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铜行业面临的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产业集中度低,亟待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全行业产业集中度普遍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0多家再生铅企业,2009年平均产能仅为4100吨;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再生铜企业只有2家,多数企业年产量低于3万吨;大型再生铝企业年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小企业年产量仅有几百吨。目前,行业缺乏准入管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无序,亟待加以规范。

——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环保形势严峻。综合能耗、污染物排放、资源回收利用率等关键指标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再生铜行业,大部分中小企业仍采用落后的传统固定式阳极炉;再生铅行业,小企业产能占50%,大多采用人工拆解废铅酸蓄电池,废铅酸液随意倾倒,冶炼工艺及设备落后,铅膏、铅栅未实现分类熔炼,带来极大环境污染隐患。

——标准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先进产能竞争力弱。我国废旧有色金属回收、拆解及利用环节标准规范较为薄弱,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利于形成公平的行业竞争环境。规模化、规范化企业节能环保投入大,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在废旧有色金属原料采购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生产经营困难,产能开工不足。整个行业呈现出 “规模经济不出效益”、“环保科技不出效益”、“先进产能吃不饱”等不正常状态。

——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许多地方未充分结合资源条件、环境形势和供需市场,纷纷投资建设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交易市场或产业集群(以下简称“加工园区”)。加工园区建设缺乏科学规划,造成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加工园区内部尚未形成覆盖回收、拆解和深加工的产业链。

——废旧金属原料供应紧张。我国有色金属消费量居全球领先地位,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较为短暂,废旧有色金属资源蓄积量相对不足,废旧有色金属原料主要依靠国外进口。2009年,我国进口废旧有色金属原料达665万吨(实物量)。随着国际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废旧有色金属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废旧有色金属原料日益紧缺成为制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家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通过论证
发表时间 : 2011-06-08/13:16:25 来源:中国有色网

根据国家“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被列为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之一。科技部组织相关专家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国家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

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多次修改完善,征求了部门相关司局意见,于5月25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咨询论证会。会议由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
咨询论证专家组由国务院参事冯之浚、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左铁镛、徐滨士、张懿、黄崇琪以及废物资源化领域的高层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经济学家、发改委、环保部等部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组成,组长由钱易院士担任。
实施《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规划》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启动的关键时期,编制并实施废物资源化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推进废物资源化利用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规划》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废旧资源利用科技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废物资源化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该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十二五”期间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在废物资源化领域应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预期重大标志性成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通过该专项规划的组织实施,引领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咨询论证专家组对废物资源化“十二五”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优先领域与重点任务部署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同意规划内容并建议应列入国家科技“十二五”优先启动规划。同时建议国家应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并提出要注意发挥政府各相关部门、相关机构的积极性,将废弃物资源化纳入地方科技规划,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开展该规划的实施工作。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技术实力有待提高
时间:2011/5/19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科技信息网 编辑: cnitdc 点击: 15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困扰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难题依然不小,集中体现在产业集中度不高,技巧设备落伍和原料供给缓和等方面。
据不完整统计,我国目前有300多家再生铅企业细碎机生产厂家,但平均产能仅为4100吨;年产量超越10万吨的再生铜企业只有2家,多数企业年产量低于3万吨;大型再生铝企业年产量到达30万吨以上,小企业年产量仅有几百吨。行业缺少准入治理,开展程度不齐,市场竞争无序的状况依然未从基本上转变。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巧设

备程度落伍,环保局势严重。综合能耗、净化物排放、资源回收应用率等症结指标与兴旺国家差距显著。再生铜行业中的很多中小企业仍采取落伍的固定式阳极炉,再生铅行业中小企业产能占50%,大多采取人工拆解废铅酸蓄电池,废铅酸液随便倾倒,带来极大环境净化隐患。
废旧金属原料供给缓和。我国有色金属消耗量居世界领先位置,较为长久,废旧有色金属资源蓄积量绝对缺少,废旧有色金属原料主要依赖国外进口。2009年,我国进口废旧有色金属原料达665万吨(实物量)。随着国际再生资源产业开展,废旧有色金属资源竞争日趋强烈。废旧有色金属原料日益紧缺成为制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疾速开展的重要因素。
有色金属原生矿产资源束缚一直加剧。我国重要有色金属矿产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目前铜赤铁矿选矿工艺原料约65%、铝原料约洗沙机55%、铅锌原料约30%以上依赖进口,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向。(来源:全球金属网)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须突破瓶颈
时间:2011/6/14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科技信息网 编辑: cnitdc 点击: 28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从数字上看,中国再生有色金属已经跃身世界前列,事实也许截然相反。2010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3135万吨,同比增长20.4%。其中精制铜457万吨,同比增长11.3%,原铝1619万吨,同比增长26.1%,铅420万吨,同比增长13.3%,锌516万吨,同比增长18.5%。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再生金属分会会长尚福山介绍,从2000—2009年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等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27%,从2000年的72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633万吨。2009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占当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的24.3%,相当于10年前全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尚福山用再生金属产量在整个有色金属总产量中“四分天下有其一”和再生金属消费量在有色金属总消费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来描述我国再生有色金属现状。
多位专家和企业人士在第二期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研修班上均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大国,但产业发展仍需要突破多重难题。专家还指出,目前困扰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难题仍然不小,集中表现在产业集中度不高,技术装备落后和原料供应紧张等方面。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300多家再生铅企业,但到平均产能仅为4100吨;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再生铜企业只有2家,多数企业年产量低于3万吨;大型再生铝企业年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小企业年产量仅有几百吨。行业缺乏准入管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市场

竞争无序的情况仍然未从根本上改变。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李士龙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环保形势严峻。综合能耗、污染物排放、资源回收利用率等关键指标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再生铜行业中的很多中小企业仍采用落后的固定式阳极炉,再生铅行业中小企业产能占50%,大多采用人工拆解废铅酸蓄电池,废铅酸液随意倾倒,带来极大环境污染隐患。”
废旧金属原料供应紧张。我国有色金属消费量居全球领先地位,较为短暂,废旧有色金属资源蓄积量相对不足,废旧有色金属原料主要依靠国外进口。2009年,我国进口废旧有色金属原料达665万吨(实物量)。随着国际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废旧有色金属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废旧有色金属原料日益紧缺成为制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色金属原生矿产资源约束不断加剧。我国重要有色金属矿产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目前铜原料约65%、铝原料约55%、铅锌原料约30%以上依靠进口,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对有色金属需求量的增加,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目前,政府正在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环境保护部固体废料管理中心负责人郑洋介绍,中国已经出台了与再生有色金属密切相关的几十项法规和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对于再生有色金属的发展将起到提高门槛,规范管理的方式,避免出现产业发展中遭遇各类“洋垃圾”的可能性。
尚福山认为,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当务之急。到2015年,中国将在再生铜、再生铝行业形成一批年产10万吨以上规模化企业,再生铅行业形成一批年产5万吨以上规模化企业。前10位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50%以上,并培育形成若干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地区,其产能比重超过80%。提高整体装备技术水平也是重中之重,到2015年,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废旧有色金属机械化拆解预处理技术普遍应用,分级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据国际商报)
[要闻]推进再生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2011-06-13 16:51来源:《中国循环经济》 作者:戴志雄 点击: 162次
5月13日~14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主办,广西置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支持的“第二期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再生铜)高级研修班暨2011年中国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及国内回收交易市场研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

5月13日~14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主办,广西置高投资发

展有限公司协办,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支持的“第二期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再生铜)高级研修班暨2011年中国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及国内回收交易市场研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再生铜企业及相关行业的学员和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及国内回收交易市场的代表共12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修班和研讨会。
国家环保部固废管理中心郑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会长尚福山,再生金属分会顾问王恭敏出席开班仪式并为学员们作报告;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李士龙主持开班仪式并作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姚素平、原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肖治彭为学员们作了技术装备讲座;广西梧州市副市长彭建铭、广西置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静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广西置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春雨、丰城市环球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济华分别就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的发展交流了经验。
本次研修班是再生金属分会继4月成功在北京举办再生铝高级研修班后,贯彻落实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的又一具体行动,旨在推动再生铜产业升级,促进再生铜产业向着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
固废管理与行业准入
我国现已成为全球可再生废料主要进口国,然而在进口废料中却存在一些环保问题。国家在进口废料的环境保护管理上有哪些规定,下一步环境保护管理有哪些新的要求,国家环保部固废管理中心郑洋向与会学员详细介绍了我国进口废物的基本情况和《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并对即将于201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进行了解读。针对我国在进口再生废料中出现的环保问题,他提醒再生铜企业要提高风险意识,维护自身利益,承担社会责任,防范非法转移。一是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一面之词;二是尽量直接同供货企业合作,避免依赖中间人;三是合同中注明质量要求和相关责任条款;四是管理好许可证件,不要随意出借;五是尽可能在口岸验货;五是注意留存相关证据(文字资料、图片等);六是发现问题及早向相关部门报告和求助。
作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的配套措施,《再生铜行业准入条件》即将公布,再生铜企业对此非常关注。再生金属分会顾问王恭敏从生产企业布局,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能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职业安

全卫生与社会责任,监督与管理等六个方面为学员进行了讲解。他反复强调,再生有色金属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转型和升级,希望广大再生铜企业理清自己的发展思路,努力适应规范发展的要求。
产业方向与市场走势
再生铜属于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将向何处去,铜市场将如何运行?针对这些话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再生金属分会会长尚福山,英国商品研究所(CRU)铜业分析师曲艺分别站在行业协会和全球市场的高度向学员作了报告。
尚福山在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内外能源、资源、环境等条件,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冶炼产能盲目扩张,淘汰落后产能,努力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奠定坚实基础。根据2010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快报数计算,“十一五”期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递增13.85%。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有所下降。在“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的产品质量将大幅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持续得到提高,资源保障度增加,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和调整,发展新兴产业所需材料,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节能减排将取得新进展,循环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在循环经济领域将重点贯彻落实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促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升级。
曲艺对于国内外废铜市场状况及铜价走势进行了预测。我国现是全球最大的废铜进口国,在全球废铜进口缓慢,2010年较危机前峰值低22%的情况下,我国废铜进口基本回到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今年全球铜消费一季度仅适度增长,消费商反应消极也使得铜价上涨受到考验。从全球来看,大量新增产量2013年开始投入市场,将影响铜价走势。在全面分析供应与消费市场后,她预测,从2011年至2015年铜价将呈现两种走势,2011年至2014年铜价将回落走低,但即使走低也会处在一个相对高位。2015年随着供应短缺,铜价将再次走高。2011年至2015年铜均价将在8900美元以上。
鼓励政策与项目扶持
“十一五”期间国家从产业政策、财政税收、科研开发等多方面出台鼓励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形成更大的规模。“十二五”期间,政府制订了节能减排的目标,规划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

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些大环境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是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的发布,各项鼓励政策将陆续出台,而以项目的形式给予行业支持的力度将越来越大。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李士龙结合近年国家出台的针对再生金属行业的有关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项目情况,就主要项目的申报流程及环节,可研报告、附件准备要点,企业在申请政府基金存在的误区,申报技巧,现场咨询、点评等六个方面作了讲解。
据李士龙副会长介绍,再生金属行业近两年的专项资金主要有6大项目:发改委关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发改委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工信部关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项目;工信部关于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项目;商务部关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科技部关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他表示,最近几年,再生有色金属行业许多企业积极申报项目,获得了国家专项资金支持,进而得到了快速发展。再生金属分会作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为许多企业申报项目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企业认可。他希望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强与再生金属分会的联系,再生金属分会将热情为广大企业提供服务。
加工园区与回收市场
本次研修班上,加工园区与回收市场的建设发展成为了学习与交流的一个重点。广西置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春雨、丰城市环球资源再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济华分别交流了梧州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优势打造再生资源行业品牌的做法,金升促进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与国内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协调发展的经验,丰城创建国家试点市场的实践,对于我国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与回收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
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是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自治区重点产业园区,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创新合作模式,摒弃纯政府主导或纯企业主导的经营模式,探索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合作模式。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园区的知名企业,如广西有色金属集团年产30万吨再生铜、30万吨再生铝等重大项目,提升了园区产业集中度。目前园区共有入园企业36家,已初步形成再生金属产业聚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以商兴工,以工引商,不断夯实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与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协调发展

基础,以工贸结合,集约发展,提升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规模优势,以市场拉动,龙头带动,促进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目前总资产规模已达到35亿元,成为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以再生铜回收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废旧有色金属集散基地。金升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周边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已发展到90多家,年利用各类废旧有色金属约100多万吨。
丰城市是全国较早的废旧物资集散地之一,现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丰城市每年回收废旧物资40多万吨,年交易额35亿元。其中年回收金属30万吨。丰城市规划用地1万亩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已经建设实施,已有28家企业签约落户,已竣工投产的有11家,届时可形成年产再生铝锭达30万吨,再生铜棒5万吨的能力。正在建设的赣中再生金属集散市场是全国唯一的再生金属专业市场,占地255亩,总投资1.6亿元。市场建成后,将形成覆盖赣、浙、闽、粤、湘、鄂,辐射全国的再生金属集散中心,每年可回收再生资源量50万吨。
再生制杆与冶炼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就提高废杂铜直接再生制杆利用的效率和质量作了讲解。他在讲座中指出,我国电缆工业是用铜大户,2010年行业用铜量约440万吨,约占我国当年用铜总量的64%。废杂铜直接再生杆在电缆工业中的总用量约在150万吨左右。我国现在约有120余条国产低氧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用于废杂铜直接再生制杆。然而,在这方面我国与国际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在效率低下,质量较差,技术装备落后。提高废杂铜直接再生制杆利用的效率和质量,大力推进技术更新换代已成当务之急。废杂铜直接再生杆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其核心是质量的突破。这就要求工艺性能必须达到可拉性、可轧性、可退火性,整个连续生产的工艺和产品性能必须稳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在废杂铜原材料预处理、品位和选用经预处理后的原材料对不同的产品、生产工艺要有针对性;废杂铜的熔炼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要加快更新换代步伐;应淘汰落后的废铜杆的国产连铸连机,实行装备升级;加强废杂铜直接再生杆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对再生铜杆实行认证,建立发放生产许可证制度;在电缆工业建立再生铜导体质量评估体系和制订再生铜导体标准。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姚素平向学员们介绍了国内废杂铜冶炼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她表示,我国再生铜工业总体水平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综合能耗高、污染物排放严重、资源有效利用率低。近年来,由于国家和相关研

究部门在废杂铜冶炼、直接利用技术和装备研发方面投入较少,前几年国内基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均依赖进口。近几年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装备相继出现,如顶吹炉、NGL炉、精炼摇炉、竖平炉、双式顶吹炉等,并在一些大型废杂铜冶炼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姚素平详细向学员介绍了国内废杂铜冶炼技术和设备的最新进步,让学员们看到了再生铜冶炼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的技术改造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原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肖治彭在肯定当前先进技术和装备发展趋势的同时,对于再生有色金属领域炉窑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大多属中小企业,许多企业根本无力投入巨资来进行熔炼炉的改造,反射炉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对此,一方面要鼓励具有规模企业新上先进炉窑,另一方面应针对现有反射炉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改进,并列举诸多事例证明,反射炉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14日下午,全体学员一道参观了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从海关验放中心到污水处理厂,从园区景观到投产或在建的再生金属企业,所到之处,无不让人近距离体验到“高标准”建设的新兴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优越性,学员们边参观边热烈地讨论着对行业和各自企业发展的看法,并对下一次的相聚充满期待。

 废旧家电中金属的含量约占75%。因此,金属成为废旧家电再生利用的主要对象。废旧家电中含有大量铜材,主要存在于各类电线,冷凝管,带材,电动机,线路板和电子元器件中。家用电器和电子工业几乎用到铜材的所有品种其中线材,带材和电解铜箔用量最大。因此,从废旧家用电器中回收同时,含铜废料的品种和形态较为复杂,在回收利用家用电器中的铜材之前,了解铜材的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
1、铜线材是铜材中产量最大,应用面最广的品种,主要用于电线电缆导体,漆包线,镀锡线等。含铜合金线材主要品种是黄铜线(包括普通黄铜线,黄铜扁线,铅黄铜线等),主要用于螺丝,五金件,拉链,首饰,自行车条幅等。
2、管材的用途相对集中,主要应用于空调盘管,冷凝管和排水管的制造。
3、带材的使用面非常广,主要用于变压器,汽车水箱散热片,电子铜带和普通黄铜带的制造。家用电器所用铜带主要为电子铜带和普通黄铜带。电子铜带是铜铁磷合金,主要用于集成电路插件。牌号为c19200和c19400的电子铜带,国内用量已经超过1万吨。普通黄铜带主要用于:制造电器,汽车仪表,各种散热片

,通讯器材和计算机等的零件以及装饰等。
4、电解铜箔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制作印刷电路板,该产品要求高,技术难度较大,其发展趋势是超薄和双面处理。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其用量越来越大。
5、棒材中最大的品种是铅黄铜棒,主要用于各种机械,电器,五金等零部件的制造,该产品对铜品位要求不高,可用废铜生产。



2010年铜工业发展状况
发表时间 : 2011-03-21/15:00:54 来源:协会铜部

2010年,中国铜工业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趋向平稳较快发展,产品产量突破新高,企业效益稳定增长,固定投资持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取得新进展,行业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逐步增强。
一、行业整体经营状况
据协会统计,2010年中国铜矿采选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34.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45亿元;工业销售产值426.39亿元,同比增加148亿元。铜冶炼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570亿元,同比增加1138亿元;工业销售产值3536.9亿元,同比增长1156亿元。
2010年1~11月铜矿采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同比增长49.81%;主营业务成本237亿元,同比增长42.43%;实现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125.76%;实现利税77.5亿元,同比增加41.8亿元。
2010年1~11月铜冶炼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94.3亿元,同比增长54.66%;主营业务成本3455亿元,同比增长54.47%;实现利润120.98亿元,同比增长120.65%;利税总额为157.2亿元,较上年增加75.89亿元。
二、产品产量
2010年中国精炼铜产量达到457.34万吨,同比增长11.29%。其中矿产精炼铜284.58万吨,同比增长4.27%;铜材产量首次超过千万吨,达1009万吨,同比增长13.60%;铜精矿含量达115.58万吨,同比增长20.22%。
精炼铜产量前10位的省区合计产量达410.9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9.85%。其中江苏、浙江、河北主要以再生精炼铜为主,其他省份以矿产铜为主。
序号 省区名称 产量(万吨) 同比%
1 江西 93.61 14.7
2 山东 59.09 4.86
3 安徽 57.26 6.20
4 甘肃 47.79 14.08
5 云南 34.09 14.23
6 湖北 31.72 16.81
7 浙江 27.94 22.94
8 江苏 25.92 17.30
9 内蒙 20.94 -0.63
10 河北 12.57 64.83
小计 410.93
铜材产量前10位的省区,产量为927.5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1.93%。
序号 省区名称 产量(万吨) 同比%
1 浙江 197.52 9.98
2 江苏 171.57 -7.73
3 江西 168.8 28.32
4 广东 125.23 20.31
5 安徽 99.89 22.52
6 河南 45.56 11.31
7 上海 39.31 90.88
8 湖南 27.25 3.35
9 山东 26.48 6.77
10 内蒙 25.99 43.31
小计 927.59
三、产业结构
2010年前10位铜冶炼企业精炼铜产量达329.85万吨,占总产量的72.

12%,比上年77.18%有所下降。产量差距更加明显,前2位的企业均超过了80万吨,首位企业达90.2万吨,粗炼产能和精炼产能在世界名列前茅。
四、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铜矿开采边际品位逐年下降,2010年铜出矿品位为0.79%,同比下降0.02%,选矿回收率由2009年的87.65%下降至目前的86.95%。
铜冶炼总回收率为97.40%,粗铜回收97.79%,比去年略有提高。铜冶炼除粗铜焦耗略有上升外,其他能耗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电铜电耗296.53千瓦时/吨,粗铜电耗883.68千瓦时/吨,粗铜煤耗554.70千克/吨,粗铜焦耗779.08千克/吨。铜冶炼综合能耗360.27千克标煤/吨,同比有所降低。
铜材熔铸成品率为89.11%,同比提高1.57%,综合成品率和加工成品率分别为51.99%、58.45%,均略有下降。
五、进出口贸易情况
2010年中国铜产品进口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铜矿进口646.8万吨,同比增长5.54%;铜废碎料共进口436.4万吨,同比增长9.16%;粗铜进口量39.9万吨,同比增长75.31%;铜材进口91万吨,同比增长10.92%,其中铜板带、铜箔进口量大而且增幅显著提高;未锻轧铜298.25万吨,同比下降8%,进口虽与2009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从以往进口情况看,除2009年因国储收铜等特殊因素导致进口大幅增长外,未锻轧铜进口量一直维持在100~150万吨之间。
品种 进口量(万吨) 同比(%)
未锻轧铜 298.25 -8
其中: 精炼铜 292.21 -8.37
铜合金 6.04 14.30
铜材 91.05 10.92
其中: 铜粉 0.3 -10.73
铜条杆型材 8.77 2.34
铜丝 26.89 0.12
铜板带 17.07 16.19








铜箔 34.63 20.24
铜管 3.03 18.37
铜制管子附件 0.3 37.88
粗铜 39.9 75.31
铜矿 646.8 5.54
铜废碎料 436.4 9.16
2010年,铜加工材出口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长11.75%。除铜管外,其它铜材产品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而铜管的主要出口国美国对华反倾销,导致铜管出口量继续下降。
出口量(万吨) 同比(%)
铜材 50.86 11.75
铜粉 0.36 83.37
铜条杆型材 0.98 27.02
铜丝 1.58 11.09
铜板带 3.33 45.74
铜箔 20.28 22.25
铜管 16.58 -7.25
铜制管子附件 7.75 21.56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全年铜矿采选施工项目38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投资109亿元,同比增加22.39%;完成固定资产138.12亿元,同比增加17.76%。铜冶炼施工项目272个,完成固定投资228.22亿元,同比增加20.03%;新开工项目投资183.98亿元,同比减少29.48%。常用有色金属(铜、铝)压延加工项目1592个,新开工项目投资1680.55亿元,同比增长85.91%;完成固定资产1306.85亿元,同比增长46.57%。
海外矿业开发与合作方面,中国有色集团与桑施卡布拉罗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中色鹏威矿业有限公司。中铁

建公司、铜陵有色集团出资组建的中铁建铜冠投资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加拿大科里安特资源有限公司。



发展再生铜 解我国铜原料短缺之急
时间: 2011-06-23 15:31:51 | 文章来源: 全球五金网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马世光表示,“十二五”末铜材加工产能将由现在1200万吨增长到1600万吨。6月21日,亚洲最大的铜业展第五届中国国际铜业展览会在上海开幕。

2010年全国铜材产量达1009万吨,同比增长13.6%,再创历史新高,已连续八年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二分之一以上。马世光表示,有关有色金属加工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在讨论中,目前正在大型项目中展开细化调研。

“十二五”年均产能增长5.9%

按铜材加工产能达1600万吨计算,“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80万吨左右,年均增速只有5.9%,远低于“十一五”期间两位数以上的增速。

马世光表示,铜加工行业现在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现在总体达到90%左右的产能利用率。2010年我国铜加工产能为1200万吨,产量1009万吨。

尽管从目前产能利用率上看,国内铜加工行业产需总体保持平衡,但行业存在集中度低、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的统计,1200万吨产能中,铜加工生产企业达1200家,产量大于10万吨的企业只有8家,企业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和广东地区,中西部铜加工业相对落后。

另外,目前我国铜资源严重短缺,国内资源供给率不足25%,我国精铜(电解铜)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生产电解铜所用原料铜精矿粉、再生铜等主要依靠进口,铜原料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之一。

马世光表示,要解决我国铜资源问题,除了加强国内外铜矿资源拓展外,也要大力发展可再生铜的路径。目前发达国家可再生铜和原生铜分别占50%,而目前我国可再生铜只占30%。“十二五

”期间将加大再生铜比例,争取达到40%。

铜板带存过剩隐忧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铜业部主任王碧文介绍,2009年铜材主要品种板带、管、棒、线均突破了百万吨大关,预计2010年板带产量进一步增长,这与近年来大力发展高精板带产业有关,在建板带工程相继投产。由于统计原因2010年各品种产量尚未公示。

铜板带是进口的重要品种,居各品种之首,2005年进口27.3万吨,为历年最高,相当于当年板带产量的31.9%,2009年板带进口14.97万吨为历年最低,2010年有所回升。

马世光表示,目前国内高精铜板带有100万吨的产能等着投产,总体达到150亿元投资。但是需求增长

难以消化迅速扩大的产能。由于汽车工业和电力行业的利润已经很微薄,对未来铜板带市场需求的增长有些担忧。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建铜板带产能约120万吨、管棒型产能45万吨、铜线杆和线产能150万吨,全国铜加工产能将新增315万吨,这些新建项目将在2015年前建成,产能释放将加剧市场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