师朗读古诗。 6.指导幼儿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读古诗。

小学古诗赏析之悯农二首

悯农二首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赏析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的后两句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第三句推而广之,描述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丰收的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前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人间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这就把矛头直指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 第二首诗,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概括的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情况。日当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着,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诗人没有一般地写农民锄禾如何劳累,而是集中写他与第一句“日当午”紧相呼应。这

一年级古诗《悯农》

一年级古诗《悯农》其二心田花开知识汇总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古诗《悯农》其二知识点有相当大的难度,首先对一年级学生来讲古诗《悯农》其二里的重点生字含义不知晓,其次不了解古诗《悯农》其二全文意思及古诗背后深层次含义。心田花开根据学生情况从《悯农》其二基础知识到进阶知识让一年级学生快速掌握《悯农》其二知识点。 一、古诗《悯农》其二基础知识 1、熟读《悯农》其二 《悯农》其二 作者:李绅朝代:唐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悯农》其二古诗主题 《悯农》其二古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3、了解《悯农》其二重点生字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4、《悯农》其二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5、《悯农》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二、古诗《悯农》其二进阶知识 1、掌握《悯农》其二重点生字知识 农【nóng】部首:冖笔画:6笔画顺序:点、横撇/横钩、撇、竖提、撇、捺组词:农业 当【dāng】部首:彐笔画:6笔画顺序:竖、点、撇、横折、横、横组词:当初

悯农古诗带拼音

悯农古诗带拼音 【篇一:悯农古诗带拼音】悯农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篇二:悯农古诗带拼音】悯农 min nong 锄禾日当午, chu he ri dang wu , 汗滴禾下土. han di he xia tu . 谁知盘中餐, shui zhi pan zhong can 粒粒皆辛苦. li li jie xin ku . 【篇三:悯农古诗带拼音】

01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0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03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04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05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06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07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08古朗月行(节选)李白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境, 飞在青云端。

09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10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1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2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13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