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各梢段特点与春梢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柑橘的生物学特性和自然生长规律以及农时季节等物候期,柑橘枝梢生长过程中,按季节可以分为四次新梢,即:(1)春梢:开春-立夏所萌芽抽发的枝梢;(2)夏梢:立夏-夏至所萌芽抽发的枝梢;(3)秋梢:夏至-霜降所萌芽抽发的枝梢;(4)冬梢:霜降之后所萌发的枝梢。
其中,秋梢按季节分为:(1)早秋梢:夏至-大暑;(2)正秋梢:大暑-处暑;(3)晚秋梢:处暑-霜降。
在生产过程中,四次枝梢在充分木质化(老熟)和满足花芽分化的情况下,均能开花结果。
各品种间略有差异,80%柑橘品种的春梢、夏梢多发育为营养枝,有花而无果。
如春见、爱媛等品种,多为秋梢开花结果,春梢和夏梢一般不结果;而以清见为代表的品种,各次枝梢木质化后均能开花结果,但仍以正秋梢开花结果最优。
各次梢在生长过程中均有各自生长抽发和开花结果的习性。
春梢:开春萌芽生长,抽发旺,用来更新树冠,促进根系迅速生长发育,同时为第二次新梢即夏梢的萌芽抽发打下坚实基础。
春梢好不好,主要与头年秋施基肥有直接关系。
夏梢是为早秋梢的抽枝展叶奠定基础;早秋梢则是为正秋梢的抽枝展叶奠定基础;正秋梢为晚秋梢奠定基础;晚秋梢则为冬梢奠定基础。
总结来讲就是,娘壮儿肥。
了解和掌握了各次梢的抽发习性后,在生产种植中我们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便是选择什么枝梢来作结果母枝,该促什么枝、该控什么梢,环环相扣。
对于未投产树及树冠未丰园的树,在生产中应充分利用各次梢的生长状况,来达到丰园高产的目的。
对于丰产树的管理,春梢以促为主,因为春梢多为营养生长,根系、枝叶较茂盛;夏、早秋梢以控为主,正秋梢则以促为主,晚秋梢和冬梢则以控为主。
总体来讲就是,两促:促春梢和正秋梢;两控:控夏、早秋梢和晚秋、冬梢。
重点注意的是,要充分利用正秋梢的结果习性和优势,达到果实的高品质和高产量。
柑橘各梢段特点与春梢管理
*下转49页*
44
为害较重。
防治方法
成虫防治:
1、糖醋液诱杀:按照糖∶醋∶白酒∶水=6∶3∶1∶10的比例配置诱杀液盛入广口的盆内,在3-4月份成虫羽化前悬挂在离地1米左右的开阔区域,间隔20米左右一个。
2、性诱剂:在成虫出现前3-4月份,按照每30米间隔,距离作物50~60厘米高度放置小地老虎性诱剂,可检测其入侵时间,并让成虫减少产卵量。
幼虫防治:
1、诱捕幼虫。
用泡桐叶或莴苣叶浸泡鱼藤酮30倍液诱捕幼虫。
2、药剂防治。
幼虫3龄前用0.6%苦参碱水剂300倍液在作物的根系周围喷雾,操作时间以傍晚为宜。
3、真菌防治。
用100亿单位白僵菌球孢粉在根系周围撒施,每亩1~2公斤。
4、地膜覆盖、清除杂草,冬季灌冻水都可以有效控制小地老虎的滋生。
此外要格外注意秋冬梢的开花结果习性。
早秋梢:花大、果大、花少,在生产中不能作为主产梢。
正秋梢:花大、果大、花多,是能夺高产的优秀枝梢。
晚秋梢:花小、果小、花多,也不能作为产出高质量商品果的枝梢,所以应控晚秋梢以保持树体充足营养。
冬梢:对于木质化好的枝梢,也能开花结果,但花果小,并且易造成来年满树开花,所以在冬梢抽发时也要控梢达到控花,并且要保证枝梢快速老熟,顺利越冬,在大雪前未老熟的枝梢应直接剪除。
春梢与肥水的关系
开春萌芽前是第一次需水关键期,要想春梢抽发得整齐又旺盛,首先需要充足的水分。
果树在开春后属于营养生长期,对水分较敏感,水分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果树的生长方向,干长根,湿长芽。
所以,建议大家做到水肥一体,施肥方法尽量采用冲施或灌施。
对于未采摘的花果同树的果园,需要分情况进行施肥。
如果2月底至3月初采果,可以追施采果肥,采果后再施春肥;如果3月中旬以后采果,在3月中上旬需及时施春肥。
春肥用天杰高钾型复合肥,在树盘内均匀撒施。
要注意严格控制水分,尽量不用或少用高氮、平衡型肥料。
因为氮肥施用过多的果树,其生殖生长会转换为营养生长,这样会造成果实转青,果味返酸。
而水分过重也同样会使果树的生殖生长转换为营养生长。
未掌握好春肥的施肥时间会导致春梢抽发难,从而直接影响当年的果品和产量。
*上接44页*
49。