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设计与管理一体化生产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院设计与管理一体化生产平台
赵继东,张玉国 北京建设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 概述
在国内,设计师从逐步丢掉图板,到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已经有十年的历史了,取而代之的大多是基于AutoCAD、MicroStation平台的各种专业软件。
十多年来,这些软件不断升级,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在这些软件及二次开发的CAD专业应用软件的帮助下我们的工作效率比图板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借助于各种软件共享技术,设计标准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推广。
虽然设计师自身的设计效率大大提高了,但是设计师整体的配合和管理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绝大部分勘察设计单位之间的配合还停留在依靠人工协调的阶段,普遍出现了一些问题:
z项目人员缺乏统一的项目工作环境
在传统的勘察设计单位中,设计人员采用单机工作模式,缺乏统一的项目工作环境,无法实现项目文件、图档数据等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对于企业知识的积累、知识再利用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因此有必要建立项目组级别的协同工作环境。
z缺乏严格的提资流程和提资记录
提资管理一直是困扰项目管理人员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提资不规范造成的重复性劳动增多,提资文件频繁改动造成的上下游之间扯皮现象出现,以及提资版本冲突造成的设计质量下降等方面。
另外由于提资流程控制的缺失导致提资记录无法有效管理。
z缺乏统一的制图规范和协同设计标准
制图规范和协同设计标准的制定是推广协同设计的必要条件,协同设计本身意味着多专业参与的共同工作,缺乏标准和制图规范同时就意味各专业间在设计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图层冲突、线型冲突等多种冲突,因此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制图规范和协同设计标准。
规范和标准的建立是设计生产平台推广的关键基础条件。
z协同工作过程中很难实现各专业间有效的权限管理
协同工作过程中,各专业对于同一个文件,甚至文件目录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过去的传统方式下很难有效的实现各专业间文件权限的有效管理,容易造成
非授权的文件访问与操作。
z设计软件的不统一性造成沟通困难,缺乏辅助工具,影响了设计效率的提升,协同设计与管理平台缺乏有效集成。
二次开发专业软件的多样性,使得个专业间很难实现设计图纸的完整互读,造成设计质量的下降;设计过程中辅助工具的缺乏,迫使设计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简单的重复性劳动;生产系统与管理系统脱节造成的信息孤岛与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
2 系统结构
下面左图是传统的设计模式——点对点工作方式,设计人员必须与项目组内的其他专业相关人员发生关系,工作较为复杂,不易控制。
右图是协同管理平台下的工作模式——集中式共享工作方式,设计人员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对于数据的安全、人员的管理等都非常简单清晰。
传统点对点方式集中共享方式
3 核心功能
(1)图层和文件级同时支持的一键快捷提资与流程提资支持
软件提供两种以上的提资模式,分别考虑了“松”提资和“紧”提资两种流程,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管理水平和项目大小采用不同的提资流程。
提资模块是协同过程中最核心的模块之一,提资可以分为条件图提资和外部参照提资两种提资方式。
从协同的级别上支持文件级和图层级。
(2)与项目管理、档案管理高度结合,设计与管理一体化
设计人员直接在CAD中执行与项目管理、档案管理相关的操作,真正实现设计与管理一体化:如方案评审、设计验证、资料互提、人员调整等各类项目管理操作,可以直接在CAD中办理各类设计流程。
档案查询、借阅直接在CAD中进行,方面[方便?]了复用。
(3)文件版本综合管理
提供了严格的文件版本管理功能,可以支持大数量的文件版本管理,并支持文件版本的无限制回退,彻底杜绝版本丢失和错乱问题的出现。
(4)打印归档与版本管理
严格的文件打印归档流程,将协同设计与图文档管理无缝结合,并支持多版本的文件归档,通过条形码和纸质文件的对应可以很好的解决电子图和纸质图纸版本不一致的问题。
通过与电子文件版本管理模块的协同处理,可以很好的实现多次出版过程中的版本管理功能。
(5)制图标准置入、标准同步与标准检查
制图标准置入功能可以将设计院标准置入到协同设计生产平台中,使设计人员在应用协同设计时即已应用了企业标准,使设计院标准化得到最大限度的贯彻于执行。
标准同步与标准检测模块从根本上解决了设计企业长期存在的由于单机环境不同造成的设计质量下降的问题;
建设数字还提供标准定制服务,可以协助勘察设计单位量身制订相应的制图和协同设计标准。
(6)电子审校模块
通过本模块可以实现设计过程中的审核校对,并且支持在线电子校审,校审人员可在电子图纸上进行红线批注,校审意见自动从图纸中提取,设计人员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批注的内容。
所有的审核校对都有非常严格的流程控制,审核校对过程标准、规范,易于管理。
(7)电子签名与条码
软件提供了电子签名功能,通过与管理系统的结合,可实现电子文档自动签名,并生成打印文件。
签名自动进行,大大降低了重复劳动。
(8)图纸比对
通过本模块可以发现图纸发生改变之处,在校审等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9)协同工作环境建立与权限
协同工作环境与权限模块是设计生产平台的核心基础模块,是所有其他模块的底层支持,负责了整个协同设计的存储与实现。
通过权限的配置管理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对文件访问权限的管理与控制。
4 系统特性
(1)同时支持文件级、图层级等多种协同工作模式
支持多种协同工作模式,从而兼顾了不同的协同设计水平。
目前虽然很多其他产品宣称能够实现图层级协同,但大都是文件级协同的一种变体,并不能实现纯粹意义上的图层级协同,自然功能也受限很多,建设数字经过技术攻关真正实现了纯图层级的协同。
(2)完善的版本控制机制
支持修改锁定机制,并严格记录操作过程,做到操作有据可查。
平台在所有设计过程中都能做到有据可查,这就为以后区分责任,以及系统安全奠定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基础。
(3)创新的微积分压缩存储技术
对于项目中的大量图纸,采用最新的微积分压缩存储技术,既保证了数据备
份的完整性,又能充分利用存储空间。
由于系统存储了所有的图形绘制版本,设
计人员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返回以前的版本,不用担心图形有任何丢失。
(4)设计与管理一体化集成
在协同设计平台中可以无缝的调用协同管理的所有模块功能,对于设计人员来讲无需登录管理平台即可发起和办理相关事务,使设计人员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到设计任务本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管理人员来讲,设计与管理一体化集成可以使管理人员更清楚、客观的了解项目的进度、人员的负荷等因素,从而提高服务满意度。
(5)条件图与外部参照自适应,快速上手与实施
协同设计平台既支持目前勘察设计行业常用的条件图,还支持国际、国内高端协同设计所采用的外部参照技术。
本软件内置平滑过渡机制,确保设计师可以快速的使用协同设计,并根据协同设计的目标快速地过渡到外部参照协同设计上来(包括文件级和图层级、甚至图元级)。
(6)同时支持局域网和广域网协同
协同设计平台由于采用了最新的网络服务技术,以及创新的微积分压缩存储技术,能保证只要能使用广域网的地方都能进行有效协同,这样无论是设计单位内部,还是设计师出差到外地都能实现远程异地协同。
(7)设计辅助工具
拆分图纸:平台提供的批量拆分图纸功能,彻底解决了设计师归档前的简单的重复劳动;同时也规范了设计企业的电子图档数据。
批量导入导出:解决设计人员异地办公时,由于条件图的缺失导致的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编辑引用参照文件:通过此功能可以使设计过程中,上下游专业在引用条件图时更加灵活。
上下游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条件图进行编辑,使其更加符合自己专业的需要。
5 系统特点
(1)安全性
多层次的安全授权体系,以及文件与数据库分离的文件存储模式,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项目文件的安全。
(2)灵活性
分布式的应用系统,可以弹性地调整项目的规模,既适合小型工作组的应用,更适合于大型跨地域集团的应用。
(3)易用性
树状目录结构,界面采用最流行的Windows资源管理器工作界面。
用户无须进行更多的应用培训,极易上手。
6 系统实施
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最突出的是改变了我们目前的设计管理模式,从项目管理人的创建项目开始,到专业负责人分派设计任务,再到普通设计师设计绘图,都从根本思路上有了很大不同。
为此,实施也需要设计团队的上上下下都要予以配合和理解。
(1)对协同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是协同设计成功实施最重要的保证。
在实施协同设计过程中,各级领导都应非常支持和认识到协同设计对设计院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思路的贯彻到资源的配置,从人员的培训到软硬件系统的升级,都应给予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正是这种全力的支持与帮助,才保证了协同设计在具体项目中的成功实施。
(2)对协同设计概念的理解也是顺利实施的基础。
一定要重视培训,并贯穿始终。
重视培训绝不仅仅是单纯系统操作的培训,从项目的实施开始到后期,相应的培训都是贯穿始终的,分阶段、分内容、分人员、分管理层次地分别进行系统的培训。
(3)一定要明确的目标,分步骤实施。
设计生产平台是要基于设计院的基本情况、发展战略目标来确定,要对本院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设计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期望,制定项目的总目标、分目标与分阶段目标。
(4)要制定明确的需求分析和可行的实施方案。
刚开始时并不一定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了如指掌,需要咨询顾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另外,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所以要对设计师的新需求及时解决。
耐心听取基层操作人员的疑惑、困难和要求,项目的实施才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